* Buddha Mountain * Phật Sơn

Calgary Alberta Canada

 

[ HOME | 中文主頁 | 經典 | ENGLISH | SUTRA | CHỬ VIỆT | KINH ĐIỂN | GALLERY | CONTACTS ]

大正新脩大藏

阿含部
本缘部
般若部
法华部
华严部
宝积部
涅槃部
大集部
经集部
密教部
律部
释经论部
毘昙部
中观部
瑜伽部
论集部
经疏部
律疏部
论疏部

诸宗部
史传部
事彙部
外教部
目录部
古逸部
疑似部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七()

沙门智周撰

论。此所妄执至自性差别者。问法中自性差别可知。我二云何 答但总为我名为自性。遍常等差名为差别。即离蕴等皆悉准知。亦即因明我为自性差别等也。

论。皆似所取能取现故者。问何以得知似能.所取皆名为执 答无性摄论第四云。依他起者。谓依业.烦恼.所取.能取.遍计随念而得起故 又云如前所说身等诸识所取能取虚妄分别安立为性 又云譬如鹿爱自相续力安立似水。所取能取邪遍计性当知名为依他起性。以此故知。有二取者皆名为执 问所执二相为俱.不俱 答有义此文是总。理实随心执能取时有能取相。所取亦尔。非一切时执二取故。

论。说阿赖耶至为所缘故者。问此欲证何答有义二释。一证能熏有漏七识皆有其执。二通证八。说能生因皆有执故 问此师第六许有二执。二执俱不 答有义二释。一云同护法。二云不俱。如第七我无法执故。

论。计度分别能遍计故者。此同无着摄论所说。无性释云。当知意识是能遍计有分别故者。由有显示.随念分别所杂糅故 释曰。杂糅即是相应俱起义也。意识由与二分别俱故能分别。显示即是计度异名。亦名思择 论用自名言熏习为种子者。无始生死所有意识戏论名言熏习种子为此生因 释曰。显自见分所熏种子。是自现行亲生因体。论及用一切识名言熏习为种子者。谓无边色等影识名言熏习种子为因似彼生故。是故一切无边行相分别而转 释曰。缘十八界及他识等。相分之中熏成种者总名用他。由斯意识似一切生。故有无边行相而转。非五.八识得有斯事。

论。执我法者必是惠故者。问护法五识得与惠俱。今者难他岂不自噬。答有义两释。一云五识无胜惠故劣不能执。二云此因唯难第八 详曰。夫有执者必有惠俱。不言有惠皆是其执。由彼有漏心皆许执。故以无惠而为难也。故二解者未为善释。然不离难思之可悟。

疏。准二十释至亦有法执者。二十唯识明他心智通漏.无漏。释彼无漏他心智者而有三义。一师解彼菩萨无漏他心智体亦有法执。论云不知如佛智者明知有执。不知即是无知之义。由彼无知犹未断故而蔽于心故不如佛。

疏。安陀偈师义者。按彼经云。若无明.诸见一相者。应无练解.凡佛非二。所以者何。烦恼同一体相故。何以故。而共一心生灭一时不别不异故。佛子若缚.解一相者。四大可为一。六味应不异。而大异故缚.解亦如是。佛子一切菩萨。为凡夫时具足一切结。而断时麁分先去细分后除。若一心烦恼一者。不应明.闇有二。佛子复以近况远。凡凡夫善心中尚无不善。何况无相心中有无明。佛子而言善恶一心者。是萍沙王国中外道安陀师偈。明闇一相善恶一心。

论。识品虽二至故言彼彼者。此等分别如疏所指论等广明不可具录。今随所要而略列之。七十三中二遍计者。按彼论云。无差别者谓遍计一切法所有名。有差别者谓遍计此名为色等诸法各各所有别名。释总计诸名为实有故名无差别 又加行执等者。一加行执者复有五种。贪嗔.合会.别离.及舍 释曰。以此加行而起执也。贪.嗔如次为会.别离二加行也。二名施设执复有二种。谓非文字.文字所作。非文字所作者。谓执此为何物云何此物此物是何此物云何。文字所作者。谓执此为此物此物如是。谓五蕴.三性.为无为等。显扬同也 又分别自体等者。八分别中当明相摄 又随觉等者。释曰。如次现.种。是能遍计心所计之境 又按七十三。计自相等四差别云。谓计三科诸法自性名计自性 谓计色等一切诸法有见无见无漏漏等一切差别种种道理名计差别 谓计色等一切诸法是彼各各三界三性漏无漏等心心所取名计所取 谓计色等能取色等。及计心.心所能取诸法名计能取 又依名计义等者。按无性摄论第五本云。一依名遍计义自性。谓如是名有如是义。二依义遍计名自性。谓如是义有如是名。三依名遍计名自性。谓遍计度未了义名 释曰。谓了其名未了彼事执名为实。故瑜伽云。谓不了色事分别色名。四依义遍计义自性。谓遍计度未了名义。五依二遍计二自性。谓遍计度此名此义如是体性 又按七十三计义自性等五种差别者。初义自性。有四差别。即前所引计能.所取等四种是也。二名自性。即前所引差.无差别二名是也。三染自性。谓计此色有贪.嗔.痴。不能远离贪.瞋.痴系。又与一切善不相应。计余蕴等亦复如是。四净自性反染应知。五非染净。但计诸法是能所取 又显扬十六第五加行。即是前二加行是也。六非文等亦同前二。故不重引 又按瑜伽论三十六等。八分别者分别色等种种自性名自性分别 分别色等有见无见三性三界三世对等一切道理名差别分别 总执一切情与非情假实诸法。因起分别名总执分别 依五蕴等而执为我及我所故。名我.我所二种分别缘诸净妙.可意之境。而生分别名爱分别谓缘不净.不可意境所起分别名非爱分别 缘净不净.可不可意俱离事境所生分别名俱相违分别 生三事者。初三分别生第一事。次二分别生第二事。后三分别生第三事 又摄论等十分别者 释曰。十分别者是能分别 对法十中能所分别并名分别。如彼钞会 按无性云。谓阿赖耶是余分别根本。自性亦是分别故名根本。缘相分别者。谓分别色等有如是相。显相分别者。谓眼识等并所依识显现似彼所缘相故 释曰。眼等识者等取意识。所依识者谓即末那。即六转识能现似彼所缘之相名显相也 缘相变异分别者。谓似色等影识变异所起分别 释曰。即所缘相而有变异。能缘分别从彼立名。谓老病.三受.贪嗔痴等为变易缘。令其身色而有变异。变异体者即色身等。如言乐故面端严等 显相变异分别者。谓由眼等所依根故。令色等影像显现。眼识等识种种变异。即于此中起诸分别。即如前说老等变异 释曰。由所依根身等变异。令能依识亦有变异。举彼显现五尘境色。意取能缘分别之识。言老等者显变异缘同于前也。余如疏引文相可知 又摄论中有十散动。一无相。二有相。三增益。四损灭。五一性。六异性。七自性。八差别。九如名取义。十如义取名散动。为对治此十种散动。一切般若波罗多中说无分别智释曰。散动即是分别异名 又对法十二说见无见十者。此即二十八见中收。今故不引 又七十七有十种相。十八空除者。彼论甚广。今略引云。有十种相。空能除遣 一了知法义有文字相。一切法空正能除遣二了安立真如义故有生灭等相续转相。此由相空及先后空正能除遣 三了能取有顾恋身及我慢相。此由内空及无所得空能除遣 四了所取有顾财相由外空遣五了受用男女承事.资具相应有内安乐外净妙相。由内外空本性空遣 六了建立有无量相。大空能遣 七了无色有内寂静解脱相有为空遣 八了相真如故有人法二无我相.识胜义相。毕竟无性.无性自性.及胜义空能正除遣 九了清净真如有无为相无变异相。无为.无变二空除遣 十即于彼对治空性。作意思惟有空性相。此由空空能正除遣 又十二者按楞伽第四云。谓乐着种种言语美妙音声名言语分别 谓作是思惟应有前法实事之相。圣人修行知依彼法生于言语名可知分别谓即彼可知境界中。热湿动坚种种相执以为实名相分别 谓乐金银等种种实境界名义分别 谓专念有法自体形相。此法如是如是不异非正见见分别名自体分别 谓何等何等因。何等何等缘。有无了别因相生了别想名因分别 谓有无一异俱不俱邪见外道执着分别名见分别 谓取我我所相说虚妄法名建立分别 谓依众缘有无法中生执着心名生分别谓一切法本来不生。以本无故依因缘有而无因果名无生分别 谓何等何等法和合如金缕共。何等何等法和合名和合分别谓缚因执着如所缚。如人方便结绳作结结已还解名缚不缚分别。大惠是名虚妄分别法体差别之相 又十六者。十六空所除者。空既能除。明所除法数亦如之。所除即是分别法也。下言所除皆准此知 又二十八见者。按对法论具明之也。今者略言。一相见谓闻大乘密意空教。执着如是无性等相是名相见 因兹便谤佛说三性。遂起第二损灭施设见。三损灭分别见。四损灭真实见 复欲成立此邪见故。摄少道理依了义经。方便转变令顺己见。所以复起五摄受见.六转变见 因复起执若依此见行善不善皆无有罪。一切障垢皆得出离。由此复起七无罪见.八出离见执自见已于声闻藏及声闻人轻毁憎嫉。复起第九轻毁见.十愤发见 又顺自恶见颠倒建立空无相愿。又思自悟及令他悟所立法性一切皆生无量功德。复起十一颠倒见.十二出生见 因此他以理责所立。不立自宗。及以机弄妄理责他。复起十三不立宗见.十四憍乱见。又起慢心谓如是修是真供养恭敬诸佛。此即十五名敬事见 又达观者令舍恶见以实道理方便开悟竖无舍心。谓唯此真余并邪妄。是名十六坚固愚痴见 上所说见习气麁重是名十七根本见 十八于见无见见即前相见。此实坚执无性等相。而起不执一切相想故 十九舍方便见即前损减施设.分别.真实三见。慢诸法性于懃精进起无用想故 二十不出离见。即前摄受.转变二见。非方便修不证果故 二十一障增益见。即前无罪.出离二见。所行邪僻无容尽障故二十二生非福见。即前轻毁愤发二见。由于正法同梵行所起邪行门便发大损故二十三无功果见。即前颠倒.出生二见。所立法非授者受者俱不能证胜进果故 二十四受辱见即不立宗.憍乱二见。非理兴论无宜得胜故 二十五诽谤见。即前敬事见。所不应说强增益故 二十六不可与言见。即前坚固愚痴见。邪执空者不应与言。与言无益故 二十七广大见。即前根本见。由此当来恶见增广故 二十八增上慢见。前二十七见皆名增上。并能发起虚妄无实增上慢故。

论。摄大乘说是依他起等者。按彼论云。若遍计所执自性。依依他起实无所有。似义显现 又云又依他起自性名所遍计。

疏。若非对心云何应知者。问言应知者何教为证 答瑜伽七十四云。问三种自性几应遍知。答一切。故知遍计亦所知法。

论。诸圣教说至遍所执者。按新中边论颂云。无二有无故。非有亦非无。非异亦非一。是说为空相 长行释云。无二谓无所取.能取。有无谓有二取之无。此即显空无性为性 释曰。二取空性名为无性。此性不无故名有无 论云何非有无二有故者释曰妄执能所二取为有。无彼二有名无二有 论云何非无。有二无故者 释曰。二无我理体不无故名有二无 论此空与彼虚妄分别非异非一。若异应成法性异法。便违正理如若等性。若一则应非净智境。亦非共相 释曰。异不应言二空性者是诸法性。与法异故。若一不应言二空理是无分别净智之境。与事一故。

疏。见分相分各有种种行相者。按摄论第四无性释云。于一识中一分变异似所取相。一分变异似能取见。此之二分各有种种差别行相俱时而起。若有不许一识一时有种种相。应无一时觉种种境。

论。十一识等者。具如疏列。今遂难释。身者识者即阿赖耶。是五识身所依之者名为身者。若尔第六亦依第八何但言五。既有此妨故更释云。八执五根五识方起。五根名身。执身者识。名身者识。第六不例。依天亲论以染末那为身者识。受者识者谓染末那。由是第六不共依故。五识不例。受者之识名受者识 问何不取六无间灭意为二三耶 答离六能受识无别故。故不取也。

疏。此中既言至亦依他起者。此十一中五是相分。彼言十一皆依他起。故知相分非计所执 问世.数二种何非相收。彼论说云。三时算数而影现故 答若论影像诚如所责。疏据其本。亦唯境相。故但言五。如五根等皆第八相。善恶趣体实唯报识。通能所取资具等论。故趣亦相。世.数不例。思之。

疏。不尔此文是逐他义非谓极成者。若难于他二分无体应不熏种。此难不尔。安惠熏种不要有体。护法今以自义逼他。非是两家极成之义。

疏。仍非相分者。虽自证缘种体。然非相分中摄。所以如灯。疏中上下言相分者。以护法义而从他也。

疏。如何缘自证等者。自缘现量。缘种非量。

疏。解二句为二者。遍计.依他名为二句。或颂依他但有两句。前初科文而有二义。一以三性别明为三。二以三性总分为二。遍计.依他合为一也。以此二性须相对辨。

疏。若为初性至初师结者。依二分科。此即最初难陀师结 问明所遍计护法文中而有其四。第四结正即是此文。如何今说是初师结 答以难陀师二分依他结文顺彼不言自证及证自证。少同护法隐已从他云初师结。前显自义云四结正故不相违或初字误应为后字。显此结文非安惠故。既通二义应从多本。

论。简自共相虚空我等者。有义疏说共相如因明说。无别体性不可言常故常言简。今解此依佛地经说苦无常等。有义共相虽可称遍。由生灭故不名成就。又佛地经所说共相唯遮无表。苦.无常等具有遮表。前无性故后生灭故俱不可常。皆遮简也详曰。疏无文判定依因明不依佛地。然言观心共相无体。且释论说空.无我二苦.无常二。论等等之故疏不释随论省略。非不许彼亦是所简。通简经论所说共相。若言唯简经说共相。论说共相何意不简。岂论共相非所简耶。若非所简常简共相有不尽失。故疏无违。有义不足。

疏。如所遍计不如是有故者。此引略也。应云如所遍计毕竟不如是有故。释曰。俗有之上妄情计有。此等永无名圆成实。

疏。此与前世亲别者。前显能生能遍计心名为遍计。此与遍计所执为依名为遍计。

疏。又依他起至名遍计所执者。此与世亲后解同也。

疏。彼云至为计所执者。彼无性也 问准二菩萨以依依他假名遍计。而云不异以释本论。若不假说二性相望解无着论有不离不 答理亦可成。而本论云。由是遍计所缘相故者 释曰。由依他起能起第六能遍计心。方执离识实我法等。若不有此依他之境。能计不起。能计不起何有所执遍计性耶。由斯二性故不异也。亦犹于绳方起蛇觉。余准可知。

