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509 [cf. No. 223] 卷第六十二
大智度论释照明品第四十(卷六十二)
圣者龙树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经】
尔时,慧命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
佛言:「是般若波罗蜜。」
「世尊!般若波罗蜜能照一切法,毕竟净故。
「世尊!应礼般若波罗蜜。
「世尊!般若波罗蜜不着三界。
「世尊!般若波罗蜜除诸闇冥,一切烦恼诸见除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一切助道法中最上。
「世尊!般若波罗蜜安隐,能断一切怖畏苦恼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能与光明,五眼庄严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能示导堕邪道众生离二边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是一切种智,一切烦恼及习断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诸菩萨摩诃萨母,能生诸佛法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不生不灭,自相空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远离生死,非常非灭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无救者作护,施一切珍宝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具足力,无能破坏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能转三转十二行法轮,一切诸法不转不还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能示诸法性,无法有法空故。」
「世尊!应云何供养般若波罗蜜?」
佛言:「当如供养世尊。礼般若波罗蜜,当如礼世尊。何以故?
「世尊不异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不异世尊;世尊即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即是世尊。
「是般若波罗蜜中,出生诸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
「般若波罗蜜中,生十善道,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五神通,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是般若波罗蜜中,生佛十力、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种智。」
尔时,释提桓因心念:「何因缘故舍利弗问是事?」念已,语舍利弗:「何因缘故问是事?」
舍利弗语释提桓因言:「憍尸迦!诸菩萨摩诃萨为般若波罗蜜守护,以沤和拘舍罗力故,于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从初发心乃至法住,于其中间所作善根,一切和合随喜,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因缘故,我问是事。
「憍尸迦!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胜檀波罗蜜、尸罗、羼提、毘梨耶、禅波罗蜜。
「譬如生盲人,若百若千,若百千而无前导,不能趣道入城。憍尸迦!五波罗蜜亦如是,离般若波罗蜜,如盲无导,不能趣道,不能得一切种智。
「憍尸迦!若五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将导,是时五波罗蜜名为有眼;般若波罗蜜将导,得波罗蜜名字。」
释提桓因语舍利弗:「如汝所言,般若波罗蜜将导五波罗蜜故,得波罗蜜名字。
「舍利弗!若无檀波罗蜜,五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若无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毘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五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若尔者,何以故独赞般若波罗蜜?」
舍利弗言:「如是!如是!憍尸迦!无檀波罗蜜,五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无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毘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五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但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中,能具足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毘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以是故,憍尸迦!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中,最上、第一、最妙、无上、无与等。」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应生般若波罗蜜?」
