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 Buddha Mountain   Phật SỎn

Calgary Alberta Canada

 

[ HOME | 中文主頁 | 經典 | ENGLISH | SUTRA | CHỬ VIỆT | KINH ĐIỂN | GALLERY | CONTACTS ]

主页

相片

经典

大藏经

咒典

联络

 

No. 1730

金刚三昧经论3卷

卷上

卷中

卷下

大正新大藏经

阿含部
本缘部
般若部
法华部
华严部
宝积部
涅槃部
大集部
经集部
密教部
律部
释经论部
毘昙部
中观部
瑜伽部
论集部
经疏部
律疏部
论疏部
诸宗部
史传部
事彙部
外教部
目录部
古逸部
疑似部

金刚三昧经论卷下

新罗国沙门元晓述

真性空品

论曰。真如之法具诸功德。与诸行德而作本性。故言真性。如是真性绝诸名相。以之故言真性空也。又此真性离相离性。离相者离妄相。离性者离真性。离妄相故妄相空也。离真性故真性亦空。以之故言真性空也。今此品中显是二义。故依是义立品名也。

经曰。尔时舍利弗而白佛言尊者修菩萨道无有名相三戒无仪云何摄受为众生说愿佛慈悲为我宣说。

论曰。别明观行有六分中第四遣虚入实分竟。此下第五明诸圣行出真性空。就此品中大分有二。一为利根者多文广说。二为钝根者少文略摄。前广说中即有六分。一者明三聚戒从真性成。二者明道品行从真性立。三者明如来教当如理说。四者明菩萨位从本利出。五者明大般若绝诸因缘。六者明大禅定超诸名数。初三戒中文有五分。一问二答三请四说五者领解。此即初问。言修菩萨道无名相者。通举诸行。三戒无仪者。别牒戒行。如前品言。入三聚戒不住其相。是即三戒无相无仪。云何自摄受及为他说耶。此舍利弗既始入大。初发修行以戒为本。故问三学之中初行。又此身子从身而生。今此品中说诸行法从法身生。故寄身子而发问也。

经曰。佛言善男子汝今谛听为汝宣说善男子善不善法从心化生一切境界意言分别制之一处众缘断灭何以故善男子一本不起三用无施住于如理六道门杜四缘如顺三戒具足。

论曰。此是第二略答。于中有二。先答通问。善不善法从心化生者。三业因行皆是心作故。一切境界意言分别者。六道果境无非意变故。由心乱动不能制故。变作因果流转苦海。是故欲度苦海。修菩萨道制心一如众缘断灭。所以菩萨修无名相。何以故下次答别问。虽复总说未闻别行。所以更问何以故也。一本不起者。三戒之本是一本觉本来寂静故曰不起。三用无施者。既依本觉成三戒用。用离威仪施作相故。无施作故。顺住一本故。言住于如理。既住如理消除有因故言六道门杜。于一如理具四缘力。能顺一如即具三戒。故言四缘如顺三戒具足。

经曰。舍利弗言云何四缘如顺三戒具足。

曰。此是第三重请。

经曰。佛言四缘者一谓作择灭力取缘摄律仪戒二谓本利净根力所集起缘摄善法戒三谓本慧大悲力缘摄众生戒四谓一觉通智力缘顺于如住是谓四缘善男子如是四大缘力不住事相不无功用离于一处即不可求善男子如是一事通摄六行是佛菩提萨般若海。

曰。此是第四广说。于中有二。一者正答明戒因缘。二者乘显摄一切行。初中言四缘者。谓于一心本觉利中具四力用作三戒缘。一灭依止缘。二生依止缘。三摄依止缘。四离依止缘。灭依止者。谓本觉中性静功德与诸烦恼自性相违。以是缘成摄律仪戒。生依止者。谓本觉中性善功德与诸善根自性相顺。以是缘成摄善法戒。摄依止者。谓本觉中性成大悲自性不舍一切众生。以是缘成摄众生戒。离依止者。谓本觉中性成般若自性舍离一切事相。以是因缘令三聚戒舍离事相顺如而住。前三别缘。后一通缘。菩萨发心受三戒时。顺本觉利而受持故。以是四缘具足三戒。大意如是。次消其文。一谓作择灭力取缘者。本觉本离烦恼系缚。举体而作择灭解脱。有力能取别解脱戒。如似磁石引取于针。虽无作意而有力用。当知此中道理亦尔。二谓本利净根力所集起缘者。谓本觉本来性净功德与诸行德而作根本。由此根力起诸善法。为所集起善法之缘。即此缘成摄善法戒。三谓本慧大悲力缘摄众生戒者。谓本觉中照俗之慧即是大悲恒润众生。以是缘成摄众生戒。四谓一觉通智力缘顺于如住者。谓本觉中照通性智令三聚戒皆顺如住。如是四缘体遍法界用摄万行故言大力。虽有大力而同一味离诸名相差别事用。故言不住事相。虽无事相而有胜能能摄出世一切行德。故言不无功用。由如是故只是本觉。于俗法中无如是义。故言离于一处即不可求。上来别明三聚戒缘。自下明其通摄万行。始从十信乃至等觉。如是六位所有诸行。皆是一觉之所摄成。故言一事通摄六行。非但菩萨归此本觉。诸佛圆智同归此海。故言是佛菩提萨般若海。

经曰。舍利弗言不住事相不无功用是法真空常乐我净超于二我大般涅盘其心不系是大力观。

论曰。此是第五领解。于中有二。先领所顺一如。即是法身具足四德超人法相是大涅盘。后领能顺如心。随如离系而无不为大自在力。

经曰。是观觉中应具三十七道品法。佛言如是具三十七道品法。何以故。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正道等。多名一义。不一不异。以名数故但名但字法不可得。不得之法一义无文。无文之相真实空性。空性之义如实如如。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善男子。住如理者。过三苦海。

论曰。此是大分第二明道品行从真性立。于中有二。先问后答。问中言是观觉中者。是能顺观所顺本觉能所平等观觉之中应具三十七道品行。答中有二。先许后释。何以故下是第二释。于中有二。直释重显。初中言多名一义者。三十七品所目之义唯一观觉无二法故。不一不异者。观觉不一而不异故。约不异门故言一义。以名数故已下重显。于中有四。先遣异义。次显一义。三明一义具一切法。四明一义离诸过患。初中言以名数故但名但字法不可得者。谓世间修道品行法随名数故有三十七。菩萨觉慧求所目义三十七法皆不可得故。第二中言不得之法一义无文者。求彼别法不得之时。是法一味绝诸文言故。第三中言无文之相真实空性者。不得别法之能观心绝诸文言离差别相故。空性之义如实如如者。此能观心离诸相义。不异实相如如之理故。如是本觉如如之理即具修成道品等法。犹如铸金具相好像。故言如如之理具一切法。既住如理具诸功德。即离一切杂染过失故。言住如理者过三苦海。此是第四离诸过患也。此中略明道品之义。于中即以四句分别。一摄三十七以为十法。二摄十法以为四法。三摄四法以为一义。四明一义具三十七。初摄三十七以为十法者。智度论云。三十七品十法为本乃至广说。当知开十立三十七。论其法体唯有十法。何等为十。谓戒思受念定与慧信勤安舍。云何开十为三十七。开戒为三。正语业命。思数立一。谓正思惟。受亦立一。谓喜觉分。开念为四。念根念力念觉正念。开定为八。谓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觉正定。慧亦立八。谓四念处慧根慧力择法觉分及与正见。勤亦立八。谓四正勤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分及正精进。信中立二。信根信力。安舍各一。谓倚觉分及舍觉分。总而言之有其五例。一者开八有三。谓定慧勤。彼二十四此三所摄。二者开四有一。谓念。所以彼四一念所摄。三者开三有一。谓戒。所以彼三一戒所摄。四者开二有一。谓信。信摄彼二。五者立一有四。思受安舍各摄自性。如是十法摄三十七。二摄十法为四种者。第一戒者色法所摄。谓表无表。第二思受遍行心所所摄。第三念定慧别境心所所摄。第四信等四善心所所摄。三摄四法为一义者。觉慧推求如是四法初一色法有方无方俱无所得。后三心所有时无时皆不可得。是则虽非无法而不得有可得之法平等一味。当知四法直是一义。以之故言多名一义。四明一义具三十七者。能所平等一味之义。观身等空是四念处。离诸懈怠是四正勤。散虑寂灭是如意足。离不信等即是根力。灭无明等即七觉分。离八邪法即八正道。如是远离一切杂染。一义具足无量功德。故言是观觉中应具三十七道品法。又言如如之理具一切法。

经曰。舍利弗言一切万法皆悉文言文言之相即非为义如实之义不可言说今者如来云何说法。

论曰。此下大分第三明佛言教称如理说。先问后答。问中言一切万法者。世间言说所安立法。如言之法皆无所得故。唯文言即非为义。诸法实义绝诸言说。今佛说法若是文言即无实义。若有实义应非文言。是故问言云何说法。

经曰。佛言我说法者。以汝众生在生说故。说不可说是故说之。我所说者义语非文。众生说者文语非义。非义语者皆悉空无。空无之言无言于义。不言义者皆是妄语。如义语者实空不空。空实不实。离于二相中间不中。不中之法离于三相。不见处所。如如如说。如无无有无有于无。如无有无有无于有。有无不在。说不在故不在于如。如不有如不无如说。