论。犹如幻事至非有似有等者。无着本论明此等喻。具如疏列。无性释论今此当引 论云幻事喻者。如实无象而有幻象所缘境界。依他起性亦复如是。虽无色等所缘六处。遍计度时似有所缘六处显现 释曰。外以尘等八为实有。内以八喻反彼为虚应为八量。此初量云。色等六尘。非真实有。分明显现为计度境。犹如幻象。真如非彼计度显现所行之境。故为异品。非能遍计所遍计故。故无不定 又如阳焰于飘动时。实无有水而有水觉。外器世间亦复如是。量云。外器世间。虚非实有。能生执实心.心所故。犹如阳焰。真如非亲为执生依。故无不定 又如梦中睡眠所起心.心所聚极成昧略。虽无状等种种境义。有爱非爱境界受用。觉时亦尔。量云。非梦爱非爱境。虚非实有。为爱憎心之所爱故。犹如所梦 又如影像于镜等中还见本质。而谓我今别见影像。而此影像实无所有。非等引地善.恶思业本质为缘。影像果生亦复如是。量云。善恶业果。虚非实有。依缘现故。犹如影像 又如光影由弄影者映蔽其光起种种影。定等地中种种诸识于无实义差别而转 释曰。如光中舞动身多状。其影亦然。定意分别起诸身业障无分别。如质蔽光身依识起。故目彼身名种种识。或上二界定心非一名种种识。此识既托非实境转。明心是虚。依前量云。定起身业虚非实有。种种转故。犹如光影。依后量云。定地诸识虚非实有依种种起故。如光影也又如谷响实无有声。而令听者似闻多种言说境界种种言说。语业亦尔。量云。语业非实。听所闻故。犹如谷响 又如水月由水润滑澄清性故虽无有月而月可取。缘实义境之所熏修润清为性诸三摩地相应之意亦复如是。虽无所缘实义境界而似有转。此与影像有何差别。定不定地而有差别 释曰。定境能令善品相续名为实义。或简遍计所执之境名之为实量云。定所现境。虚非实有。依清缘现。犹如水月又如变化依此变化说名变化。虽无有实而能化者无有颠倒于所化事勤作功用。菩萨亦尔。虽无遍计所执有情。于依他起诸有情类由哀愍故。而往彼彼诸所生处摄受自体 释曰。谓即依此能变化心起变化事。或依所化起能化心。无业生境名虽无实。量云。菩萨受生。虚非真实。无倒心起。犹如变化 问中边颂云。于不动无倒。谓知义非有非无如幻等。有无不动故。以幻喻等喻计所执。二论既差各有何意 答中边据彼幻事等体。及能执心.所执水等通喻二性。摄论据事但类依他。故不相违。

论。一流转真如等者。瑜伽.此论二文不同。如疏中会。有义有为有二。一四相所迁因等所为。二烦恼所为。今言有为依后义说。故有为言但说缘起。此说为胜。下文摄中二性摄故。然显扬云。于染净法思惟诸行流转实性。据世间净故不相违 详曰。非无此理。然下摄云随相摄者流转.苦集前二性摄。既云随相。明不违理。据增而谈。显扬复云于染净法。净法不言依世间净。由斯教理疏说无违。又疏下云流转唯约有漏故者。谈彼瑜伽明流转也。

论。四安立真如者。问四皆安立何唯谈苦答虽标总称即因别法。如色处等。又四谛初从总为目。余三后故从别立名。

论。谓或有处至不摄五事者。按瑜伽论七十四云。问初自性五法中几所摄。答都非所摄。问第二自性几所摄。答四所摄。问第三自性几所摄。答一所摄。

论。或复有处至圆成实者。按中边颂云。名遍计所执。相.分别依他。真如.及正智。圆成实所摄。

疏。若体相摄成相违者。若以摄论名义二体。摄此五法名义体者。便成相违。何以故。五法中义即相.分别。体即依他。彼义初性。以无摄有岂不相违。

疏。中边以三性与十真实相摄等者。彼论第二广明相摄。今但举名略辨名意。一根本真实。依此建立余真实故依三性立。二相真实。此于根本真实相中无颠倒故。三无颠倒真实。能治无常.苦.无我等四种倒故。四因果真实。谓四圣谛。染净因果有差别故。五麁细真实。谓世俗.胜义二有别故。六极成真实。谓世间.道理二极成故。七净智所行真实。谓烦恼.所知二障净智所行有异。八摄受真实。谓即三性.五事相摄。九差别真实。谓七真如.三性相摄。十善巧真实。治十我见以修蕴等十种善巧。

疏。取分别全至是所诠故者。问正智心等通能所诠。分别何乃唯所诠耶 答有漏别开相.名.分别。分别所以唯是所诠。无漏总合。故正智一能所诠具。有义相唯所诠。名但能诠。分别通二。随二所变有差别故。虽有多释将今说胜 详曰。如名诠名所诠之名岂非名耶。若是名者何非所诠。名依识变何非名相。若许是相。相即能诠。若以识能变能诠故名能诠者。应相从故从于能变但名分别。从所变故唯相.名二。此既不尔彼云何然。故疏为胜。今助一释。相.分别二唯是所诠。名通能所。虽名识变亦是相收。然据别义但称为名。若不尔者即有如前相从例失。思之可知。

疏。亦名和合等者。按瑜伽云。亦名遍计所执。亦名和合所成。亦名所增益相。亦名虚妄所执。亦名言说所显。亦名文字加行。亦名唯有音声。亦名无有体相。

疏。故第四言遍计所执自性执等者。即五事中第四执着。

疏。四道理者。按对法论第十一云。一观待道理。谓诸行生要待众缘。二作用道理。如眼根等为眼识等所依作用。三证成道理。谓为证成所应成义。宣说诸量不相违语。四法尔道理。谓无始来法相法尔。如火能烧水能润等。

疏。亦取无漏智至不尔便减者。不取无漏智为真实。四真实体不摄道谛。故为减也。第四真实准第三知。故疏不举。

论。二障至二事摄故者。问准瑜伽论三十六说。后二真实以四谛理真如为体。七十三中兼取正智。何意不同 答有三释。一解如疏。二传三藏释云。当证二障净所行时亦证智能。犹如见分缘真如时。即自证分亦缘见分。三有义二空观智能有所行亦名所行。不应说云二障净智通缘真俗。故无漏智亦名所行。后得缘者此理不然。后得通缘染净依他。应说染分亦是二智所行真实。若尔即应二智所行通摄五事。既二事摄。故能观智能有所行名为所行 详曰。疏及传释其理稍通。有义所断恐乖论旨。论旨者何。谓论本明所缘之境。显境不同有四真实。故三十六云。此真实义品类差别复有四种。义即境也。今取其智能有所行名有所行。不约为境。岂与本论。不成楚.越。论据一分净境为言。非境义同以染依他便例责也 今助二释。一云根本智所行真如真如所摄。余无漏智缘安立等所变相等亦名二智所行真实正智所摄。不同有漏虚妄分别非相等摄。故七十三无漏有为总名正智 问何以证知 答三十六云。一切二乘若无漏智若无漏后得世间智所行境界。是名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又显扬云。此中何者是真实。答谓四圣谛。既后智境亦名真实。故知后得所缘四谛真如等相皆名真实。然三十六第三真实具言三智。第四不具但影显也。不尔何意有具.不具。或取疏传合今所明复为一释。故大论前后亦不相违。更思。

疏。中边论至依一圆成实者。四句之中初显初实依遍计一。二显第二依计等三。第三.四显第四三实共依成实。

疏。此约诠分位为垢净者。以有染净.隐显二位。据斯诠显似彼苦下能缘之心无常行也。假名无常体实常也。

疏。无常行实不缘之者。无常行相但缘三谛有为为义。不缘灭谛无为为境。

疏。又依一切无常为语等者。言无常行缘初后性。此能缘行非是十六行中无常。是十六外缘无常心。何所以者。十六行中无常但缘三谛为境。初性非谛。后性无为。非无常故。

疏。六无常者。四别离无常。五得无常。余如疏引。

疏。心唯在名者。非色四蕴总名为名。

疏。十五种无常者。按彼论云。六无常中后五无常并名变异。变异不同有十五种。一分位变异。谓婴儿等。二显变异。谓从妙色变为恶等。三形变异。谓饥疲等。四兴盛变异。五支节变异。六寒热变异。七他损变异。八疲倦变异。九威仪变异。十触对变异。由苦等触。十一染污变异。十二病等变异。十三死变异。十四青瘀等变异。十五一切种不现尽变异者。谓骨锁等烧坏离散一切种都无所见。

论。一习气集等者。疏有两释。初释意云。由能执心执于我法而熏成种。种虽有体。由因遍计所执我法能计心等熏成于种种名初性。非是别熏所执之种。或能遍计假名所执。所熏之种从能熏心假名初性。

第二意云。为能执心执彼习气为所遍计。习熏是彼所执所依。从彼能依假名所执。

论。灭谛三者。此论.中边安惠.护法诸说不同。如灯引释。

疏。谓缘依他至即为空境者。此明三性俱为空境之所以也。遍计体空故疏不云。但显依.圆为空所以。

疏。俱不于此起愿等者。此前三空皆约遍计故。于此空三皆叵愿名俱不愿。

疏。非缘遍计至起愿求故者。遍计所执真如无体。故不于彼所执如上而起愿求。然七十二据实真如不名无愿。亦不相违。

疏。如空缘此三至为无相境者。此举空境以成无相。三性为空皆约遍计。无相亦然。以彼体无何有其相。

疏。相通三种者。五事中相。然三解脱有能所知。相多所知。少通能知。所知.能知俱三解脱。

疏。相亦三种境者。相亦摄彼所知三解。即是境也 问何意说此 答欲明依.圆亦三解脱。故先引文后方成立。次下疏云既尔等者正成立也。

疏。既尔至名无相者。此立理也。五事中相通漏.无漏。复说相为三解脱境。无漏漏殊分依.圆二。故知依.圆并名三境 问无漏有为何名无相 答显扬第二云。缘智无相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无相行 释曰。智缘无相亦名无相。余教不同广如义灯引会释也。

疏。证圆成实时或苦不起者。有义弹云。证圆成时无异忍故。无生忍者意显证彼无生境故名无生忍。证圆成时惑苦不生岂籍观耶。故应说云。观圆成实非惑苦故。无惑苦生名为惑苦无生忍也 详曰。了知证彼圆成实时惑苦不起名无生忍。不言正证成实之时别起斯忍。或苦不生亦即境也。故疏无违。有义所明理亦通矣。任随所好。

论。二得胜义等者。此谓涅盘。体是胜果立以胜名。复能顺益。又是义利。故亦名义。亦胜亦义持业释也。因显所得名得胜义。异释如灯。

疏。三性五业者。按显扬论第六云。遍计五业者。一能生依他起自性。由计所执我法为境。能执之心熏成种子。复生似彼我法相等。有质无质.见相同别如理可知。二即于是中起诸言说 释曰。由彼起此能诠我等种种言论 三能生众生执。四能生法执。五能摄受二执习气麁重 释曰。因彼所执能执之心相分熏似我法等种。见复熏成能执之种。种因彼起名摄习气。非彼无体能持习气名为摄也 依他五业者。一能生诸杂染体。二能为遍计所执自性及圆成自性所依。三能为众生执所依 释曰。为所缘缘能起二执名执所依 四能为法执所依。五能为二执习气麁重所依 圆成五业者。谓能为二种五业对治生起所缘性故 又云。当随三种自性义解释一切不了义经。无量经中如来菩萨隐密语言。皆随三种自性方可悟入彼义故 释云了知如是三种自性能作一切声闻.独觉.无上正等菩提方便。

疏。摄大乘说等者。按无性摄论.本论说云。世尊依何密意。于梵问经中说如来不得生死不得涅盘 释曰。牒经为问。佛离诸有可无生死。现证圆寂何无涅盘 论于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计所执自性.及圆成实自性.生死涅盘无差别密意 释曰。由依他起与计.圆成等为所依故。佛证彼依他起际生死.涅盘。不二偏得。由依体一通二分故。实理而言生死.涅盘有别无别。唯约无别故云密意 论何以故。

释曰。征也。升.沈既别何言无差 论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计所执分成生死。由圆成实分成涅盘故 释曰。依他既由遍计.圆成成圆寂等。能成不离所成之体故无差别 问遍计体无。云何由之成于生死答因计所执依他相续生死不绝。由悟圆成断诸烦恼故证涅盘 又云。阿毘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说法有三种。一杂染分。二清净分。三彼二分。依何密意作如是说释曰。牒经为问 论于依他起自性中。遍计所执自性是杂染分。圆成实有性是清净分。即依他起是彼二分。依此密意作如是说。喻如世间金土藏中三法可得。一地界。二土。三金。于地界中土非实有而现可得。金是实有而不可得。火烧练时土相不现金相显现。识亦如是。无分别智火未烧时。于此识中所有虚妄遍计所执自性显现。所有真实圆成自性不显现。此识若为无分别智火所烧时。于此识中所有真实圆成自性显现。所有虚妄遍计所执自性不显现。是故此虚妄分别识依他起自性有彼二分。如金土藏中所有地界 释论云。地喻依他。土喻遍计。金喻圆成。由唯识性是依他起。遍计.圆成是此性分 又云世尊有处说一切法常。有处说一切法无常。有处说一切法非常非无常。依何密意作如是说。谓依他起自性由圆成实性分是常。由遍计所执性分是无常。由彼二分非常非无常 释论云。谓依他起法性真如体是常住。遍计所执自性分边体是无常。此性常无故名无常。非有生灭说名无常。