佛告舍利弗:「色不生故,般若波罗蜜生;受、想、行、识不生故,般若波罗蜜生;檀波罗蜜不生故,般若波罗蜜生;乃至禅波罗蜜不生故,般若波罗蜜生;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佛十力乃至一切智,一切种智不生故,般若波罗蜜生。如是诸法不生故,般若波罗蜜应生。」
舍利弗言:「世尊!云何色不生故,般若波罗蜜生?乃至一切诸法不生故,般若波罗蜜应生?」
佛言:「色不起、不生、不得、不失故,乃至一切诸法不起、不生、不得、不失故,般若波罗蜜生。」
舍利弗白佛言:「如是生般若波罗蜜,与何等法合?」
佛言:「无所合,以是故得名般若波罗蜜。」
「世尊!不合何等法?」
佛言:「不与不善法合,不与善法合;不与世间法合,不与出世间法合;不与有漏法合,不与无漏法合;不与有罪法合,不与无罪法合;不与有为法合,不与无为法合。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为得诸法故生,以是故于诸法无所合。」
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亦不合萨婆若?」
佛言:「如是!憍尸迦!般若波罗蜜,亦不合萨婆若,亦不得。」
释提桓因言:「世尊!云何般若波罗蜜,亦不合萨婆若,亦不得?」
佛言:「般若波罗蜜,不如名字、不如相、不如起作法合。」
释提桓因言:「今云何合?」
佛言:「若菩萨摩诃萨如不取、不受、不住、不着、不断,如是合,亦无所合。如是,憍尸迦!般若波罗蜜,一切法合,亦无所合。」
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为一切法不起、不生、不得、不失故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作是念:『般若波罗蜜,若一切法合、若不合』,是菩萨摩诃萨则舍般若波罗蜜、远离般若波罗蜜。」
佛告须菩提:「复有因缘,菩萨摩诃萨舍般若波罗蜜、远离般若波罗蜜。若菩萨摩诃萨作是念:『是般若波罗蜜无所有、空虚、不坚固』,是菩萨摩诃萨则舍般若波罗蜜、远离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以是因缘故,舍、离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信般若波罗蜜,为信何法?」
佛告须菩提:「信般若波罗蜜,则不信色,不信受、想、行、识;不信眼乃至意;不信色乃至法;不信眼界乃至意识界;不信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毘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不信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不信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不信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不信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不信菩萨道;不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一切种智。」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信般若波罗蜜时,不信色乃至一切种智?」
佛告须菩提:「色不可得故,信般若波罗蜜,不信色;乃至一切种智不可得故,信般若波罗蜜,不信一切种智。以是故,须菩提!信般若波罗蜜时,不信色乃至不信一切种智。」
【论】
释曰:
上佛、弥勒、须菩提、释提桓因共说随喜义。舍利弗虽默然,听闻是般若波罗蜜随喜义甚深,无量无边,大利益众生;虽漏尽寂灭,发欢喜心,从坐起合掌,白佛言:「能作随喜,断诸戏论,利益无量众生,令入佛道者,是般若波罗蜜。」佛可其语,故言「是」。
般若波罗蜜中,说诸法实相;诸法实相中,无戏论垢浊,故名「毕竟清净」;毕竟清净,故能遍照一切五种法藏——所谓过去、未来、现在、无为及不可说。
是故舍利弗言:「世尊!般若波罗蜜,能照一切法,毕竟净故。」
般若波罗蜜,能守护菩萨,救诸苦恼,能满所愿。如梵天王守护三千大千世界,故众生皆礼。
三界中三毒泥所不污,故言「不着三界」。
破一切爱等百八烦恼,我见等六十二见,故言「破无明黑闇」。
诸法中智能最上,一切智能中般若波罗蜜为上;以智能为本,分别四念处等三十七品,是故言「一切助道法中最上」。
能断生、老、病、死等诸怖畏苦恼,故言「安隐」。
是般若波罗蜜中摄五眼,故言「能与光明」。
离有边无边等诸二边,故言「能示正道」。
菩萨住金刚三昧,断一切烦恼微习,令无遗余,得无碍解脱,故言「一切种智」。
复次,知一切法总相、别相,一切种智因缘,故名「一切种智」。
能生十方三世无量诸佛法故,言「诸菩萨母」。
一切法中各各自相空故,言「不生不灭」。
断、常是诸见本,诸见是诸结使本,诸结使是一切生死中苦本,是故言「远离生死」。
能令众生信三宝等诸善法宝;得诸善法宝故,得世间出世间乐;能令众生得二种乐故,言「无救者作护」。
是般若波罗蜜相,乃至十方诸佛所不能坏。所以者何?毕竟不可得故,何况余人!故言「具足波罗蜜」。
是般若波罗蜜中,无自性故,说诸法不转生死中,不还入涅盘。不生故不转,不灭故不还,故言「能转三转十二行法轮」。「三转十二行法轮」义,如先说。
一切法有二分:若有、若无。是般若中,有亦不应取,无亦不应取,离是有、无,即是诸法性,是故言「能示诸法性」。
如是等无量因缘,赞叹般若,后当广说。
是般若波罗蜜,是无相相。有人心未淳熟,求其定相不能得,便生慢心。是故舍利弗问:应云何供养?
佛教言:当如供养佛。以人从久远已来,深着众生相于贵法情薄,是故言「如供养世尊」。
智者观之,佛与般若等无异。所以者何?般若修集,即变为一切智。
此中佛自说因缘:「是般若波罗蜜中,出生贤圣等,出生十善道等,世间出世间法,乃至一切种智。」
「尔时,帝释作是念」者,帝释意:「以舍利弗漏尽离欲人,如似着法人赞叹般若。」
今舍利弗自说因缘:「菩萨为般若守护故,以方便力,能随喜福德回向,而不破般若波罗蜜相」,是事希有故,尊敬般若波罗蜜,是故问佛「云何供养」。
复次,憍尸迦!般若波罗蜜自力势故,胜五波罗蜜。
问曰:
五波罗蜜,应以五盲人作喻,何以乃说「百千」?
