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uddha Mountain * Phật Sơn

Calgary Alberta Canada

 

[ HOME | 中文主頁 | 經典 | ENGLISH | SUTRA | CHỬ VIỆT | KINH ĐIỂN | GALLERY | CONTACTS ]

主页

相片

经典

大藏经

咒典

联络

No.1834

唯识二十论述记

2卷

卷上

卷下

大正新脩大藏经

阿含部
本缘部
般若部
法华部
华严部
宝积部
涅槃部
大集部
经集部
密教部
律部
释经论部
毘昙部
中观部
瑜伽部
论集部
经疏部
律疏部
论疏部

诸宗部
史传部
事彙部
外教部
目录部
古逸部
疑似部

No. 1834 [cf. No. 1590]

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

翻经沙门基撰

唯识二十论者。筏苏畔徒菩萨之所作也。题叙本宗有二十颂。为简三十。因以名焉。昔觉爱法师。魏朝创译。家依三藏。陈代再翻。今我和上三藏法师玄奘。校诸梵本。覩先再译。知其莫闲奥理。义多缺谬。不悟声明。词甚繁鄙。非只一条。难具陈述。所以自古通学开而靡究。复以大唐龙朔元年。岁次辛酉。六月一日。于玉花庆福殿。肇翻此论。基受旨执笔。其月八日。详译毕功。删整增讹。缀补纰阙。既覩新本。方类世亲。圣旨创兴于至那。神容重生于像季。哲鉴君子。当自详之。然此论本。理丰文约。西域注释。数十余家。根本即有世亲弟子。瞿波论师。末后乃有护法菩萨。护法所造。释名唯识导论。印度重为词义之宝。爰至异道甞味研谈。我师不以庸愚命旌厥趣。随翻受旨。编为述记。每至盘根错节之义。叙宗回复之文。旨义拾释。以备提训。更俟他辰。方冀翻释。工亏化毕未果便终。遂使玄源见拥而无披。幽灵守昏而永翳。可谓。连城易托。法宝难规。浅义疎文从兹绝矣 梵云毘若底(云识)摩呾喇多(此云唯)凭始迦(此云二十)奢萨咀罗(此云论)顺此方言。名唯识二十论。唯者独但简别之义。识者了别诠辨之义。唯有内心。无心外境。立唯识名。至下当释。识即是唯。故言唯识。是持业释。复言二十。是颂数名。合名唯识二十论者。带数释也。论如常释。释义及难。至文当叙。旧论但名唯识论者。译家略也。

论。安立大乘三界唯识。

述曰。将释本文以三门辨。一显教时机教摄分齐。二明论宗体造论所由。三依论所明判文别释。初显教时机教摄分齐者。于中有三。一辨时。二辨机。三辨摄。先辨时者。如来说教总有三时。初于鹿苑。说阿笈摩。有四谛教。破我有执。次于鹫岭。说大般若。空二取教。破法有执。虽空有教。能离断常。然未尽理会于中道。后于七处八会。方说三界唯心。双离有空。契中道教。即是花严解深密等。空心外二取。破初有执。有内识一心。遣后空见。故今此论。正处中道。是第三时。胜义教也。如解深密。瑜伽等说。先时所说一时五时。皆无经教。不可依也。如别章中已广叙说。次辨机者。有情根性总有五种。谓三定性。一不定性。一总无性。于此五中。唯大乘定及不定性之所听受。非余声闻独觉等性之所依信。成唯识云。无性有情。不能穷底。趣寂种姓。不能通达。所辨教理。无上乘故。说唯有一心。无心外境故。舍利弗等。如聋盲故。如成唯识义疏中说。后教摄者。于三藏中。对法藏摄。于二藏内。菩萨藏收。十二分教。论议经摄。于五乘中。大乘所摄。此等教理。如别章说。