疏。通达三性至无相耶者。按七十四云。答若以世间智而通达时。当言行于相。若以出世间智而通达时。当言行于无相。如遍计所执自性。依他.圆成自性亦尔。又若观行者如实悟入遍计所执自性时。当言随入何等自性。答圆成自性。问若观行者随入圆成自性。当言除遣何等自性。答依他起自性 又云遍计所执依止三事。相.名.分别。依他起性即依遍计所执自性执及自等流。圆成实性无所安住无所依止 释曰。自性执者能分别心。即此所引有漏心.心所法。及彼自类展转相熏熏习而生 又云。无三性染净不成。如疏具引 又云。遍计所执当言微细难见难了。依他起性当言是麁然难见了。圆成实性当言极微细.极难见.极难了 释曰。初性世间智不觉悟名为细也。依他之中如心.心等常现前故故名为麁。圆成实性一切异生皆不达故名为极细。二乘圣者犹未了故名为极细。见者初见。了者后了 又云。一是无体能转有体。一是有体转有无体。一是有体而非能转 释曰。遍计体无。为境能起依他执心名转有体。转犹起也。由依他性能起依他名有转有。是所执依名转于无 问无法体无。何得称转 答对彼妄情故名为转 又云。一是不生能生于生。一是生能生生不生。一是非生不能生生及不生 释曰。遍计无体故是不生。为境能生能执心等名能生生。依他有体缘起名生。能生依他名为生生。能生执彼不生之心名生不生 又云。遍计所执自性执。无执相云何应知。答此有二种。一彼觉悟执或无执。若由言说假立名字。遍计诸法决定自性名觉悟执。若善了知唯有名者知唯名故。非彼诸法有决定性名为无执 释曰。我法二执现行之位名觉悟执。诸无漏心.及善.无覆无记心等名为无执。无执心中于诸名等有不了.了。思可知也。二彼随眠执或无执。若未拔彼习气随眠有随眠执。若永断已当知无执释曰。种名随眠。未断.断已名执.无执。论依他起自性执无执相云何应知。答若由遍计所执自性觉悟执故。复遍计彼所成自性是名初执。若善了知唯有众相。不遍计彼所成自性是名无执 释曰。此觉悟执无执二也。所成自性即依他起。由彼二执妄计依他以为我法。因染计生名所成也 论若于相缚未永拔者。于诸相中有所得时名第二执。若于相缚已永拔者于无相界正了知故。于相无得当知无执 释曰。此是随眠执.无执二。相缚种子名为相缚。

论。圆成实性此无有执。此界非安足处故。若于此界未得触证。起得触证增上慢者。即计所执及依他起自性上执 又云。遍计自性当云何知。答当正了知唯有其名唯遍计执。无相无性无生无灭。乃至如空。依他起性当正了知一切所诠有为事摄。圆成实性当正了知如先所说差别之相。所谓真如实际法界如是等类 又云。一自非染能令他染。一唯自染。一自清净。令他清净苦等亦尔 释曰。遍计体无。不名为染。令二执起名染于他。约染依他名为自染。由对初性不据自类而相染说名唯自染。或所染法性同不别名唯自染 又云。遍计所执譬如虚空。依他起性如害如怨。圆成实性譬如无尽大宝伏藏 释曰。依染依他说如怨等。真如是彼众功德依名大宝藏 又云。遍计所执由何故遍计。由依他自性。依他起性由何故依他。由因缘故。圆成实性由何故圆成。由一切烦恼众苦所不杂染故。又由常故。

论第九

论。谓名法界等者。按对法论有七种名。一名真如。由彼自性无变异故。释论云。谓一切时无我实性。无改转故说无变异 释曰。无我性者。显彼自性即是真义 无改转者。明无变异。即是如义 二无我性。离二我故。三者空性。一切杂染所不行故。释论云。由缘此故能令一切诸杂染事悉皆空寂 释曰。由无分别智证彼真如令彼烦恼悉皆空寂。而言染法所不行者。不为染法亲所缘著名不行也。四名无相。如疏所引。五名实际。无例所缘故。释论云。实者谓无颠倒。此处究竟故名为际。过无我性更无所求 释曰。以所缘中以得究竟故名为际。际者极也。会悟此已更无过此可缘求法故名实际。余如疏引。

论。要具大乘至悟入唯识者。问本性无习。习性非本。如何具二方悟唯识 答有义依前后际说具二种。非同时俱。又习性位非无本性。即一种子得二种名。本种.熏习有差别故。若依此解未发心前名本性住。发心已去乃至等觉得二种名。此解应胜详曰。前解稍通理犹未显。后解教理俱不符契。一位杂乱。二仁王.璎珞.瑜伽.摄论经论皆云二种种性在见道前。判通等得岂不远教。又此论云。无始本因名本性住。闻熏已去方名习性。虽一种子未增增别。增位不可更得本名。后释难依。今观论意必有二性后方能悟。具犹有也。非俱名具。

疏。用及用具者。思.修二惠是能入具。此具能现似法.似义。及能有入所知法义之功能故故名为用。此具及用必待能执。彼具假者具方有用。由此前明思修具已。故今次问能执作者。

疏。此初二位以道为位即分出体者。以五道中初之二道标二位名。俱有漏道。有漏道中散定体别分为二也。分者别也。

疏。后三以分为位等者。不以五道而彰位名。但以修等少分多分全分不同分三位也。体俱无漏无为摄故故名通体。

疏。于彼现行等者。明前众善容于菩萨身得现行。

疏。亦有显现由性仁贤等者。显前现行但由仁贤而所起也。或劣胜别而分现行.显现二也。

疏。性不能起上烦恼等者。问楞伽经云。焚烧一切善根阐提许得成佛。涅盘经中其义亦尔。岂后成佛先无种姓。种姓既有云何断善。经论何违 答论据多分。经依尽理。更思。

疏。未得未净者。未发心求不迨彼位名未发起及未得也。复未为彼后后诸地修诸正行名未清净。

疏。久作久说有所忘失等者。久谓久远。所作.说法经时久远故忘不忆。

疏。在家出家二分菩萨等者。此二种菩萨行中。不能齐修俱行彼行名不显现。

疏。于此所说至渐轻微故者。于上所说过失相貌。至下忍时过失上品。中上忍时过中下品 问三忍何位 答有二释。一云如次在三十心。二云论既云忍。四善根中忍有三品。三品忍位过成三品。然三十心同于下忍。世第一法时促不论。或同上忍。

疏。有五补特伽罗等者。无性释云。应知唯一补特伽罗。位差别故建立五种。如预流等。余文如疏 而有释云。从初方便至初地为第一。从二地至四地为第二。从五至六为第三。七为第四。八至十地为第五。初地乃属初劫摄故 详曰。论既明言谓胜解行补特伽罗经初大劫。初地岂是解行地耶。又第二劫分为三人复无所以。今别释云。初后二劫是初后人。始从初地至第七满是第二劫分为三人。初之三地相同世修。四.五.六地同彼二乘。第七依大。三类不同。分为三人故合成五。八地已上俱纯无相故合为一。言预流等举喻明之。按梁摄论云。如前三果三位亦得成立五人。从初向至须陀洹以为第一。家家为第二。斯陀含为第三。一种子为第四。阿那含为第五 问喻中既以方便初果合为一。法中何不初地方便合为一耶 答喻依少分非一切同故不应责。即第二果前后并自以为三种。第二劫中三位不同少同彼也 问若第二劫开为三者。何故无性。云如是二种补特伽罗经第二劫修行圆满 答第二劫中前六有相。第七无相。且有.无相相对名二。于有相中略而不言示方隅尔。

疏。处梦谓多年者。按无性摄论所引颂云。处梦谓经年。寤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剎那。又西域传云有隐士。结庐屏迹博习伎术究极神理。能使瓦砾为宝人畜易形。但未能驭风云陪仙驾。阅图考古更求仙术。其方曰夫神仙者长生之术也。将欲求学先定其志。筑建坛场命一列土执长刀立坛隅。屏息绝言自昏达署。求仙者中坛而坐手按长剑口诵神呪收视反听达明登仙。是人既得仙方而访列士。营求旷岁未谐心愿后得列士。先与人佣力难辛五岁远失一日遂被笞辱。又无所得悲号巡路。隐士见命数加重赂。潜行隐德感激其心。列士屡求効命以报知已。隐士曰我求列士弥历岁时。幸而会遇奇貌应图非有他故。愿一夕不声耳。列士曰死尚不辞岂徒屏息。于是设坛场受仙法依方行事坐待日曛。曛暮之后各司其务。隐士诵神呪。列士按铦刀。殆将晓矣忽发声叫。是时空中火下烟焰云蒸。隐士疾引此人入池避难已而问曰。试子无声。何以惊叫。列士曰受命后至夜分惛然若梦变事更起。见昔事主躬来慰谢。感荷厚恩忍不报语。彼人震怒遂见杀害。更受中阴身自顾叹惜。犹愿历世不言。以报厚德遂见托生南印度大婆罗门家乃至受胎。出胎修经苦厄。荷恩荷德忍而不言。洎乎受业冠婚丧亲生子。每念前恩忍而不语。宗亲戚属咸见怪异。年过六十而有一男。我妻谓曰汝可言矣。若不语者当杀汝子。我时惟念已隔生世。自顾衰老唯此稚子。因止其妻令无杀害遂发此声耳。隐士曰我之过也。此魔娆耳。列士感恩悲事不成愤恚而死。

疏。所作狭少等者。志乐不广所为非大。又非一行能修一切名狭少也。纵修间断名为有缺。所修诸行不能坚志有起不起。或随六度修于此彼而无楷准总名不定。随所修善或时退舍名所得退。

论。资粮位者。位中有此资粮之法名资粮位。即有财释。

论。亦名顺解脱分者。疏有两释。有义弹彼第二释云。此理不然。岂为有情求胜解耶。故前解正 详曰。疏虽不断。今以理准前解是本。后亦无违。诸教皆说无漏胜解名为解脱。自未解脱莫解脱他。言为有情求之何失。

疏。第七观业第八观果等者。按第八十住品云。此菩萨从一切圣法正教中生修十种法。所谓信佛不坏究竟于法寂然定意。分别众生。分别佛剎。分别世界。分别诸业。分别果报。分别生死。分别涅盘。

论。故于二取至二取现行者。经论相违疏有四释。一疏云彼依伏因至及俱生烦恼。二又说佛法功力等。三因自分别等下是。四又但总言等下是。断如灯辨。

论。此所知障不与异熟识俱等者。此中三因。佛地论同。彼云一切异熟无记心品。分别力劣不能执故。若有倒执成法我见有无明等。不应唯与五法相应。有见等故。又法空观初现前时此识应断。障治相违不俱行故 释曰。佛地初因通一切异熟之心。非唯第八。或此亦兼明余异熟。

疏。又下异熟心至不可为例者。此设遮也。设彼例云。若眼等识是异熟心。不有法执法空智俱。四无记中异熟无记。一切应与法空智俱。皆无法执如第八等。故今答意异熟名同。执.不执别不可为例。

疏。第七识至十三法者。但说障也。故唯十三。

论。烦恼障至为所依故者。按胜鬘经明所知障为烦恼依。文有法喻及合三段。如疏已引。理旨奥隐遂难略释 经于此起烦恼等者 释曰。于此无明地上所起现行烦恼于剎那顷必与无明剎那剎那相应而起经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者 释曰。无明地种名不相应。意明无明同于烦恼通种现也 或相应者是共之义。四住烦恼三乘同断名曰相应。无明住地独唯佛除名不相应 经过于恒沙等者 释曰。显依无明烦恼无极名过恒沙。余文易悟。

论。体虽无异而用有别者。用别有二。一现行用别。二种子用别。有障菩提.涅盘用故。前解为本。后理亦通。

论。故二随眠断惑前后者。问断既前后何名体一。二乘断惑所知应断。以体一故。又十地中断所知障烦恼应断。一即体同。二契经言如地坏时种随坏故 答有义种体虽一。而有麁细共和合故。如金铁等一物之中精麁异故。生空圣道力不及彼菩萨方便故留不断。经依见道.究竟道说故不相违 详曰。既以麁细和合成之。种体应假。如瓶衣等。假非因缘何得生现。故今解云。用既有差断彼一分用所依体。圣道功力有分限故。故佛地论云。烦恼障中有所知障。是所依故。必执有法而计我故。体虽无异然用有别。如一识体取境多用。此熏种子体亦多用。起时虽俱而渐次断。圣道势力有分限故。余义同前。

论。若所知障至无明住地者。此以经难。经如疏引。遂难略解。言住及起二烦恼者。住谓种子。起是现行。或所依生处名为住地。起谓现惑。正生起故。三界见惑而由见胜。复见道断故。合言之见一处也。三有俱生修道之惑。润生爱胜别分三种。非唯三界俱生但爱。言无明住地者。诸所知障皆能障智无明偏增总名无明。言一切上烦恼者。前四住惑现种皆依无明地上名上烦恼。

疏。总名无明无品数故者。有义弹云。此义不然。体同烦恼。即如烦恼品数别故。但应说云行微细故。不染义同合为一住 详曰。不同烦恼地地九品分为麁细断之前后言无品数。非言无彼爱.恚等类名无品也。故疏无违。若言不染义同合一。岂彼经中唯对二乘辨五住地。若兼菩萨何唯不染。对彼菩萨是应染分。如烦恼障既不别开。故知不约不染合也。

论。永断二障至通有漏道者。有义弹疏释云。若尔二乘伏烦恼时同体。所知应皆不起。又断烦恼所知应断。既所知种不障彼智。道力劣故二乘不断。现行亦尔。非彼所伏。今言伏二依菩萨说。以法空观。伏烦恼时。同体所知亦即能伏。若生空观伏烦恼时亦不能伏。非治道故。由此道理望所知障。生空无漏不及法空有漏道也详曰。疏中不言二乘伏惑。亦不说云生空智也。何得辄以二乘不断所知障体而为难耶。那知疏主不依法空智伏惑说。而言今依菩萨说耶。疏理实通非可局情自度破他。