答曰:
此中说其力势,不论多少。
复次,若言导五不足为贵,故说「百千」。
复次,波罗蜜亦多,如《贤劫三昧》中,有八万四千种波罗蜜,广说则无量。
问曰:
檀波罗蜜亦有眼,所以者何?信有罪福,破邪见等无明,故能布施,何以故喻无眼?
答曰:
布施中智能是客来,非正体。譬如四大常和合,不得相离;诸波罗蜜和合亦如是。
不能趣道,「道」者,菩萨十地道;「城」者,一切种智等诸佛法。
复次,「道」者,八圣道分;「城」者,涅盘。
如盲人虽有手足力,不能得随意有所至;得有眼人示导,则随意所往,皆能成办。五波罗蜜,虽各各有事能,不得般若示导,尚不得二乘,何况无上道!五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将导,故得波罗蜜名字,至成佛道。
帝释问:「汝自说诸波罗蜜和合,互相佐助,如四大不得相离。如是者,般若波罗蜜亦待五法,何以独说以般若故五法得波罗蜜名字?」
答曰:虽六事和合,互相佐助,但般若波罗蜜力大,故五法因得波罗蜜名字。譬如合散,虽众药各各有力,石势大故,名为石散。
又如大军摧敌,虽各各有力,主将力大故,主得名字。
舍利弗已问供养般若事,今问「行者云何生般若波罗蜜?」
佛答:「若行者观色等诸法不生相,是则生般若波罗蜜。」
舍利弗复问:「云何观色等不生故,般若波罗蜜生?」
答曰:「色等因缘和合起,行者知色虚妄不令起,不起故不生,不生故不得,不得故不失。」
尔时,舍利弗问意:「般若无生缘处,行者亦无生,如是般若与何法合?终归何处住?得何果报?」
答曰:「般若波罗蜜无生相,故无所合。若般若波罗蜜有法合者,若善、若不善等,是不名般若波罗蜜;今无所合,故入般若波罗蜜数中。」
问曰:
若尔者,帝释已知一切法不合,何以独问「萨婆若不合」?
答曰:
帝释贵重深着是般若,于萨婆若爱未断,故言:「乃至萨婆若亦不合耶?」
佛答:「般若波罗蜜,萨婆若亦不合,一切法毕竟无生故。」
此中佛破断灭邪见,故说「合」;般若波罗蜜,不如凡夫人取相著名,作起有为法合,如佛心合。
问曰:
云何如佛心合?
答曰:
一切相虚诳,故「不取相」;一切法中有无常等过咎,故「不受」;吾我心缚着世间皆动相,故「不住」;能生种种苦恼,后变异,故「不着」;一切世间颠倒,颠倒果报不实,如幻如梦,无所灭,故「不断」。是故佛不着法,不生高心,入毕竟空善相中,深入大悲,以救众生,菩萨应如佛心合。
帝释欢喜,赞言:「希有!是般若波罗蜜,不破坏诸法,不生不得不失故,而能成就菩萨,令得至佛。」
须菩提言:「若菩萨用有所得,如是分别一切智等,一切法若合若不合,是菩萨则失般若波罗蜜。」
佛然可其言:「如是更有因缘,菩萨若取汝所说,一切法无合不合,取是空相,言般若空无所有不牢固,是亦失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知般若波罗蜜不可得相,是故问:「若信般若波罗蜜,信何法?般若波罗蜜空亦不可得,为决定心信于何法?」
佛言:「色等一切法不可信。何以故?色等一切法自性不可得,故不可信。」
【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名为摩诃波罗蜜。」
「须菩提!何因缘故,是般若波罗蜜名为摩诃波罗蜜?」