第二明论宗体造论所由者。于中亦三。一辨论宗。二辨论体。三辨造论所由。初辨宗者。所明唯识唯识为宗。离自所明更无宗故。次辨体者。体有四种。如余处说。摄相归性。真如为体。摄境归识。以心为体。摄假归实。以声为体。性相别论。即有二种。一增上缘。许佛说法。以佛无漏声名句等。为其教体。佛不说法。大定智悲。为其教体。二亲因缘。随佛说不说。皆于能听者。耳意识上所变声等。为其教体。今论之本。谓即佛经。故出体者。应如经说。然造论主。唯有说法。为增上缘。令闻者变。总合疎亲所缘缘为论。皆以声名句文为体。十地论说。说听俱以二事究竟。一者声。二善字。此下文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成唯识说。法词二无碍解。境有差别等。广引教理。明此体性。如余处说。后辨造论所由者。然此无文。准余论说。令法久住。利益有情。故造论也。或为令知第三时教。契会中道。造斯论焉。或执外境如心是有。如萨婆多师等。或执内心如境是无。如空见外道等。或执诸识用别体同。如一类菩萨等。或执离心无别心所。如经部等。或执狱卒等。是实有情。如大众部等。或说狱卒等。非实有情。业生大种。大种相异。如萨婆多等。或说狱卒等。虽非有情。然熏习所起。非是识变。如经部等。或执外境体是一物。如吠世师等。或执境多念。心唯一剎那。如正量部等。或执极微。有相资相。为五识境。如众贤师等。此等论师。皆由邪知无知二种。于义不了。遂于二果覆障不证。今为遮此种种异执。令于唯识深妙理中。得如实解。故作斯论。随下破中。一一别显。故不预释。问此与三十意有何差别乃更造论以明唯识。答彼三十论广显自宗。此中二十广破外难。虽俱明唯识。二论有别也。又彼三十广显正义。此中二十。广释外难。又彼三十。天亲后造。有颂无释。此中二十。天亲先作。有颂有释。又明唯识二论虽同。开设千门令随一入。故须别造二部论也。又妙理幽玄丁宁始显。宗趣虽一。二论重明。是谓二论缘起各别。

第三依论所明判文别释者。菩提鹘露支。此云觉爱。先云觉熹。即魏时菩提流支法师。或云魏时有居士。名般若流支。此云慧爱。所译。梁末陈初。有[*]那罗他。此云家依。亲依亦得。即真谛三藏也。并各翻此唯识二十。觉爱法师。文多颂少。家依三藏。文少颂多。今此所翻。文颂析中。且如觉爱法师。有二十三颂。一十八纸。家依法师。乃有二十四颂。总有九纸。今者新译。有二十一颂。乃总八纸。觉爱所翻第二十一引经之颂。余二本无。家依所翻。初首二颂归敬之偈。余二本无。故知皆是译家。增取释文。翻之于论本也。其次最初立宗之偈。旧二论有。唯新论无。校三梵本。及勘题目。都不合有。名唯识二十。何得有焉。觉爱增初一颂。及第二十一偈。家依乃增初之三颂。故知所余二十一颂。三论皆有。是根本文。以二十颂显畅唯识。是故名为唯识二十。末后一颂。结叹归能。非明宗义。由此于中文总有二。初正辨本宗破计释难。后结已所造。叹深推佛。

