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玄论卷第七
胡吉藏撰
信解品譬喻义
光宅师为九譬。一者父子相失。二者父子相见。三者唤子不得。四者唤子得。五者教作人。六者付财。七者知子志大。八者委家业。九者得家业欢喜。
评曰。此譬难明。备含众意不可就文说之。今当广序其相有十四条。此喻可领上品自明也。
第一定譬多少。若就义意始终论之便有十恩即成十数。如前释也。二者就文及教意凡有八譬。一者父子相失。二者父子相见。三唤子不得。四冷水洒面。五唤子得。六付财密化。七陶练小心。八委家业也。然此八譬总摄一化始终略尽也。父子相失譬者。昔曾禀大教而背化流浪五趣子失父也。从背化已后求其大乘善机不得父失子也。父子相见譬者从背化已后大机应发。当悟一乘子见父也。见子机发堪受大化父见子也。唤子不得譬者初成道时大机未动不堪受一乘化也。冷水洒面譬者初成道时但堪受人天教。为瞽龙及提谓等说三归五戒也。唤子得譬者趣鹿苑为说出世二乘教也。付财密化譬者。大机远动命说波若辨菩萨行。密排其小执潜开其大心也。陶练小心譬者。文云复经少时。即是从波若已后诸方等经广说菩萨行门。具现大士神变。令稍鄙小情欣慕大道。如净名等经迦叶自叹也。第八委家业譬者。心渐通泰小心遂移。为说一乘入佛知见也。故始终委具此八。但冷水洒面。唤子不得譬中通明之也。陶练小心经文既少。属家业摄故但六譬也。今以文义详之进宜应八辟。退有六譬。不应开为九也。
问。何故无教作人譬耶。
答。教作人犹是唤子得耳。即是鹿苑时事更无别教。故不应开为二也。
问。若教作人譬属小乘化得故合为一者。付财譬属大乘化亦应不别开为一也。
答。付财譬进未及一乘退复非三藏。既是别教复是别时。宜开为一也。唤子得与教作人无有二教。亦无二时不应开为两也。
问。知子大志譬。得家业欢喜譬。何故不取耶。
答。此并属一乘化得中之枝流故不应开也。又责曰若知子大志及得家业遂开为二譬者。唤子得中亦有知其小志。何不开耶。故应观其义类。不可随取片文也。
第二明领前不领前。
问。经师皆言后譬一一领前如前次第。是事云何。
评曰。是事不然。若依前次第但有前次第失后次第。若都不依前不名领解。以文义而详具二意也。一者就今譬自有次第者。子自序始终但有三时。一幼稚时。二失父时。三还归乡时。此三摄譬尽矣。初学大乘谓幼稚时。背化起惑名失父时。变迷从悟为归乡时也。就第三归乡时中复有三时。一者去家远时如向国。二者去家近时如至城。三者至父舍时。初喻悟理犹奢。次悟稍近。三与理交接也。于第三时中复三时。一初见父不识时。二不受父教时。三堪渐诱引时。第一喻后得悟理如见父。初无大机如不识父。次喻以无大机不受大化。三喻既有小机堪受小化。第三时中复有三时。一受雇除粪时。二领受财物时。三知是父子时。初喻禀二乘教时。次喻闻大乘教时。三喻闻法华时。摄大乘论云乘有三种。一者二乘二者大乘三者一乘。与此三符会也。若别开此三时则成十譬。一幼稚譬。二失父譬。三游行还归乡譬。四至城譬。五至舍譬。六不识父譬。七不受父。教譬。八佣作譬。九领受财物譬。十知是父子譬。次就父序譬意凡有九种。一生子幼稚譬。二失子譬。三觅子不得譬。四不废家业譬。五见子便识譬。六唤子不得譬。七雇子除粪譬。八者付财譬。九会天性譬。此九即是次第宿世始为说大乘为生子幼稚也。背化起惑名父失子遍求。大乘善根未成谓觅子不得子。虽善根未成而诸菩萨道缘已熟。不可背化名不废家业。见其大机当发识其曾受大化名见子便识。初未堪实化名唤子不得。但堪权诱如雇除粪。大机远动故命说大法如付财。道缘已成须会天性也。
问。初明八譬次明六譬次明十譬后明九譬。以何因缘有四种释耶。
答。皆有义也。初就一化始终具有八譬。次就正譬但有其六。后据子自序始终故有十譬。次就文意但有九。前二父子合论。后二父子各辨。以经意多含非片言可尽。如释论摄大乘论等。释一经文多有复次。又身子闻说一偈知其千义。目连止了五百。故一句之中具含多义也。若领上者父子相失领上总譬。总譬虽有六义而不出能化所化。故明父子相失即领总譬也。又见火譬中明父子相失。如云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此宅。即是子失父义。子既失父即是父失子也。若尔父子相失。可兼领二譬意也。父子相见譬头上见火譬。但上明见火正是法身地见。