须菩提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不作色大,不作色小,受、想、行、识不作大,不作小;眼乃至意,色乃至法,眼识界乃至意识界,不作大,不作小;檀波罗蜜乃至禅波罗蜜,不作大,不作小;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不作大,不作小;四念处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作大,不作小;诸佛法不作大,不作小;诸佛不作大,不作小。是般若波罗蜜,不作色合、不作色散,受、想、行、识不作合、不作散;乃至诸佛不作合、不作散;色不作无量、不作非无量;乃至诸佛不作无量、亦不作非无量;色不作广、不作狭;乃至诸佛不作广、不作狭;不作色有力、不作色无力;乃至诸佛不作有力、不作无力。世尊!以是因缘故,是般若波罗蜜,名摩诃波罗蜜。
「世尊!若新发意菩萨摩诃萨,若不远离般若波罗蜜,不远离禅波罗蜜,不远离毘梨耶波罗蜜,不远离羼提波罗蜜,不远离尸罗波罗蜜,不远离檀波罗蜜,如是念:『是般若波罗蜜,不作色大、不作色小,乃至诸佛不作大、不作小;色不作合、不作散,不作色无量、不作色非无量;不作色有力、不作色无力,乃至诸佛不作有力、不作无力。』世尊!菩萨摩诃萨若如是知,是为不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是非般若波罗蜜相,所谓作色大小,乃至诸佛作大小;色有力无力,乃至诸佛有力无力。
「世尊!是菩萨摩诃萨用有所得故,有大过失。所谓行般若波罗蜜时,作色大、作色小,乃至诸佛作有力、作无力。何以故?有所得相者,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者何?众生不生故,般若波罗蜜亦应不生;色不生故,般若波罗蜜不生;乃至佛不生故,般若波罗蜜不生。
「众生性无故,般若波罗蜜性无;色性无故,般若波罗蜜性无;乃至佛性无故,般若波罗蜜性无。
「众生非法故,般若波罗蜜非法;色非法故,般若波罗蜜非法;乃至佛非法故,般若波罗蜜非法。
「众生空故。般若波罗蜜空;色空故,般若波罗蜜空;乃至佛空故,般若波罗蜜空。
「众生离故,般若波罗蜜离;色离故,般若波罗蜜离;乃至佛离故,般若波罗蜜离。
「众生无有故,般若波罗蜜无有;色无有故,般若波罗蜜无有;乃至佛无有故,般若波罗蜜无有。
「众生不可思议故,般若波罗蜜不可思议;色不可思议故,般若波罗蜜不可思议;乃至佛不可思议故,般若波罗蜜不可思议。
「众生不灭故,般若波罗蜜不灭;色不灭故,般若波罗蜜不灭;乃至佛不灭故,般若波罗蜜不灭。
「众生不可知故,般若波罗蜜不可知;色不可知故,般若波罗蜜不可知;乃至佛不可知故,般若波罗蜜不可知。
「众生力不成就故,般若波罗蜜力不成就;色力不成就故,般若波罗蜜力不成就;乃至佛力不成就故,般若波罗蜜力不成就。
「世尊!以是因缘故,诸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名为摩诃波罗蜜。」
【论】
释曰:
须菩提闻佛所说,疑心开解,赞叹般若波罗蜜言:「是般若名为摩诃波罗蜜。」
佛反问须菩提:「于汝意云何?何以名为大波罗蜜?」
须菩提答:「色等诸法不作大、不作小故。」
凡夫人心,于诸法中随意作大、小。如人急时,其心缩小;安隐富乐时,心则宽大。又如八背舍中,随心故外色或大、或小。
又如凡夫人于眼见色中,非色事亦言色;如指业、指量、指数、指一异等法合为色,是名色作大。
有人眼见色,可见处名色,不可见处不名色。有人言:麁色虚诳非真色,但微尘常故是真色,微尘和合时,假名为色,是名色作小。
如是等因缘,凡夫人于色或作大、或作小,随忆想分别故,破诸法性;般若波罗蜜,随色性如实观,不作大、小。