就初分中。大文有二。初立论宗大乘三界唯识无境。后即于此义有设难言下。释外所征。广破异执 就立宗中。文有其四。初立论宗诸法唯识。二显由经说。以经为证。今明唯识。但成大乘唯识之义。或显论所明。为成经义。成立大乘。是佛所说唯识不虚。三释外伏难。简择唯言。四明唯识义。举喻以显。或分为三。初立论宗。第二立因。以经成论。第三举喻。前第三门。摄入立宗。为简无失。今此所言。安立大乘三界唯识。即立宗也。凡有三意。一者安立大乘之中唯识之教。诸宗不信佛所说故。广引教理如成唯识非此所明比量云。我说大乘是佛所说。许具三法印契经摄故。如增一等。今此所言三界唯识。即显能诠唯识之教。二者安立大乘中所说三界唯识理。诸宗说有心外境故。不信三界唯心之理。故今成也。今言大乘三界唯识。即显所诠唯识之理。三者安立诸大乘教。及唯识理。于教理中俱不信故。随文配属 安立者。成立义。谓此论中。成立大乘三界唯识。即以因喻。成立宗义。名为安立。又安立者。施设义。以广道理。施设唯识略理趣故。或安立者。开演义。未说之义。今说名立。已说之义。今广名安。又安者可也。教理相称。立者建也。法性离言。今言名立。顺理所以称安。陈那释云。能立能破总名安立。谓能立自大乘唯识。能破于他余宗有境。故名安立 言大乘者。辨中边论无上乘品。说由三义名无上乘。一正行无上。二所缘无上。三修证无上。正行无上有六种。谓最胜.作意.随法.离二边.差别.无差别。此等中一一皆有多门。所缘有十二。谓安立.法界.所能立.任持.印.内.持.通达.增.证.运.最胜。修证有十种。谓无阙.不毁.动.满.起.坚固。及调柔.不住.无二障.无息。即由此教。辨斯三义。名为大乘。或杂集论第十一说。七大性相。应是名大乘义。一境.二行.三智.四精进.五方便善巧.六证得.七业大性.境大者。以广大教为所缘故。行大者。自利利他故。智大者。二无我智故。精进大者。三大劫中。修无量种难行行故。方便善巧大者。得不住道故。证得大者。证十力等诸功德故。业大者.穷生死际。建佛事故。亦由此教。辨斯七义。故名大乘。又摄论说。或乘大性。是有财释。亦乘亦大。是持业释。名为大乘 言三界者。谓欲.色界.及无色界。世亲释云。能持自相故名为界。或复界者。是种族义。欲谓段食.睡.淫所引贪欲.欲所属界。故名欲界。变碍示现。说名为色。色所属界。故名色界。于彼界中。色非有故。名为无色。彼体非色。立无色名。非彼但用色无为体。无色所属界。名为无色界。略去中言。故作是说。如胡椒饮。如金刚环。又欲之界。名为欲界。由此界能任持欲故。色.无色界。应知亦然。体通五蕴。皆依士释。无性释云。谓与欲等爱结相应。堕在三界 言唯识者。瞿波师说。以有三德故今安立。一本有德本性净故。意说识性。二中有德。即依唯识。修行万行。三劫能断皮肉肤等。所有麁重。三未有德。即至佛位。福智圆明。难遇独出。唯独但义。识了别义。体即五法心心所等。所以者何。总说诸法。略有三性。谓即遍计所执性。虚妄唯识。依他起性。非有似有。因缘所生因缘唯识。即是识相。圆成实性。依他起上。遍计所执空无之理。真实唯识。即是识性。诸异生等。迷圆成实。执依他等是一是异。谓离心外定实有法。是心所取。无明所蔽。正智不生。今为显彼所说。离心遍计所执实法非有。虚妄识现。但有有为依他识相。因缘唯识。及有无为圆成识性。真实唯识。故今总说诸法唯识。令知有无证转依果。此则相性各别体说。若摄诸境。皆从于心。名唯识者。真如既是识之实性。亦名唯识。此约三性 若依二谛。说亦有差别。四重各别。一空有识。二事理识。三别总识。四诠旨识。如成唯识述记中说 于依他起唯有识中。此义有说。唯有识体一自证分。无见相分。以圣教说能取所取是所执故。皆性非有。说名唯识。此师意说。有漏八识。有学.菩萨.及二乘等。诸无漏心。皆有见相。有见相故。皆有法执。佛则不尔。至下当知 或说唯有自证.见分.及自相分。无此以外所执二取。说名唯识。此见相分。不离识故。此师意说。唯第六七。能起法执。非余识等。至下喻中当广分别。此中意说。谓今此论。施设大乘中所立三界法皆唯有识。问离系法为唯识不。答此亦唯识。问何故此中但言三界。答且举异生所成妄法唯有识理。但言三界。非无漏法无唯识义。此为理解。或由教故。