故云是时长者在门外立。方便品亦然。故云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谓法身地见也。今云父子相见者可就本迹二处明之。一者未垂迹时在法身地。众生大机动扣于法身名子见父。佛于法身地见大机动名父见子。若尔从其父先来求子不得此中即含子见父父见子义也。二者就迹中而言。初成道时见其大机当发名父见子。中止一城踞师子座尔时始明父子相见。若尔父子相失及父子相见二譬相带领上见火譬也。唤子不得领上救子不得。唤子得领上救子得。委家业领上等赐大车也。冷水洒面领初成道时说人天教。付财领佛说波若教。此二譬来者。在昔闻犹未悟。因今悟昔不领上六譬也。不领不虚譬者。既领一化大宗方悟。佛屈曲恩深崎岴德重乃患惭之不足。岂敢疑佛虚哉。又如此而悟即是总领不虚旨也。
第三明三化。三化者初一往化。二随遂化。三毕竟化。此三化摄八譬也。一往化者过去为说大乘也。二随遂化者从背化已后流浪五趣。菩萨随入生死而教化之。三毕竟化者从父子相见如悟一乘受记作佛得不退转谓毕竟化也。又初说人天乘为一往化为说二乘。乃至法华之前四十余年随遂不舍谓随遂化也。三说法华得记作佛谓毕竟化也。又初说二乘权诱为一往化。众生遂保执而住不更进求。如来终不舍之。或令自说大法。或闻他说大谓随遂化。至法华时方得了悟为毕竟化。又初说大乘波若教名一往化。从波若已后历闻诸方等经为随遂化。终悟一乘成大果实如秋收冬藏为毕竟化。又今唯为说法华为一往化。从此已后乃至十地常教化之为随遂化。至金刚心等觉地时。化令得妙觉地圆满谓毕竟化也。又结僧那于始心名一往化。于其中间种种化之为随遂化。得佛方息为毕竟化也。
问。何故须立三化。
答。初明父子相失。后忽然相见似无因缘。是故须立三化也。
第四明三世。八譬中初父子相失是过去世事也。从见大机当发一生。应悟法华记作佛。始于顿止一城竟第八譬。皆是现在时事也。
第五明本迹。一往八譬皆是迹中事耳。如来久已成佛昔示同沙弥为说大乘。乃至今日中止一城亦是方便成佛。是以八譬皆为迹也。但父子相见都有二本二迹。一者法身见诸菩萨大机已成。故示为舍那以化之。中止一城家业不废即其事也。二者舍那成道时见诸子唯有小机无有大机。故垂为释迦以化之。脱珍御服着弊垢衣即其事也。
问。若尔法身地具照二机。双垂两迹。
答。亦得如此。但今欲明二佛传论本迹化大小二缘。故作此判也。
第六明因果。就本而言皆是果化。就迹辨者过去结缘。示沙弥之迹。但因而非果也。从中止一城谓果迹。此二中间或因或果也。
第七明化得不得。若以悟一乘受记为得者。七譬皆是唤子不得。唯第八为得也。若就大乘化为得不得者。过去为沙弥时为说大乘即是化得。从背化已后为不得。至法华悟一乘为得。如譬喻品云。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此是大乘化得也。而汝今悉忘此为不得。我今令汝忆念本愿。为诸声闻说法华经为化得也。
第八明二教。从顿止一城即序长者豪贵自在眷属宗侍等。此领华严初成佛时舍那教闻化诸菩萨也。脱珍御服着弊垢衣即是舍那之本。垂释迦之迹。遍化二乘。竟第八譬皆是领释迦教也。
第九明世出世。冷水洒面说人天教为世间法从化子得皆出世教也。
十第明大小。唤子得譬鹿苑之教为小乘化。从付财竟委家业皆大乘化也。此中无有三乘通教义。何以知之。教作人时但说二乘法名三藏教。从般若已去即付大乘法财。不复教二乘人作。故唯是大乘教也。若言波若是三乘通教者。付财之时应有通教三乘人作。
第十一明自他。般若教明自教般若已后明化教。自教者令声闻人口自说大因大果。即以此法教之。可谓以彼口自言以教其心也。从波若已后历闻诸方等经闻他说大。令其得悟故云他教也。
第十二明显密。从波若至法华之前谓显教菩萨密教二乘。如付财之说密示大法以为已任。法华教名显教二乘也。
第十三明迷悟。自父子相失竟陶练小心。二乘皆不知是佛子为迷也。至法华时始得悟也。故下文云。我今得道得果于无漏法得清净眼。尔前皆无眼也。第十四广上说。上有二章第一五譬广上昔迷。第二最后譬广上今悟。
问。以何义故有此十四义耶。
答。此譬领释迦一期始终教意尽。故作此十四条也。
药草喻品 五乘义 一音义