疏。永断习气等者。按彼论云。永断习气非根所摄。然是六根所证烦恼永断所摄 释曰。永断习气择灭无为。因断习气之所得故得习气名。信等五根及具知根六所证也。

疏。六善巧者。三科.缘起.及处非处.四谛为六。

疏。谓智有六种者。此牒文略。具而应言。谓福.智有六。即前六度。福.智合言而为六也。故三十六总结前云。如是福.智略有六种。一一分别应知无量。

论。三事练磨等者。三种大意如疏已明。准摄大乘更除四障缘于法义。故无性论第六说云。除四障者。一由离声闻.独觉作意断作意故者 释曰。由谓因义。由离作意障能入所知相。余三准此 显离作意障之所由名断作意 断谓伏断。余障亦同。显初菩萨见生死苦涅盘为乐。欲舍生死忻趣涅盘名二乘作意。障大菩提故须先断。由观生死.涅盘同无相性及修大悲。断执小乘生死作意。作意即障 或二无学执自乘极而不趣大 或二有学执趣二果不乐大乘 或见道前二乘凡夫忻求二果。此等并名二乘作意 详曰。四皆理通前二释本 二论云。由于大乘诸疑离疑。以能永断异惠疑故者 释曰。虽离于前二乘作意。于大乘教种种法门先起疑惑。后执一是便拨余非。能拨邪惠与正惠殊故名异也。体即法执邪见所摄。故世亲云。此中异惠谓鄙恶惠。于理动摇作三性观。异惠及疑永不复转名断疑惠。疑惠即障 问离疑之言自于何法 答有四释。一云能断彼疑名为离疑。二云诸疑即二乘人。离疑即是渐顿菩萨。三云不定诸小菩萨虽先发心。然于大行起悬崖想。数数退屈遂起疑心。为得不得名为诸疑。欲就二乘心生决定名为离疑。四云诸小菩萨先于佛说显.密三藏种种不同。而生疑惑名为诸疑。后执一是斥余为非。自为决定名为离疑。据实未悟依彼妄解名离疑也 详曰。初释为正。故本论云。云何能入所应知相。彼总答云。由断四处障等能入。下别释中四种皆说能所二治。若离疑言不目能治。第二将何为能治耶。若言不说何故余有此独无耶。故离疑言显能离也 若尔何故第一.第三先说离言。第二能离后方说耶 答阿毘达磨性相而求逐便即明何责先后。第四亦复言无分别。岂无分别亦是障耶。然第四释理亦小通。既非论意故亦不取 三论云。由离所闻所思法中我我所执断法执故者 释曰。虽离诸疑然随所闻若教义等皆执有性。便障唯识法空观智。故断法执方名真观 四论云。由于现前住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者 释曰。于此安立现前相中而无作意及离分别。断分别言而通一切分别之法。若随别说是忍一位能观之智。此即胜障。入初地时息灭名断 问何以复须断此忍位分别智观 答此忍虽离能所分别。然自有彼微细分别障彼初地无分别智故须灭也 问何者为处 答处谓处所。即四所障。由此四障障四观行。从彼所障以得处名。四处之障依主释也 或此四障是分别心所居之处。障即是处持业释也 此总意云。初二障彼厌小欣大之行。后二障舍妄证真之行。故名为障。若能断智即观无相及于三性。由证法空证无能所。断分别心如次四智断彼四障 问在何地位断四障耶 答在十信位断于初障。由离小心初入大乘十信位故。在十解位断第二障。由于大乘离疑惑故。而得正解修菩萨行 在十回向乃至忍位断第三障。由观遍计遣所执故 在世第一断第四障。由此第一分别观智加行息灭。得成初地最上觉故。若据相违正灭言之。断分别障即在初地。成此第四离分别障 论引颂云。现前自然住。安立一切相智者不分别。得最上菩提 释曰。言现前者。通说定.散二境当心名现前也。自然住者。别显散境。言安立者。别明定境。一切相者。显二境相。智者不分别者。离能取心。得上菩提者。离障得果即以初地名上菩提。形于地前故称最上。言缘法义者。法谓能诠文.名.句也。义即所诠。故无性云。似文似义。释曰。似外相转实唯在内。以有似无内似外也。

论。暖等四法至初后位立者。寻思。实智此二体行。按无性摄论第六云。于加行时推求行见假有实无方便因相说名寻思 释曰。约位以明寻思行相。推求行见即能观智。行相见解名为行见。推求名义见识上假心外实无。即此寻思是加行位初修因相又云了知假有实无所得决定行智方便果相名如实智 释曰。决定了知名义等假名如实智。即方便位终成名果。

疏。今此住中已极清净者。按彼论云。于无相住中四种灾患今悉除断。一者于无相中有加行有功用事。二者于上清净住精勤思慕。三者于一切种利有情事。有大堪能精勤思慕。四者有微细想现在前行。故是此住名极清净 释曰。第七地中尚有法执。意识执彼上清净等勤思慕等。故无生忍名之为杂。

疏。非寻思与寻相应等者。非四寻思与不定中寻相应故而得寻名。若寻相应方名寻思寻思不应在第四禅。第四禅中无不定中寻法体故。

疏。八种耶者。如前引也。

疏。依名所表外事者。名所诠表识外之事。

论。依印顺定至名顺乐忍者。疏有两释。有义弹后释云。若印能取无顺随观察顺通上忍。应印所取无亦顺观彼顺通下忍。理俱齐故。下忍由印既不名顺。上忍亦印宁有顺名。故今解顺唯在中忍。上忍如下但名印忍 详曰。据文麁显有义为优。下总摄义释本颂文。而明三忍印能所取。初后二忍皆无顺字。若穷理谈疏亦无失。初忍未修顺无能取不立顺名。后顺观彼故有于顺。下摄义中举中显后。文略影耳。今助一释。顺通初二。初忍虽未修无能取。印所取无即是顺无能取义也。能.所二取相待立故。故论结云。印前顺后立印顺名。上忍已印不可言顺下文影显。但中言顺亦不相违。

论。异生法中此最胜故者。唯凡趣圣可如所言。圣者回心而归于大。对此云何异生第一 答回趣圣者即俱句收。大乘异生性障未断。由此亦得名为第一。

疏。谓有随眠至无堪任性者。此显罗汉所断之漏所在之处以明体也。凡夫.有学五蕴假者名有随眠者。有识身即有随眠身。漏如毒药。令身不安无所堪任。从喻为称。

疏。随眠断时至皆得微薄者。是烦恼漏毒之气分。因毒而有名所发等。无始而有名本所得。不安隐等同前烦恼名彼相似。由本毒除故发气稍得微薄。

疏。对法第十二十四麁重者。谓遍行戏论麁重。谓执眼等诸法习气 领受者。谓有漏诸受习气 烦恼者。谓烦恼随眠 业者。谓有漏业习气 异熟者。异熟无堪能性 烦恼障者。谓猛利长时烦恼性 业障者。无间业等性 异熟障者。谓那落迦等自体 盖者。能障善品欲贪等性 寻思者。能障出家欲寻思等 饮食者。谓多少食于方便行无堪任性 交会者。两两形交身心疲损性梦者。睡眠所发身惛劣性 病者。诸界互违不安隐性 老者。大种衰变所起不随转性死者。临命终时诸根乱性 劳倦者。谓远行等体顿弊性 坚固者。谓无涅盘法者如其所应所有戏论等性 麁中细三者。谓三界所有麁重 烦恼障者。谓二乘菩提所治定障者。谓九定所发功德所治 所知障者。谓一切智性所治 一一之下有麁重字今省之也。会释诸文如灯具辨。

论。非如二乘唯观安立者。疏有两释不断优劣。今观二释理犹难悟。何所以者。三乘真见皆非安立。如何二乘方便安立引非安立。如前不许以执导空以异类故。若许作者复违此文 答异类亲因理诚未可。增上相发麁引妙生于理何失。如漏无漏许相导故。故瑜伽论七十三云。问若先无有知无相智。由无有故亦无熏习。既无其因应不得生。答有相亦得为无相因。随顺彼故。如世间智为缘生出世智。有漏智为缘生无漏智。有心定为缘生无心定。此亦如是。今以安立引非安立亦何爽理。然安立观本希断惑证无为理。能少伏惑亦得名为顺非安立。又余类非一。涅盘.胜鬘诸经皆言无作四谛非诸二乘之所知故。或二乘人愚.不愚法二类不同。初不能作。后容修之。经论依前故言不作亦应无失。

疏。一依非依等者。谓思现观唯欲界故不依八定名依非依。余五通依八定地有。据修道说。又三依五。此三初生依于见道。四禅根本及一未至名为五依。见道眷属信亦五依。余信现观而即不尔故云一分。

疏。今至修皆遍缘等者。彼傍所修世俗智种。至修道位皆能生现遍缘诸法。不同有宗毕竟不起。故六十九云。升见道时即先所修善世俗智所有种子。由彼熏修皆得清净亦名为修 释曰。由入见道断染污故。故世俗种离彼一分能染污法名为清净。据此清净故名为修 又云。诸世俗智出见道已。生起此智证见所断诸法解脱。能正分别不随恶趣。又能了知得预流果已断如是所有烦恼为他记别等 释曰。此皆傍修世俗智能。非说无漏后得智也。

疏。又六十九等者。按彼论云。又于见道初智生时。诸余智因由能生缘所摄受故皆得增长。一切见道即此剎那皆名为得。于此得已后时渐渐次第现前。当知见道是速进道 释曰。见道十六初智生时。余十五智本有种子。而增长故皆名为得。由初智力而为生缘所摄受故。既云一切明无色界无漏见种。此时亦增名修无色于理无失。

疏。若自在先得至如类智缘者。按彼论云。问一切类智现在前时。皆了别色.无色界耶。答若有曾于色.无色界所有诸法。善闻善思善取相者即能了别。若不尔者不能了别 释曰。类智有二。一真二俗。今此所明约俗类说。若真类智必缘于上。如上下谛八类智也。既善习者能了于上。明善自在亦能修上。俱曾得故。

论。若无彼相至名声等智者。疏有量破。有义弹云。作此立因亦无因喻。但应直责不须立量 详曰。作量直责理俱难详。所以然者。前师但云无分别智无有相分不言余无。何得而以色.非色智为量直责。今以理准文阙一重难之与答。难云除无分别智余一切心。正缘境时应无相分。名缘境故。如汝无分别智缘境之时。前师答云。设尔何失。故论牒云。若无彼相名缘彼等。难色等智展转成立真见有相。论不言者。以巧略文令生后智。难色等智今为量云。汝缘色之智。能缘声等。许无声等相故。如缘声等智。余量准知。有义断云无因喻者真似可知。

论。说无相取不取相故者。按七十三云。问于无相界若取其相非无相取。若无所取亦不得成无相之取。若尔云何名无相取。答言说随眠已远离故。此取虽复取无相界。不取相故成无相取。问若无构获云何成取。答虽不构获诸相差别有所增益。然取无相故得成取。问若无构获无所增益。此取相状云何可知。答取胜义故取无相故。五种事相皆不显现以为其相。问若不分明可立为取。何故不计诸取灭无。答灭无无有修作义故。非修观者依于灭无有所修作。问若尔云何证知其相。答自内证智之所证智。问若尔何不如其所证如是记别。答此内所证非证名言安足处故。

论。一观非安立有三品心者。有义今说三心为非安立者对十六心。若对一心无相见道亦名安立。二空真如四胜义中属第三故 详曰。虽有理然诸教中并无说是安立处故。故知安立唯依四谛差别观说。与四胜义立有不同。不可为例。故对法论第九云。安立者谓声闻等随自所证已得究竟。为欲令他亦了知故。由后得智以无量种名.句.文身安立道谛。谓诸谛中有如是如是忍如是如是智。但约四谛辨安立也。

论。内遣有情假缘智等者。而言内等传有两释。一解如疏自身名内。故对法论云。云何遣各别有情假所缘法智为相。由此智相于自相续中有不分别我相。不分别者是除遣义。云何为遣各别法假所缘法智为相。由此智于自相续中不分别色等法相。余同于前。故知内者约自身说。二云约界以辨内外。初遣欲界自他有情假。第二遣欲界自他法假。同在欲界故说内言。犹言内人通自及他皆名内也。第三遍遣上界我法二假皆尽故说遍言 详曰。后理虽通然无所凭。今依初说。

论。法真见道至名相见道者。问真解脱道既不断惑。如何第三名法于彼遍遣随眠答有二释。一云今既假说非实断证故不应责。二云虽不断种然除麁重。言遣随眠亦何爽理 详曰。后说应胜。夫言法者放似之义。所法既无能法何有。虽知假说亦假似真。以除麁重似彼断。种假言遣惑故后说善。

疏。以自证分至体义无别者。问为.无为异何言无别 答无彼能缘.所缘之别。以自证分虽是能缘非无为法之能缘故。故言无别。

疏。忍前苦法智者。忍者即忍。忍前加行位中之智。由此此智通缘二境。一缘加行智。二缘真见所观真如。真如极成。故疏不云但言忍智 有义弹云。然此智忍既不缘智。如何乃言忍前法智。故但应言现证真如故名忍也 详曰。无违所以如灯具引理教。然云智忍或从因为名。因即方便缘教之智。忍从目智而得智名。或从果称。皆如灯具。

论。苦类智忍等者此即双证前忍.智二。故对法云。苦类智忍者。谓苦法智无间无漏惠生。于苦法智忍及苦法智各别内证。言后诸圣法皆是此种类。所以者何。由初二种是后一切圣法种类。从此彼得生故。是故无漏惠生各别内证缘此为境。言后诸圣法皆是此种类。是故名为苦类智忍 释曰。初二忍智是后所生圣道种类名为苦类。智缘此忍名之为忍。或后所生诸圣道等。是前类故名之为缘。

论。四苦类智等者。即缘第三类忍为境。或亦缘前法忍法智。即印类所缘之事。不缘类忍名印类忍。

论。法真具道等者。疏有两释。有义弹初释云。此论.对法皆云类忍于法忍智各别内证。即已总法无间.解脱二自证分。又云类智印可类忍。不说类智别证法智。如何乃言法真见道解脱自证。今作二释。一云法忍法智别法真见无间.解脱见分缘如。类忍总法无间.解脱自证缘智。然未决定类智重法审决印持。亦同类忍法二自证。

二云前三如前。第四既云印可类忍。由是总法无间.解脱证自证分缘自证分。二道之中自证缘见四缘第三。今类智忍既法自证。第四缘忍明法二道证自证分。但说法见及自证者。略不论之。义必应尔 详曰。而言法者但法真见缘如智。别不据法彼别别行相。以真见中无别行故。第三虽但证前二智第四亦然。或缘第三。然祇是智而缘于智。据此一边别配二道。不约三四解行以分故亦何爽。故论结云差别建立名相见道。若第三.四俱双法前二道自证。差别之义而不显也。若法二道证自证分有理无文 或亦无失文省略尔 疏。又解此总法者。但法缘如。不分二道见与自证名总法也。

疏。虽缘智缘如不同见分是一等者。谓真无间.解脱二智皆缘于如。类忍缘智据能缘见同故合法。

论。二者依观下上谛等者。按五十五云。现观边智谛现观。当知此智第三心无间从见道起方现在前。缘先世智曾所观察。下上二地及二增上安立谛境。似法类智世俗智摄。通世.出世。是出世间智后所得。如其次第于一一谛二种智生。谓忍可欲乐智。及现观决定智如是从前现观起已于下上诸谛中二二智生 释曰缘先世者略有二解。一云缘见道前曾所观察下欲界地上色.无色二地烦恼即苦.集谛。及二增上即灭.道二安立谛境。二云缘前真见名曾观察。以放真见缘下上地及二地中所有增上安立四谛以之为境。言第三无间者。三心见道第三心后而起十六名第三无间。余文可悉。又按显扬第十七云。从此谛现观已上。于修道中有十六行世出世清净智生。谓于欲系苦谛生二智。一现观审察智。二现观决定智。于色.无色系苦谛亦有如是二智。如于苦谛有四智。如是于集.灭.道亦各有四智 释曰。四谛二智同五十五。见.修位别如灯已会。

论。诸相见道至真已断故者。此会违文。五十五云。世第一无间有三心生断见所断 显扬十七云。从第一法无间有三心生。断见所断百一十二烦恼 对法论云。谓世第一法无间苦法智忍等生。由此惠故永舍见苦所断一切烦恼。如是文等并皆依真而假说也。对法会云。又如上说见道差别皆假建立非真实尔。何以故。出世住中各别内证离戏论故。

