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509 [cf. No. 223] 卷第五十八
大智度论释劝受持品第三十四(卷五十八)
圣者龙树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经】
尔时,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咤天,语释提桓因诸天言:「应受是般若波罗蜜,应持、应亲近、应读、诵、说、正忆念!
「何以故?若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故,一切所修集善法,当具足满,增益诸天众,减损阿修罗。
「诸天子!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故,佛种不断,法种、僧种不断。佛种、法种、僧种不断故,世间便有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毘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皆现于世;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菩萨道,皆现于世;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佛道,须陀洹乃至佛,皆现于世。」
尔时,佛告释提桓因:「憍尸迦!汝当受是般若波罗蜜,持、读、诵、说、正忆念!何以故?
「若诸阿修罗生心,欲与三十三天共鬪。憍尸迦!汝尔时当诵念般若波罗蜜,诸阿修罗恶心即灭,更不复生。
「憍尸迦!若诸天子、天女五死相现时,当堕不如意处,汝当于其前,诵读般若波罗蜜,是诸天子、天女,闻般若波罗蜜功德力故,还生本处。何以故?闻般若波罗蜜有大利益故。」
「复次,憍尸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诸天子、天女,闻是般若波罗蜜经耳,以是功德故,渐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
「憍尸迦!过去诸佛及弟子,皆学是般若波罗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入无余涅盘。憍尸迦!未来世诸佛、今现在十方诸佛及弟子,皆学是般若波罗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入无余涅盘。何以故?
「憍尸迦!是般若波罗蜜,摄一切善法,若声闻法、若辟支佛法、若菩萨法、若佛法。」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呪、无上明呪、无等等明呪。何以故?世尊!是般若波罗蜜能除一切不善法,能与一切善法。」
佛语释提桓因:「如是!如是!憍尸迦!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呪、无上明呪、无等等明呪。何以故?
「憍尸迦!过去诸佛因是明呪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来世诸佛,今现在十方诸佛,亦因是明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因是明呪故,世间便有十善道,便有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便有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便有法性、如、法相、法住、法位、实际;便有五眼,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佛道,一切智、一切种智。
「憍尸迦!菩萨摩诃萨因缘故,十善出于世间,四禅、四无量心,乃至一切种智,须陀洹乃至诸佛,出于世间。
「譬如满月照明,星宿亦能照明。如是,憍尸迦!一切世间善法、正法,十善乃至一切种智,若诸佛不出时,皆从菩萨生;是菩萨摩诃萨方便力,皆从般若波罗蜜生。
「菩萨摩诃萨以是方便力,行檀波罗蜜乃至禅波罗蜜,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不证声闻、辟支佛地,成就众生、净佛世界、寿命成就、世界成就、菩萨眷属成就、得一切种智,皆从般若波罗蜜生。」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闻般若波罗蜜,受持、亲近乃至正忆念,是人当得今世、后世功德。」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何等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得今世、后世功德?」
佛告释提桓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终不中毒死,兵刃不伤,水火不害,乃至四百四病所不能中,除其宿命业报。
「复次,憍尸迦!若有官事起,是善男子、善女人,读、诵般若波罗蜜故,往到官所,官不谴责。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威力故!若善男子、善女人,读、诵是般若波罗蜜,到王所,若太子、大臣所,王及太子、大臣皆欢喜问讯,和意与语。何以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常有慈、悲、喜、舍心向众生故。
「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得如是等种种今世功德。
「憍尸迦!何等是善男子、善女人后世功德?