论。以契经说三界唯心。

述曰。此即第二显由经说。今明唯识。以经成论。令信易生。以第五啭。与故字同。谓花严等契经中。说三界诸法唯有心故。是十地论第八卷内。第六地中说也。今方成立唯有识义。梵云素呾览。此云契经。契者合也。经如常释。经合正理。契应物机。故名契经。由佛经中说唯心故。此明唯识。以经成论。或此所明唯有识者。为契经说唯有心故。故今此论立理成经。或今所说唯有识言。以何为证。由契经说唯有必故问经何但说三界唯心。答经部师等心缘无起亦但有心。然非一切。今遮于彼。故说三界唯有识。无性释云。此唯识言。成立唯有诸心心所。无有三界横计所缘。此言不遣真如所缘。依他所缘。谓道谛摄。根本后得二种所缘。由彼不为爱所执故。非所治故。非迷乱故。非三界摄。亦不离识故不待说。既由三界能缘之中。有能遍计。所缘之中。有所遍计。有漏聚中。有横计故。为遮此执。但说唯心。非无漏法。非唯识也。下当广说 问曰欲.色界有色。遮此说唯心。无色界色无。应不言唯识 此难不然。所执实皆无。遮此名唯识。非但遮色有故。说三界唯心。亦无所执唯识。及余虚空法等。一切境故。又经部师。说无色界诸心心所。是无色相。无体。无实所取境义。显现所依。恐彼执为非心心所。故说三界皆唯有心问唯有尔所经为证耶。答更有余。解深密说唯识所现。又说诸法皆不离心。又说有情随心垢净。又说成就四智。菩萨能随。悟入唯识无境。乃至广说。如摄大乘第四卷中。及成唯识第七卷说。又花严经第九卷云。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问何故此论唯说一经 答且举一经。以成教成理。何要多经其理方显。

问何故论中。即言唯识。诸经所说。乃名唯心。举心证识义如何成。

论。心意识了名之差别。

述曰。自下第三释外伏难简择唯言。于中有二。初释伏难解识字。后释唯言。此即初也。难如前说。此即是答。谓诸经论所说。心.意.识.及了别。此之四名其体无异。但名差别。心积集义。意思量义。识了别义。了识达义应言了别。此中言略但说了言。旧论言等。等此了故。积集有二。一集行相。二集种子。初通诸识。后唯第八。思量有二。一无间觉。二现思量。初通诸识。后唯第七。了别有二。一细。二麁。初通诸识。后唯前六。此即八识皆有四名。若恐摄不尽义言等者。非八通名。何须等之。故如梵本应言了也。无性释云。心.识是一。八识皆无离心之境。各名唯识。故经说心不违论说是异名故。更有异释。如唯识章 问此中八识。若皆得名心意识者。何故诸处。说第八识名心。第七名意。余六名识。答成唯识论第五卷说。如是三义。虽通八识。而随胜显。第八名心。集诸法种。起诸法故。第七名意。恒审思量为我等故。余六名识。麁动间断了别转故。各随胜显。别得一名。据实而言。皆得通说。此约通为论故。不相违 问若八识体各各名唯。何故乃说一心所作。答据梵本说亦无一字。但言唯心。今义释言。唯独但义。一无二义。名异义同。谓无外境唯有心故名为一心。非说心体但是一物 问据实而说识体是一识体是多。答如摄论言。一类菩萨。说八识体唯是一物。有一类师说有多体。今依后义。成唯识论第七卷说。八识自性。不可言定一。行相.所依.缘。相应异故。又一灭时。余不灭故。能所熏等。相各异故。亦非定异。经说八识。如水波等。无差别故。定异应非因果性故。如幻事等。无定性故。依理世俗。说有八别。非真胜义。真胜义中。心言绝故。此显八识。体非即非离。入楞迦经伽陀中说。心意识八种。俗故相有别。真故相无别。相所相无故。若依一类说体唯一。于世俗谛。体亦非多。此言俗故相有别者。依用而说。此中八识。诸门分别。如成唯识第二.三卷等。第八识以十门分别。如第四.五卷等。第七识亦十门分别。如第五.六卷等。余六识以九门分别。