「不合不散」者,般若波罗蜜,不说微色和合更有色生,但有假名,无有定相色,是故无合无散。
色无边故无量,无处不有色,无时不有色,故无有量。
色是作法;般若波罗蜜中,不以微尘合故有麁色;不以麁色散故还归微尘,是故言「不合不散」。起法有分别筹量多少,不得言不合不散无量。
如凡人空故说无量,实故说有量;般若波罗蜜远离空、实故,言「非量非无量」。
凡夫人随心忆念得解,故于色作广作狭,般若波罗蜜观实法相,不随心故,非广非狭。
凡夫人不知和合因缘生诸法,故言「色有力」。如合众缕以为绳,不知者谓绳有力;又如墙崩杀人,言墙有力;若各各分散,则无有力。般若波罗蜜,知和合相,不说一法有力、不说言无力。
是故名「摩诃般若波罗蜜」。
复有大因缘,若菩萨不远离六波罗蜜,色等诸法不作大、不作小,但行般若波罗蜜,则心散乱不调顺,多生疑悔邪见,失般若波罗蜜相。
若与五波罗蜜和合行,则调柔不错,能成办众事。譬如八圣道分,正见是道,若无七事佐助,则不能办事,亦不名正见。
是故佛说:一切诸善法,皆从因缘和合共生,无有一法独自生者。是故和合时各各有力,但力有大、小。是名「行般若波罗蜜」。
若菩萨离五波罗蜜,行般若波罗蜜,分别色等诸法若大、若小等,是人即堕用有所得,堕有边中;若于色等诸法无所分别若大、若小,离五波罗蜜,着是不大不小等空相!先分别诸法大小,有所得为失;今着不大不小等空相,亦是失。
所以者何?此中须菩提说因缘:「有所得相者,乃至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者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寂灭相、无所得相、毕竟清净相;「有所得相」者,生诸戏论诤竞。
一切法无生无灭,无所得相。
如我、众生,十方求索不可得,但有假名,实不生,众生不生故;般若波罗蜜亦如众生相,破吾我颠倒,故不生不灭。如色等诸法生相不可得故不生。
二法摄一切法:若众生、若法。此二法因缘故和合生,但有假名,无有定性;若法无定性,此法即是无生。是二法无生故,当知色等诸法亦无生。
众生、法,无性、无所有、空、离、不可思议、不灭、不可知,亦如是。
「众生力不成就故,般若波罗蜜力不成就」者,先说:一切法从因缘和合生,各各无自力;般若波罗蜜,知诸法各各无自力,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空。
般若波罗蜜从诸法生,故无自力;无自力故,亦同诸法毕竟空。是故说:「众生及法力不成就故,般若波罗蜜力亦不成就。」
问曰:
先说「色等诸法不作有力、不作无力」,今何以更说「众生及色等诸法力不成就故,般若波罗蜜力亦不成就」?
答曰:
上说「般若观诸法不作有力、不作无力」,听者谓:「般若波罗蜜能作是观,即有大力」,是故此中说「众生、色等力不成就故,般若波罗蜜力亦不成就。」
如是等种种因缘故,名「摩诃波罗蜜」。
大智度论释信谤品第四十一
【经】
尔时,慧命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菩萨摩诃萨,信解是般若波罗蜜者,从何处终,来生是间?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来为几时?
「为供养几佛?
「行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毘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来几时?