「是善男子、善女人,终不离十善道、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六波罗蜜、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
「是人终不堕三恶道,受身完具,终不生贫穷下贱、工师、除厕人、担死人家。
「常得三十二相,常得化生诸现在佛界,终不离菩萨神通。
「若欲从一佛界至一佛界,供养诸佛,听诸佛法,即得随意;所游佛界,成就众生、净佛世界,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憍尸迦!是名后世功德。
「以是故,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应当受持般若波罗蜜,亲近、读、诵、说、正忆念,华香乃至伎乐供养,常不离萨婆若心。是善男子、善女人,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今世、后世功德成就。」
【论】
释曰:
佛是法王,赞叹受持般若波罗蜜者已;次天王释赞,释赞已;今次诸天赞。
以多众赞故,令人信心转深。
作是言:「应受持是般若波罗蜜。」
此中说受持因缘:「修诸功德,增益诸天,减损阿修罗,三宝不断,六波罗蜜等诸功德出现于世。」
尔时,佛可诸天赞,告释言:「汝受持是般若波罗蜜。」
此中说因缘:
若阿修罗生恶心,欲共三十三天鬪,汝尔时读诵般若者,恶心即灭。
若二阵相对时读诵般若者,阿修罗即退去。
问曰:
若尔者,何以不常诵般若,令阿修罗恶心不生?何故乃使两阵相对?
答曰:
诸天多着福乐,染欲心利,虽知般若有大功德,不能常诵故。又以忉利天不净业因缘故,致有怨敌,不得不鬪。
诸天命欲终时,五死相现:一者、华鬘萎;二者、掖下汗出;三者、蝇来着身;四者、见更有天坐己坐处;五者、自不乐本坐。诸天见是死相,念惜天乐,见当生恶处,心怀忧毒。尔时,若闻般若波罗蜜实相,诸法虚诳,无常空寂,信是佛法,心清净故,还生本处。是天人不但还生本处,以闻般若故,世世受福乐,渐成无上道。
此中因缘,如经说:「般若波罗蜜为大明呪」者是。
问曰:
释提桓因何以故名「般若」为「大明呪」?
答曰:
诸外道圣人,有种种呪术,利益人民;诵是呪故,能随意所欲,使诸鬼神。
诸仙人有是呪故,大得名声,人民归伏。
贵呪术故,是以帝释白佛言:「诸呪术中,般若波罗蜜是大呪术。」何以故?能常与众生道德乐故。余呪术乐因缘,能起烦恼,又不善业故,堕三恶道。
复次,余呪术能随贪欲、瞋恚,自在作恶;是般若波罗蜜呪,能灭禅定、佛道、涅盘诸着,何况贪、恚麁病!是故名为「大明呪、无上呪、无等等呪」。
复次,是呪能令人离老、病、死,能立众生于大乘,能令行者于一切众生中最大,是故言「大呪」。
能如是利益故,名为「无上」。
先有仙人所作呪术,所谓能知他人心呪,名抑叉尼;能飞行变化呪,名揵陀梨;能住寿过千万岁呪,于诸呪中无与等。
于此无等呪术中,般若波罗蜜过出无量故,名「无等等」。
复次,诸佛法名无等,般若波罗蜜得佛因缘故,言「无等等」。
复次,诸佛于一切众生中名无等,是般若呪术,佛所作故,名「无等等呪」。
复次,此经中自说三呪因缘,所谓「是呪能舍一切不善法,能与一切善法。」
佛顺其所叹故,言:「如是!如是!」亦更广其所赞,所谓「因般若故,出生十善道,乃至诸佛。」
是般若波罗蜜,属菩萨故,佛说譬喻:诸佛能大破无明闇故,如满月;菩萨破闇不如故,如星宿。如夜中有所见,皆是星、月力;世间生死夜中有所知见,皆是佛菩萨力。若世无佛,尔时,菩萨说法度众生,着人天乐中,渐渐令得涅盘乐。菩萨所有智能,皆是般若波罗蜜力。
复次,是菩萨虽行三十七品、十八空,知诸法毕竟不可取,亦不证声闻、辟支佛道,而能还起善法,教化众生、净佛世界、寿命具足等,皆是方便般若波罗蜜力。
若是人能受持般若,乃至正忆念,得今世、后世功德。
「今世功德」者,所谓终不中毒死等。
问曰:
先已说不横死,今何以更说?