五乘义者。前序经一雨一云大意者。教虽万差终表一道。所表之道无二。能表之教亦一。但随五种根情故有五乘教异。既随物说五则五乘皆权。五乘既权则以不五为实。以对破五病故以不五为实也。然五既不实则不五亦权。故凡涉名言皆非究竟。但为渐诱众生故开五不五。至道寂寥何五不五耶。
问。若五乘皆是权者。前何故言二乘是权佛乘是实。故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
答。义门各异。前就三乘判有无以明权实。正欲斥二乘病故明佛乘实有二乘伪无。所以然者。二乘人谓二乘及佛乘俱是实有。故作此斥之以二乘是无故索。菩萨乘是有故不索。今明无五者就正道望之。是法不可示何曾有五与不五。言五不五者并随物说之。皆是权也。
问。道实非五不五。五不五皆是权者何因缘故不索五耶。
答。若识道非五不五而说五不五。皆是权者。此人不索不识如此权实者。亦有索五义也。
次论名义。
问。不应有五乘但应为二。人天为世间乘余三为出世间乘。又应为二乘。佛为实乘余四是权乘。佛为第一义乘余四乘皆世俗乘。如胜鬘说。又佛为果乘余四为因乘也。又应为三乘。人天乘为下乘。二乘为中乘。佛乘为上乘。又人天乘是出三途乘。二乘是出三界乘。佛乘出五百由旬乘。又人天名为不断烦恼乘。二乘名断烦恼乘。佛乘非断非不断乘。不同凡夫故非不断。不同二乘故非断。如净名云。不断烦恼亦不与俱烦恼。本不有故无可与之俱。今不无故无所断也。此法华前大乘教及法华亦有此义三藏中无此说也。又凡夫名不断乘。佛名为断乘。二乘亦断亦不断。望凡夫故断少分比佛故未断也。通今昔也。又人天名凡夫乘。二乘名圣乘。佛名非凡非圣乘。又凡夫为有乘二乘为空乘佛乘为中道乘。大乘教意也。又凡夫为着生死乘。二乘为着涅盘乘。佛名无所著乘。亦大乘教意也。又应为四乘。如胜鬘四种重檐四百亿类洲四大宝藏。故皆大乘教意以大乘教别有大地。能持四藏也。今何因缘故不二不三不四。而立五乘耶。
答。实具上来诸义即以此义摄五乘也。而今明五者此是如来渐舍法门故立五也。今采华严性起品意以序五乘大意。如经云。三恶道苦谓恶道民苦。阎罗王苦则恶道王苦。是以三途中皆是苦聚。欲舍此苦当修五戒。五戒因缘则得人身故说五戒为人乘也。但人中钝根短寿乐少苦多。欲离斯事当修十善。十善因缘则招天报名为天乘。次云三界皆苦无常破坏。如烧铁丸无可乐处。为脱此苦说声闻乘。但声闻之人从他闻法。居弟子位。外无相好内智不深。独静山间无师自悟福德利根名辟支佛。为说缘觉令舍声闻乘。缘觉之人虽无师自悟而智犹未圆。经结习不断独善自身慈悲心薄。唯有佛乘最为无上。众德斯备结习永亡。自利已满广能度他。故说佛乘令舍缘觉。然昔欲示渐舍法门故说五乘。禀教之徒不解佛意。遂保三乘皆是究竟也。
问。为五人说五为一人说五。
答。具二义也。如恒河中七人具七。一人具七。
问。今昔说五云何异。
答。昔说五乘二乘明未极。三已究竟。今说五者如华严说渐舍法门。
问。上云华严叙昔意云何言今说五耶。
答。今教叙昔教所表意也。
次论开合同异。
问。论明五善胜鬘辨四藏。法华三草二木。云何同异。
答。五善者人天为二善。二乘为一善。佛菩萨为二善。以人天五戒十善优劣不同故开为二。二乘利钝根为异。而智断义齐故合为一。佛与菩萨万行万德因果升降。宜开为两。五善则开大合小。五乘则开小合大。四藏则合凡开圣。五乘则凡圣俱开也。此皆随缘不同不须曲会也。三草二木者有人言。人天为小草二乘为中草。外凡为大草内凡为小树。初地至十地为大树。有人言内凡为大草。初地至七地皆为小树。八地为大树。
评曰。位义难明。今以合譬为正。合二草譬如前判也。合大草云求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名大草。既称佛道必应从外凡十信位至内凡三十心。此四十心皆是大草。所以然者。未得无生植根犹浅。宜与草名。又既以二乘为中草。则地前四十心皆属菩萨。故云名大草也。初地至六地名为小树。七地已上名为大树。
问。何以知然。
答。释论判无生有两位。一初地二七地。晚见法华论亦云初地无生七地无生。无生既两树亦例然。
问。此经云何证七地为大树耶。
答。释论云位居七地得无生忍具六神通。此经云得神通力转不退轮。故相会也。
问。何以知初地如小树。