论曰。是第二答。于中有二。先是佛说之由。后显文义之异。初中言以汝众生在生说故者。汝谓身子。众生即是一切凡夫。说于无为即在法体。说于有为即生法相。如是在生之说不可说于实义。我异彼说。是故说之。是为佛说言教之由。次显文义不同相中。先标二章后释二章。标中言义语非文者。语当实义故非直空文故。文语非义者。语止空文故不关实义故。第二释中先释后章。言皆悉空无者。直有空文而无实义故。是释文语也。无言于义者。无诠谈于如实之义故。是释非义也。下总结。言皆是妄语者。虽非违想而违义故。犹如不见言见见言不见等语。如义已下次释前章。于中有二。正释重显。初中亦二。先释非文。后释义语。释非文者。谓非空无。非空文故。非无义故释义语者。义合语故。语如义故。初释中言实空不空者。谓说真如实相亦空。如前说言空相亦空故。言实空。而不亡其实相之理故言不空。虽非有实而非无实故。空实不实者。谓说真空之理是实故言空实。而不存其真空之理故言不实。虽非无空而非有空故。离于二相中间不中者。不空之语离于空相。不实之语离于实相。故言离于二相。然空实二相之间不存非二之中。故言中间不中。既离二边亦不堕中。故言离于三相。心言行处不过三相。然此佛语远离三相。即于其中心言路绝。故言不见处所。如是妙契绝言之义。所以不同无义之文。此释非文也。如如如说者。是释义语。上一如是契当。下二如是义理。如前远离三相之语契当如如义理而说。所以佛说乃是义语。不同凡语之非义也。如无已下第二重显。先显非文。后显义语。初中言如无无有无有于无者。谓真如理虽非是有而如本无令无其有。谓令无有法于无法中。所以然者。如本非有。无于何有而堕无耶。是故合于实空不空之语也。如无有无有无于有者。谓真如理虽非是无而如本无令有其无。谓令有无法于有法中。所以然者。如本非无。有于何无而堕有耶。是故合于空实不实之语。有无不在者。如无有无故有不在。如无无有故无不在。二既不在。何得有中。即合离于三相之语如义既尔合于义语。是故佛语实非空文。如是重显非文释也。佛说名言如是当理故后得智带如是名。思惟真如即得亲观真如理体故在四句之中俱句也。第二重显义语中言说不在故不在于如者。佛语既说有无不在故。不在有无于真如理。有不在者不有如故。无不在者不无如故。则当不有如不无如而说。故言如不有如不无如说。是故前言如如如说。如是重显义语之释。六分之中第三分竟。

经曰。舍利弗言一切众生从一阐提阐提之心住何等位得至如来如来实相佛言从阐提心乃至如来如来实相住五等位。

论曰。此下大分第四明菩萨位从本利出。于中有二。先问次答。答中有三。一者举数总标。二者别解。三者总明。此即总标。五等位者。等之言阶。从阐提心者。未发无上菩提心前皆名阐提。以无大乘决定信故。然一阐提略有二种。一者发大愿一阐提。谓常不入涅盘者故。二者无大信一阐提。此亦有二。一者别一阐提。谓起大邪见断善根者故。二者通一阐提。谓未发大心无大信者乃至二乘四果皆入此阐提位。今此文中约此最后故言从一阐提心乃至如来有五等位。未入十信者皆名阐提故。此中先明五位分齐。第一信位在十信行。虽未不退发大心故。本业经名信相菩萨。第二思位在三十心。思量诸法唯识道理齐未真证无分别修故。第三修位者在十地行。得真证修对治十障故。第四行位者在等觉行。因行已满未至果地故。第五舍位者在妙觉地。不取寂灭大悲普化故。所以建立五等位者。谓显退不退位差别故。证不证位差别故。等未等位差别故。因满位差别故。果圆位差别故。如其次第立五等位也。大意如是。次释其文。

经曰。一者信位信此身中真如种子为妄所翳舍离妄心净心清白知诸境界意言分别。

曰。此下第二别释。初中有二。先信后解。初明信者。所谓信有三种佛性。信此身中真如种子者。信住自性佛性真如。正是第一义空种子。即是阿耨菩提中道种子。自性净心本来法然故名真如。与三身果而作正因故名种子。未发心住名住自性。未出诸障为妄所翳也。言舍离妄心者。是信引出佛性。从十信位乃至等觉渐出不信无知等障。随舍麁妄分别心故。言净心清白者。是信至得佛性。谓至道后离一切垢自性净心显现清白故。上句信字贯下二句故。知诸境界意言分别者。既信三种佛性。亦知唯识道理故。知心所取一切境界唯是意言分别所作。若离分别无所有故。

经曰。二者思位思者观诸境界唯是意言意言分别随意显现所见境界非我本识知此本识非法非义非所取非能取。

论曰。此明思位亦有二句。先明无相寻思观。后显无生如实智。初言观者。思量观察。唯是意言者。所取外境无所有故。随意显现者。似外相分不离见故。非我本识者。离识已外所见境界既非我识故无所有。此中言本识者。谓第六识三有本故。如提婆菩萨所说颂言。意识三有本。诸尘是其因。若见尘非有。有种自然灭。上来通显无相寻思及如实智。自下明其无生道理。知此本识非法非义者。非能诠法非所诠义。知名与义互为客故。非所取非能取者。所取尘既无。能取不成故。能取之义必待所取。既无所待即无能待故。此是通显无生寻思及如实智。始从十解已上乃至世第一法修此寻思如实智观。于中亦有修慧观察。而皆未离思察分别。所以通名为思位也。

经曰。三者修位修者常起能起起修同时先以智导排诸障难出离盖缠。

论曰。此明修位。亦有二句。先明修相。后显修因。言修相者。谓正体智止观双运更无出入故言常起。言能起者。谓止能起。能起观故。次言起者。谓所起观。止观不离故曰同时。止相观如必同时故。是明修相。次显其因。所以得此双运修者由先加行排诸障故。言智导者。谓加行智意言分别不离名言故名智导。七地已还一切地中皆有加行在先伏障故。排诸障难者。损伏麁重故。出离盖缠者。不起现缠故。

经曰。四者行位行者离诸行地心无取舍极净根利不动心如决定实性大般涅盘唯性空大。

论曰。是等觉位。亦有二句。先明位状。后显其行。初中言离诸行地者。行过十地故。心无取舍者。解与佛同故。故说此位名等觉行。次总结。言极净根利者。谓本觉心显成满因故。次明行中言不动心如决定实性者。此位得入金刚三昧故。大般涅盘唯性空大者。寂灭无为一相无相故。如本业经言。入金刚三昧一相无相寂灭无为名无垢地故。

经曰。五者舍位舍者不住性空正智流易大悲如相相不住如三藐三菩提虚心不证心无边际不见处所是至如来。

论曰。此明佛地。亦有二句。先明舍义。即以三义显其舍相。不住性空正智流易者。不住涅盘灰身灭智智不灭故。量智续流随根变易作佛事故。大悲如相相不住如者。无缘大悲不取人法差别之相。故曰如相。恒涉六道未曾停息。故言相不住如。三藐曰正。三者云等。菩提言觉。总而言之。谓正等觉即是圆满无上菩提。于中无住虚心不证。此三义中前二不住涅盘故舍。后一不取菩提故舍。次明位状。心无边际者。归一心源心体周遍。遍十方故无边。周三世故无际。虽周三世而无古今之殊。虽遍十方而无此彼之处。以之故言不见处所。如是极果不与他共。唯乘如者之所来至。以之故言是至如来。上来别明五等位竟。

经曰。善男子五位一觉从本利入若化众生从其本处。

论曰。此下第二总明。于中有二。一者直明从本。二者往复重显。此是初门。五位诸行不离本觉。莫不皆从本利而成。成行之时从前入后。故名为入。入者自利。化者利他。如是二行皆从本处也。

经曰。舍利弗言云何从其本处佛言本来无本处于无处空际入实发菩提而满成圣道何以故善男子如手执彼空不得非不得。

论曰。此是重显。答中有二。先法后喻。法中四句。前二句明本处无处。后二句显从成因果。何以故者。举疑发起。何者。若本无处应无得入。若得入者非无本处。为遣是疑故引喻释。手执彼空者。手执喻能入之行。虚空喻所入之本。不得者。虚空无形可握故。非不得者。握内不无虚空故。本利亦尔。本来无本处性故不可得。无本之本不无故非不可得也。

经曰。舍利弗言如尊所说在事之先取以本利是念寂灭寂灭是如总持诸德该罗万法圆融不二不可思议当知是法即是摩诃般若波罗密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无上明呪是无等等呪。

论曰。此下第五。明大般若圆融无二。于中有二。一者身子仰咨。二者如来述成。初中亦二。先领佛说本利圆融。后显即是大般若度。言在事之先取以本利者。是领佛言。凡欲发言作佛事时每先取其本觉之利。是生死念本来寂灭。如是寂灭即是如理。理中总摄本始诸德。亦乃该罗生死万法。圆融不二。是故甚深不可思议。此中虽具无量功德。其体唯是本觉始觉平等无二。故言即是摩诃般若。如是般若穷源尽性故言波罗密。别而言之有二种到。在等觉位到万行之彼岸故。在妙觉时到万德之彼岸故。在等觉位略有二到。一者有大神力降伏三魔之怨。如经是大神呪故。二者有大明照遍察四眼之境。如经是大明呪故。妙觉位中亦有二到。一者四智具足五眼圆满。照穷法界更无可加。如经是无上明呪故。二者三身所显无上菩提更无与等诸佛无差。如经是无等等呪故。呪者祷也。如世神呪有大威力。诵呪祷神福无不招祸无不却。今此摩诃般若波罗密亦复如是。具前四德有大神力。内即无德不备。外即无患不离。若至诚心诵此名句仰祷诸佛菩萨神人。随所求愿无不成办。由是义故说名为呪。如天帝释诵此名句却修罗军之事此中应说。