答曰:
先已说般若波罗蜜,不一会中说,此为后来者更为说。
复次,刀、毒、水、火有二种:有他作,有自作。
先说他加兵、毒、水、火等,今为不自伤。何以知之?次说四百四病故知;上虽说人不能得其便,不说其人还恭敬供养。
「四百四病」者,四大为身,常相侵害。一一大中,百一病起:冷病有二百二,水、风起故;热病有二百二,地、火起故。火热相,地坚相,坚相故难消,难消故能起热病。血肉、筋、骨骸髓等,地分。
「除其业报」者,一切法和合因缘生,无有作者,无有作者故;必受业报,佛所不能救,何况般若!
必受业报、不必受业报,先已说。
官事起者,诵般若波罗蜜力故,随起皆灭。
问曰:
先说「人不能得便」,今何以复更说?
答曰:
先虽说人不能得便,不说国王、大臣等。
既不能得便,还复恭敬供养。何以故?是菩萨常有慈、悲、喜、舍心向众生故。
「后世功德」者,世世所生,常不离十善道等,是故常不堕恶道。
是人折伏恶心故,受身完具,不生下贱等家。
学佛所学道故,得变化身似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常得化生现在佛国」者,随心所到十方世界,供养诸佛,听受诸法,教化众生,渐渐得成佛道。
是故行者应闻、受持,乃至正忆念,不离萨婆若心。如是得今世、后世功德。
大智度论释梵志品第三十五
【经】
尔时,诸外道梵志来向佛所,欲求佛短。
是时释提桓因心念:「是诸外道梵志来向佛所,欲求佛短,我今当诵念从佛所受般若波罗蜜;是诸外道梵志等终不能中道作碍、断说般若波罗蜜。」
释提桓因作是念已,即诵般若波罗蜜。
是时诸外道梵志,遥遶佛,复道还去。
时舍利弗心念:「是中何因缘,诸外道梵志遥遶佛,复道还去?」
佛知舍利弗心念,告舍利弗:「是释提桓因诵念般若波罗蜜,以是因缘故,诸外道梵志遥绕佛,复道还去。
「舍利弗!我不见是诸外道梵志一念善心;是诸外道梵志,但持恶心来,欲求索佛短。舍利弗!我不见说般若波罗蜜时,一切世间若天、若魔、若梵、若沙门众、婆罗门众中,有持恶意来,能得短者!何以故?
「舍利弗!是三千大千世界中,诸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咤天,诸声闻、辟支佛,诸菩萨摩诃萨等,守护是般若波罗蜜。所以者何?
「是诸天、人皆从般若波罗蜜中生故。
「复次,舍利弗!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诸佛及声闻、辟支佛、菩萨摩诃萨,诸天龙、鬼神等,皆守护是般若波罗蜜。所以者何?是诸佛等,皆从般若波罗蜜中生故。」
尔时,恶魔心念:「今佛四众现前集会,亦有欲界、色界诸天子,是中必有菩萨摩诃萨受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宁可至佛所,破坏其意。」是时,恶魔化作四种兵,来至佛所。
尔时,释提桓因心念:「是四种兵,或是恶魔化作,欲来向佛。何以故?是四种兵严饰:频婆娑罗王四种兵所不类,波斯匿王四种兵亦不类,诸释子四种兵、诸梨唱四种兵皆亦不类。是恶魔长夜索佛便,欲恼众生,我宁可诵念般若波罗蜜。」
释提桓因实时诵念般若波罗蜜,恶魔如所诵闻,渐渐复道还去。
尔时,会中四天王诸天子,乃至阿迦尼咤诸天子,化作天华,于虚空中而散佛上,作是言:「世尊!愿令般若波罗蜜久住阎浮提!所以者何?阎浮提人受持般若波罗蜜,随所住时,佛宝住不灭,法宝、僧宝亦住不灭。」
尔时,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诸天,亦皆散华作是言:「世尊!愿令般若波罗蜜久住阎浮提!若般若波罗蜜久住,佛、法、僧亦当久住,亦分别知菩萨摩诃萨道。复次,所在住处,有善男子、善女人书持般若波罗蜜经卷,是处则为照明,已离众冥。」
佛告释提桓因等诸天子:「如是!如是!憍尸迦及诸天子!阎浮提人受持般若波罗蜜,随所住时,佛宝如是住,法宝、僧宝亦如是住;乃至所住在处,善男子、善女人有书持般若波罗蜜经卷,是处则为照明,已离众冥。」
尔时,诸天子化作天华,散佛上,作是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魔若魔天不能得其便。世尊!我等亦当拥护是善男子、善女人!何以故?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我等视是人即是佛、若次佛。」