「能随顺解深般若波罗蜜义?」
佛告舍利弗:
「是菩萨摩诃萨供养十方诸佛,来生是间。
「是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来,无量无边阿僧祇百千万亿劫。
「是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常行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毘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供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诸佛,来生是间。
「舍利弗!是菩萨摩诃萨若见、若闻般若波罗蜜,作是念:『我见佛,从佛闻法。』舍利弗!是菩萨摩诃萨能随顺解深般若波罗蜜义,以无相、无二、无所得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可闻、可见耶?」
佛告须菩提:「是般若波罗蜜,无有闻者、无有见者;般若波罗蜜无闻、无见,诸法钝故。禅波罗蜜、毘梨耶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檀波罗蜜无闻、无见,诸法钝故。
「内空无闻、无见,诸法钝故;乃至无法有法空无闻、无见,诸法钝故。
「四念处无闻、无见,诸法钝故;乃至八圣道分无闻、无见,诸法钝故。
「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无闻、无见,诸法钝故。
「须菩提!佛及佛道无闻、无见,诸法钝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萨几时行佛道,能习行如是深般若波罗蜜?」
佛告须菩提:「是中应分别说。
「须菩提!有菩萨摩诃萨,初发意习行深般若波罗蜜、禅波罗蜜、毘梨耶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檀波罗蜜,以方便力故,于诸法无所破坏,不见诸法无利益者;亦终不远离行六波罗蜜,亦不远离诸佛;从一佛世界至一佛世界,若欲以善根力供养诸佛,随意即得;终不生母人腹中,终不离诸神通,终不生诸烦恼及声闻、辟支佛心;从一佛世界至一佛世界,成就众生,净佛世界。须菩提!如是等诸菩萨摩诃萨,能习行深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有菩萨摩诃萨,多见诸佛,若无量百千万亿,从诸佛所,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能,皆以有所得故。
「是菩萨闻说深般若波罗蜜时,便从众中起去,不恭敬深般若波罗蜜及诸佛。是菩萨今在此众中坐,闻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乐便舍去。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先世闻深般若波罗蜜时弃舍去;今世闻深般若波罗蜜亦弃舍去,身心不和。是人种愚痴因缘业,种是愚痴因缘罪故,闻说深般若波罗蜜毁呰;毁訾般若波罗蜜故,毁呰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一切智、一切种智。
「是人毁呰三世诸佛一切智,起破法业;因缘集故,无量百千万亿岁堕大地狱中。是破法人辈,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若火劫起时,至他方大地狱中。生在彼间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彼间若火劫起时,复至他方大地狱中生。在彼间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如是遍十方:彼间若火劫起故,从彼死,破法业因缘未尽故,还来是间大地狱中生。此间亦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受无量苦;此间火劫起故,复至十方他世界生。畜生中,受破法罪业苦,如地狱中说。
「重罪渐薄,或得人身,生盲人家,生旃陀罗家,生除厕、担死人种种下贱家;若无眼、若一眼、若眼瞎,若无舌、无耳、无手;所生处无佛、无法、无佛弟子处。何以故?种破法业积集厚重具足故,受是果报。」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五逆罪与破法相似耶?」
佛告舍利弗:「不应言相似。所以者何?若有人听说是甚深般若波罗蜜时,毁呰不信,作是言:『不应学是法!是非法,非善,非佛教,诸佛不说是语。』是人自毁訾般若波罗蜜,亦教他人毁訾般若波罗蜜;自坏其身,亦坏他人身;自饮毒杀身,亦饮他人毒;自失其身,亦失他人身;自不知不信、毁訾深般若波罗蜜,亦教他人令不信不知。
「舍利弗!如是人,我不听闻其名字,何况眼见?何以故?当知是人名为污法人,为堕衰浊黑性。如是人,若有听其言,信用其语,亦受如是苦。舍利弗!若人破般若波罗蜜,当知是名为破法人。」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世尊说破法之人所受重罪,不说是人所受身体大小!」