经部等问。既言唯识。应无心所。不说唯故。

论。此中说心。意兼心所。

述曰。自下第二简择唯言。论所引经。说唯心者。言虽唯心。意亦兼说唯诸心所。以唯有心所。无实所取故问何故不说。答无性释云。唯声为遣所取境义。由彼无故。能取亦无。不遮心所。由彼与心。不相离故。如说若无心所有法。心未曾转经部转计。及上座部言。若尔灭定。何故唯心。是彼宗过。我大乘中。若处有心。必有心所诸相应法。若无心所相应法者。心亦定无。成唯识说。以心胜故。但说唯心。心所依心势力生故。略且不说。瞿波释云。此中唯言。为显胜义。不为显能义。以三界中心最胜故。如经说言道唯护根戒名沙门等。由识故三界生故名胜。遂引颂言。诸法心为先。为胜及为显。若人起净心。说言及作事。乐从三善生。随逐犹如影。诸法心为先。为胜及为显。若人起染心。说言及作事。苦从三恶生。如轮随牛脚。心相应故。说唯心言。亦摄心所 问何名心所。答心之所有。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故名心所。如王有臣。人有财等 问心所与心。为一为异。答如萨婆多等。与心定异。如经部等。与心无异。今大乘者。如成唯识第七卷中。广有问答。辨其一异。然总意者。依世俗故。说有差别。不同经部。依胜义故。心所与心。非离非即。如日与光。不同萨婆多 问若依世俗。与心有异。其缘境时。与心何别。答成唯识论第五卷说。心于所缘。唯取总相。心所于彼。亦取别相。助成心事。得心所名。如画师资作模填彩。辨中边论第一颂云。三界心心所。是虚妄分别。总了境名心。亦别名心所。即是心所。取总别相。心王唯总。乃至广说问今几心所。何心与何心所相应。缘何境界。乃至广说一切义门。答如成唯识。及别章中。具广分别。不能广引。

问经中但说有心言。宁知有所。

论。唯遮外境不遣相应。

述曰。为诸愚夫。不知心外无实境相。便执实有。起诸恶业二重障等。经说唯心遮离心外。遍计所执实境是有。不为遣除。依他起性。不离于心。诸心所法。心为主故。说唯有心。理实亦唯有诸心所 问何名相应。答成唯识论第三卷说。谓心心所行相虽异。而时.依同.所缘.事等。故名相应。即具四义除同行相。乃名相应。彼违瑜伽。及理有别。皆如彼说 问若遮外境。岂复亦遮自身诸识各所变耶。答今亦遮此诸识相缘。不能亲取。非遮体有。离自外境。亦非或一向。遮体都无。但说自心不能亲取。心亲所取。定不离心。若离自心。定不亲取 问其心所法。唯既不遮。其真如性。经中不说。应非唯识。答成唯识说。识之实性。不离识故。名为唯识。非如心所。名唯心所。不名唯识。真如亦是。心所实性。亦得名为唯心所法。此理通故。旧论此中别说一颂。以立论宗。真谛颂云。实无有外尘。似尘识生故。犹如翳眼人。见毛.两月等。菩提流支云。唯识无境界。以无虚妄见。如人目有翳。见毛月等事。理虽不违。勘三梵本。并无此颂。但译家增。