答。论既云初地得无上。此经云又诸佛子决定无疑。无疑即是断道。以地前烦恼未断不得称为无疑。又初果人拟菩萨初地。初果既断疑。今初地亦尔。又地论云。初地名决定位。此四处文皆相扶也。次论三草二木位次第义。人天为世间故譬之小草。二乘为出世故譬之中草。此从世至出世也。十信已上回向已还。此四十心即是大乘名为大草。此从小入大也。登地已上六地已还名为小树。此从凡夫至圣也。七地已上十地已还名为大树。此即从浅至深。斯则总摄凡圣收罗大小。故有三草二木之譬也。
一音义。
问。经明一云一雨随根受润。与一音说法随类异解此有何异。
答。有同有异。异者云雨来意。如说经因缘中辨之。今略举二意。一者取无心而能普益。二者欲显同一正道随根成异也。一音者欲明如来三密不可思议。凡夫二乘不能测度。所以然者。下位之人但以一音令缘同闻一。不能以一音令万类异闻。唯佛能尔故名口密不可思议也。
问。上来所明一音与一雨义异。云何复是同耶。
答。一云一雨同明一教。但得随根成异。一音亦为显一道。随类万差。此无异也。
问。云何名为一音耶。
答。有人言。唯一法身。法身不二故名为一。从一法身出音。以法身为名故云一音也。
评曰。大品释相好。云以一音报众声。不明法身故非解也。有人言一时中并出众音。故云一音也。
评曰。经但云一音不云众音并出。亦非所用。有人言身为天竺之身。音为天竺之音。故云一音。
评曰。佛能随咄一音非局天竺。又有人言五音之中随用一音。
评曰。佛既托一方之迹受一土之音。五音义通亦非所用也。今所明者此义多含略明四种。一者依药草品明一大云普覆。一大雨遍洽。喻一乘大法音。故名一音。但大缘悟大故称于大。小缘悟小小不称为大。故一音之名主一大乘音也。
问。云何小不称大。
答。如说大般涅盘。而道成罗汉。维摩经广辨净佛国土。而取证小乘。如是等皆是小缘。闻大而不称大。故一音之名正主于大也。
问。此经何故一音遍主大耶。
答。欲显唯有一乘无有五乘。故一音主大乘也。
问。何以知一音遍主大耶。
答。经云一大云一大雨。故知主一大乘音也。二者如净名所辨。明如来一音说法而万类异解。
问。此据何一音耶。
答。既云佛以一音说法即是佛音。佛音者一梵音。
问。何故主一梵音。
答。就一方化迹托形天竺报得梵音。是以一音主梵音也。
问。此言何所出耶。
答。毘婆娑中作此说也。佛于鹿薗以一梵音演说四谛。五人则闻人语说四谛。八万天则闻天语说四谛。地夜叉闻夜叉语说四谛。故唱告之。如是展转闻至于梵世。故知一音主梵音也。
问。为是梵天音故名梵音。如报得天眼故名天眼耶。
答。不尔。此是八种音中清净最妙音名为梵音。非梵天音也。故释论云佛生人中受人法故是人音。又若是梵天音者人则不闻。故知非也。
问。释论云小乘法中无不可思议。如六十劫说法华经谓如食顷。云何三藏中明以一音说法随类解耶。
答。小乘虽无六十劫说法华经。不可思议有余五不可思议。谓佛力龙力等。今一音说法即是明佛不可思议也。次言一音者不必但局梵音。如来随吐一音能令异类各闻。故名一音也。又一音者人闻即人音天闻则天音。非人非天也。以是天人音故名为多。以非人非天故名一音。乃至声闻闻小菩萨闻大。而音非大非小故名为一也。
问。人闻则人音天闻则天音。而音非人非天者。亦应一缘闻则音一多缘闻则音多。而音非一非多也。
答曰。然也。
问。若尔音缘闻则音。非音缘闻则非音。
答曰。亦然也。是故经云。同在一座有人闻佛说法。有人见佛默然。如肇师云。心生于有心像出于有像。即其事也。
问。若尔前何故言一音耶。
答。正为下位之人不能以一音令万类异解。叹佛能尔。故明一音也。
问。云何但说一音令万类异闻。
答。华严前后略明三事。一者明佛能出众生数等音。余人不能尔。唯佛独能故佛不思议。二者佛能于一音中并出众生数等音。故一切众生各有所闻。此明余人不能于一音中出一切音佛能尔也。三者一音说法。能令一切各有所闻。亦不分一音以为多音。余不能尔唯佛独能若尔者具三种义。不可局之。以一此三。皆是显佛口密不思议事。口密既三身亦如是。
问。华严性起品云。大梵天王以少方便大千众生皆见己身亦不分身。若尔余人亦能何故唯佛耶。
答。彼唯局大千如来普周法界。彼则有心所作。如来无心化物。又菩萨眼入三昧。耳出正受。观眼无生说空非有。彼不能尔。何由及佛。
问。此四种辨一音。今昔明之以何为正。
答。通皆具也。但有唯一乘音。正在今教。余三通今昔也。
问。佛有二种光一常光。初生至灭常自有之。即丈光相。二非常光。随时示现。一音说法令万类异解。为是常音为是示现。
答。八十种好中云以一音报众声。若尔此是佛常音也。
问。一音说法有几事耶。