是时,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者,当知是人先世于佛所作功德,多亲近供养诸佛,为善知识所护。
「世尊!诸佛一切智应当从般若波罗蜜中求,般若波罗蜜亦当从一切智中求!所以者何?般若波罗蜜不异一切智,一切智不异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一切智,不二不别。是故我等视是人即是佛、若次佛。」
佛告释提桓因:「如是!如是!憍尸迦!诸佛一切智即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即是一切智。何以故?憍尸迦!诸佛一切智,从般若波罗蜜中生。般若波罗蜜不异一切智,一切智不异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一切智,不二不别。」
【论】
释曰:
上品中说闻、受般若者,魔若魔民、外道梵志,不得其便;今欲现证验故,以威神感致众魔,及诸外道。
是以外道梵志作是念:「佛在耆阇崛山中说般若波罗蜜,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以引致十方众生。我等共往难问,破此空论;其论若破,佛则自退,我等还得如本。」
是诸外道但有邪见、恶心、憍慢故来,欲出是毕竟清净般若波罗蜜过罪。譬如狂人欲中伤虚空,徒自疲苦!
尔时,帝释如佛教,受持般若,外道不能得便。今欲验实,令人信知故。
帝释无量福德成就,以天利根,深信般若,实时诵念,得般若力故,外道遥绕佛,复道而去。
问曰:
何以不直还,方遶佛而去?
答曰:
以般若神力故,于远处降伏,作是念:「佛众威德甚大,我等今往,徒自困辱,无所成办;我等今若遥见直去,人当谓我等怯弱,来而空去。」
以是故,诈现供养绕佛,复道而去。
舍利弗本是梵志,见诸外道远处而去,心少怜愍;不能以小事故,入三昧求知,作是念:「此诸外道何因缘来,竟不蒙度而空还去?」
佛言:「是般若波罗蜜力。」
舍利弗意念:「佛以般若波罗蜜,无事不济,云何令此外道空来而去?」
佛知舍利弗所念,语舍利弗:「是诸梵志乃至无一念善心,但持恶意,邪见着心,欲求诸法定相,是故不中度。」譬如必死之病,虽有良医、神药,不能救济。
「舍利弗!说般若波罗蜜时,非但此梵志,一切世间人,持恶心来,不能得便。何以故?一切诸佛及诸菩萨、诸天,常守护般若故。所以者何?诸佛、菩萨、天人作是念:我等皆从般若生故。」
魔来欲难问破坏,亦如是。
是时,会中诸天子先闻般若功德,今见证验,心大欢喜,化华供养,作是愿:「令般若波罗蜜久住阎浮提!」是事如下广说;佛即印可。
诸天于佛前自誓言:「行者若闻、受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我等常当守护!所以者何?我等视是人如佛、若次佛。」
「如佛」者,法性身住阿鞞跋致,得无生法忍,乃至十地。
「次佛」者,肉身菩萨能说般若波罗蜜,及其正义。
尔时,帝释以先世因缘所集功德智能,赞是菩萨,此中更说赞叹因缘:
「诸佛一切种智,应从般若中求」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具足故,得佛时,般若变成一切种智,故言「一切种智当从般若中求」。
佛能说般若波罗蜜故,言「般若波罗蜜当从一切智中求」。
譬如乳变为酪,离乳无酪,亦不得言乳即是酪。
般若波罗蜜变为一切种智,离般若亦无一切种智,亦不得言般若即是一切种智。
般若与一切种智作生因,一切种智与般若作说因,因、果不相离故,言「不二不别」。
大智度论释阿难称誉品第三十六
【经】
尔时,慧命阿难白佛言:「世尊!何以故不称誉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毘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但称誉般若波罗蜜?」
佛告阿难:「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为尊导!