经曰。佛言如是如是真如空性性空智火烧灭诸结平等平等等觉三地妙觉三身于九识中皎然明净无有诸影。

论曰。此下如来述成。于中有三。先总述。次别述。后即总成。总述成者。如是如是故。别中亦二。先述到因满义。后述到果圆义。初中即显等觉三地。何等名为等觉三地。一者百劫位。二者千劫位。三者万劫位。如本业经言。佛子摩尼璎珞字者等觉性中一人。其名金刚慧菩萨。住顶寂定以大愿力住寿百劫。修千三昧已入金刚三昧。同一切法性。二谛一谛一合相。复住寿千劫学佛威仪。乃至入佛行处坐佛道场。超度三魔。复住寿万劫化现成佛。乃至现同古昔诸佛常行中道。大乐无为而生灭为异故。今此文言真如空性者。即是第一同一合相。谓同一切有无诸法即二谛法同融一谛。一谛即是一合相故。如是名为真如空性也。性空智火烧灭诸结者。即是第二超度三魔。灭诸结者。灭烦恼魔灭烦恼故。阴魔不系。灭二魔故。天魔自伏。但有不思议变易死魔耳。平等平等者。即是第三常行中道不堕二边故曰平等。为显常行故重言平等。等觉三地者。总前三地。此中前二述大神呪。其第三地述大明呪也。妙觉已下明到圆果。言三身者。一名法身。二者应身。三者化身。一切诸佛三身道同。是述无等等呪句也。于九识中皎然明净无有诸影者。是述无上明呪之句。前等觉位犹有生灭未尽心源。故在八识。今到妙觉永离生灭穷归本觉一心之源。故入第九识中明净。又前因位有仰缘义。所以其心影像相现。今归心源体彼本质。由是诸影一切相尽。以之故言无有诸影。如本业经言。佛子水精璎珞内外明彻妙觉常住湛然明净名一切智地。常处中道。一切法上越过四魔。非有非无一切相尽。顿解大觉穷化体神。二身常住为化有缘。案云。彼经立二身者。一法性身。二应化法身。合余二身为一身故。今此经中开此为二故说三身。三之与二平等平等。上来别述到彼岸义。

经曰。善男子是法非因非缘智自用故非动非静用性空故义非有无空相空故善男子若化众生令彼众生观入是义入是义者是见如来。

论曰。此是总成圆融不二。上约从浅入深之门以显因满果圆差别。若就一法不二之门即因果不二心境无别。因果不二故言非因。心境无别故曰非缘。所以然者。如前所说。因果心境者唯一圆智之自用故。既唯自用何因何缘也。又此智用在等觉位名照寂慧。未离生灭之动相故。至妙觉位名寂照慧。已归第九识究竟静故。然今就其不二之门。非先有动非后有寂。寂动之用用性空故。若就此义性空是无。无动静故。是亦不然。故言非有非无。非有可尔。云何非无者。空相亦空故。如是述成。圆融不二。若化已下劝入是义。

经曰。舍利弗言如来义观不住诸流应离四禅而超有顶佛言如是何以故一切法名数四禅亦如是若见如来者如来心自在常在灭尽处不出亦不入内外平等故。

论曰。此下大分第六明大禅定超诸名数。于中有二。先问后答。问中言诸流者。所谓三有往还流转无休息故。有顶者。谓非想处三有顶故。答中有二。总许别成。别中亦二。略明广释。略中二句。先明世间禅不离名数。后显出世禅超彼名数。若见如来者。如前所说入如来观故。如来心自在者观如来心离诸缚故。常在灭尽处者。心心数法不生起故。不出亦不入者。心体如理无起灭故。所以能得不出入者。内心外境平等观故。略明文竟。

经曰。善男子如彼诸禅观皆为故想定是如非复彼何以故以如观如实不见观如相诸相已寂灭寂灭即如义如彼想禅定是动非是禅何以故禅性离诸动非染非所染非法非影离诸分别本义义故善男子如是观定乃名为禅。

论曰。此是第二广释。于中有四。一者对相以明离相。二者对动以显离动。三者结义。四者结名。初中先举诸禅取相。诸禅观者。世间八禅。言故想者。不离古执无始妄想取诸相故。下显离相。是如非复彼者。入如来观能所平等名为如故。以如观如实者。平等之智达如实故。不见观如相者。不见能观之智所观之如差别之相平等一味故。既忘能所见相不起故言诸相已寂灭。寂灭无异故即是如义也。如彼已下对动显离动。先举其动。谓世间禅取相心起即是动念。动念非静故非真禅也。下显真禅离诸动相。言非染者。谓非能染非动念故。非所染者。非动所染本来静故。言非法者。非能缘心法故。非影者。非所现影像故。由是义故离诸动也。离诸分别本义义故者。第三结义离分别者。结离相义。由离分别不取相故。本义义者。结离动义。由本来静不起动故。如是观定乃名为禅者。第四结名。离相离动乃得禅名。禅是静虑之称故。彼世间定名为禅者。是假号禅非真禅故。是一品内有二分中为利根者多文广说。六分之文竟在于前。

经曰。舍利弗言不可思议如来常以如实而化众生如是实义多文广义利根众生乃可修之钝根众生难以措意云何方便令彼钝根得入是谛。

论曰。此下第二为钝根者少文略摄。然利钝广略有二种门。若论探解利略钝广。利者闻一以知十故。钝者闻十方解十故。若齐言解利广钝略。利者多闻而多解故。钝者诵少而总持故。今此文意约此后门。文中有五。一问二答三请四说五者大众闻说得益。此即初文。于中有二。先领前说。后问所疑。措者存意。多文广义钝根狭才难以存意。

经曰。佛言令彼钝根受持一四句偈即入实谛一切佛法摄在一偈中。

论曰。此是第二答。如来辩才无碍自在故。说一偈摄诸佛法。佛法之要在此四句。令钝根者。诵持一偈常念思惟。乃至遍知一切佛法。是名如来善巧方便。

经曰。舍利弗言云何一四句偈愿为说之。

曰。是第三请。

经曰。于是尊者而说偈言因缘所生义是义灭非生灭诸生灭义是义生非灭。

论曰。是第四说。此四句义有别有总。别则明二门义。总即显一心法。如是一心二门之内一切佛法。无所不摄。是义云何。前之二句融俗为真显平等义。下之二句融真为俗显差别门。总而言之。真俗无二而不守一。由无二故即是一心。不守一故举体为二。如是名为一心二门。大意如是。次释其文。因缘所生义者。是举一切世谛诸法。是义灭者。融俗为真。谓所生义本来寂灭故。言非生者。显其生义是灭之由。由其生义即非生故。求其生义即不成故。是故生义即寂灭也。灭诸生灭义者。是举真谛寂灭之法。是义生者。融真为俗。谓寂灭法从缘生起故。言非灭者。显其寂灭是生之由。由其寂灭非寂灭故。求寂灭义不可得故。是故寂灭从缘生也。寂灭是生者。不生之生也。生义是灭者。不灭之灭也。不灭之灭故灭即为生也。不生之生故生即寂灭也。合而言之。生即寂灭而不守灭。灭即为生而不住生。生灭不二动寂无别。如是名为一心之法。虽实不二而不守一。举体随缘生动。举体随缘寂灭。由是道理生是寂灭寂灭是生。无障无碍不一不异。是谓一偈总别之义。

经曰。尔时大众闻说是偈佥大欢喜皆得灭生灭生般若性空智海。

论曰。此是第五闻说得益。即显得解总别道理。所言灭者。得上二句生义灭故。次言生者。得下二句灭义生故。是明得二义。灭生般若者。是显得二解。是依别门而得利也。性空智海者。总而观之。若灭若生不守自性。自性空智深广无边。如是名为性空智海。是依总门而得益也。

如来藏品

论曰。真俗无二一实之法诸佛所归名如来藏。今此品中明无量法及一切行莫不归入如来藏中。故就所入以立名也。

经曰。尔时梵行长者从本际起而白佛言尊者生义不灭灭义不生如是如义即佛菩提菩提之性即无分别无分别智分别无穷无穷之相唯分别灭如是义相不可思议不思义中乃无分别。

论曰。别明观行有六分中。显一切行出真性空竟在于前。此下第六明无量法入如来藏。就文有二。一明诸法诸行同入一处。二显入行入智因果差别。初中亦二。先明诸法入一实义。后明诸行入一佛道。初中有四。一问二答三领四述。问中有二。先领前说。后问所疑。此中问者名梵行者。是人形虽俗仪。心住一味。以是一味摄一切味。虽涉诸味之秽尘俗。不失一味之梵净行。此中显如是义。所以令其发问。从本际起者。闻佛所说即入本际。今欲发问从彼而起。生义不灭者。是领下半。是义生非灭故。灭义不生者。是领上半。是义灭非生故。如是如义者。总领一偈。不灭不生无二义故。如是无二义诸佛所觉道故言即佛菩提。觉顺无二不分不别故言即无分别。由其无所分别乃能无不分别。故言无分别智分别无穷。所以分别无穷者。只由灭诸分别故。言无穷之相唯分别灭。如是义相离言绝虑故不思议。不思议中心言绝故。乃无分别。如是领前所说偈义。

经曰。尊者一切法数无量无边无边法相一实义性唯住一性其事云何。

论曰。此是正问所疑。小乘教有八万法蕴。一蕴之量十百之数。今大乘教不唯八万故言法数无量无边。无边教法所诠义相更无异趣唯一实义。教法众多唯住一性甚难可解。其事云何。

经曰。佛言长者不可思议我说诸法为迷者故方便道故一切法相一实义智何以故譬如一市开四大门是四门中皆归一市如彼众庶随意所入种种法味亦复如是。

论曰。是第二答。于中有三。谓法.喻.合。初法说言我说诸法者谓三乘教及一乘教。为迷者故者。为未达一味者说故。方便道故者。皆入一味之方便故。入正观时不须言教故。一切法相一实义智者。因诸教法所入之相唯一实义正观智故。喻中言一市者。喻一实义。开四门者。喻四种教。谓三乘教及一乘教。是四门中皆归一市者。依四教者皆归一实故。如彼众庶随意所入者。随根浅深随入一教故。所以一市喻一实者。为是百姓之所入故。为诸众生之所归故。合中言种种法者。合于四门。次言味者。谓所趣味合于一市。

经曰。梵行长者言法若如是我住一味应摄一切诸味。

论曰。此是第三领解。摄诸味者。摄诸教味归一实故。

经曰。佛言如是如是何以故一味实义味如一大海一切众流无有不入长者一切法味犹彼众流名数虽殊其水不异若住大海即括众流住于一味即摄诸味。

论曰。此是第四述成。于中有二。总述别成。别中有三。谓法.喻.合。合中有二。一者合彼众流。先以法合后即牒喻。二者合括众流。先举其喻后以法合。

经曰。梵行长者言诸法一味云何三乘道其智有异。

论曰。此下第二明一切行入一佛道。先问后答。此是问异。

经曰。佛言长者譬如江河淮海大小异故深浅殊故名文别故水在江中名为江水水在淮中名为淮水水在河中名为河水俱在海中唯名海水法亦如是俱在真如唯名佛道。

论曰。是第二答有喻有合。初中江河淮者。喻三乘行。海喻佛道。大小异者。喻三乘心宽狭不同。深浅殊者。喻三乘智优劣有异。随前二义其名各别。俱在海中唯名海水者。喻其三乘同入十地法空真如。唯名佛道没三乘名。当知三乘差别行者。皆在地前方便道中莫不终入真如正观。所以三乘终无别归。如诸教法同入一味。合喻之言在文可见。