答。依净名经略明三种。一者佛随吐一音万类异解。六道众生皆谓佛各同其语也。二者但说一法随义普行。好施者闻施好戒者闻戒各蒙利益。三者明说事是同而欣忧兼发。此有二事如说一苦法生四种心。有人闻苦生怖畏有人闻苦欲脱之。故生欢喜。有人闻苦心生厌离有人闻苦实知是苦断于疑心也。二者闻四种法生四种心。如闻三涂苦则怖。闻人天妙乐则喜。闻不净则厌离。闻因果则断疑。两义中前意正也。
授记品 明授记义 论曰十种因缘为二乘授记。如前说。
问。若此经明授记者何故净名广破授记。又思益经云。愿我生生不闻授记名字。大品云。若住阿鞞跋致及授记皆是戏论。今何因缘故明授记耶。
答。不相违也。菩萨之人言有记可授有人能受。则是人法之见。为破此病故言无记。二乘之人谓不得记但菩萨得记。为二乘人故明授记。此是各各为人门也。又有二谛。为世谛故明有记。为第一义门故说无记。二言皆实也。又经明无记者此辨记无所记。今明记者此是无所记故名为记。般若明无所得即是得。以是得无所得也。但授记有二种三种四种六种九种十种。
二种者有八种二。初明通别二。所言通记者。如法师品说。若佛在世及灭度后闻法华经一偈一句。一念随喜皆与授记。所以然者。唯有一乘无有余乘。故无异路必得作佛。二者别记谓。于佛前别授劫数之记。如三周说法三根人得授记也。第二二种者。一正因门授记。二缘因门授记。正因门授记者如常不轻菩萨说。四众皆当作佛。然此四众未有信一乘心。但身中有佛性必当作佛。法华论释常不轻品。一切众生实有佛性故当作佛也。明缘因授记者。如法师品。以信法华即是缘因。所以但明此二。佛性者然果。得生唯有二种。一正因二缘因。如乳有酪性要具二因。乳为正因。燸等法为缘因。众生有佛性亦具二因。一者众生是正因。二者假信解等法以为缘因。是以法华但明二因也。摄大乘论詺缘因为引出因。即是了因也。缘正二因授记广狭者正因则广。善恶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正因义广也。缘因但取有信解心方乃得佛记故狭也。三者迟速二种。大经云。若有众生宜闻速记则授之以速。宜闻迟记则授之以迟。
问。此迟速为是实记为是权记。
答。具二义也。一者实记。以佛见其积行已久成佛不奢故以速记。照其积行未久成佛犹奢故与迟记。二者权记。见此众生闻佛道长远久受懃苦生退没心为授速记。闻速记故精进勇猛修行趣佛。如人知去家不远力步而进也。二者有人闻速记则谓佛道易得。便起轻心生于懈怠。为此人故与其迟记令贵佛道使懃精进。
问。实记可有实益虚记应无实益。
答。如来实记亦有实益虚记亦有实益。以皆益故皆是实也。四者约授记人凡有二种。一佛授记二菩萨授记。如常不轻菩萨授四众记。
问。常不轻既是菩萨云何乃授佛记。
答。菩萨不得授劫数成佛之记得授通记。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又无有余乘唯一佛乘。然道理推之得授佛记。乃至凡夫知有佛性一乘者亦得授他记也。
问。何故授劫数起唯是佛耶。
答。成佛事大。非是佛果无以授之又成佛必须佛授所以然者。成佛必须见佛性明了法身显现。十地已还见佛性未明法身未现。故不得授见性明了法身显现记也。
问。如十地菩萨知他未来一劫乃至十劫成佛。何故不得授其记汝过十劫当成佛耶。
答。虽知成佛久近亦不得授之。但成佛事大。必前佛后佛相传须佛授也。五者二世授记。自有佛在世为其授记。自有悬授佛灭度后人记。如化城品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生在余国闻法华经得成佛道也。六者今昔二种。昔但授菩萨作佛记。未授声闻记。今亦授菩萨亦记二乘。七者善恶二种授记等。不记调达恶人今始记之。八者男女现成佛不现成佛记。昔明女人不得现身成佛。今记现身成佛如龙女等。