「阿难!于汝意云何?不回向萨婆若,布施得称檀波罗蜜不?」
「不也!世尊!」
「不回向萨婆若,尸罗、羼提、毘梨耶、禅,智能是般若波罗蜜不?」
「不也!世尊!」
「以是故知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为尊导,是故称誉。」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布施回向萨婆若,作檀波罗蜜,乃至作般若波罗蜜?」
佛告阿难:「以无二法布施,回向萨婆若,是名檀波罗蜜。以不生、不可得回向萨婆若布施,是名檀波罗蜜。乃至以无二法智能,回向萨婆若,是名般若波罗蜜;以不生、不可得,回向萨婆若智能,是名般若波罗蜜。」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以不二法,回向萨婆若布施,是名檀波罗蜜?乃至以不二法,回向萨婆若智能,是名般若波罗蜜?」
佛告阿难:「以色不二法故,受、想、行、识不二法故,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二法故。」
「世尊!云何色不二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二法?」
佛言:「色、色相空。何以故?檀波罗蜜、色,不二不别;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檀波罗蜜,不二不别。五波罗蜜亦如是。
「以是故,阿难!但称誉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为尊导!
「阿难!譬如地,以种散中,得因缘和合故便生,是诸种子依地而生。如是,阿难!五波罗蜜依般若波罗蜜得生,四念处乃至一切种智,亦依般若波罗蜜得生。
「以是故,阿难!般若波罗蜜为五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尊导!」
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佛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者,功德未尽。何以故?
「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则受三世诸佛无上道。所以者何?欲得萨婆若,当从般若波罗蜜中求;欲得般若波罗蜜,当从萨婆若中求。
「世尊!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故,十善道现于世间,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乃至十八不共法现于世间。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故,世间便有剎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咤诸天。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故,便有须陀洹乃至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摩诃萨。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故,诸佛出于世间。」
尔时,佛告释提桓因:「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我不说但有尔所功德。何以故?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不离萨婆若心,无量戒众成就,定众、慧众、解脱众、解脱知见众成就。
「复次,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能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不离萨婆若心,当知是人为如佛。
「复次,憍尸迦!一切声闻、辟支佛,所有戒众、定众、慧众、解脱众、解脱知见众不及是善男子、善女人戒众乃至解脱知见众百分、千分、千亿万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于声闻、辟支佛地中心得解脱,更不求大乘法故。」
「复次,憍尸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书持般若波罗蜜经卷,供养、恭敬、尊重,华香、璎珞乃至伎乐,亦得今世、后世功德。」
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不离萨婆若心,供养般若波罗蜜,恭敬、尊重,华香乃至伎乐,我常当守护是人!」
【论】
释曰:
阿难虽多闻,力能分别空,而未离欲故,不能深入;虽常侍佛,不数问难空事。今佛赞叹般若波罗蜜,亦赞叹行者,是故阿难白佛言:「世尊!何以不称叹余波罗蜜及诸法,而独称叹般若波罗蜜?」
问曰:
佛从初以来常说六波罗蜜名,今阿难何以言「不称说」?
答曰:
虽说名字,不为称美,皆为入般若中故说。
佛语阿难:一切有为法中,智能第一;一切智能中度彼岸,般若波罗蜜第一。
譬如行路,虽有众伴,导师第一;般若亦如是,虽一切善法各各有力,般若波罗蜜能示导出三界,到三乘。
若无般若波罗蜜,虽行布施等善法,随受业行,果报有尽;以有尽故,尚不能得小乘涅盘,何况无上道!
若布施等善法,能观如佛道相不二、不生不灭、不得不失、毕竟空寂,是名「回向萨婆若」。是布施福,世世常受果报而不尽,后当得一切种智。
如布施,一切法亦如是相。
问曰:
佛何以不答不二因缘,还以「不二」解?