疏。非安立因不遍三心者。三心相见非安立故。故不得以非安立因以证三心非真见道。

疏。佛地论至二师之义者。彼第一师同此第二彼后二师同此第三。彼第二师总言无漏智有见.相。第三师者根本智无后得许有。故成二别。

论。又说此智分别诸法等者。按佛地论第三师云。无漏无分别智相应心品无分别故。所缘真如不离体故。如照自体无别相分。若后得智相应心品有分别故。所缘境界或离体故。如有漏心似境相现分明缘照。若无漏心缘离体境无似彼相而得缘者。观所缘论不应说言五识上无似极微相故非所缘。如是境相同无漏心无漏种起。虽有相似有漏法相然非有漏。如有漏心似无漏相非无漏故。

论。六现观等者。现观差别诸论广明如章所叙。对法.显扬说十.十八。今略引之。对法第十三云。建立现观略有十种 法现观者。由于诸谛增上契经等法中。从闻他音增上缘力。已得最后顺解脱分善根所摄上品清信胜解。由法而得名法现观 义现观者。由于如上谛增上法。如理作意增上缘力。于苦谛等境已得最后顺决择分善根所摄上品谛察法忍 真现观者。已得见道十六剎那所有圣道。又见道中得现观边安立谛世俗智 后现观者。谓一切修道。由见后一切世间出世间道皆名后现观 宝现观者。由佛圣弟子于三宝所已得决定证清净信。谓薄伽梵是真正等觉。法毘奈耶是真善妙说。圣弟子众是真净行者 不行现观者。谓已证得圣所爱戒所摄律仪。由得此故此所对治那落迦异熟等必不复行。永尽不行故名不行现观 究竟现观者。如道谛中究竟道说。谓已息一切麁重已。得一切离系得如是等 声闻现观者。谓前所说七种现观。从他闻音而证得故名声闻现观独觉现观者。谓前所说七种现观。不由他音而证得故名独觉现观 菩萨现观者。谓诸菩萨于前所说七种现观。哀变众生不于下乘而出离故。然于菩萨极喜地中入诸菩萨正性决定是名菩萨现观 又按显扬十七云。又此现观差别有十八种。谓闻所生智.思所生智.修所生智.顺决择分智.见道.修道.究竟道.不善清净世俗智.善清净世俗智.胜义智.不善清净行有分别智.善清净行有分别智.善清净行无分别智.成所作前行智.成所作智.成所作后智.声闻等智.菩萨等智 相传释云。初之三智资粮位中所有三惠如次。四如名。第八即是顺解脱分。未能善解四谛理故。第九即是顺决择分善解四谛。第十即是见.修.无觉。十一即是欲界之智。十二是上二界修惠。十三即是见.修.究竟三道之中缘非安立智。十四五六如次加行.正体.后得智。十七是彼声闻所有现观。十八菩萨诸现观智 又依彼论第十四中释此中九云。此中不善清净世俗智者即是顺决择分智。善清净世俗智者是出世后得世间智。胜义智者是见道智。又不善清净相有分别智.善清净有相分别智.善清净相无分别智。又成所作前行智.成所作智.成所作后智 前三差别者。未断烦恼生非烦恼对治。已断烦恼生非烦恼对治。已断烦恼生是烦恼对治 中三差别者。即此三种由有分别无分别故。世俗.胜义智性差别后三差别者。谓此三种显示断前.正断.及后智性差别 今依论文配位为正 又按摄论第六六现观。大小二乘有十一种差别不同。故本论云。菩萨现观与声闻异。由十一种差别应知。一由所缘差别。以大乘法为所缘故。二由资持差别。以大福智二种资粮为资持故。三由通达差别。以能通达补特伽罗.法无我故。四由涅盘差别。摄受无住大涅盘故。五由地差别。依于十地而出离故。六.七由清净差别。断烦恼.习净佛土故。八由于自他得平等心差别。成熟有情加行无休息故。九由生差别。生如来家故。十由受生差别。常于诸佛大集会中摄受生故。十一由果差别。十力无畏不共佛法无量功德果成满故。

论。得诸平等者。无性摄论第六云。得有情平等心性者。遍见一切等无我故。如有说言。一切诸法皆如来藏。得一切菩萨平等心性者。得彼意乐平等性故。得一切佛平等心性者。得彼法身平等性故 佛地经中有十平等。如前已引。

疏。十种发心等者。所指经论文既广多。故不引也。

疏。又作阿赖耶识依他性观等者。按五十一云。此杂染根本阿赖耶识。修善法故方得转灭。此修善法若诸异生以缘转识为境作意。方便住心能入最初圣谛现观。非未见谛者于诸谛中未得法眼。便能通达一切种子阿赖耶识。此未见谛者修如是行已。或入声闻正性离生。或入菩萨正性离生。达一切法真法界已。亦能通达阿赖耶识。当于尔时能总观察自内所有一切杂染。亦能了知。自身外为相缚所缚。内为麁重缚所缚 释曰。资粮.加行异生缘彼眼等转识此有二义。一三乘通说。理实大乘亦缘第八作唯识观 二质.影不同。赖耶为质转识为影。隐质谈影云缘转识 问二乘云何能观赖耶云入声闻正性离生通达赖耶 答有二义。一据不定声闻性人根熟者说。彼入自见后回入大能达赖耶。定性不然 二约种子赖耶识言。三乘皆能知苦断集。广如瑜伽论钞。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七(本终)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七()     back_to_top.png回頂

论。依谓所依等者。具如疏辨。有义转者属能转道。亦转之依。由能转道转所转依名转依故。今此解者相最显了 详曰。与转为依名为转依。转即能依。能依论说是染净法。云何转言属能转道。能转道者非是染故。今释。转者而有二义。一云转者属能转道。舍.得二种。转之舍.得。依主为称。二属所转舍.得二种。转即舍.得。持业立名。今依初义合言转依。亦依主释。

疏。无性云二所依止等者。按彼第九本论中云。二所依止转依为相。此中生死谓依他起性杂染分。涅盘谓依他起性清净分。二所依止谓通二分。依他起性转依谓即依他起性。对治起时转舍杂染分转得清净分 无性释云。二所依止转依为相。或依士释。或持业释。

论。初极喜地等者。按瑜伽四十七。极喜住菩萨有四相发心。一者何相发心。谓胜解行住已善积集一切善根。于菩萨行已正超出略说是相。二者何所缘。虑缘当来世菩提资粮.利有情事一切佛法.诸佛所作此等圆满。三者发心何状何相何自性起。谓诸菩萨发起一切菩提资粮随顺有情一切菩萨成佛等事。四者发心有何胜利。谓诸菩萨发是心已。超过菩萨凡异生地。证入菩萨正性离生。生如来家绍如来种 又云。又现法中能起菩萨一切精进信增上力为前导故又云。引发十大愿为欲供养最胜有情说无上法引第一愿。为欲受持彼所说法引第二愿。为欲劝请转法轮故引第三愿。为欲顺彼行菩萨行引第四愿。为欲成就彼器有情引第五愿。为往佛国见佛供养听闻正法引第六愿。为净佛国引第七愿。为不离佛与诸菩萨。常同一味意乐加行引第八愿。为利有情曾无空过引第九愿。为证菩提作诸佛事引第十愿 十愿者按四十五云。若诸菩萨愿于当来以一切供具供无量佛名一大愿。愿于当来护佛正法传令不断名二大愿。愿于当来从都史下至般涅盘名三大愿。愿于当来行菩萨行名四大愿。愿于当来普成有情名五大愿。愿于当来普示世界名六大愿。愿于当来普净佛立名七大愿。愿于当来一切菩萨皆同一种意乐加行趣入大乘名八大愿。愿于当来无倒加行皆不唐捐名九大愿。愿于当来速证菩提名十大愿 又四十七明初地中有十净修住法。由是能令极欢喜住速得清净。一于佛法深生净信。二观有情唯苦起悲。三誓令脱苦得乐起慈。四为救忧苦而行惠施。五为利有情求世.出世法无厌倦。六无厌倦故善知诸论。七善知论故善解世间。八即于如是正加行中而修惭愧。九即于如是正加行中得无退转。十以妙利养及与正行供养如来 又云。又诸菩萨于此十法受学随转多修习已。复于余九增上戒等诸菩萨住。从佛菩萨专精访求一切种道功德过失及神通乐无失坏道等。此即开晓余九地也 又云。愿见诸佛愿生佛国如实称遂。又以见佛成就有情善根回向无上菩提。由是三种清净因缘。彼诸善根倍复明净名修善根 又云。在在生处多作轮王王部洲。得大自在得百法明门等是生处戒等。如彼广明。

疏。十地云不忘烦恼薪者。忘谓废忘忘失。烦恼无始相续不绝名为不忘。

论。五极难胜地者。问仁王经颂云。初地菩萨四天王双照二谛平等理。何此论等唯说五地方合相应 答如灯具明 有义释云。世智有二。一缘色等诸法自性。二广分别五明差别。缘色等法无多差别初地真合。缘五明智有多别行。至第五地真俗方合。

疏。前第二识中已有妨难等者。即自第七名为第二。从于本末以为次第。彼我.我所不许俱起。

疏。十地云至有间大智现前住者。由观缘起智为加行。有时引彼般若无分别智而得现前 间平声读。或可去声。缘起智后方现前故。

疏。十地云报行纯熟者。因循任运不待加行而能成之名为报行。如言报性自能是等。

论。十法云地等者。按十地第十二云。法云菩萨坐有十相。前五疏具。六成相。行诸法如幻性境界所成故。七第一义相。光明善照一切法界故善照者名为正观。八功德相。过一切诸天所有境界故。九体相。大琉尼宝为茎等故。十庄严具足相。花身有无量光明。一切众宝间饰其内。无量宝网弥覆其上故。

论。如是十地等者。明此地体诸论不同。按十住毘婆沙云。善根阶级住处是地义。此同摄论以智为体。以无为法无阶级故。又梁摄论唯说出离真如为地。如为法本故偏说之。又佛地论第一说云。地谓所依.所行。所摄。以净法界镜智等法合为地也。如次名为所依.行.摄。镜智能有所行名有所行。智相应法是佛所摄名为所摄。瑜伽等说如疏所引。望义不同诸教不违 有义弹疏释地义云说别实法与总假者名之为地。今解不然。论自说云与所修行为胜依持。令得生长其所修行定非假者。不可假者别从实生故。但应说有为.无为总聚之法。与所修行别法为依为生长因名为地也详曰。若但云地不对于人可如所断。若对于人云菩萨地。菩萨之号岂非目彼假者体耶。若许尔者与假为地何理不得。又本立地祇约行人阶位差别。若不对人何须立地。又人无别揽法成人。所修之行亦即总分。废总谈别云与修行为依生因。又与修行为胜依等。正释与假为地所以。又诸菩萨殊胜五蕴。远因实法而得生起何过不许。故四十七云。由能摄持菩萨义故名地正同此论。于菩萨行能摄故。故与菩萨而为地也。

疏。能为受用居处义故名住者。菩萨受用二利行时。所居处义说之为住。

疏。此约果与因者。以果与因而为地也。由所求果方起行故。即随自地理智二极皆名为果。非唯佛果。

论。施有三等者。按瑜伽论三十九云。财施者。谓以上妙清净如法财物而行惠施。调伏悭悋垢而行惠施。调伏积藏垢而行惠施。无畏施者。谓济拔师子虎狼鬼魅等畏。拔济王贼等畏。拔济水火等畏。法施者。谓无倒说法称理说法劝修学处。如是一切总说九相。

论戒有三种等者。按瑜伽论四十云。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名菩萨律戒。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总说名为摄善法戒。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与作助伴等名饶益有情戒 问瑜伽自云。三戒同受。复云何言受律仪后所有诸善方名摄善 答理实同受。显后所起亦摄善摄。若不言者恐疑后起非戒摄。故显律仪是余戒本致先后言。实同受也 问云何善住善护律仪 答按瑜伽云。成就十支名善住护。谓不顾恋过去诸欲。又不希求未来诸欲。又不耽着现在诸欲。又乐远离不生喜足。又能扫涤不正言论诸恶寻.伺。又能于己不自轻篾。又性柔和。又能堪忍。又不放逸。又能具足轨则净命 问云何善住善护摄善 答即彼论云。由十种相名住摄善速能摄善一切种相。谓即施等十波罗密多 问云何善住善护饶益有情戒耶 答即彼论云。由十一相名住饶益有情戒 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彼彼事业皆为助伴 又诸菩萨为国有情。如理宣说令断诸恶 又诸菩萨于其有恩诸有情所。深知恩惠常思酬报 又诸菩萨于遭怖畏诸有情类能为救护又诸菩萨于处衰恼诸有情类。能善开解令离愁忧 又诸菩萨备资生具。随有来求即皆施与 又诸菩萨性好摄受诸有情类。如法御众方便饶益。以无深心先与依止。以怜愍心现作饶益 又诸菩萨于有情心性好随转。先知体性方随彼转。为随彼心而令恶止善法得生 又诸菩萨性好赞扬真实功德令他欢喜 又诸菩萨性好悲愍。以调伏法调伏有情 又诸菩萨为欲饶益诸有情故。现神通力说是名菩萨三种戒藏。亦名无量大功德藏。如彼广说。

论。忍有三种等者。按瑜伽论第四十二说三相云。云何菩萨耐他怨害忍。谓诸菩萨猛利无间种种长时。从他怨害所生。众苦现在前时。应如是学。如此是我自业过耳。由我先世自造种种不净业故。今受如是种种苦果。我今于此无义利苦若不忍者。复为当来大苦因处。又自他身皆苦为体。彼无知故于我苦体更增其苦。我既有知何宜加苦。又声闻人修自利行不生他苦。况我为他而生不忍。云何安受苦忍。谓诸菩萨应如是学。我从昔来依欲行转常求诸欲。如是追求无义苦时。令我具受种种大苦。皆由无智思择过失。我今为求能引安乐最胜善品尚应思择。忍受百千俱胝大苦。况少少苦而不忍受。如是如是正思惟故。为求菩提悉能忍受一切事苦。云何菩萨法思胜解忍。谓诸菩萨于一切法能正思择。由善观察胜觉惠故。能于八种生胜解处善安胜解。一三宝功德处。二真实义处。三诸佛菩萨大神力处。四因处。五果处。六应得义处。七自于彼义得方便处。八一切所知所应行处。

论。精进三种等者。按瑜伽第四十二显彼相云。云何菩萨擐甲精进。谓诸菩萨于发加行精进之前。其心勇悍先擐誓甲。若我为脱一有情苦。以千大劫等一日夜。处那落迦不在余趣。乃至菩萨经尔所时证得菩提。假使过此百千俱胝倍数时劫方证菩提。我之勇悍亦无退屈。云何菩萨摄善精进。谓诸菩萨所有精进。能为施等诸度加行成辨施等。又由此精进是能修证。能成菩提一切善法最胜因缘。余则不尔。是故如来以种种门。称赞精进能证菩提。云何菩萨饶益有情精进。谓此精进有十一种。如戒品说。彼说尸罗此说精进。如前已引。