次明三种授记。释论云。有人自知得记他人不知。有他知得记而自不知。有自他俱知也。真谛三藏翻摄大乘明三种授记。一当得记。从外凡至十回向当得佛。二加行记。初地至七地增众行。三圆满记。八地至佛地。又有三种一时节记。三十四阿僧祇劫。二修行记。谓修十度。三究竟记。至于万德。初又有三。一远因记。外凡至十行去佛远。二近因记。十回向已上去佛近。三至得记。初地已上得法身理也。次修行记亦三。一下道种谓十信。二成就即三十心。三解脱初地已上也。次究竟记有四。一化主二处所三大众四说法也。三藏又出中阿含及萨婆多义。明凡欲至佛要三僧祇行行。初僧祇行行犹退为小乘。曰不定位。次二僧祇行行不退曰定位。三僧祇断见思惑堪受记。今未详此释。与释论及旧出小乘义不相应也次明四种授记。出首楞严经及释论犹未见经本。可更看经文拣之。及释论有四。一未发心授记。二发心授记。三不现前授记。亦名密授记。四现前授记。未发心授记有二种。一者昔是具缚众生都未预五乘善所摄。而佛悬记其未来成三乘果。如释论记鸽鸟事。未来生八万大劫犹受鸽身。后过无数劫乃舍鸽身方得人身。发心行行得辟支佛也。
问。记此鸽有何益耶。
答。于鸽无益。身子等因此知佛智不可思议令多人发心。身子悔取小道。但为益人不为利鸽。二者依首楞严经意言。其人过去久已发心行行。但在轻毛位随风东西。未可是詺故云未发心。又此人过去已曾发心。但现在未值缘。故云未得发心。此人从外凡至退位已来。又依璎珞经六心中人也。依法华是系宝珠人。以其失大解故今为此人授记。名未发心授记也。二者发心授记。如过去久发心乃至现在发心。故名发心。首楞严意。判此人位不退也。依璎珞经是七心已上人也。第三不现前授记者。唯他人知而自不知。故名不现前也。
问。自既不知何用授记。
答。其人若自闻授记则生懈怠。今欲断他疑令生欢喜故为他记。
问。他有何疑。
答。他见其积行既久又崇仰之。而不见得记。今闻得记则他闻发心也。第四现前授记即是无生忍也。南方旧云。第三人位从初地至六地。第四人位七地也。以两义证之。一者首楞严经明第三人行六度。六度即六地。第四人得无生忍。故知是七地也。二者诸经及释论云。儒童菩萨得七地无生忍。值燃灯佛方与授记。未值燃灯佛之前犹未得记。故知第四人是七地。北方论师云。第一人是外凡前人。即十信之前也。第二人是外凡即十信菩萨也。第三人三贤菩萨即恐闻记生谤。故不现前授记。第四位登初地闻不生谤现前授记也。
评曰。皆有二义取六地未得无生忍。故未得无生记作佛则如前释也。取登地得无生则如后判。释论云初地无生七地无生故也。
问。若用前释者。可言六地犹恐懈怠不现前授记耶。
答。不取此义但明六地未得无生忍。故未得无生记。所以不现前授六地菩萨无生记作佛耳。若恐懈怠者依后释也。又摄大乘论六地名有相地。亦得约此义为懈怠也。
问。授声闻记亦有四不。
答。就法华明亦具四也。常不轻授四众记。谓未发心而授也。以四众未发菩提心故。又化城品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于自功德生灭度想入于涅盘。我于余土作佛为说是经故发心作佛。是名未发心授记。即用此文。又是不现前授记也。发心授记者约迹言之。三根声闻并发菩提心信解一乘。故与授记。现前授记者。第四卷云是千二百罗汉我今现前次第与授记也。
次明五种声闻得记不得记义。一者退大学小声闻如身子之流。二者发轸学小声闻。三者以佛道声令一切闻。四内秘菩萨行外现为声闻。五增上慢声闻。增上慢声闻中复有二种。一者得四禅时谓得四果。如释论出之。得初禅时谓得初果。乃至得四禅时谓得第四果。二者不必得禅但偏修厌观。三毒不起谓得罗汉也。次明得记不得记者。若退大为小声闻约位判者。是六心以下人。但是未发心授记也。若发轸学小声闻亦是未发心授记也。但此二人优劣不同。初人已曾发心。但发心未成就故名未发心。第二人都未发心也。若第三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此位既通从初发心至佛皆是声闻也。若取中根人领解自称以佛道声令一切闻者。此正就位不退义判。属发心授记也。内秘菩萨行。此位亦通从位不退已上皆能有此事。而取登地。去此人有是现前得记也。增上慢声闻有三种人。一者亦得闻经亦得授记。如常不轻菩萨为增上慢声闻说法华经及为授记。此是未发心授记也。二者不得闻经不得授记。如释论所出得四禅者。此人命终堕无间狱也。三者得髣髴闻而不得授记。则五千之徒得闻略说而不得记也。
问。此三增上慢声闻位行云何优劣。