佛告舍利弗:「不须说是人受身大小。何以故?是破法人若闻所受身大小,便当吐热血,若死、若近死苦。是破法人闻如是身有如是重罪,是人便大愁忧,如箭入心,渐渐干枯,作是念:『破法罪故,得如是大丑身,受如是无量苦。』」以是故,佛不听舍利弗问是人所受身体大小。
舍利弗白佛言:「愿佛说之,为未来世作明诫!令知破法业积集故,得如是大丑身,受如是大苦。」
佛告舍利弗:「后世人若闻是破法业积集厚重具足,受大地狱中久久无量苦,闻是久久无量苦时,足为未来世作明诫!」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白净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法足作依止,宁失身命,终不破法。自念:我若破法,当受如是苦!」
【论】
释曰:
舍利弗闻般若波罗蜜甚深微妙,闻者尚难,何况能行!是故言:「信解般若者,是为希有!」是故问世尊:「若信解般若者,是人于何处终,来生是间?」
舍利弗作是念:「是人应从好世界终,来生是间;是人不应新发意,不应少供养佛,不应少行六波罗蜜,必是大德人,未圣而能知圣法故。」是故问:「发意几时?供养几佛?行六波罗蜜几时?」
「能随顺解深般若波罗蜜义」者,是菩萨于诸法不取相,不着空,行空行,和合五波罗蜜,行般若波罗蜜,用大慈悲心,为一切众生行般若波罗蜜故。
「十方诸佛清净世界中终,来生是间」者,为度有缘众生;又与释迦文尼佛共因缘故。虽有此间死此间生者,但以从他方佛所来者贵故。
发心来无量阿僧祇劫,诸福德力集厚故,能信解随顺深义。
有人虽无量阿僧祇劫发心久,不行功德者,是故说:「从发心来,常行六波罗蜜。」
常行六波罗蜜福德故,能得见、能得供养无量无边阿僧祇佛。
是菩萨成就上四因缘故,得无量无边福德、智能;是福德因缘故,诸烦恼薄,心柔软。菩萨信、慧等诸根利,转增得力故,深入般若波罗蜜,污厌世间事。若见般若波罗蜜经卷,实时心生「如见佛」;若披卷寻义,实时心生「如从佛闻」。
信力成就、慧力成就故,随顺解深般若波罗蜜义,所谓一切无相故;出十二入二法;不二法中,心无所著故,名「无所得」。略说三相,是「随顺解般若波罗蜜」义。
须菩提闻说见经卷如见佛、读经文如从佛闻,如似有着;是故问:「般若可见可闻耶?」须菩提意:以般若波罗蜜毕竟空,天眼、天耳犹不能见闻,何况肉眼、肉耳!出世间慧眼亦不得见,何况世间眼!
佛顺其意答:「般若波罗蜜不可得见闻。」
此中说因缘:诸法入般若波罗蜜中,皆一相、无相,是中无分别闻者、见者及可闻、可见。三界凡夫人作分别:是眼、是色、是耳、是声;六情是利,六尘是钝;色等诸法是钝,慧等是利。诸法入般若波罗蜜中,如百川归海,皆为一味,是故说:「般若波罗蜜不可见、不可闻,以诸法钝故。」
从檀波罗蜜乃至佛道,须陀洹乃至佛,亦如是。
复次,众生离法,不能闻、不能见;法离众生,亦不能闻、不能见。
问曰:
上已问「菩萨发意几时、供养几佛,能顺解深义」,今何以更问?
答曰:
上佛说:「般若无闻无见」;亦说「见般若经卷如见佛,读般若如从佛闻。」二相说是般若——亦言「可见可闻」,亦言「不可见不可闻」;是故还问佛:「菩萨几时行,得是方便,能行有、能行无,行有不堕三界,行无不堕断灭,能随般若波罗蜜相行?」
佛答:有此事不定,应当分别说。
或有菩萨,初发心,便能习行甚深六波罗蜜。「习行」者,一心信受常行。
「方便力故」者,虽行六波罗蜜,起福德因缘,而心不着。
「诸法无所破坏」者,是菩萨信力、智能力大故,闻摩诃衍深法,实时信;闻声闻法亦信;闻外道在家、出家法,亦不破坏。而于中出二种利:一者、分别是道、非道,舍非道、行是道;二者、一切法入般若波罗蜜中,无是、无非,无破、无受。
「不见诸法无利益」者,即是上说于中出利者。是德福具足故,终不远离六波罗蜜,乃至净佛世界,略说义。
有菩萨虽新发意,深信受是般若波罗蜜。
有菩萨,久发意,供养千万亿诸佛,用有所得行六波罗蜜,不信受是般若波罗蜜。
此中佛自说因缘:是人于过去世闻深般若波罗蜜,不信不受,从坐起去;今佛为说,不信不受,破般若波罗蜜罪业果报故,说是人不信不受业因缘故,即起愚痴业因缘;得愚痴业因缘故,疑悔恶邪,着心转增;着心转增故,于大众中,毁訾破坏般若波罗蜜。破坏般若波罗蜜故,破三世十方诸佛一切智;破三世十方诸佛一切智罪故,转身堕大地狱。
「大地狱」者,阿鼻地狱,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岁,受忧愁、苦恼。
「忧愁」是心苦,「恼」是身苦。
「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者,如福德因缘故,上有六欲天;罪业因缘亦如是,下有八种大地狱。八种大地狱,各有十六小地狱,是中阿鼻最大。余须弥四天下,亦如是。是三千大千世界中,有百亿须弥山,有百亿阿鼻地狱,是故说从一阿鼻大地狱,至一阿鼻大地狱,如人从会至会。
又如入正位者,从天上来受人间乐,从人中还至天上受乐。若此间火劫起,其罪未尽,故转至他处十方世界大地狱中受罪,若彼间火劫起,复展转至他方。他方火劫起,复还生此间阿鼻地狱中,展转如前。
是破般若波罗蜜罪小灭,展转生勤苦畜生中;此间火劫起,复生他方世界畜生中,展转受苦;彼间火劫起,还来此间,复展转如前。
罪转微轻,或得人身,生下贱家,所谓生生盲家,不欲见般若波罗蜜罪故。轻贱说法人,故生旃陀罗及除粪、担死人等下贱家。毁呰说法者故无舌,不欲闻故无耳,麾手非拨故无手。此人心虽爱佛,以愚痴无智故,毁灭佛母,破坏法藏;破坏法藏故,生无佛、法、众处。
问曰:
何以不说生饿鬼中?