答曰:
阿难不问不二因缘,但问「何法不二」,是故佛答:「色等诸法不二故,般若波罗蜜能令五事等作波罗蜜故,但称誉般若波罗蜜。」
佛欲令是义了了易解故,作是喻譬:「如大地能生万物,般若波罗蜜亦如是。」
「能持一切善法种子」者,从发心来,除般若波罗蜜,余一切善法。
是「因缘和合」者,是佛道中一心信忍,精进不休不息,欲受通达不坏,有如是等法。
「事得成办」者,是增长者从发心起,学诸波罗蜜,从一地至一地,乃至佛地是。
问曰:
帝释何以故言「佛说行者受持般若,功德未尽」?
答曰:
般若波罗蜜无量无边,功德亦无量无边。
说未究竟,中间外道梵志及魔来故,傍及异事,今还欲续闻。
帝释深爱福德果报,乐闻般若功德,听无厌足。
今更欲闻说,故自说因缘:「世尊!若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则受三世诸佛无上道功德智能。所以者何?般若中应求一切种智,一切种智中应求般若。」如上品末说。
行者若受持般若波罗蜜,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度众生故,集般若波罗蜜等诸功德,所谓十善道乃至十八不共法,现于世间。是善法因缘故,有剎利大姓,乃至诸佛。
佛告天帝:「是人不但得如上功德,亦得无量戒众等功德。」
戒众者,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于一切众生中修毕竟无畏施。
众生十方中数无量无边,三世中数亦无量无边。
六道、四生种类各各相亦无量无边,于此无量无边众生中,施第一所爱乐物,所谓寿命,是故得无量戒众果报。
如是不杀等戒,但说名字,则二百五十。
毘尼中,略说则八万四千,广说则无量无边。
是戒凡夫人或一日受,或一世,或百千万世;菩萨世世于一切众生中施无畏,乃至入无余涅盘,是名无量戒众。
乃至解脱知见众,亦如是随义分别。
是五众功德,胜于二乘,不可计量。
若人书写、供养般若波罗蜜,得今世、后世功德。
问曰:
今世、后世功德深重,书持、供养轻微,云何得二世功德?
答曰:
供养有二种:一者、効他供养,二者、深心供养。知般若功德,深心供养故,得二世功德。
是般若有种种门入,若闻持乃至正忆念者,智能精进门入;书写、供养者,信及精进门入。
若一心深信,则供养经卷胜;若不一心,虽受持而不如。
复次,有如如意宝珠,是无记色法,无心、无识,以众生福德因缘故生,有人供养者,能令人随意所得;何况般若波罗蜜是无上智能,诸佛之母,诸法宝中是第一宝!若人如所闻,一心信受供养,云何不得二世功德?
但人不一心供养,又先世重罪故,虽供养般若,而不得如上功德,般若无咎。
【经】
佛告释提桓因:「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欲读、诵、说般若波罗蜜时,无量百千诸天,皆来听法。是善男子、善女人说般若波罗蜜法,诸天子益其胆力;是诸法师若疲极,不欲说法,诸天益其胆力故,便更能说。
「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供养华香乃至伎乐故,亦得是今世功德。
「复次,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于四部众中说般若波罗蜜时,心无怯弱,若有论难,亦无畏想。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为般若波罗蜜所护持故。般若波罗蜜中亦分别一切法:若世间、若出世间,若有漏、若无漏,若善、若不善,若有为、若无为,若声闻法、若辟支佛法、若菩萨法、若佛法。善男子、善女人住内空乃至住无法有法空故,不见有能难般若波罗蜜者,亦不见受难者,亦不见般若波罗蜜。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为般若波罗蜜所护持故,无有能难坏者。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时,不没、不畏、不怖。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不见是法没者、恐怖者。
「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华香供养乃至幡盖,亦得是今世功德。
「复次,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书持经卷,华香供养,乃至幡盖,是人为父母所爱,宗亲知识所念,诸沙门、婆罗门所敬,十方诸佛及菩萨摩诃萨、辟支佛、阿罗汉乃至须陀洹所爱敬,一切世间若天、若魔、若梵及阿修罗等,皆亦爱敬。
「是人行檀波罗蜜,檀波罗蜜无有断绝时;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毘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亦无有断绝时;修内空不断,乃至修无法有法空不断;修四念处不断,乃至修十八不共法不断;修诸三昧门不断,修诸陀罗尼门不断;诸菩萨神通不断,成就众生、净佛世界不断,乃至修一切种智不断。
「是人亦能降伏难论毁谤。
「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不离萨婆若心,书持经卷,华香供养乃至幡盖,亦得是今世、后世功德。」
「复次,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书持经卷,在所住处,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四天王天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皆来到是处,见般若波罗蜜,受、读、诵、说、供养、礼拜还去。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梵会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荫行天、福德天、广果天,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皆来到是处,见般若波罗蜜,受读、诵说,供养、礼拜还去。净居诸天,所谓无诳天、无热天、妙见天、憙见天、色究竟天,皆来到是处,见是般若波罗蜜,受、读、诵、说、供养、礼拜还去。复次,憍尸迦!十方世界中诸四天王天乃至广果天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及净居天,并余诸天龙、鬼神,揵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亦来见般若波罗蜜,受、读、诵、说、供养、礼拜还去。