答。值常不轻菩萨者初谤后信。初谤故千劫堕无间狱。后信故得入菩萨位。如经文所列五千人。直明起去不明是谤。取其不谤义则胜不闻法义则劣。初人闻经故胜谤故劣也。又初人闻经不闻经皆谤。次人闻经则谤。不闻则不谤故初人劣。第二人胜。又初人多是实行人。五千多是变化人。第三人临命终时生邪见谤无圣道。此人非但谤小亦谤大。前二人但谤大不谤小。据此义则前二人为胜后人为劣也。又第三人但堕一劫无间。初人千劫受苦。则初人为劣后人为胜。晚见论明四种声闻。一决定声闻。二增上慢声闻。三退菩提心声闻。四应化声闻。决定声闻者即是本学小乘行得证四果故名决定声闻。增上慢者不得四果妄谓言得。此二是小乘中得不得二也。退大为小及应化为小。此二就大乘中明得失故有二也。此四摄一切声闻皆尽。与上五种不相违。但广略为异耳。论明得记不得记者。退菩提心及应化人此二得记。决定声闻及增上慢此二根未熟故不与授记。
问。此释与前相违。
答。不相违也。论意解三根人得记者。皆是退大及应化人得记耳。此中无实行人得现前记也。
问。无实行人得记者。常不轻菩萨与四众授记。是何等人。
答。论云方便令其发心故。此是与实行人授记。
问。若尔前云何实行人不得记。
答。前明不得如此中三根人现前授劫数之记耳。非无通记以同有佛性而得记者。皆得与一切众生授记也。三根人就缘因门授记。常不轻就正因门授记。义各有异也。
问。叵有为实行人授劫数记耶。
答。有利益者则为授之。义亦得也。论明五种授记。一者身子迦叶名号不同。又为众所知识故与记别。二者富楼那等五百人及千二百人等同一名。故俱时与记。三者学无学等俱同一名非众所识。故一时与记。四者与提婆达多记者。示如来无怨恶心故。五者与比丘尼及龙女记者。明女人在家出家修菩萨行皆证佛果故。论直明法华经始终与五种人授记不同耳。次横论授记者。随一人具得二种授记。如三根声闻发菩提心故是发心授记。面从佛受为现前受记也。增上慢声闻即是未发菩提心得授记。是未发心授记。面从常不轻闻经是现前记。如是例义可解也。
次明四种记摄法。
问。授记何故不多不少但立四耶。
答。据位论之摄授记尽。未发心授记从具缚凡夫至六心退位也。发心授记从七心已上至三十心也。不现前初地至六地也。现前七地至十地也。又未发心外凡前人也。发心始入外凡位也。不现前内凡三十心也。现前登地至十地摄位既周。故但明四种也。又作二种双摄之也。一者发心未发心一双摄授记尽。自有未发心与记。自有已发心与记。未发心与记如鸽鸟。已发心与记从发心已上至十地皆摄也。二者现前不现前一双。自有不现前而与记。已虽无益能利益他。自有现前而与记。或可自益而他不益或自他得益。此摄记亦尽也。
次明九种授记。即是授九道记谓三乘及六道也。
次明十种授记。如华严离世间品说。
次明诸四句。有前发心后得记。后发心前得记。前发心前得记。后发心后得记。又前发心后成佛。后发心前成佛。如释迦弥勒等易解也。次法华中大小四句交络。一者小乘无胜劣大乘有胜劣。如五百人皆罗汉故小无胜劣。五百人转次授记成佛前后大有胜劣也。二者小有胜劣大无胜劣。如二千学无学人是也。二千有学及无学故有胜劣。同时成佛故无胜劣也。三者小劣大胜。如阿难得初果而先成佛者。小胜大劣如罗云得罗汉后成佛。此四释五百弟子及学无学授记品尽也。又四句。一者同是无学得记有前后。如三根罗汉等。二者同是无学同时得记。如五百罗汉。三者学无学不同而同时得记。如二千人。四者有举无学不同。得记前后亦不同。如阿难罗云等。此四句总摄三周也。
次简大小。
问。大小乘经俱有九部。何故小乘九部无授记大乘九部有授记耶。
答。授记正明作佛。作佛是大乘正宗。故大乘九部明之。小乘授记非小乘正宗。故小乘九部不说。所以法华中明九部但为趣涅盘也。
问。外国名和伽罗此云授记。何故成论同用此名而云解义经耶。
答。成论师会二名云解授记义故名解义。引彼论文从明入明等四句。即是解授记义也。今明不然。以授记非小乘正宗故。小乘论不作授记名说。何以知之。大涅盘解授记经引阿逸多作佛事。故知尔也。
问。授记是一义耳。何故十二部中以授记为一经耶。
答。授记虽是一义以其作佛事大。又授九道记亦是大事故可为一部也。
问。为能记名记所记名记。为能所合明记。
答。授记经者正取文言为经。故以能记之言为记也。又本记前人作佛又取所记名记。如目连记。两等三能所合目易知也。
次释化城义。
问。三车化城既同是权。二品来意有何异耶。
答。索车中已明。余未尽者更序其相。但声闻有二种。一发轸学小。二者退大为小。三车为发轸学小人令出三界当得三乘。若化城譬者。为退大为小人本求佛乘。惮佛道长远欲退受人天之乐。故于中路为止息说二涅盘也。然通而为论二文皆含两义。取其正意则如向说也。
问。方便品明何义。