论。静虑三等者。按瑜伽四十三。谓此静虑略有二种。一者世间。二出世间。当知此二随其所应 复有三种。一者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远离一切分别。能生身心轻安。最极寂静远离憍举。离诸爱味泯一切相。当知是名菩萨现法乐住静虑 二者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能住种种殊胜不可思议所有功德。当知是名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 三者饶益有情静虑有十一种。如戒度引 又对法论第十二云。御众业任持者。谓依止内证。故教授教戒所化有情。心未定者令其心定心。已定者令其解脱。由饶益有情静虑所任持故。

论。般若有三种者。按瑜伽论四十三云。惠有二种。一者世间。二出世间 此二略说复有三种。一者若诸菩萨于离言说法无我性。或于真谛。将欲觉寤。或于真谛正觉寤时。或于真谛觉寤已后。所有妙惠最胜寂静明了现前无有分别离诸戏论。于一切法修平等性。入大总相究达一切所知边际。远离二边顺入中道。是名菩萨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惠 二者若诸菩萨于五明处。及于三聚决定善巧。谓于能引义利法聚。能引非义利法聚。能引非义利非非义利法聚。皆如实知。于是八处所有妙惠善巧摄受。能速圆满广大资粮速证菩提。是名菩萨能于五明处。及三聚中决定善巧惠三者能作一切有情义利惠有十一种。如前已具。

论。方便善巧等者。按无性释云。若以前六波罗密多所集善根。共诸有情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不舍有情。当知即是不舍生死苦。以此善回求无上正等菩提。为证佛菩提故。当知即是希求涅盘。疏引略也。当依此知 又对法十四有四善巧。一成就有情善巧。谓四摄法。由摄受彼令处善巧。二圆满佛法善巧。谓惠波罗密。三速证通惠善巧。谓日夜六时发露诸恶随喜功德劝请诸佛回向善根。四道无断善巧。谓无住涅盘。由此数数究竟无断。周遍十方一切世界。随所应化示现一切佛菩萨行。

论。力有二种者。有云思择思惠。修习修惠。若尔后得何有思惠。唯无漏故 答有正思惟名思何失。

论。戒以受学等为体等者。又按文殊问经具明其相。今略引之。若以心分别人非人等男女非男女等。若受出世间菩萨戒而不起慈悲心。若他物起盗想。若起妄语心。并犯波罗夷。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又若树叶皮汁以心欲取。若起歌舞作乐花香璎珞想。若起高广大床想。若起捉金银珍宝想。并是菩萨僧伽婆尸沙。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又若剃身毛。若翦爪如初月形。若起此想。若起斩斫草木想。若起毁他名誉等想并犯偷兰遮。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又若佛法僧物花香衣宝以脚践踏。若佛塔若佛所行处。及菩提树转法轮处以脚践踏。并犯波逸提。若不信者不堪得三乘。又若吐舌动眼毁诸威仪。起犯此想者犯突吉罗。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又若见他物他乐种种服翫。诈现求利及说人罪过若起此想犯波罗提舍。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

疏。亦不随眠流注相续者。虽不现起坏恶不舍结怨里心名随眠也。

疏。世法处有九种等者。问世法有八谓誉利称乐及苦等四。何故不言誉等四耶 答誉等可欣非是苦相故不言也。谓资具等性是坏法。复遇缘坏名坏法坏。此犹质在遇缘质尽名尽法尽 问坏.尽二与老.病.死三而有何别 答外内有异故分五种。

论。此说自性等者。问忍.精进等体非三业。如何今言说自性耶 答有义实非自性。而作用中三业殊胜。于眷属中对余劣者假名自性 详曰。忍及精进必有三业二行方成。故取三业亦何爽理。诸论多分说彼自性通三业故。

论。安住最胜等者。按对法十一但有五种。释论云。种性者谓菩萨法性。愿者谓菩提心。意乐者谓悲导心。事者谓舍诸所有。自体者谓身.语.意业。

论。巧便最胜者。即当摄论无分别智所摄受也。无性释云。谓三轮清净施者.受者.施物分别皆远离故。

论。由斯施等四句分别者。有三四句如疏所明。又按优婆塞戒经广作四句。施四句云。是施非度。谓声闻.缘觉.凡夫.外道.初二僧祇菩萨等施。度而非施。谓余五度。示度亦施。第三僧祇菩萨所施。非度非施。谓二乘等所修五度。余度四句准此可量 问经论何违 答经据任运进修不退增胜名度。论依具相通退.不退.加.无加行以立度名。望义不同故无违也。

论。复次至相违障故者。按摄论第七云。成立对治所治障故。为欲对治不发趣因故立施戒。不发趣因。谓着财位及着室家。为欲对治虽已发趣复退还因故立忍进。退还因者。谓处生死有情违犯所生众。及于长时善品加行所生疲怠。为欲对治虽已发趣不复退还而失坏因故立定惠。失坏因者。谓诸散动及邪恶惠。如是成立对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数。

论。又施等三增上生道等者。增上生者。所招果体。道者是因。大财等果从因等起名增上生。决定胜者。亦是果也。望前三果增上果体。后三果体而胜于彼名决定胜。道者因也。

论。智助般若等者。又按辨中边论障十度果颂如疏引。长行释云。此说十种波罗密多所得果障。以显十种波罗密多自性之障。谓于布施说富贵障。于净戒说善趣障。于安忍说不舍有情障。于精进说减过失增功德障。于静虑说令所化趣八法障。于般若说解脱障。于方便说施等善无穷尽障。由此回向无上菩提。令施等善无穷尽故。于愿说一切生中善无间转障。由大愿力摄受能顺善法生故。于力说所作善得决定障。由思择力及修习力能伏彼障非彼伏故。于智说自他受用法成就障。不如闻言而觉义故。

论。谓由前前引发后后等者。按对法云。由施串习舍施内外。不顾身命弃大宝藏受持禁戒。由护戒故他所毁骂。终不反报遂能堪忍。以能堪忍寒热等苦。加行不息发勤精进。精进方便证究竟果成满静虑。静虑满已证得出世究竟大惠。复次前前后后所持。由具尸罗施得清净。由行布施摄益有情。由具尸罗不为恼害。由忍力故戒得清净。由能忍受他不饶益。终不毁犯所学处故。由精进故忍得清净。由勇猛力久处生死不以为难。能受众生违逆等苦。由静虑故精进清净。由喜乐俱能勤修习一切善法无休息故。由具惠故静虑清净。若由无量门数数观诸法。能证内寂静增长三摩地。瑜伽.摄论.与对法论。初复次同。故不引也。

疏。最胜所作等者。按彼论解云。一切佛菩萨所为所到故。有释最胜所作是佛所作。最胜所至十地菩萨之所至也 详曰。佛及菩萨俱作俱至。或佛所至菩萨所作。亦应无失。

疏。安住佛性者。佛性正是彼岸之体。由能安住名之为到。又彼岸者总摄大乘出世教.理.行.果四也。佛性即是理所摄也。或通于果。

疏。又波罗是所知等者。此非对法文乃是疏主释彼论也。

疏。合有六解者。六字应错。合为五字。一瑜伽五缘。二十二最胜。三最胜所作等 疏云波罗所至义等者。此是疏主释彼论中所作所至。非是论文。四所知彼岸等。五济度自他等。或波罗是所知义等。此为一解。六字不错 又按智度论复有三释。一云度悭贪等诸烦恼海至究竟故名到彼岸。即以六障而为此岸。六度为彼岸。二云此岸是世间。彼岸是涅盘。即以生死.涅盘二种为此彼岸。三云有无等境名为此岸。知有无智名到彼岸。即以分别有相.无相名此.彼岸。

疏。释别名者。按摄论第七云。又能息灭恶戒恶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为戒。又能灭尽忿怒怨雠。及能善住自他安隐故名为忍。又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善法令其增长故名精进。又能消除所有散动。及能引得内心安住故名静虑。施惠如疏引。

疏。由大施等者。按彼论云。大施者尽舍一切内外事故。长时施故。离过者远离不平等追求等过故。离垢者永断一切所治悭故 释曰。离非法贪亦离过也。余之五度各亦有三义。意易知论指不作 又云。能令诸根永寂静故。能起清净诸善趣故。能为清净所依处故。说名为戒。随其次第护诸根门。往善趣因涅盘所依。远离一切忿势灰故。远离不舍怨害心故。显发损者常安隐故。说名为忍。怨害心者。谓起报怨心。不舍者。谓不弃此心。能坏怨心名为损者。显此无畏故名显发损者常安隐。故损害生长作用相应故名精进。损害作用相应者。谓前二正断。以能损害不善法故。生长作用相应者。谓后二正断。以能生长诸善法故。能持能息能静能调。又能引发故名静虑。能持者。谓于境系心。能息者。谓息诸散乱。能静者。谓令心寂静。能调者。谓制伏诸缠。能引发者。谓能引发自在作用 施惠两文如疏已引。其施中云。能舍施等者。舍谓弃舍。除断之义。为由施故能断施人当来贫苦。复由施故能除受人现生遗乏逼迫热恼又惠度者。彼论释云。他所发者。谓从他言音所生。及如理作意相应。惠内证者。谓出世间惠。种别者谓出世间后所得惠。得寂静者。谓修道中治烦恼惠。胜德者。谓能引发胜功德惠。

论。依止意乐修者。按对法论有六意乐。谓诸菩萨以殑伽沙界满中七宝。又殑伽沙等身命剎那顷。或经殑伽沙等大劫。施一有情乃至一切皆令彼于菩提速成修行。是差别施时。菩萨意乐犹不厌足名无厌意乐。又诸菩萨修行施时。展转相续无一剎那有退有断。乃至菩提名广大意乐。又诸菩萨修行施时。于施所摄诸有情所。生大欢喜名欢喜意乐。又诸菩萨修行施时。观施所摄一切有情。于我己身有大恩德。不见已身于彼有恩。由资助我三菩提故名恩德意乐。又诸菩萨修行施时。虽于无量诸有情所兴大施福。而不希报恩当来异熟名无染意乐。又诸菩萨修行施时。所得异熟施诸有情不自为己。又以此福共诸有情回向菩提名善好意乐余度准知。

疏。四依止方便修亦有三种者。即观三轮以为三也。

论。此十摄者等者。按摄论本云。世尊于此一切六种波罗密多或有处所以施声等说者 释曰。经中有处以一施言摄干六度。戒等之声亦复如是 无性释曰。谓于一切修加行中。即有一切更互相助。谓修施时禁防忍受策励专心。能善巧知业果相属。如是施中即有余转。若修戒时远离悭悋.忿恚.懈怠.散动.邪见。如是戒中即有余转。修习所余亦如是说。

论。依修前行至应作四句者。泛尔决择问答诸法。而有宽狭差别不同。由斯对法第十五中。明其一行顺前.顺后.二.三.四等诸句数也。故彼论云。一行者。即问论法。谓以一法与余法一一互相问已。除此法更以第二法与余法互相问。如是一一问一切法今有问言。若成就眼处亦色处耶。设成就色处亦眼处耶 应顺前句答。余句相望问答顺前后及以四句。如理应思。如是次第一一渐咸如理应说 顺前句者。谓于诸法中随取二法更互相问。依止前法以答所问 如有问言。若智亦所知耶。设所知亦智耶 此应作顺前句答。诸智亦所知。有所知非智。谓余法 顺后句者。谓即二法展转相问。依止后法以答所问 如有问言。若所取亦能取耶。设能取亦所取耶 此应作顺后句答。诸能取亦所取。有所取非能取。谓色等五境及法处除相应 二句者。谓于所问应二句答。不得有余 如有依蕴建立依界建立。而发问言若蕴数亦界数耶。设界数亦蕴数耶。此应作二句答。或蕴数非界数。谓色蕴.识蕴。何以故。无有一界全摄色蕴相。或全摄识蕴相故。或界数非蕴数。谓法界 三句者。谓于所问唯三句答 如有问言。若蕴数亦处数耶。设处数亦蕴数耶 此应三句答。或蕴数非处数。谓色蕴。或处数非蕴数。谓法处。或蕴数亦处数。谓识蕴意处 俱非者于蕴.处中决定不有 四句者。谓于所问作四句答 如有问言。若成就眼根亦耳根耶。设成就耳根亦眼根耶 应四句答。初句谓聋者。眼根已生不舍。第二句谓盲者。耳根已生不舍。第三句谓眼.耳根已生不舍。第四句除上尔所相 述可句者。谓于所问顺尔而答。以如是言述可所问 如有问言。诸无常者皆是行耶。设当是行皆无常耶。应述可答所问如是 遮止句者。谓于所问不尔而答。以不尔言遮止所问 如有问言。蕴外诸行几谛摄耶 应遮止答蕴外无行。

疏。此依始业地等者。由依始业地人故顺后句。

答。若依串习六皆顿修。皆互相摄。

论。若依纯杂等者。对法十二两种四句。初四如疏。第二四云。复次一切行施皆能生施波罗密多种类福耶。此应作四句。初句谓所行施不回向大菩提。第二句谓于施波罗密多劝励赞美随喜庆悦。第三句谓所行施回向大菩提。第四句谓除上尔所相。惠等亦尔。四句应思 释曰初句行施非生波罗密多类福。第二句生波罗密多种类之福而非行施。三.四可知 又按摄论第七。无性释彼相摄义云。是其相故者。是摄体相。谓此施等与彼施等更互相摄。是随顺故者。是摄随顺信等善法。施等善心彼所修故于施等中彼随转故。信等即是诸善。大地及念住等菩提分法。是等流故者是摄等流。谓无诤等及十力等。是到彼岸等流果故。

论。此十果等者。按瑜伽七十八云。一切波罗密多何果异熟。当知此亦略有六种。一者得大财富。二者往生善趣。三者无怨无坏多诸喜乐。四者为众生主。五者身无恼害。六者有大宗业。且就异熟一果以明。不障得余 又按摄论无性释云 富贵摄者。是施所得胜利。大生摄者。是戒所得胜利。胜善趣摄故名大生 大朋大属摄者。是忍所得胜利。朋谓亲族。属谓奴婢 广大事业加行成就摄者。谓勤所得胜利。广大事业谓轮王等于中策励名为加行。所作皆辨故名成就 无诸恼害性薄尘垢摄者。是静虑所得胜利。由静虑故感此威力善知一切 五明处摄者。是惠所得胜利。

论。此与二乘有共不共等者。摄论第七有四殊胜。明与二乘而有差别。无性释云。差别殊胜。谓诸菩萨具三种戒。声闻乘等唯有一种律仪尸罗。是故菩萨望彼殊胜。余三殊胜准此应知。如疏略引。