论。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如有眩翳。见发蝇等此中都无少分实义。

述曰。自下第四。显唯识义。举喻以成。旧论此中。设为外难。方显正理。此译家增。非梵本有。内识生时。似外境现。此中都无少分实义。显唯识义。如有眩翳。见发蝇等。此中都无少分实义。举喻以成。或前虽引教。今以理成。若安慧等以前圣者。说此内识生。似外境现言。谓唯有识依他起性一自证分。似外遍计所执。见相二取境现。所执虽无。妄情谓有。似妄情故。名似所取。成唯识论第一卷言。或复内识。转似外境。第七卷说。或转变者。谓诸内识。转似我法外境相现。此师意说。见.相二分。是所执无。唯自证分。依他性有。中边等说。能取所取。皆所执故。由自证分。虚妄熏习。为因缘故。自体生时。似能所取外境相现。此中二取。都无少实。唯有自证。似彼而生。唯取自体。故无少法能取少法愚者不知谓离识体。有实二分。故说唯识。令其了知。若护法等以后圣说。言内识生似外境现。谓有依他自证.见.相三分而生。不离识故。名为唯识。愚者依此不离识法。执为离心。有实境相。此实所取。心外二取体性都无。中边等说。二取非有。依他二取。其体非无摄论等说唯二等故。若无依他见.相二分。即违厚严及诸圣。说唯量唯二。能所取缠。见种种等。故今唯有非有似有。依他内识三分而生。都无少分离心之外。遍计所执实二取现。故无少法。能取少法。说唯识言。令其了达。不生愚昧。谓彼为有。成唯识论第一卷说。谓内识体。转似二分。相.见俱依自证起故。依斯二分施设我法。彼二离此。无所依故。第七卷说三能变识。及诸心所。皆能变似见.相二分。此师说也。法体虽然。理犹未显。故次举喻。以成此宗。如世有人。眼有眩翳。意识遂于空中。见有发蝇等。等者等取空花黄色.第二月等。眩是乱病。翳是障疾。眼病为缘。意见发等。此中都无少分实义。由眼有病。以眼为门。意见蝇等。非即眼识。能见发蝇。如以手等按一目时。意识便见第二月现。非即眼识。见第二月。第六意识。以眼为门。同时明了状如眼见。实非眼见。以五识中。无慧执故。成唯识说。现量证时。不执为外。后意分别。妄生外想。故自相分。识所变故。亦说为有。意识所执。妄计度故。说之为无。此护法等。说唯六七有执者解。摄大乘说能计度者是意识故。又说。唯有二分。内识变相。不离于识。似外境现。此中都无离识实物。如有眩翳。见发蝇等。若安慧等。说八识中皆有执者。以此等论诸文为证。眼有眩翳。见第二月。眼即能见。故眼识等。诸见相分。皆是所执。此中都无少分实义。谁言意识。依眼见也。言唯意识。能计度者。彼论意说。遍一切境而计度者。唯意识能。谁言五识无有遍计。若不尔者。此中云何说眼有眩。见发蝇等。广此等诤如成唯识。瞿波论师。同护法释。以眼为门。意识能执。无有道理五识缘无无分别故。一向缘实。如阿毘达磨经偈中说。无有眼等识。不缘实境起。意识有二种。缘实.不实境 安慧解此文云。五识起执。必诧似境实法。而起似色用故。不同意识缘龟毛等。本无亦生无似用故。不说五识不起法执 唯缘实境妄习内缘。所见外境皆非实有。亦如发蝇所见。蝇蛇喻亦如是。故成唯识云。如患梦者。患梦力故。心似种种外境相现。缘此执为实有外境。虽有此喻。理仍未显。应更立量。量云。极成眼识。定不亲缘离自色境。五识之中随一摄故。如余四识。此余意识。亦不亲缘离自诸法。是识性故。如眼识等。中间四识。比量准思。此成心外境。非内心所缘。次成心内境。定不离于识。量云。此亲所缘。定不离此。二随一故。如彼能缘。又亲所缘。决定不离心及心所。所缘法故。如相应法。复第二云。余所执法。异心心所非实有性。是所取故。如心心所。能取彼觉。亦不缘彼。是能取故。如缘此觉 问如他身等识。虽不亲缘既许有体。何得名唯识 答成唯识论第七卷说。非唯识言但说一识。若唯一识无他等者。何有十方凡圣尊卑因果等别谁为谁说。何法何求。故唯识言。有深意趣。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唯言。但遮愚夫所执。定离诸识。实有色等。若如是知唯识教意。便能无倒。善备资粮。速入法空。证无上觉。救拔含识生死轮回。非全拨无恶取空者。违背教理。能成是事。故定应信一切唯识。知清辨等。所执皆非。由拨依他圆成无故。中边论中。慈氏尊说。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由此故知。说唯识者。契中道义。今言唯识。但言三界。且略但依染依他说。妄执分别。唯染污故。理实亦有净分依他。净分依他。唯识异说。至下当叙。不繁烦显。然心心所。依世俗谛。非真实有。依他起故。如幻事等。若依胜义。非实非不实。心言绝故。依清辨等。破有为空。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彼似比量。非真比量。若我真性。离心言故。有为非空。若汝真性。非极成有。唯是空故。故今所说。于理无违。为遣妄执心心所外。实有境故。说唯有识。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 问虽知离心实境非有。心内之境。为如于心。亦是实有。为有异耶 答成唯识论第十卷中。略有三说。第一师说。然相分等。依识变现。非如识性依他中实。不尔唯识理应不成。许识内境俱实有故。第二师说。或识相见等从缘生。俱依他起。虚实如识。唯言遣外。不遮内境。不尔真如。亦应非实。境既同识。何名唯识。应名唯境虚实同故。识唯内有。境通外故。恐滥于彼。但言唯识。或诸愚夫。迷执于境。起烦恼业。生死沈沦。哀愍于彼。但说唯识。令自观心解脱生死。非说内境如外都无。虽有内境。亦不如心。此中但说如心实者。第三师说。或相分等。皆识为性。由熏习力。似多分生。真如亦是识之实性。故除识性。无别有法。此第三师安慧等。前二师义护法等宗。然有别说。合而论者。第二师说胜。无过失故。识者自知。然佛地论。但有一说。同第一师。