经曰。长者住一佛道即达三行梵行长者言云何三行佛言一随事取行二随识取行三随如取行。

论曰。此下大分第二入行入智因果差别。于中有四。一者入行差别。二者入智差别。三者入因事用。四者入果常住。初中有三。一者总标。住一佛道者。初地已上名住佛道。具三种智达三行故。二者问。三者答。答中有二。别明总释。别明中言随事取行者。谓依四谛十二缘起随因果事取道品行故。随识取行者。谓诸众生唯一心作。随唯识理取四摄行故。随如取行者。谓一切法悉皆平等。随平等如取六度行故。摄行属心故名为取。非谓能所分别之取。

经曰。长者如是三行总摄众门一切法门无不此入入是行者不生空相如是入者可谓入如来入如来者入入不入。

论曰。此是总释三行。随事行者。共小乘门。随识行者。独大乘门。此二是差别门。第三是平等门。由是道理总摄众门。又道品行不住生死门。其四摄行不住涅盘门。随如度行平等无二门故。一切法门无不此入。入是行者不生空相者。虽随如行而恒随事随识行故。不取空相而住寂灭也。可谓入如来者。虽随事识而恒随如。取平等行故可谓能入如来藏海也。入入不入者。入其入心于不入故。能入所入平等无别故曰不入。虽无别异而亦非一故。约观心假名入心。如是入心不存入相故入其入于不入也。

经曰。梵行长者言不可思议入如来藏如苗成实无有入处本根利力利成得本得本实际其智几何。

论曰。此下第二入智差别。先问后答。问中有二。先领前说。后问所疑。如苗成实者。如似谷苗成穗实时。无能入者无所入处。入如来藏当知亦尔。苗喻本利实喻得本。入时平等无所入处故。

经曰。佛言其智无穷略而言之其智有四何者为四一者定智所谓随如二者不定智所谓方便摧破三者涅盘智所谓除电觉四者究竟智所谓入实具足道长者如是四大事用过去诸佛所说是大桥梁是大津济若化众生应用是智。

论曰。是第二答。于中有三。所谓总标。别释。总明。总标中言其智无穷者。所达无边故其智亦无穷。但以义类相对。总略而说有四而已。别显中言定智者。平等性智唯在正观不作方便故名定智。对治末那我我所执随观平等故曰随如。不定智者。妙观察智在第六识方便进取故名不定。方便道时推求摧破名事等相故曰摧破。此智实通方便正观但为别定智故略举方便耳。涅盘智者。成所作智能现八相而作佛事举最后相名涅盘智。除灭五识而得此智。以是义故名除电觉。电觉者。谓五识乍起乍灭如电光故。究竟智者。大圆镜智。唯究竟位得此智故。于一切境无不穷故。入一实义故名入实。无境不现名具足道。总明中言四大事用者。用无不周故。诸佛所说者。诸佛道同故。大桥梁者。以是四智载三乘人令到一乘之彼岸故。大津济者。用此四智遍涉六道示出世道度爱河故。是故化者应用是智也。

经曰。长者用是大用复有三大事一者于三三昧内外不相夺二者于大义科随道择灭三者于如慧定以悲俱利如是三事成就菩提不行是事即不能流入彼四智海为诸大魔所得其便长者汝等大众乃至成佛常当修习勿令暂失。

论曰。此下第三入因事用。于中有二。长行。重颂。初中有三。略明。重显。三者领解。初中有四。一者总标。二者别解。三者合明。四者结劝。总标中言用是大用者。举前所说四智大用。位在地上乃至佛果。复有三事者。能成四智之事有三。此在地前四位中。行此三事者。初定次慧第三定慧俱行大悲为体。初言定者。即三三昧。此有多门左右异说。或言空.无相.无愿。或言无作.无相.空空.或言空。无作.无相。随宜安立皆无障碍。或名三解脱。唯在无漏故。或名三三昧。亦通有漏故。于中别义下文当说。而言内外不相夺者。内识外境共相现发。取违顺相夺诸善根。今达皆空不令夺故。于大义科随道择灭者。谓于四大及三法门随理简择。摧破诸相伏灭本识戏论种子。前三三昧伏其现缠。此简择慧损伏种子。由是遂成四智之时能拔种子得转八识故。于如慧定以悲俱利者。前慧及定皆顺如理。是故说名于如慧定。于中亦修大悲相应自利利他故言俱利。所以然者。若离大悲直修定慧。堕二乘地障菩萨道。设唯起悲不修定慧。堕凡夫患非菩萨道。故修三事远离二边。修菩萨道成无上觉。故言如是三事成就菩提。若不俱行此三事者。即住生死及着涅盘。不能流入四智大海。即为四魔所得便也。此是合明。下即劝修为第四门也。

经曰。梵行长者言云何三三昧佛言三三昧者所谓空三昧无作三昧无相三昧如是三昧。

论曰。此是第二重显。有二问答显前二门。此显初门。是三差别略有三义。一体用相故。二心因果故。三识见相故。体用相者。凡一切法莫过此三。法体空故立空三昧。无作用故无作三昧。无相状故无相三昧。心因果者。因果所起兴于心行。心行空故立空三昧。诸因无所有故立无作三昧。诸果不可得故立无相三昧。识见相者。诸识自体空故立空三昧。遣见分故立无作三昧。遣相分故立无相三昧。是第三门顺前内外不相夺文。

经曰。梵行长者言云何于大义科佛言大谓四大义谓阴界入等科谓本识是为于大义科。

论曰。是显第二门。所以四大而别立者。为显初修先择麁境。谓诸法中色法最麁。内支体等外山河等。观是等法不离四大。观是四大皆不可得。有方无方俱不成故。如是简择已。次观微细。义谓阴界入。略广中故。略摄观五。广观十八。略广中间观十二入。观察一切皆不可得。次言等者。谓余法门十二支等。如是简择观察力故。即能损伏本识之内无始戏论名言种子。始时损伏乃至断灭。所以前言随道择灭。

经曰。梵行长者言不可思议如是智事自利利人过三界地不住涅盘入菩萨道如是法相是生灭法以分别故若离分别法应不灭。

论曰。此是第三领解。于中有二。先领观行。后解境界。如是智事者。如是三种能成四智之事用故。自利利人者。前二自利第三利人故。过三界地者。前二定慧异凡夫故。不住涅盘者。第三大悲异二乘故。离彼二边入菩萨道也。如是已下解彼境界。谓初定境诸识见相。次智境界大义科法。如是法相皆生灭法。所以然者。由妄分别动心海故。本来静门若离分别无其所因。何由生灭。以之故言法应不灭。

经曰。尔时如来欲宣此义而说偈言法从分别生还从分别灭灭诸分别法是法非生灭。

曰。此下第二以偈重颂。于中有二。一者如来略宣。二者长者广演。今此颂中所言法者。谓一心法。若妄分别动心海故。若生若灭一切诸相莫不皆从分别所作。若就本觉。本来静门离诸分别故是法非生灭。谓从本来灭诸分别。无生灭因。故非生灭。若使生之与灭皆从分别之所作者。瑜伽所说云何而通。如彼思所成地中云。无灭他用无自灭用。

问。如众缘有故生。亦众缘有故灭耶。

答。众缘有故生。生已自然灭。如是相违云何和会。解云。因缘道理如彼论说。唯识道理如此经说。所以二说皆有道理。

经曰。尔时梵行长者闻说是偈心大欣怿欲宣其义而说偈言诸法本寂灭寂灭亦无生是诸生灭法是法非无生彼即不共此为有断常故此即离于二亦不在一住。

论曰。此下长者广颂有八行偈。即为五分。一者二颂正演前义。二者二颂破诸邪解。三者一颂申己正取。四者二颂礼正说者。五者一颂请说未闻。此即第一正演前偈。于中有三。一者二句演彼下半。二者二句演彼上半。三者一颂总演二义。初言诸法本寂灭者。谓阴界等法本来寂灭故。寂灭亦无生者。非但诸法本来寂灭。寂灭之理亦无生故。第二中言是诸生灭法者。谓阴界等世俗法故。是法非无生者。从分别动有生起故。是就真俗非一之门以显动静不杂乱义。第三中言彼即不共此者。谓彼寂灭无生之法不与此生灭法共并故。为有断常故者。若彼与此共并有者。此法生灭即有断边。彼法常寂即有常边。同二乘过乖中道故。然佛所说一偈之义不堕断常故。此即离于二。不无动静故。亦不在一住。不在一住者。不守一实一心性故。离于二者举体动静非二法故。当知是事不可思议。

经曰。若说法有一是相如毛轮如焰水迷倒为诸虚妄故若见于法无是法同于空如盲无日倒说法如龟毛。

论曰。此是第二破诸邪解。邪解虽多大邪有二。依甚深教如言取义自谓究竟难可化故。一者闻佛所说动静无二。便谓是一一实一心。由是诽拨二谛道理。二者闻佛所说空有二门。计有二法而无一实。由此诽拨无二中道。是二邪解服药成病甚难可治。今显彼过。此二颂中次第显之。初言若说法有一者。谓如前说计有一实。如自所计说有一法故。是相如毛轮者。谓彼所计一实法相如目曀者所见毛轮故。如焰水迷倒者。谓如渴鹿见焰谓水驰走而求直是迷倒。计有一心亦如是故为诸虚妄故者。渴鹿见水曀者见轮学士计一。如是诸计齐虚妄故。次破无见。若见于法无者。谓如前说计有二谛。无一心法故。是法同于空者。彼计一心同于空理。空理之外本无一实故。如盲无日倒者。谓如生盲贫穷乞儿本未曾见日轮光明。其有目者为说有日。盲者谓无不信有日。直是颠倒。彼计亦尔。由彼本来唯学空有。而未曾闻无二中道。虽有说者不信受故。所以日轮喻于中道者。日轮圆满有大光明。唯除盲者无不见故。一心亦尔。周圆无缺有本始觉大光明照。除不信者无不入故。说法如龟毛者。彼无见者说一心法但名无体犹如龟毛。不异盲人谓无日轮也。