论。定学有四等者。疏判此定非地前得。有义弹云。亦未可依。虽复胜定多依第四。亦有通依余地生故。又不可以二乘不得证是无漏。地前菩萨所有修行。亦非二乘所知境故。戒及惠学并通地前。何故定学唯说地上。故通地前以之胜也 详曰。疏意不说所言定学唯取无漏。但显论中所举四定非地前相。又二乘不知通漏.无漏。今但以彼不知之义证定无漏。非言有漏即彼皆知 又按摄论明定差别。后四差别谓对治.堪能.引发.作业.若非无漏何有此能。故知彼论据无漏定。此所举定同彼何建。又复三学随据一说。何要责之一等。

疏。又能引发十难行者。按彼论云 一自誓难行。誓受无上菩提愿故 二不退难行。生死众苦不能退故 三不背难行。一切有情虽行邪行而不弃故 四现前难行。怨有情所现作一切饶益事故 五不染难行。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染污故 六胜解难行。于大乘中深生信解故 七通达难行。具能通达补特伽罗.法无我故 八随觉难行。于诸如来所说甚深秘密言词能随觉故 九不离不染难行。不舍生死而不染故 十加行难行。能修诸佛安住解脱。一切障碍穷生死际不作功用。常起一切有情一切义利行故。

论。此三自性等者。摄论第八有十六门今略引云。此中无分别智离五种相以为自性。本论如疏。无性释云。若无作意是无分别智。熟眠醉等应成无分别智。若过寻伺地是无分别智。第二静虑已上诸地一切异生及声闻等。应成无分别智。若想受灭是无分别智。此智体相难可成立。无想等中离心无有诸心法故。若如其色是无分别智。应不得成无分别智。譬如大种所造色故。若于真义异相计度是无分别智。此智不成无分别性。以于真义异相计度。言此是真是无分别有分别故 二智所依者。谓无分别智所依非心非思义故。亦非非心为所依止。心种类故。以心为因子习势力引得此位名心种类。此即显示智所依心。出过一切思量分别 释曰。心言通目思非思量。外又偏以思量心难。答中据彼二种心故言不依依。智所依心虽无分别。是前无间心之种类亦得名心。余如疏引 三智因缘。四智所缘。五智行相。皆如疏引六智所住持者。谓无分别后得智中所得种种菩萨诸行。此行皆以智为所依 七无分别智谁为助伴。若唯有一应无所能者。谓前五度分为二道。初四资粮道。后一依止道。为能助伴 八无分别智当于何处感异熟果者。谓于诸佛变化受用二身会中。此非异熟因。能治彼故。即增上果假名异熟。由此资熏余有漏业令感异熟故立此名九无分别智谁为等流者。谓前前生中无分别智。后后生处展转增胜是等流果 十无分别智出离云何者。谓初极喜地入见道时。见一切地无分别理初得出离。后修道位诸地方成 十一无分别智谁为究竟者。谓初地中虽得三身而未清净。至第十地乃得清净方名究竟 十二无分别智如何从何由何无染者。谓如虚空从种种极恶。由信惠解以为因故而得无染 十三加行.根本.后得三种无分别智有差别者。颂曰如痖求受义。如痖正受义。如非痖受义。如愚求受义。如愚正受义。如非愚受义。如五求受义。如五正受义。如末那受义。如未解于论求论受法义。次第譬三智。应知加行等 义谓境义。初未受未说。次受未说。后受亦说。五识等者。约无分别有分别明。求论等者。据求温习通达以辨。意识依意名为末那 十四根本.后得二智差别者。颂曰如人正闭目。是无分别智。即彼复开目。后得智亦尔 十五无分别智云何能作利有情事者。颂曰如末尼天乐。无思成自事。种种佛事成。常离思亦尔 十六无分别智为缘分别依他起性。为缘余境自体亦尔。为智非智。若缘依他云何得成无分别智。若缘余境余境定无。当何所缘。是智应有所知。非智云何名无分别智者。谓无分别智不缘依他。无分别故亦不缘余。缘此分别法性为境。法与法性非一异等。是故此智不可定说缘分别境.非分别境。自体亦尔不可说言决定是智。如加行.后得无分别故。亦非非智以加行智为先因故。此智与境无差别相。如空与空所有光明。是故此智成无分别。

论。如是三惠至俱已舍故者。问下明菩萨一一剎那四道具有。如何今言见道等中无加行耶 答若加行道通漏无漏。加行智者唯是漏摄。故不为例。或加行智亦通无漏。今依漏说亦不相违。

论。八地已去至现唯无漏者 问八地已上五识中善亦非无漏。如何施等唯无漏耶 答五识中善既非增胜。非立为度故不相违。

论。此十义类差别无边等者。按瑜伽论七十八中。广有诸门故指彼也。今略引云。总说一切波罗密多清净相者。当知七种。一者菩萨于此诸法不求他知。二者于此诸法见已不生执着。三者即于如是诸法不生疑惑。谓为能得大菩提不。四者终不自赞毁他有所轻蔑。五者终不憍傲放逸。六者终不少有所得便生喜足。七者终不由此诸法于他发起嫉妬悭吝 又云。无染着性无顾恋性正回向性最为广大。无罪过性无分别性无有染污。思择所作最为明盛。已入无退转法地名不可动。若十地摄佛地摄者名最清净 又云。何因缘故菩萨所得波罗密多诸可爱果。及诸异熟常无有尽。波罗密多亦无有尽。善男子展转相依生起修习无间断故 又云。当知一切波罗密多各有四种最胜威德。一者于此波罗密多正修行时。能舍悭吝犯戒心愤懈怠散乱见趣所治。二者于此正修行时。能为无上正等菩提真实资粮。三者于此正修行时。于现法中能自摄受饶益有情。四者于此正修行时。于未来世能得广大无尽可爱诸果异熟 又云。当知一切波罗密多大悲为因。微妙可爱诸果异熟饶益一切有情为果圆满。无上广大菩提为大义利 又云。以般若波罗蜜多能取诸法无自性性。

论。依彼种立异生性故者 问若尔如何下愚相。即云执着我法愚是毕生性障。岂此愚者唯约种谈 答性狭障宽。异生性障即通种.现。谓异生性及异生性种类现行。总合名为异生性障。故无违也。

疏。六十六立五无记者。谓异熟等四加自性一。自性体者。谓诸色根是长养者。及外诸有色处等非异熟等所摄者。除善.染污色处.声处。

疏。如实义至名为自相者。总明因明自.共二相。唯分别心安立等者。方名共相。若非安立纵五蕴上空.无常等皆名自相。一一各附自所依蕴不通余故。即无常等亦名实义。异彼分别心所立故 问经中二相其义云何答五蕴等体名为自相。蕴上无常.苦.无我等名为共相。虽一一蕴无常等别。彼此相似以立共名。不说散心分别安立名共相也。故与因明所说不同 问初后二师义何别耶 答大意是同。广略异耳。明经中意与前师同。唯叙因明有别前也。然疏中云彼因明论至与此不同者。并依佛地叙因明论二相之义。结与经别。经别之义同于初师更不言也。故佛地论叙因明已。而总结云此经不尔故不相违。

论。断惑证灭期心别故者。问若无间道不证灭者。何故说彼无分别智是缘理智 答所缘之理但名真如不名择灭。犹有麁重而未断故 若尔断惑证灭别者。如何下说菩萨利根剎那剎那断惑证灭 答彼依异品相望而谈。此约一品故不相例。

疏。无间道麁至解脱得自在故者。有义释云。无间道时伏受等种。解脱道位除彼麁重。

疏。亦显所知障断不得无为等者。详曰。今助一释。断所知障亦得无为。如显扬云。想受.不动二无为者。若断障得择灭所摄。彼障即是所知障摄 又此论下云。许无住处亦择灭摄。经言三乘无差别等。而依离缚断烦恼说。亦不相违。

论。如入二定说断苦根者。即欲界中苦受所引不安隐性名苦麁重。初定力微未能发生殊胜喜乐及胜轻安。未遍适悦故未能断彼苦麁重。二定相违故彼方断。又婆沙论八十一云。问离欲染时断忧及苦。契经何故说第二定而灭苦耶。答依过对治故作是说。谓离欲染虽断苦根。而未名为过苦对治。于初静虑得离欲时过苦对治故说苦灭。苦对治者谓初静虑。广如彼说。

论。又十无明等者。按摄论本云。以于十相所知法界。有十无明所治障住 释曰。由彼十相所显真如名十相法界 又云应知如是无明。于声闻等非染污。于诸菩萨是染污 十无明名一一如下疏中牒也。准此故知。异生性障非十无明。以异生性非无记故非唯智障。

疏。有或九故者。若初地中唯断见惑。而更不断修道惑等。修道但应有于九地。何故论说修道十地。

论。四微细障最下品者。具如疏辨。有义弹云。应说地地第九品摄。不应说为三品中下 详曰。见等余惑第九品者。一切应是此微细障。是下品故。既有此滥故疏三品遮简尤善。

论。二身见者。二释如疏。有义法执之中有我.我所二身见故 详曰。虽萨迦耶兼摄我所。观今文势不取我所品 所以者何答明二见已既问宁知唯第六俱。既与第七相对问答。第七岂许有我所见。由此故疏第二解胜。

疏。以十种方便智至入者。入第七地十方便智。彼广。不录。

论。入十地至及所含藏者。问后后地中所有功德。前前地中颇亦得不 答亦许得。故瑜伽论四十八云。如是所说后后住中支分功德。非前前住一切都无。然下品故不随其数。当知即彼展转修习成中上品。于余后地证得成满方乃建立。

论第十卷

疏。此中意说已断处故者。问若约已断烦恼亦应言如来位。若依正断所知亦合在金刚心。何故不同 答大论二障据影略说。说彼二障一在金刚一如来地。亦不相违。

论。真见道中一切顿断者。纵三心见道亦顿断也。故瑜伽论五十九云。见断烦恼顿断非渐。所以者何。由现观智谛现观故。能断见道所断烦恼。然此现观与坏缘谛作意相应。是故三心顿断一切迷苦谛等见断烦恼。

疏。尚不许九无间道入根本定等者。次第那含断欲九品无间。皆依未至定起。

论。通缘内外至有众多故者。有义弹疏而自释云。今说通释烦恼.所知六识俱者渐断所以。如前第七双释二障顿断所由。故知此文合解二障渐断所以。不尔烦恼如何不释详曰。第七二障顿断无差。邻次双明顿断所以。六识二障前后别明。就烦恼中小大有异小渐大顿。次明所知唯大唯渐。后方释彼渐断所以。文势既隔何得通释烦恼渐因。又烦恼障菩萨顿断文已自彰。缘内外言如何显顿反明渐耶。由斯但辨所知渐由示方隅尔。

论。必各别起无间等者。问四义云何 答按对法论第九说云。加行道者。谓由此道能舍烦恼。所以者何。由正修如是道时。能渐舍离各别上品等烦恼所生品类麁重一分渐得转依。无间道者。谓由此道无间永断烦恼令无所余。所以者何。由此道无间能永除遣此品烦恼所生品类麁重令无有余。又转麁重依得无麁重。解脱道者。谓由此道证断烦恼所得解脱。所以者何。由此道能证烦恼永断所得转依故。胜进道者。谓为断余品烦恼所有加行.无间.解脱道是名胜进。所以者何。为断此品后余烦恼所有加行.无间.解脱。望此品胜名胜进道 释曰。所断麁重即惑种子。或无堪任。所言转依即第八识。能离识上一分麁重名之为得 或成实性亦为转依。得义同前又按俱舍说云。无间道者约断惑得无能隔碍故 释曰。由断惑得令不至生。无有力能隔碍圣道令不证灭名无间道 由解脱道已至生相决定现起能证灭故。已解脱惑得与离系得俱时起故释曰。已解脱得与离系得俱时而生。正证离系果故名解脱。犹如世间驱贼闭户。故随何品要俱二道。与大乘别。如前断惑证灭别辨。

疏。此依容预不尔便违对法者。容预胜进而即别起。非容预者以彼后品加行.无间.解脱三道为胜进道。对法说故违意可知。

疏。若别别断至故具四道者。谈体一智。据义不同分为四道。容预.欣求即是胜进.加行义也。

疏。即是别别望前有也者。此显彼论据于菩萨别起道说。故言后三是前胜进。与此论别。

疏。又云至即二乘者。复会对法。后明胜进依二乘说。按彼论云。又复弃舍断烦恼加行。或勤方便思惟诸法。或勤加行安住诸法。或进修余三摩钵底诸所有道名胜进道。释论云。又复者为显余义。舍断烦恼诸加行道。但正思惟契经等法。或复于先所思所证法中安住观察。或复进入余胜品定。诸如是等名胜进道 释曰。明非断惑诸胜进道。简彼断惑胜进道。故云弃舍断烦恼行。余文可量。

疏。或总通三乘者。重明对法两文皆通三乘说也。

疏。今此既论至是前胜进者。显此论说二乘胜进。言或总者同彼对法后品三道皆前胜进。

疏。若不尔至胜进者故者。又显此论或总别言不同对法望后品说。若不尔者初品以后所有品道皆胜于前。此即无有不起若别若总二胜进道。既不如是明不同彼。或总言显是不定也。义如疏辨。对法不言或总别故。容有不起胜进道时。

疏。得十意乐平等净心者。按十地论第七经云。一过去佛平等染净心。二未来佛。三现在佛。四戒净。五心净。六除见疑悔净。七道非道智净。八行断智净。九思量一切菩提分法上上净。十化度一切众生净。彼论解云。于平等中心得清净。是诸佛法及随顺诸佛法。谓初三世佛十力等是即诸佛法。余七随顺诸佛法也。佛法因此戒.定.智惠化众生成。戒即第四。定是第五。六.七.八.九总智净摄释曰。于三宝所离疑惑心。知佛所说道能出离。外道非道不能出离。又谓我应断下.中行而为发起上妙圣行。如次。是彼六.七.八相。

疏。不行契经等种种法相中者。由知法无相故。不以有相行。于契经等种种法相中。观契经等为有相也。

论。八不增减真如等者。如疏具辨。摄论中边与此同异。有义自释。复弹疏云。初应正同世亲所说。义无别故。无性后释亦与此同。不可如疏说此彼别 详曰。乍观似同。穷理少异。摄论直据断染得净明无增减。此约离执明无增减。即同中边。由证此如而离于执。不见一法而有增减。举彼所见不增减法以显真如。不增减之真如。依主释也。以此而言疏意远矣。