论。即于此义。有设难言。

述曰。上来总辨初立论宗。唯识无境。自下第二。释外所征。广破外执。于二十颂中。大文有七。此下第一有十四颂。小乘外道。四事难识境无。却征实境执。二诸法由量刊定有无下。有一颂半。释小乘等。以现量证境有。返破忆持执。三若如梦中虽无实境下。有半颂。释小乘外道。以梦例觉时。应知境无失。四若诸有情由自相续下。有半颂。复释外难二识成决定。外境非无失。五若如梦中境虽无实下。次有半颂。复解外难梦觉心无异。造行果差失。六若唯有识无身语等下。次有二颂。又释外难无境杀等无。返诰他宗失。七若唯有识诸他心智下。次有一颂。又释外难不照他心智。识不成失 就第一中文复有四。初有一颂。小乘外道四事难境无。证知非唯识。第二非皆不成下。次有五颂。释四难非理。故知是唯识。第三此教非因下。次有三颂。释有情法。二无我教。引教难不成。故知唯有识。第四复云何知佛依如是下。次有五颂。返破外人外境非实有。故知唯有识。或分为三。合初二段。总为一段。四事问答外境无故。于初难中。先标外难。后叙难。今即于此义有设难言者。标外难也。谓此所难。无实外征。论主假作经部诸师。为此问意。故言设难。又设谓施设。即实经部。施设此难。

论。颂曰。若识无实境即处时决定相续不决定作用不应成。

述曰。下正叙难。初略颂。后广问。颂中初句。牒大乘义。及第四句。不应成言。正为难理。总通四难。谓若说识无实境者。即处决定不应成等。至下当知。旧论颂云处时悉无定。无相续不定。作事不应成。若唯识无尘。意具文倒。寻者自知。

论曰。此说何义。

述曰。自下广问。将演颂难。故先论主。起此问端。此颂所说。明何义理。

论。若离识实有色等外法色等识生不缘色等。

述曰。下广四难。于中有二。初牒大乘义。别为四难。后总为四难。初中亦二。初牒大乘义。后正申难。此广初句颂。通下四难。若者若其事谓若大乘。说唯有识无心外境。即是离于心外。实有色声等境。有缘色等。能缘识生。此识生时。不以离心色等为境者。此即小乘外道。牒大乘义。

自下正难。

论。何因此识有处得生非一切处。

述曰。即第一难。颂第二句。处定不成。谓既无实境。许有此识生。何因如缘终南山识。于此山处起。余处则不生。此及所余境实无故。谓立量云。非缘终南处。缘此识应生。执境实无识得生故。如缘终南处。此言现识。非谓此识。若说此识者。非此处亦生。然今且为处定比量。此识不生例生比量。义准可知。然不繁作。下皆准悉。何因等言。即不应成。