经曰。我今闻佛说知法非二见亦不依中住故从无住取。

论曰。此是第三自申正取。知法非二见者。知中道法非有无解之所见故。即离第二无日之倒。亦不依中住者。虽离二边不存中道一实而住。即离第一轮水之妄。如是离彼二边过失故。从佛教无住之诠领解所诠无住之旨。故言故从无住取也。

经曰。如来所说法悉从于无住我从无住处是处礼如来敬礼如来相等空不动智不着无处所敬礼无住身。

论曰。此是第四礼能说者。于中有三。一者一颂礼能说者。二者二句礼能说智。三者二句礼能说身。初中言如来所说法。悉从于无住者。谓佛教法顺从无住故。我从无住处是处礼如来者。依教得从于无住处。弥知如来最可尊重故。于是处礼能说者。此中言无住者。不住二谛亦不在中。虽不在中而离二边。如是名为无住处也。第二中言如来相者。不以相好为如来相。以不动智为如来相。言等空者。谓如来智无量无边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故。言不动者。遍达一切无边三世。世有迁流智用不移故。第三中言不著者。法身离二边故。无处所者。中间无所住故。故言敬礼无住身也。

经曰。我于一切处常见诸如来唯愿诸如来为我说常法。

论曰。此是第五问所未闻。于中上半自申常对。下之二句请说常法。自申意者。我离诸边得无住智故。能一一微尘之中常见十方无量诸佛。十方世界诸微尘中无处不见无量诸佛。故言一切处常见诸如来。如华严经言。于一微尘中普见无量佛。如一微尘中一切尘亦然。故有如是力堪闻常法。所以愿闻说常法也。

经曰。尔时如来而作是言诸善男子汝等谛听为汝众等说于常法。

论曰。此下第四入果常法。于中有三。一如来说。二长者演。其第三者大众得益。初中有二。许说。正说。此即许说。

经曰。善男子常法非常法非说亦非字非谛非解脱非无非境界离诸妄断际是法非无常离诸常断见了见识为常是识常寂灭寂灭亦寂灭。

论曰。此下第二正说。于中有二。先说常果。后示常因。初中二句法常佛常。初中言常法非常法者。谓佛所师法身之体离生灭相故曰常法。离常住性故非常法。非说亦非字者。绝能诠名言故。非谛非解脱者。超所诠实义故。非无非境界离诸妄断际者。非毕竟无亦非有境。非有境故离妄执境。而非无故离断见境。际者。境界之异名也。是法非无常离诸常断见者。非无常故离诸断见。而是法故离诸常见。常见所取非是法故。已明法常次显佛常。了见识为常者。于彼常法究竟了见。了见之时诸识为常。所以然者。前随无明动本静心。今随了见归本静故。是识常寂灭者。诸识本来无生无灭。无生灭故性常寂灭。今了见时永灭如是寂灭之识。故言寂灭亦寂灭也。所以然者。彼寂灭识是无常法。所以灭彼乃得常故。至下总持品是义当显。又此本来寂灭之性不守常性故言亦寂灭。

经曰。善男子知法寂灭者不寂灭心心常寂灭得寂灭者心常真观。

论曰。此下第二示其常因。于中有二。别明总结。别中亦二。先真证观。后方便观。初中言知法寂灭者者。初地已上知一切法本来寂灭故。既知无起故不灭心。不灭心者。常寂灭故。是显所知之寂灭也。得寂灭者心常真观者。是明能证之心常住。随所证理离生灭相。而恒不失真照观故。

经曰。知诸名色唯是痴心痴心分别分别诸法更无异事出于名色知法如是不随文语心心于义不分别我。

论曰。是第二明其方便观。于中有二。先明唯识寻思。后显其如实智。初中言更无异事出于名色者。名谓四蕴。色是色蕴。诸不相应皆假建立。离此名色更无别体故。诸有为之事皆为名色所摄。如是诸法唯心所作。离心无境离境无心。如是名为唯识寻思。如华严经言。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故已明寻思。次显如实智。知法如是不随文语者。是名寻思所引如实智故。心心于义不分别我者。是义寻思所引如实智故。人法二我皆无有义。所以于中不分别故。

经曰。知我假名即得寂灭若得寂灭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论曰。此是第二总结。前二结前方便而得真观。又结真观得菩提果。

经曰。尔时长者梵行闻说是语而说偈言名相分别事及法名为三真如正妙智及彼成于五我今知是法断常之所系入于生灭道是断非是常如来说空法远离于断常。

论曰。此下第二长者演说。于中八颂即有三意。初二颂半判佛教意。次有五颂破二边执。最后二句。亦无二观。初中有二。前二颂明堕二边教。后二句显离二边教。初中言名相者。谓名句字。句是名所成。字是名所资。皆能表名合为名相也。分别事者。谓诸有漏心心法事。言及法者。谓除前二所有法相。名句所诠分别所缘。谓十色处及法处中色不相应等诸法相也。是三一类明杂染相。所以别说名为三也。言真如者。谓正智境。正妙智者。本后二智。言及彼者。及彼前三。此二及彼三合成于五事。是举三乘教门法相。我今知是法断常之所系者。明彼教门所说五事不离断常二见所著。所以然者。彼四种法带生灭相不离断见所著之境。其真如法是常住性不离常见所取之境故入于生灭道。是断非是常者。别明前三及正智法皆带四相入生灭道。直是断边异于常边。即显真如入常有道。直是常边异断边也。如来说空法.远离于断常者。明一乘教.说三空法.远离断常二边过失。所以然者。如前所说。空相亦空。空空亦空。所空亦空。如是三空不坏真俗不存真俗。虽离动静不住中间。所以远离断常边也。

经曰。因缘无不生不生故不灭因缘执为有如采空中华犹取石女子毕竟不可得。

论曰。此下第二破二边执。于中有二。一者四颂破有边执。二者一颂夺空边着。初中有二。前二颂半破其有执。后一颂半示彼真空。初中亦二。初一颂半破因缘执。次有一颂破余三缘。初中言因缘无不生者。谓本识中一切种子与异熟识若即若离皆不可得。即如异熟离犹兔角。不即不离亦无所有。如瓶舍等。但有名故。由是道理无生无灭。而依三乘言教学者定执实有因缘种子。不异愚者欲采空华。亦如欲取石女之子。同彼因缘永不可得。此中空华喻于染种。为采灭故。石女儿者喻于净种。为取养故。

经曰。离诸因缘取亦不从他灭及于己义大依如故得实。

论曰。此是破余三缘。若有离诸种子因缘取余三缘计从彼生作如是执亦不应理。如经亦不从他灭故。此言他者。谓增上缘及所缘缘。如眼识生依眼缘色。如是眼色与识俱时而非识性故名为他。等无间缘虽是识类而体已灭故名为灭。若他若灭皆无自性。是故识生亦不从彼。次言及于己义大者。复有计言蕴界等法未来世中各有己体而未生现。从此己体而生现在。为遮此计故言亦不从及于己义大。上句不从之言贯于此下句故。此言义者。谓阴界入。大者四大。如前说故。计此等法本有自体。以之故言己义大也。依如故得实者。谓我能破诸有执者依如理破故得实义。

经曰。是故真如法常自在如如一切诸万法不如识所化离识法即空故从空处说。

论曰。此是第二示真空法。言是故者。是前执有皆是虚妄。其能破者得实之故。真如不动妄法不成也。识所化者。谓识所计。彼所计相理无所有。直从情有故名所化。诸法非如识所化故。离识之法空无所有。是故我从空处说如。

经曰。灭诸生灭法而住于涅盘大悲之所夺涅盘灭不住。

论曰。上文已破凡夫执有。此颂亦夺二乘住空。谓二乘人灭诸身智生灭之法入于涅盘。于中八万劫住乃至十千劫住。而由诸佛同体大悲夺彼涅盘令还起心。起心之时涅盘即灭。如大商主灭其化城。是故于中不复住也。彼无心时不得正破。直显诸佛夺彼涅盘。因是遮彼未入者志。上来已破有无二边。

经曰。转所取能取入于如来藏。

论曰。此是第三示无二观。已破凡圣二边之执故。今转彼凡圣二众令入能所平等之观。上来八颂长者演也。

经曰。尔时大众闻说是义皆得正命入于如来如来藏海。

论曰。此是第三大众得益。得正命者。离有无边而得中道正慧命故。入如来者。已入如来智之分故。入如来藏海者。入于本觉深广义故。

总持品

论曰。此中决前诸品中疑。总持要义而不忘失故从所为名曰总持。又地藏菩萨已得文义陀罗尼故。总持诸品所有文义及忆大众起疑之处次第发问善决诸疑。故从能问名曰总持。

经曰。尔时地藏菩萨从众中起至于佛前合掌胡跪而白佛言尊者我观大众心有疑事犹未得决今者如来欲为除疑我今为众随疑所问愿佛慈悲垂哀听许佛言菩萨摩诃萨汝能如是救度众生是大悲愍不可思议汝当广问为汝宣说。

论曰。正说之内大分有二。别明观行竟在于前。此下第二总决诸疑。就文有四。初请次许三决四领。此问与答是请及许。此能请者名地藏者。是人已得同体大悲。生长一切众生善根犹如大地。生诸草木。以陀罗尼持诸功德。惠施一切而无穷尽。如大宝藏珍宝无尽。由是二义名为地藏。今此品中决诸疑惑生诸信解。出诸决断之宝以施求法之众。义当其名故能请问。