论。即此亦名相土自在等者。问此相自在即中边论四自在中无分别摄。何故此相名无分别 答无分别智之所起故从因为名。此论言相依果受称。故不相违。

论。有漏曾习等者。问何以曾习不能断惑答言曾习者是曾得也。此曾习道若能断者。既应二障无始不成。以能治道先已起故。虽道曾得而障不亡。故知曾习非能断也。

疏。然约缘缚至可说地断者。显所知障而不可说上下自他断差别也。以非相应.所缘等缚不同惑障。

疏。此即在下断上至非缚法故者。此言即此所知障也。言非润生非缚法者。显异烦恼。故在上下随断下上。理无有违。

疏。又解至类亦应然者。类同烦恼断有次第。

疏。即二障至各有四句者。以所知障类同烦恼断有次第。故所知障六七相望亦成四句。四句作法同烦恼说。但易其名思可知也。

论。一切有情至可言具四者。问无住涅盘菩萨证不 答传有两释。一曰不得。此论说云出所知障而证得故。若尔摄论云何会耶。彼谓菩萨有无住故 解云。无住涅盘由菩萨证非彼已得。如修习位说得转依非已得故。二云许得。分断所知所显真如悲智依故 有义断云。今依前解说出烦恼得有余依要全出离。说出所知得无住处明非因得 详曰。后释为胜。言出所知而有二义。一者全出名之为出。此举胜者影显菩萨。如有余依举二乘者以显于佛。二者分.全俱名为出。亦如三乘见.修.无学三无漏道俱名出世。由此有余言障永寂。无住不尔。若要障尽亦应同彼言障永寂。既不如之。故与前别不可为例。又由悲智不住于二。所证之理名无住处。五地既断背于生死乐涅盘愚。而由证彼无差别理。此岂不名无住之义。况乃摄论明言有也。岂随己情强通圣教。

论。若声闻等至说彼非有者。按胜鬘经云。阿罗汉.辟支佛有余生法不尽故有生者释曰。明我生已尽智不究竟。即知苦智。知苦智二。一知分段。二知变易。二乘断初未断变易故言有生 有余梵行成故不纯者 释曰。梵行已立不究竟也。即证灭智。涅盘名梵。证梵之因名为梵行。梵行有二。一分段因尽显有余依。分段果尽显无余依。二变易果尽显无余依。无漏依在显有余依。二乘定姓及不定姓。于前一中得有全分不得第二。虽有所成而为变易因果所杂故名不纯。事不究竟故当有所作者释曰。所作已辨不究竟也。是修道智。修道有二。一治分段。二治变易。二乘但修分段对治。余治未修故事不究竟。事不究竟故当有所作 不度彼故当有所断者 释曰。不受后有不究竟也。是断集智。所断有二。一分段因。二变易因。二乘断初第二因名不度彼。不度彼故当必须断 不断彼故去涅盘界远者 释曰。由前四智皆不究竟故。去如来大涅盘远。举第四智显前三智。

论。非择灭摄说暂离故者。即显扬论十八中云。谓非择灭等四种离系者。谓缘差脱毕竟离系。简择烦恼究竟离系。苦乐系时离系。心心法暂时离系。释非择.择灭.不动.想受如次为四。后二既云系时离系。明是四中非择灭摄。

疏。对法至不可为难者。此遮伏难。伏难意云。按对法云。有二种应断法。谓诸烦恼及此所依受。受有二种。谓变异及不变异。如其次第苦乐非苦乐。当知烦恼断故建立择灭。二受断故如其次第建立不动及想受灭。既云断受得二无为。二无为者如何。不是择灭摄耶。疏意释者种断现息俱名为断。受等据现暂尔不行。若不尔者于择灭中。何不摄彼不动.想受。既开不摄。明非择也。

疏。不同有漏等者。遮小宗救。小宗救云。汝大乘宗有漏断惑亦但非择。何责我断不染无知得非择灭。答意易详。

论。摄观无量等者。一释如疏。有义观者观名。即念住等。此能任持念住观故。佛地论说。若就麁相妙观察智摄。四念住观察一切身土等法 详曰。理既多途。二义俱得。

疏。今说因果位通者。今者说通因果二位。俱二十二。寻.伺唯因不通果有。故不言之。

论。此转有漏八七六五等者。问庄严论颂云。八.七.五.六识。如次而得故。即转五识得妙观察。如何相违 答佛地第三有二师释。正义同此。第二师云。转第六识得成事作智。转五现识得妙观察。正义破云。此不应尔。非次第故。说法除疑周遍观察非五用故 释曰。彼第二师意同庄严。正义显彼庄严论说非次第也。故不相违。

论。智虽非识等者。佛地第三大意同之。稍广此也。并显相应总名为智。彼云如是四智转何法得。摄大乘说转识蕴得。何故转心而得心法。非得心法。四无漏心智相应故假说名智。故论说言。问正智当言实有。当言假有。答当言俱有。此中智是实有。若智眷属诸心.心法亦名为智说之为假。故有二种。此中无漏心.心法等智为主故皆说名智。转识蕴依得四无漏智相应心。谓大圆镜心乃至成事作心。

疏。何故第八至五识不尔者。此难初释。何故因八缘于定色。定色引故所变即属法处定色。五识亦缘定色为质所变即非法处色收。

疏。五称散五常缘故者。此答辞也。一性散动。二者常缘五尘为境不同第八。故所变色五尘中收。

论。又此是常等者。有义论云。所依常者谓所缘境。以境常故假说智常。故涅盘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以法常故诸佛亦常。无断尽言总释四智为常之义。相续无间故名无断。后际无故故名无尽。不须别配三身说也 详曰。虽此论中正约四智说无断尽。然身体离四智无。故无断尽兼配于身。理亦应善。庄严论有此识说故。

论。如是法身有三相别者。问如是三身佛佛同体。常.无常耶 答自性身同。余身义等。亦得名同。虽俱云常。常有差别也。故庄严论云。彼三种身一切诸佛皆悉平等 由依故 一切诸佛自性身平等。法界无别故由心故 一切诸佛色身平等佛心无别故由业故 一切诸佛化身平等 同一所化故 一切诸佛悉同常住 由自性常故一切诸佛自性身常 毕竟无漏故 由无间常故 一切诸佛色身常住 说法无断绝故 由相续常故 一切诸佛化身常住。虽于此灭复彼现故。

论。二他受用由平等示现等者。传有三释。一云观察击发平等故示现之。二云平等击圆镜智而令示现。从彼能击说平等现。三云平等自能示现。不假他击。亦不击他详曰。后释为正。既自在智非唯根本。现身土相何理不能。第二理通。镜智本故。初释非也。

论。三变化身至诸利乐事等者。问瑜伽论七十九云。地前菩萨不生净土。摄论亦云生净土者是别时意。如何今云化居净土。为未登地菩萨等耶 答传有两释。一云二乘.异生亦生故。观经等皆诚说故。瑜伽.摄论云不生者。据受用土不遮化土。二云不生。瑜伽.摄论以自会故。又大乘同性经云。净土成佛皆是受用身。秽土中者皆是化身。故知化身所居土者不得名净。此言净土据暂变说。即如法华三变净方。维摩等同详曰。今同前说。多经论中说生净故。同性经中为对受用化称为秽。亦不相违。

论。论说转去阿赖耶识得自性者。摄论本云。应知法身由几佛法之所摄持。一由清净。谓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故知镜智自性身摄。

论。圆镜智品至而证得故者。摄论第九无性释云。当知此中转阿赖耶识故得大圆镜智。

论。说平等智等者。无性摄论第九云。转染污末那故得平等性智。由此安住无住涅盘。大慈大悲恒与相应。能随所乐现佛影像又云。妙观察智具足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犹如宝藏。于大会中能现一切自在作用。能断诸疑能雨法雨 又云。成所作智普于十方一切世界能现变化。八相成道能现住持一切有情利乐事故。

论。然说转去藏识至彼实性故者。按无性论第九说云。以其法身体清净故。净谁转谁而得清净。为答此问说如是言。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由阿赖耶识执持一切杂染种子。对治起时转灭如是一切染种。转得随顺一切无罪圆满功德。譬如世间阿揭陀药。能变有毒令成无毒。故说名转。

论。平等智品至摄变化身者。问按佛地经说。观察智于大众中雨大法雨说法断疑。故起化相属何身耶 答依受用身为圣菩萨说法等者他受用摄。依于化身摄亦如之 问大圆镜智缘余二身所变之相。余之三智缘自受用所变之相。各属何身 答圆镜智变余二身土所有相者而有两释。一云亦是自受用摄。以极微细非彼境故。由斯二智自变二身。非击第八而令现也。二云所变随质二身土摄。若余三智缘自身土所变之相。自身土摄非为他故。

论。说圆镜智是受用佛者。问此既庄严论中所说。前师如何而会释耶 答今为通云。由因圆镜智方得受用。据所因说。亦不相违。

论。三业化身等者。按佛地经云。身.语.及心化善巧方便业。论第七云。此显成所作智起三业化。由此智能善巧方便。能起身.语.心三业化。身化三种。一自身相应。谓化自身为轮王等种种形类。及现种种诸本生事。二他身相应。谓化魔王为佛身等。变舍利子为天女等。寄他身上示现种种变化形类。三非身相应。谓现大地为七宝等。或现无量佛化身等。或放光明照无边界。如是等类离自他身。别变化作情非情色种种形类。动地.放光.风香等事。皆为利乐诸有情故。一切皆名佛身化业。语业亦三。一自身相应。谓佛自身化现梵音遍告无边诸世界等种种语业。二他身相应。谓令声闻大弟子等以佛梵音宣说大乘甚深法等。是故声闻诸菩萨等。说非己分甚深妙法。皆是如来变化所作非彼自力。三非身相应。谓化大海草木等类乃至虚空。亦出音声说大法等。如是皆名变化语业。心化唯二。一自身相应。谓自心上化种种心及心法影像差别。二他身相应。谓令他心亦现种种心及心法影像差别。此并相分似见分现 问云何不化非情令心相现 答非情已是心等相分。云何复令有心相现。若心相现则名有情。非非情摄。是故化心但有二种 问既许化作非情色相。如化佛等。于此现心说非身化。斯有何失 答色有离质化通非身。心法不然无非身化。彼论复有异师说云。心不可化。但由定力能令自心解非分法名化自心。若加被他令愚昧者解甚深法。令失念者得正忆念名化他心。前为正义。

论。谓自性身至离杂染等者。离杂染者显不能起贪恚等也。故疏依此不起贪等。云应木石以之为难。不难木石中之实性。实性亦是真如体故。有义云。然疏说法身转依真如顺生无漏四智功德。有情身中当能顺生故。亦得说具恒沙德。木石之性非现不顺。当亦无有顺生义故。又应正说木石之性即佛法身。法身真如体圆遍故 详曰。虽作此释。非疏本意。本意如前。

论。自受用身唯自利者。问因自受用方有他化。复与有情不为障碍为依.增上。二义既具。何唯自利 答其自性身非唯二义。复是众圣所证之境。自受用身非余所知。故不为例。然实非无利他之义。望增胜义故无有失。

论。自性身土等者。此明身土诸佛同异。诸圣教中约义不同互有同异。皆不相违 且庄严论云。由依.心.业故。三身俱平等 释曰。彼三种身如其次第。一切诸佛悉皆平等。由依故一切诸佛自性身平等。法界无别故。由心故一切诸佛生身平等。佛心无别故。由业故一切诸佛化身平等。同一所作故 若依佛地第七所明。三身诸佛各有同异。故彼论云。法身一切如来共有故无差别。就能证因有差别故假说差别。其余二身各别因感。各别自性实有差别。但无别执。同处相似利乐意乐事业平等说无差别 又按摄论亦有同异。彼第九云。诸佛法身当言有异。当言无异。依止.意乐.业无别故。当言无异 释曰。同庄严论。又无量佛身现等觉故当言有异。此显法身约能证说同佛地论 又云。无量依身差别转故当言有异。化身亦尔 即此论中约色身明。据有异说。

论。余二身土有共不共等者。佛地第七有三师说。此同第三正义所论。彼论甚广今者略云。一切如来所化有情为共不共 有义皆共。以一一佛皆度一切。福德智惠一切平等。同为拔济一切有情求菩提故。如说一佛所化有情即一切佛 有义不共。以佛所化诸有情类本相属故。是故如来底沙佛时。曾与慈氏同为弟子。佛观释迦所化有情善根先熟。慈氏所化有情后熟。慈因先满。释迦后满。入火光定令释迦叹。起先成佛。佛欲入灭言所应度皆已度讫 又契经说。观一所化在有顶处化留一身。彼从彼没来生此间。所留化身为说妙法令成罗汉 如实义者有共不共。若所化生一向共者何须多佛。一佛能化一切生故。若所化生一向不共。菩萨不应发弘誓愿历事多佛修学大乘。诸佛不应以已所化付属后佛。

疏。能变之者无烦恼秽故者 问七地以前烦恼犹起。云何乃言无烦恼秽 答虽有烦恼皆为利益。具无量德故不为过为能秽也。

疏。本质通净秽等者。佛所变质似染名秽。

疏。相名非顺理故等者。此显识相不必皆同之所以也。性相顺故见.相同性。非相顺者即色心等种种别故。

疏。不可有漏同无漏难者。难云无漏见.相善等种同生。有漏二分殊性种何不等 答系.不系殊。不可为难。

疏。问至有漏无漏必同者。见.相二分有漏.无漏。何意必同 答云相顺者固漏.无漏可名相顺。一漏.无漏相顺义失。

疏。三身相对四句等者。按彼论云。如是三身有四分故得为四句。一受用非变化。谓自利分实受用身。二变化非受用。谓变化身。为化地前杂类生故。或麁或妙。或令欢喜。或令怖畏。改转不定但名变化。不是受用不必令受现法乐故。三亦受用亦变化。谓为地上菩萨所现种种化身。令诸菩萨受法乐故。随时改转不决定故 又云。或处说佛有二种身。一者生身。二者法身。若自性身若实受用俱名法身。诸功德法所依止故。诸功德法所集成故。若变化身若他受用俱名生身。随众所宜数现生故 又云。又余经说有十种佛。一现等觉佛。二弘誓愿佛。三业异熟佛。四住持佛。五变化佛。六法界佛。七心佛。八定佛。九本性佛。十随乐佛。前五世俗佛。后五胜义佛。随其所应三身所摄 释曰。化身现于树下成道名现等觉。以愿乘通化一切生名弘誓愿。百劫修相业感王宫相好之身名业异熟。绩素等像名为住持。法身自体名法界佛。第八无漏名为心佛。大定之身名定佛也。自受用身从本种性三劫修成名本性佛。随彼地上所乐不同现身有异名随乐佛。前五是化及以住持故名世俗。后五实身而殊胜故名为胜义。初四化身。第五化像。第六法身。后四受用。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七

 

previous.png        back_to_top.png

论疏部


【经文信息】大正藏第43No. 1833成唯识论演秘
【版本记录】CBETA电子佛典Rev. 1.23 (Big5),完成日期:2011/03/02
【编辑说明】本数据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藏所编辑
【原始数据】萧镇国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项】本数据库可自由免费流通,详细内容请参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数据库版权宣告


 

 

[ HOME | 中文主頁 | 經典 | ENGLISH | SUTRA | CHỬ VIỆT | KINH ĐIỂN | GALLERY | CONTACTS ]

google-site-verification=Iz-GZ95MYH-GJvh3OcJbtL1jFXP5nYmuItnb9Q24Bk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