答曰:
是破坏法者,多以二烦恼:所谓瞋恚、愚痴。悭贪发故堕饿鬼,此中无悭,故不说。
问曰:
舍利弗何以言「五逆罪与破法罪相似」?
答曰:
舍利弗是声闻人,常闻五逆罪最重,堕阿鼻地狱,一劫受苦。声闻人不悉知供养般若得大果报,又不知谤毁般若得大罪,故举五逆,对问相似不?
答言「不相似」者,以相去悬远故。所以者何?
此人毁谤般若者,自失大利,亦令他失;自远离般若,亦令他远离;自破坏善根,亦破他善根;自涂邪见毒,亦涂他邪见毒;自失其身,亦失他身;自不知故,着法爱故破,亦令他破般若波罗蜜。
如父母爱子,恩极一世,又以因缘故爱;是行般若波罗蜜菩萨,于无边世中,深心爱念众生。父母念子,无能以一眼与者;行般若波罗蜜者,于无边劫中,以头、目、髓、脑,积过须弥,以施众生。
出佛身血,杀阿罗汉,但坏肉身,不坏法身;坏僧是离眷属,赞五法不坏般若:是故五逆罪不得似坏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能令人作佛,毁般若罪则无喻。
「是故破般若人,我不欲听闻其名字,何况眼见!」是破般若人,或先世福德因缘,广学多闻,富贵威德,巧于谈语,诸魔官属,常随逐佐助故。未得阿鞞跋致菩萨,见其多人供养,多有出家在家弟子,是故若有说其名者,不听闻之,何况亲附礼拜、受其教训?所以者何?菩萨欲增长善法,利益众生;是人欲破法,令众生堕大衰浊,二事相违故。
「衰浊」者,如人着衰,虽好衣美食,常无色力;虽勤身作务,财产日耗。是人坏一切佛上法宝故,虽身口业善,持戒、布施、赞经,善法终不增长;如浊水泥,不见面像,亦不中饮。是人不中亲近,若亲近者,则喜染着。是人破法故,邪见疑悔常扰乱心。先所闻法,深染爱着,不解般若波罗蜜相,故言「般若波罗蜜无所有、空、不坚固,无有罪福」。如是浊乱蔽其心故,不能得见清净实法相。
「黑性」者,佛法中善法名白,不善法名黑。是人常积集不善法,故成不善性。
若有信受其语,其罪亦同。
问曰:
舍利弗何以问是人受身大小,而佛不答?
答曰:
舍利弗既闻受罪时节及处所,不闻其身大小,意欲闻佛说其大身。又如帝释身长十里,受乐遍满;故欲知受罪身大,受苦亦多。
有二因缘故,佛不为说:
一者、上已说其在二恶道中,久受苦恼;今复说其身大丑恶,人或不信,不信者当受久剧之苦故。
二者、若信佛语,则大忧怖,忧怖故风发,吐热血死;「若死等」者,设令不死,身常干枯。若不信,后世受重罪,故佛不说。
舍利弗白佛:「今虽以二因缘故不说,愿怜愍未来世人故说。」
佛言:「若有善根白性福德人,足作依止。」
「白性」者,与黑性相违。
「依止」者,闻是受苦,更不敢作。
若不信,虽说身大亦不信;若信,闻上受苦久远,足可信。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