经曰。地藏菩萨言一切诸法云何不缘生尔时如来欲宣此义而说偈言若法缘所生离缘可无法云何法性无而缘可生法。

论曰。此下第三正决诸疑。于中有二。一者六品六疑却次而决。二者一品三疑顺次而遣。初中亦二。一者别决。二者总定。初别决中别决六疑。从后向前渐却而决。今此问答决如来藏品中起疑。彼言因缘无不生。不生故不灭。于中执有能生因缘而疑其果何不缘生。故乘彼疑以问缘生。如来一颂正决是疑。于中上半定彼本执。下半乘彼破其缘生。此意正立缘不生法望无法故如望兔角。由是比量彼疑决矣。

经曰。尔时地藏菩萨言法若无生云何说法法从心生于是尊者而说偈言是心所生法是法能所取如醉眼空华是法然非彼。

论曰。此下第二决真性空品中起疑。彼言我说法者以汝众生在生说故。是故说之。依此疑云。若依彼文佛有说法。其所说法从佛心生。云何而言法无生耶。为遣此疑即有二重。一者直遣。二者重决。此即直遣。言是心所生法。是法能所取者今汝所计心所生法。直是妄心能取所取。如醉酒眼所见空华。是法然非彼者。是汝所计心所生法如彼空华。是法亦然。非彼所说法。同汝所计生。此意正明汝所计法空无所有是所取故犹如空华。我所说法离言绝虑所取能取皆不可言。

经曰。尔时地藏菩萨言法若如是法即无待无待之法法应自成于是尊者而说偈言法本无有无自他亦复尔不始亦不终成败即不住。

论曰。此是第二重决。于中有二。先难后决。是难意云。若佛所说言教之法非所取故不如空华毕竟无者。是即此法应自然成。以无待故。犹如真如。为决此难故说是偈。是偈意言。我所说法绝名言故。本无有无自他始终若成若败即不得住。云何得言自然成耶。是显彼因有相违过。谓法无成败。以无待故。如无所取。又如真如。由是道理彼难不成。难不成故所疑决矣。

经曰。尔时地藏菩萨言一切诸法相即本涅盘涅盘及空相亦如是无是等法是法应如佛言无如是法是法是如。

论曰。此下第三决入实际品中起疑。彼言大力菩萨言。众生心相相亦如来。众生之心应无别境。佛言如是众生之心实无别境。何以故。心本净故。理无秽故。有依是文作是念言。本净之心正是如理。本来清净自性涅盘。若使涅盘亦空无者。应是邪无不为如理。为遣是疑故说皆如。就文有四。先问次许三领四述。初问意言。若以空义。一切诸法相即是本来清净涅盘。复融涅盘及其空相。即无涅盘及空差别。是一味法。是法应如。反彼所执故作是问。第二答中许如所问。

经曰。地藏菩萨言不可思议如是如相非共不共意取业取即皆空寂空寂心法俱不俱取亦应寂灭。

论曰。此是第三领解。为遣伏难。有闻前说作是难言。本来涅盘既是一如。若融涅盘及其空相是第二如。如是二如为共不共。若言共者即非如理。有二并故。若不共者即不更空。唯一如故。为遣是难故言非共不共。非共者。无二如故。非不共者。有双遣故。所遣虽双遣处无二。故彼所难皆不应理。意取业取即皆空寂者。是显双遣。遣处无二。言意取者。所谓涅盘。缘寂灭心之所取故。言业取者。即是生死。诸烦恼业之所取故。此二皆空。空寂无二。空寂心法俱不俱取亦应寂灭者。明一心法亦不守一。生死涅盘空寂无二。无二之处是一心法。依一心法有二种门。然俱取二门即不得心二非一故。若废二门不俱而取亦不得心无非心故。由是义故无二心法俱不俱取亦应寂灭。

经曰。于是尊者而说偈言一切空寂法是法寂不空彼心不空时是得心不有。

论曰。此是第四如来述成。一切空寂法者。生死涅盘一切空寂之法。是法寂不空者。无二之心法非都无法故。虽非无法而不是有。是故解心不空之时是时得知心之不有。所以前说俱不俱取皆应寂灭者不违道理也。

经曰。尔时地藏菩萨言是法非三谛色空心亦灭是法本灭时是法应是灭于是尊者而说偈言法本无自性由彼之所生不于如是处而有彼如是。

论曰。此是第四决本觉利品中起疑。彼言无住菩萨言。一切境空。一切身空。一切识空。觉亦应空。佛言可一觉者。不毁不坏决定性。非空非不空。无空不空。依此述文。于彼生疑云。若是一心亦不是有故寂灭者。何故前说一觉不坏故不同彼色心之空。今乘是疑故作是问。是法非三谛者。即前颂说。是一心法非色心空。故非三谛。然三谛门略有三种。一者色谛心谛第一义谛。二者有谛无谛中道第一义谛。三者如此品中后文所说。今此问意且依初门。色空心亦灭者。是法既非三谛摄故。色相本空心亦寂灭。是色心法本寂灭时是一心法应同寂灭。即前偈言。心不有故。是即前说不同空者。徒为虚谈。如是疑也颂中对此明其不同。法本无自性者。色心之法本无自性。由彼之所生者。由彼本觉之心所生。所生色心是差别相。彼本觉心离相离性。不于如是差别之处而有如彼离相一觉。是故空此色心差别相时不得同遣离相一觉。由是道理前非虚说。

经曰。尔时地藏菩萨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云何不一于是尊者而说偈言法住处无在相数空故无名说二与法是即能所取。

论曰。此是第五决无生行品中起疑。彼言缘起非生。缘谢非灭。在无有处。不见所住。决定性故。是决定性不一不异。有依彼文而起疑云。色心等法无生无灭。即是平等决定实性。是即横无色心之差。纵无生灭之别。无差无别。应是一味。不异可尔。云何不一。颂中对此显不一义。法住处无在者。诸法之住及所住处皆无所有故。相数空故无者。色心等相一异等数悉空故无也。相数既无。那得有一。又无色故即无心相。既非异者。如何是一而有名说之二。及有所说法者。是即能取妄心所取非如实义。有一二等。言名说者。名是诠用。意识所取。说是语声。耳识所了。若言是一即有此二。于中亦有所诠之法。如是等数妄心所取。非彼实义。有如是数。云何于中存一味耶。

经曰。尔时地藏菩萨言。一切诸法相不住于二岸。亦不住中流。心识亦如是。云何诸境界从识之所生。若识能有生是识亦从生。云何无生识能生有所生。于是尊者而说偈言。所生能生二是二能所缘。俱本名自无。取有空华幻。识生于未时境不是时生。于境生未时是时识亦灭。彼即本俱无亦不有无有。无生识亦无。云何境从有。

论曰。此是第六决无相法品中起疑。彼言云何生灭虑知相。佛言理无可不。若有可不即生诸念。千思万虑是生灭相。今依后说还疑彼文。若识能生可不之境。境相还生诸念之识即是心识。有生有灭。云何而言不住二岸。若诸心识无生无灭。云何诸识能生境界。乘如是疑发如是问。不住二岸者。无生无灭故。不住中流者。而不是一故。心识既尔无生无灭。云何可不境界从识之所生耶。若识能生境识亦从境生。云何无生识能生有所生。为遣此疑故说三颂。三颂之文即判为二。初之一颂示其道理。后之二颂破相生执。初中言是二能所缘者。谓汝所计识是能生。境是所生。直是妄取能缘所缘俱是本来但名无自。若取为有如取空华及取幻象以为实有。是故不异无生无灭。破中言识生于未时境不是时生者。明识能生未有之时所生境界于时不生也。于境生未时是时识亦灭者。明境能生未有之时其所生识于时亦灭。灭者寂灭谓本来无也。彼即本俱无亦不有无有者。彼二能生本来俱无。既无能生亦不令有。故曰不有。不令有故后时无生。故言无有也。无生识亦无者既无生义。何得有识。识无有故境不从有。此中即有二种比量。一识不生。无能生故。如望燋种。二境不起。无所从故。如从龟毛。上来六分别决疑竟。

经曰。尔时地藏菩萨言法相如是内外俱空境智二众本来寂灭如来所说实相真空如是之法即非集也。

论曰。此下第二总定所说。总定六决非病是药。于中有二。先定非病。后定是药。初中亦二。审问。定许。问中言法相如是者。总领前说六分法相。言内外者。识内境外故。言二众者。境智众多故。言非集者。非集生死杂染患故。非如恶取空还集诸患故。

经曰。佛言如是如实之法无色无住非所集非能集非义非大一本科法深功德聚。

论曰。此是如来定许。言无色者。不生着有之病故。无住者。亦离恶取空患故。非所集者。苦谛空故。非能集者。集谛空故。非义者。离阴界等差别义故。非大者。离地水等能造相故。一本科法者。是一本觉。以是为根能生诸行及诸功德故。然科有二种。一者杂染之科。谓诸本识。义如上说。二者纯净之科。谓一本觉。如此文说。彼本识中积集一切杂染种子。此本觉中唯有甚深性功德聚。离相离性故名为深。过恒沙数故名为聚。

经曰。地藏菩萨言不可思议不思议聚七五不生八六寂灭九相空无有空无有无空无有如尊所说法义皆空入空无行不失诸业无我我所能所身见内外结使悉皆寂静故愿亦息如是理观慧定真如尊者常说寔如空法即良药也。

论曰。此下第二番定是药。于中亦二。先菩萨审问。问中有三。一者领前深功德聚。二者乘显深入理观。三者审问良药胜德。初中亦三。总标别显后还总结。不思议聚者。总标离相离性功德。别显之中先明离相后显离性。初中言七五不生者。合明二种末识之空。恒行识中第七是末。不恒行中五识为末故。八六寂灭者。合明二种本识之寂。恒行识中第八是本。不恒行中第六为本故。次显离性。九相空无者。第九识相亦不守性故。有空无有者。重成离相。八识有相之法空无所有故。无空无有者。重成离性。九识无相之性空无所有故一心如是离相离性。即是无量功德之聚。如是名为不思议聚。如尊所说法义皆空者。第三总结离相离性也。次明理观。于中有二。别明.总结。别明之中即有三句。入空无行不失诸业者。是空三昧。谓理观入空而无能所之行。虽无能所不失六度等业故。次明无相三昧。无我我所能所身见者。是离属见诸烦恼相。离我我所相能见所见相故。内外结使悉皆寂静者。是离属爱诸结使相。内门诸结外门诸使三界烦恼诸相空故。如是名为无相三昧。故愿亦息者。是明无愿三昧。由三界法皆寂静故。愿求之心自然永息。如是名为无愿三昧也。如是理观慧定真如者。是总结句。如前三种皆是理观止观无偏能所无二故。尊者常说寔如空法即良药也者。第三审问。如是空法具诸功德治诸结使。是故应即为良药耶。