答。乃具含二义。而正取初意是以三周说法可为二例。初二周说法正为发轸学小声闻。二周领解亦然。第三周说法正为退大学小声闻。领解亦然。
问。前应为退大取小人说。何故前为发轸学小人耶。
答。学小之人执病既强。故先须斥之故初为也。
问。身子皆是退大取小人。故云三万亿佛所修学大乘。则知先为退大取小人也。
答。身子是权行人。为引发轸学小实行之人故先对身子也。如摄大乘论云。身子化人既得授记。令未定入二乘正位者改小乘行。已入正位者令其练根学菩萨道也。
问。前明五种声闻今何故但明二种。
答。虽有五种声闻但法华教起正为二人。以发轸学小令改小而信大。退大为小亦令还学本大。故但为二人也。权行人乃是欲诱引此二种人。故不须为也。以佛道声令一切闻即是前二人得悟。能以佛道声令一切闻。为之已竟。亦不须为也。增上慢者惮教不受。如五千之徒。此未可为也。
问。此之二人得悟有深浅不。
答。初人但得信佛语耳。第二人随位浅深也。
问。化城与三车何异。
答。直言三车则通今昔。若言化城但是今教。昔未言化也。
问。就譬而言有何异耶。
答。作三车者此举说法轮为譬。若是化城以神通轮为譬。何以知之。长者虚指门外说有三车。故知是说法轮譬也。化城则明导师以神通力化作大城。则以通轮为譬也。又三车以声为譬。化城则举色为譬。诸子但耳闻车而眼不见。故举声譬。众人眼见城故举色譬也。但城譬之中非无有声。如导师抚慰乃至集众告言皆是声也。车譬之中非无有色。如长者指门外示彼三车即是色也。但城据眼见车就耳闻。如前正意。
问。既举二轮为譬者有二轮事不。
答。二譬皆是佛说。但是说法轮。无有现通事。故非神通也。
问。三车及化城何异。
答。前已释之。未尽者更说约此别为四句。一者实而非权。谓一大车。二者权而非实。即二使及化城也。三者亦权亦实。谓三车也。于一说三故为权也。余二非真唯一为实故名实也。四非权非实者前。虽有三句唯成权实二句。权实是因缘义。故权实则不实。实权则非权。直唱权实。宛然而未曾权实即第四句也。又若约五乘者人天乘非一乘。故非实非三乘。故非权为第四句。
问。二使与城何殊。
答。前已释之。未尽者更序之。一者使就人为譬。人能指示是非如教能诠理邪正。城以法为譬但明止息耳。二者使人动而城静使动喻说教被缘。城静取安隐无患也。三者使人喻教。一城譬理。四者使人有二即四谛十二缘城则唯一两智不殊。二涅盘无异也。
问。二乘二智有异。云何无异。又入无余无异。有余有异。云何无异耶。
答。可两望之。取其同得二智。同得二涅盘。故言无异。此可譬一城也。取其二智不同有余差别。则譬二教深浅。如两车麁妙也。五者二使但在因中。入城登车皆据果地。六者二使譬教门通诠因果。城车则但在果门。七者二教诠为无为。而但体是有为。城车通为无为也。八者城则是无。使则是有。实无小乘究竟果故云无。化作无教是佛说而不无佛教故言有也。
问。既实无究竟果而权明有者。亦实无小乘教亦权说有小乘教。此义应齐。何故不例。
答。非无佛之言教。为会小教归一大教故。云我此九部法随须众生说。入大乘为本故教有也。究竟之果既无不可会归一果。如不可从化城归宝所也。
问。若果是无不可会者。智断无。应不可会。何得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
答。可细寻其旨也。此智断可两望之。若言智断究竟此则无故不可会。而有此不究竟之智断。宜会归一乘。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也。论释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谓前菩提心退已还发前所修。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此意明取菩提心善根故是菩萨道耳。二乘智断皆是菩萨道之远缘。人天善根亦尔也。
问。何故不言汝等所行是菩萨果。
答。二乘正谓是果而非道。今斥其病故云是道非果。道者因义也。汝等所行若因若果皆是菩萨家道耳。
问。菩萨有果如信解中云我今得道得果。大品云有法是菩萨道。无法是菩萨果。何故不言汝等所行是菩萨果耶。
答。约此义亦得也。但今言道者取菩萨若果若道望佛并为因。皆悉是道故言是菩萨道耳。
法华玄论卷第七
经疏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