「是善男子、善女人应作是念:『十方世界中诸四天王天乃至广果天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及净居天并余诸天龙、鬼神,揵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来见般若波罗蜜,受、读、诵、说、供养、礼拜,我则法施已。』
「憍尸迦!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咤天,乃至十方世界中诸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咤天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护持是善男子、善女人,诸恶不能得便,除其宿命重罪。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亦得是今世功德,所谓诸天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来到是处。何以故?憍尸迦!诸天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欲救护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安乐一切众生故。」
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云何当知:诸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咤天来,及十方世界中诸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咤天来见般若波罗蜜,受、读、诵、说、供养、礼拜时?」
佛告释提桓因:「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见大净光明,必知有大德诸天来,见般若波罗蜜,受、读、诵、说、供养、礼拜时。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若闻异妙香,必知有大德诸天来,见般若波罗蜜,受、读、诵、说、供养、礼拜时。
「复次,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行净洁故,诸天来到其处,见般若波罗蜜,受、读、诵、说、供养、欢喜、礼拜。是中有小鬼辈,实时出去,不能堪任是大德诸天威德故。以是大德诸天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生大心。以是故,般若波罗蜜所住处,四面不应有诸不净,应然灯、烧香,散众名华,众香涂地,众盖幢幡,种种严饰。
「复次,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说法时,终无疲极,自觉身轻、心乐,随法偃息,卧觉安隐,无诸恶梦。
「梦中见诸佛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比丘僧恭敬围遶而为说法,在诸佛边听受法教,所谓六波罗蜜,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分别六波罗蜜义;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分别其义。
「亦见菩提树庄严殊妙;见诸菩萨趣菩提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见诸佛成已转法轮;见百千万菩萨共集法论义,应如是求萨婆若,应如是成就众生,应如是净佛世界。
「亦见十方无数百千万亿诸佛,亦闻其名号,某方某界某佛,若干百千万菩萨,若干百千万声闻,恭敬围绕说法。
「复见十方无数百千万亿诸佛般涅盘;复见无数百千万亿诸佛七宝塔;见供养诸佛塔,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幢盖。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见如是善梦,卧安觉安,诸天益其气力,自觉身体轻便,不大贪着饮食、衣服、卧具、汤药,于此四供养,其心轻微。
「譬如比丘坐禅,从禅定起,心与定合,不贪着饮食,其心轻微。何以故?
「憍尸迦!诸天法应以诸味之精,益其气力故。
「十方诸佛及天龙、鬼神,阿修罗、揵闼婆,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亦益其气力。
「如是,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今世如是功德,应当受持般若波罗蜜,亲近、读、诵、说、正忆念,亦不离萨婆若心。
「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虽不能受持乃至正忆念,应当书持经卷,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璎珞乃至幡盖。
「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般若波罗蜜,受持、读、诵、说、正忆念,书经卷,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乃至幢盖;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甚多,胜于供养十方诸佛及弟子,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诸佛及弟子般涅盘后,起七宝塔,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乃至幢盖。」
【论】
问曰:
天上自有般若,何以来至说法人所,益其胆力?