经曰。佛言如是何以故空故空性无生心常无生空性无灭心常无灭空性无住心亦无住空性无为心亦无为空无出入离诸得失阴界入等皆悉亦无心如不着亦复如是菩萨我说诸空破诸有故。

论曰。此是如来定许。于中有三。一者总许。言空故者所以为良药者。只由空故有即生病故。空性已下第二别许。于中有二。先明服空药故离流转之果患。后显服空药故治取着之因病。初中言空性无生心常无生者。入空之心同空无生故。又随无灭心常无灭。生灭正是无常之义故翻彼二名为常也。心亦无住者。非但无初后相亦无中间住相。此是别明离三相也。心亦无为者。总显离彼三有为相。是明服空离无常病。次明亦离取着之病。无出入者。无有出观入观之异。离得失者。亦离得新失古之相。心如不着亦如是者。能观之心亦如空理。不取出入得失之相。不着阴界入等之法。是明服空离取着病也。我说诸空破诸有故者。第三结定。就实而言。空理无二。而说五三等诸空者。为破诸人着有病故。随病众多说空亦尔。又复理实非空不空。但为破有强说为空。非空言下存空性也。以是二意结诸空教。

经曰。地藏菩萨言尊者知有非实如阳焰水知实非无如火性王如是观者是人智耶。

论曰。六品六疑却次而决。别决总定竟在于前。此下第二一品三疑顺次而遣。于中有三。谓如来藏一品之中复起三疑次第遣故。第一疑者。谓彼梵行长者颂言。若说法有一。如焰水迷倒。又言若见于法无。如盲无日倒。有依彼说而生疑云。长者俗人如是判说。为妄见耶。为真智耶。作如是疑不肯信受。为遣彼疑举彼事问。焰水之喻如前已说。知实非无者。能知一实义性非无。彼说计无实者。如盲无日倒故。是知长者。知实非无。非无之义如火性王。谓如木中有火大性。分析求之不得火相。而实不无木中火性。钻而求之火必现故。一心亦尔。分析诸相不得心性。而实不无诸法中心。修道求之一心显故。如是火性相隐势大如似国主。故名王也。长者如是离二边观。是人智耶。如是问也。

经曰。佛言如是何以故是人真观观一寂灭相与不相等以空取以修空故不失见佛以见佛故不顺三流。

论曰。此下如来决疑。于中有二。直决释决。言如是者。决是人智。何以故下释其是智。于中有二。略释广演。初中言观一寂灭者。观一心法寂灭义故。相与不相等以空取者。观有相俗与无相真等不存故。融为一故。如是修空正顺佛心故。常见佛身。夫曾失时故言不失见佛。以常见佛弥增空观。空观增进违逆诸有。故言不顺三流。三流具摄三界烦恼。谓欲流有流及无明流。是谓三流义如常说。

经曰。于大乘中三解脱道一体无性以其无性故空空故无相无相故无作无作故无求无求故无愿以是业故净心以心净故见佛以见佛故当生净土菩萨于是深法三化勤修慧定圆成即超三界。

论曰。此是第二广演。于中有二先明三解脱道胜利。后显三化勤修胜利。初中言一体无性者。对彼小乘三解脱门别体有性故。显大乘菩萨观行一体。观心证无性时随义假说立三解脱。约其忘体性义立空解脱。忘即体相义门立无相解脱。忘即体用义门立无作解脱。亦名无愿解脱。为显唯一无分别观。于一切法体性相用。无所不遣无所不融。是故建立三解脱门。以是业故净心者以忘一切体相用故。能净出观涉俗之心离诸染着。离染着心能见报佛。见报佛故得生净土。是为三解脱道胜利也。于是深法三化勤修者。谓于空法勤修三空。何者。空相亦空是一化修。空空亦空是二化修。所空亦空是三化修义如前说故不别论。三化勤修即达一心。达一心故慧定圆成。圆成之地即超三界。是为三化勤修胜利也。

经曰。地藏菩萨言如来所说无生无灭即是无常灭是生灭生灭灭已寂灭为常常故不断是不断法离诸三界动不动法于有为法如避火坑依何等法而自呵责入彼一门。

论曰。此下遣其如来藏品之第二疑。彼言了见识为常。是识常寂灭。寂灭亦寂灭。有依彼文而生疑云。如是常住之寂灭法虽可欣乐而是希夷。众生之心麁浅难调。如何调心得趣彼门。乘如是疑作如是问。问中有二。初举果远。后问入因。初中言无生无灭。即是无常者。即领前言是识常寂灭。本来寂灭故。是无生无灭。而本非常故是无常也。灭是生灭生灭灭已寂灭为常者。即领前言寂灭亦寂灭。又言了见识为常。于有为法已下第二正问。趣入彼门方便前虽有说。方便正观而略说故更请广说。

经曰。佛言菩萨于三大事呵责其心。于三大谛而入其行。地藏菩萨言。云何三事而责其心。云何三谛而入一行。佛言三事者。一谓因二谓果三谓识。如是三事从本空无非我真我。云何于是而生爱染。观是三事为系所飘飘流苦海。以如是事常自呵责。三谛者。一谓菩提之道是平等谛非不等谛。二谓大觉正智得谛非邪智得谛。三谓慧定无异行入谛非杂行入谛。以是三谛而修佛道。是人于是法无不得正觉。得正觉智流大极慈。己他俱利成佛菩提。

论曰。是文有四。初问.次答.三请.四说。说中有二。先说呵厌方便。后示趣入方便。初中言因者五戒十善之因。果者人天富乐之果。识者能持因果即是本识。众生计此为自内我。而是性空故非是我。无我之理方是真我。故于非我不应爱染。观是三事为系所飘者。谓由四系障理定心。令是三事飘流苦海故。何等名为四系。如对法论谛品中云。系有四种。谓贪欲身系.瞋恚身系.戒禁取身系.此实执取身系。以能障碍定意性身故名为系。所以者何。由此能障定心自性之身故名为系。非障色身何以故能为四种心乱因故。谓由贪爱财物等为因令心散乱。于鬪诤事不正行为因令心散乱。于难行戒禁苦恼为因令心散乱。不如正理推求境界为因令心散乱。由彼依止各别见故。于所知境不如正理种种推度妄生执着。谓唯此真余并愚妄。由此为因令心散动。于何散动。谓于定心如实智见故。以如是事常自呵责者。呵责能飘四系而厌所流三事故。已说呵厌方便。云何趣入方便。所谓审谛于三谛故。一谓菩提之道是平等谛非不等谛者。谓佛所证性净菩提无不通泰故名为道。一切有情皆同此性无一不归。是究竟道故言平等非不平等。是即对治二乘别趣也。二谓大觉正智得谛非邪智得谛者。谓一切智大觉之果唯证平等正智所得。非缘冥谛大有等境邪智所得。是即对治诸外道执也。三谓慧定无异行入谛非杂行入谛者。谓得正智入平等时。慧定圆融无别行相。方是真入于平等谛。非如世间分别之心。王数别体定慧异行。如是杂行非真入故。是即对治世间观行未证谓证增上慢者。如是三种通名谛者。审谛之观。所观境故。遍治如是三种异执。乃能正修于一佛道故。言以是三谛而修佛道。次显修道所得之果。是人于是法无不得正觉者。是显自利智德之果。于是三法而修佛道。无有不获正觉果故。得正觉智流大极慈者。是显利他恩德之果。普流大极无缘之慈。遍周法界无不利故。己他俱利成佛菩提者。总结前二。二利圆满。成等觉故。

经曰。地藏菩萨言尊者如是之法即无因缘若无缘法因即不起云何不动法入如来。

论曰。此下遣彼如来藏品第三之疑。如彼品颂末言。转所取能取入于如来藏。有依此说而疑彼云。此中菩提之道平等之谛即是如来藏不待因缘力。云何彼转能所之因而能得入如来藏法。有作是疑故乘彼问。即无因缘者。由平等故不从因缘。又平等故即无余缘。余缘无故因不能起。云何于彼无起动法。而用因缘得入如来。若用因力之所入者。即待因缘非不动故。

经曰。尔时如来欲宣此义而说偈言 一切诸法相性空无不动是法于是时不于是时起法无有异时不于异时起法无动不动性空故寂灭性空寂灭时是法是时现离相故寂住寂住故不缘。

论曰。此下如来正决所疑。宣其平等不动而有得入之义。八行颂中即有二分。前三略说。后五广宣。略中有二。前三颂明不动之义。后一颂显得入之义。初中有三。谓标.释.结。谓初二句标不动义。次有四句释不动义。是法于是时不于是时起者。是时者谓此世。此世者是现在。现在之时永无暂住。细除已未即无中间。如除光阴无中间处。故于是时不得有起。法无有异时不于异时起者。言异时者所谓过未。未来未有故无起义。过去已无亦无起义。由是道理法无起动。既无生起之动亦无恒住不动。故言法无动不动性空故寂灭。是二句者结不动义。次有一颂明得入义。性空寂灭时者。了见性空寂灭之时。不动之法是时显现。显现于心故言得入。如是上半明得入义。然此显法离一切相。离诸相故寂静而住。住寂静故恒不从缘。是故虽有入不废离缘义。如是下半显离缘义也。

经曰。是诸缘起法是法缘不生因缘生灭无生灭性空寂缘性能所缘是缘本缘起故法起非缘缘无起亦尔因缘所生法是法是因缘因缘生灭相彼即无生灭。

论曰。此下第二广宣于中有二。是前三颂广不动义。其后二颂宣得入义。初中亦二。谓前二颂推本无得以显不动。后之一颂逐末无得以显不动。初中有三。谓标.释.结。初言是诸缘起法是法缘不生者。标诸果法其缘不生。次有四句释不生义。因缘生灭无者。明诸因缘生灭不住故无生果之功能也。生灭性空寂者。以不住故即无生灭。性空寂故亦不生果。缘性能所缘者。因缘种子冥伏名性。增上缘根能对境界故名能缘。所缘境界根所对故名为所缘。次第缘法灭故不论。如是种子性缘并其能所二缘皆是本缘之所起故。故言是缘本缘起。是即其本。诸缘亦同前说。生灭性空故无生用。由是三义缘无生义。故法起非缘者。结果法起非缘所生。缘无起亦尔者。结缘无起亦同其果。次有一颂逐末无得以显不动。因缘所生法是法是因缘者。明诸果法亦为因缘。望后生法而作缘故。是诸果法既为因缘即同前说。生灭性空故言因缘生灭相彼即无生灭。前略说时直显果空故。今广时就因缘说欲显诸法因果不动即是平等菩提之道。非此法外别求菩提。是谓此偈之大意也。如肇法师言。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矣。

经曰。彼如真实相本不于出没诸法于是时自生于出没是故极净本本不因众力即于后得处得得于本得。

论曰。此二颂是宣得入义。于中有三。一者一颂对诸有动显如不动。二者二句明不动本不待众缘。三者二句明离缘法有得入义。后得处者。谓道后处。前略说中言寂灭时即是此言后得之处。既是寂灭何有处时。但离时处故寄之时处耳。得得于本得者。始觉究竟故名为得。是能得故。始觉究竟还同本觉。以之故言得于本得。上来第三决疑分竟。

经曰。尔时地藏菩萨闻佛所说心地快然时诸众等无有疑者知众心已而说偈言 我知众心疑所以殷固问如来大慈善分别无有余是诸二众等皆悉得明了我今于了处普化诸众生如佛之大悲不舍于本愿故于一子地而住于烦恼。

论曰。此是第四领解。此三颂中即有二分。前一颂半结前决疑之利。后一颂半申后普化之行。一子地者。初地已上。已证一切众生平等视诸众生如视一子。是名清净增上意乐。寄喻表心名一子地。而住于烦恼者。菩萨虽得诸法平等。而以方便力不舍烦恼。若舍一切烦恼随眠便入涅盘违本愿故。如瑜伽论三摩呬多决择中云。灭尽等至当言无漏。由与烦恼不相应故。非相应故。无所缘故。非诸烦恼之所生故。是出世间一切异生不能行故。唯除已入远地菩萨。菩萨虽能起出世法令现在前。然由方便善巧力故不舍烦恼。案云。此中言不舍者。非究竟舍。如罗汉等。故曰不舍。非全不舍。故言不舍。于中委悉。如二障章说。由不舍故言住烦恼。由是不入涅盘普化十方界故。此一卷经有三分中。第二正说竟在于前也。

经曰。尔时如来而告众言是菩萨者不可思议恒以大悲拔众生苦若有众生持是经法持是菩萨名即不堕于恶趣一切障难皆悉除灭若有众生无余杂念专念是经如法修习尔时菩萨常作化身而为说法拥护是人终不暂舍令是人等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论曰。此下第三名流通分。于中有六。一者赞人流通。二者劝众流通。三者立名流通。四者受持流通。五者忏悔流通。六者奉行流通。此即第一赞人流通。赞能流通。是经菩萨四种胜德。一者大悲普化一切功德。二者别益持是经者功德。三者化身说法功德。四者令得极果功德。

经曰。汝等菩萨若化众生皆令修习如是大乘决定了义。

论曰。此是第二劝众流通。决定了义者。为显最深最极。不可以加矣。

经曰。尔时阿难从座而起前白佛言如来所说大乘福聚决定断结无生觉利不可思议如是之法名为何经受持是经得几所福愿佛慈悲为我宣说。

论曰。此下第三立名流通。先问后答。问中亦二。先领后问。领中即显是经四种胜能。一能令持者得无量福。如经大乘福聚故。二能令持者永断诸结。如经决定断结故。三者所诠之旨是本觉利。如经无生觉利故。四者能诠之教难可思量。如经不可思议故。次问中问二事。先问经名。为知经要故。后问持福。求福持经故。

经曰。佛言善男子是经名者不可思议过去诸佛之所护念能入如来一切智海若有众生持是经者即于一切经中无所希求是经典法总持众法摄诸经要是诸经法法之系宗是经名者名摄大乘经又名金刚三昧又名无量义宗。

论曰。此下答中有二。如其次第答二问故。初中亦二。先赞名义。后正立名。初中亦二。先总叹名。后别显义。能入已下是别显义。即显三义。能入如来智海乃至无所希求者。是显金刚三昧之名之义。无法不坏无理不穷。由是令入如来智海。过是更无所希望故。是经典法总持众法摄诸经要者。是显摄大乘经之名之义。是诸经法法之系宗者。是显无量义宗之名之义。是二名义有何差别者。前明广摄众经之义。后显众经所宗之极。次立三名于中委悉者。文前二门中已广说也。

经曰。若有人受持是经典者即名受持百千诸佛如是功德譬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思议我所嘱累唯是经典。

论曰。此是答第二问。于中即显四种胜德。一者持佛胜德。是经能摄诸佛心故。如经受持百千诸佛故。二者广大胜德。如经无有边际故。三者甚深胜德。如经不可思议故。四者无比胜德。如经唯是经典故。

经曰。阿难言云何心行云何人者受持是经佛言善男子受持是经者是人心无得失常修梵行若于戏论常乐净心入于聚落心常在定若处居家不着三有。

论曰。此下第四受持流通。于中有二。一者正明受持。二者往复重显。初中亦二。先问后答。问中有二。先问受持经者心行。后问受持经者福利。答中次第答此二问。初中即明五种心行。一心无得失者。不观他人之长短故。二常修梵行者。内修离相之净行故。三常乐静心者。在动不动故。四心常在定者。入散不散故。五不着三有者。居染不染故。

经曰。是人现世有五种福一者众所尊敬二者身不横夭三者辩答邪论四者乐度众生五者能入圣道如是人者受持是经。

论曰。此是答第二问。随前五行得此五福。众所尊敬者。由其不观众之长短故。身不横夭者。由其常修离相行故。辩答邪论者。乐静心故。乐度众生者。入散常定故。能入圣道者。不着三有故。

经曰。阿难言如彼人者度诸众生得受供不佛言如是人者能为众生作大福田常行大智权实俱演是四依僧于诸供养乃至头目髓脑亦皆得受何况衣食而不得受善男子如是人者是汝知识是汝桥梁何况凡夫而不供养。

曰。此下往复重显。于中有二。先明福田之体。后显生福之能。此即初也。四依僧者。第一依是具烦恼性。位在地前。其余三依位在地上。如涅盘经之所广说。

经曰。阿难言于彼人所受持是经供养是人得几所福佛言若复有人持以满城金银而以布施不如于是人所受持是经一四句偈供养是人。

论曰。此是第二明持经者能生多福。以满城金银施不持经者所得之福不如一餐一衣。供养持此一四句偈之所得福故。

经曰。善男子令诸众生持是经者心常在定不失本心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

论曰。此下第五忏悔流通。于中有二。先赞忏悔功德。二者往复重显。初中言清凉者。灭不善因沈浊故清。离生死果热恼故凉。

经曰。阿难言忏悔先罪不入于过去也佛言如是犹如暗室若遇明灯暗即灭矣善男子无说悔先所有诸罪而以为说入于过去。

论曰。此下第二往复重显。于中即有二番问答。初番显其忏悔道理。后番显其忏悔行法。此中问意言忏悔先罪名忏悔者。先罪不入于过去耶。若先非今故入过去者。云何于无罪而有忏悔耶。答中言如是者。如是先罪不入过去故。不于无而有忏悔。所以然者。先所作罪熏于本识。种子恒流在于现在。由是道理未入过去。且今忏悔。能治生时令彼罪种不流现在。如灯生时室暗方灭。罪种不至于今现故。是时方说令入过去。而无说悔先所有罪者。先所有者非悔所及。不能令彼非先有故。但其先有令不至现。不至现者由悔所为。此与断结之义异者。彼约生灭道故。令未生者不至现在。此就相续道故。令先有者不至现在。又断结者永断种子。悔先罪者。损伏种子。增强之用不至现在故。约此义说入过去也。

经曰。阿难言云何名为忏悔佛言依此经教入真实观一入观时诸罪悉灭离诸恶趣当生净土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论曰。此是第二忏悔行法。答中有二。先明行法。后示胜利。初中言依此经教入真实观者。谓依金刚三昧教旨破诸法相名入真实。此是地前相似真观。一入观时诸罪悉灭者。一切罪障从妄想生。今破诸相入真实观。顿破一切妄想境界。所以诸罪一时悉灭。次显胜利即有二句。离诸恶趣当生净土者。是明华报。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是示果报。

经曰。佛说是经已尔时阿难及诸菩萨四部大众皆大欢喜心得决定顶礼佛足欢喜奉行。

论曰。此是第六奉行流通。于中四句。皆大欢喜者。闻法欢喜故。心得决定者。离诸疑惑故。顶礼佛足者。重法敬人故。欢喜奉行者。行时转喜故。

甚深且微金刚教今承仰信略记述愿此善根遍法界普利一切无遗缺。

金刚三昧经论卷下

伏为宝祚无疆储闱凝庆氛尘永寝朝野升平。晋阳公福海等浚寿岳齐高。次愿孀亲洎及佛奴变呻为讴向年有永镂板印施重念此经出自虬宫发起因于疾病。更愿普及法界含生。生生不闻疾病之音。不处胞胎常游诸佛净妙国土尔。甲辰八月初五日优婆塞郑晏志。

 

经疏部

previous.png   back_to_top.png

[ HOME | 中文主頁 | 經典 | ENGLISH | SUTRA | CHỬ VIỆT | KINH ĐIỂN | GALLERY | CONTACTS ]

google-site-verification=Iz-GZ95MYH-GJvh3OcJbtL1jFXP5nYmuItnb9Q24Bk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