答曰:
天上虽有般若,诸天怜愍众生故来,天来恶鬼远去,益法师胆力,令其乐说;又使众生益加信敬,以是故来。
有人言:天甘露味,微细沾洽,能入孔孔,使善男子四大诸情,柔软轻利,乐有所说。
问曰:
一切说般若者,皆得诸天甘露味,令其乐说不?
答曰:
不也!若有行者一心求佛道,折伏结使,衣服净洁,所说法处清净,华香、幡盖,香水洒地,无诸不净;是故诸天欢喜,亦利益诸听法者。
说法者虽不多读内外经书,深入般若波罗蜜义故,心不怯弱、不没、不畏、不恐。
何以故?
般若波罗蜜中,无有定法可执、可难、可破故。
复次,是般若波罗蜜中,亦分别说诸法:世间、出世间,常、无常,善、不善等,无法不有;以备有诸法故,不怯、不畏。若但有一法,则多所阙故,有恐畏。
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烦恼折薄,诸福德增益熏身故,威德可敬。身是功德住处故,虽形体丑陋,无所能作,犹为人所爱重,何况自然端正,能利益人!
问曰:
若诸佛、沙门、婆罗门所爱敬,可尔;父母爱念,何足称?
答曰:
人虽父母所生,不顺父母教,则不爱念;菩萨于恭顺之中,倍复殊胜。
供养恭敬;尊重道德故,沙门、婆罗门爱敬。
平实至诚,口不妄言;深爱后世功德,不着今世乐;接养下人,不自高大;若见他有过,尚不说其实,何况谗毁!若必不得已,终不尽说。给恤孤穷,不私附己。
如是等事,皆是般若波罗蜜力。
是人功德远闻故,诸天、世人皆所爱敬。
是供养般若波罗蜜故,世世常得六波罗蜜等,无有断绝时。
是人福德智能名闻故,若有问难毁谤,悉能降伏。
复次,诸天为供养般若波罗蜜故,来至般若所住处。
复次,山河、树木、土地、城廓,一切鬼神,皆属四天王;四天王来故,皆随从共来。
是诸鬼神中有不得般若经卷者,是故来至般若波罗蜜处供养,读诵、礼拜,亦为利益善男子故。此亦是今世功德,以诸天善神来故。
天帝破肉眼人疑,故问:「云何知大德天来?」
答:时见大光明,若闻殊异之香,亦以如先说住处清净故。
问曰:
人身不净内充,外净何益?
答曰:
净其住处及以衣服,则外无不净;外无不净故,诸天欢喜。
譬如国王大人来处,群细庶民避去;诸大德天来,小鬼去亦如是,大天威德重故,旧住小鬼避去。是诸大天来近故,是人心则清净广大。
行者若欲令大德天来,当如经所说。
恶鬼远去故,身心轻便。所以者何?近诸恶鬼,令人身心渐恶;譬如近瞋人,喜令人瞋;近美色,则令人好色情发。
是人内外恶因缘远离故,卧安觉安,无诸恶梦;若梦,但见诸佛,如经所说。
问曰:
般若波罗蜜在佛身中,若供养一佛,则供养般若波罗蜜,何以言「供养十方佛,不如供养般若波罗蜜」?
答曰:
供养者心,若供养佛取人相,人毕竟不可得,以取相故,福田虽大而功德薄少;供养般若波罗蜜者,则如所闻般若中,不取人相,不取法相,用是心供养故,福德大。
复次,般若波罗蜜,是一切十方诸佛母,亦是诸佛师。诸佛得是身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及无量光明,神通变化,皆是般若波罗蜜力。
以是故,供养般若波罗蜜胜。
以是等因缘故,胜供养十方诸佛,非不敬佛。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