论。何故此处有时识起非一切时。

述曰。此第二难。颂第二句。时定不成。谓既无实境。许有此识生。何故如缘终南山处。识于一时起。非一切时生。此时余时境俱无故。谓立量言。非缘终南时缘此识应起。执境实无此识生故。如缘终南时。此言现识。如前已说。处时有异。余意可同。

论曰。同一处时。有多相续何不决定随一识生。

述曰。即第三难。颂第三句。相续不定。不应成难。言相续者。有情异名。前蕴始尽。后蕴即生。故言相续。或非常一。简异外宗。亦言相续。谓既无外境许有此识生。如同一山处。及同一时间。有多相续。皆共缘见。何不决定。随一相续。缘山识生。所余有情。此识不起。

此虽正难。理犹未显。次举喻成。

论。如眩翳人见发蝇等非无眩翳有此识生。

述曰。此举决定。例不决定。既言虚妄分别。以为缘故。似外境生实无外境。如有眩翳。见发蝇等。无小实义。唯有识者。如世目眩。及中有翳。以为缘故。同一时间。于虚空中。此决定见有发蝇花等。种种异物。非是眼中无眩翳者。于此时处。许有见发蝇等识生。何故于同一山之处。及同一时。有多相续皆共见山。非是决定。如见发等随一能见。虚妄眩翳。唯识既齐。定随一见。其义应等。既许多见。故是相续不决定也。谓立量云。有多相续同一时间于一处所。应定一见余不能见执唯识故。如多相续同一时间于一发等有见不见。

论。复有何因诸眩翳者所见发等。无发等用。

述曰。下第四难。颂第四句。作用不成于中有三难。此即第一。翳发等无实用。复有何因言。通三难问。及申三难竟。论云余发等物其用非无。通上三难。谓既无实境。许有此识生。有何所以。有眩翳者。所见发蝇等。无发蝇等用。无眩翳者。所见发蝇等。有发蝇等用。发有为髻等用。蝇有附食等用也。量云。眩翳所见应有实用。执无实境此识生故。如余发等。

论。梦中所得饮食刀杖毒药衣等无饮等用。

述曰。难作用中。此即第二。梦饮等无实用。即供身四事。一饮食。二衣服。三医药。等取第四卧具。然此外。加刀杖及毒药。药通二种。有毒无毒故。谓既无实境。许识得生。何故梦饮酒等。无醉乱等用。余时饮等。有醉等用。量云。梦中饮等应有实用。执无实境此识生故。如余时饮等。

论。寻香城等无城等用。

述曰。此第三难。寻香城等作用不成。旧论云干闼婆城讹也。梵云健达缚。此云寻香。谓中有能寻当生处香。即便往生。亦名健达缚。其西域呼俳优。亦云寻香。此等不事王侯。不作生业。唯寻诸家饮食等香。便往其门。作诸伎乐。而求饮食。能作幻术。此幻作城。于中游戏名寻香城。幻惑似有。无实城用。或呼阳焰化城。名健达缚城。诸商估等。入诸山海。多见阳焰化为城室。于中闻有作乐等声。西域呼作乐者。既名寻香。故说此化城。名寻香城。谓既无实境。许此识生。何故此城。无实城用。非寻香城。有实城用。量云。此寻香城应有实用。许无实境此识生故。如余城等。

论。余发等物其用非无。

述曰。先叙三事。无实用已。此通三事。为相例难。谓既无实境。许此识生。何故眩翳所见。无发等用。余发蝇等。有发等用。乃至第三。如前已说。此中举初余发蝇等。等取第二余饮等用。及等第三余城等用。然旧论一一难下。皆自出例。今恐烦广。故总显之。

论。若实同无色等外境唯有内识似外境生。

述曰。上来别约四事。难四不成。自下第二。于一事中。总为四难。亦结前文。此即牒大乘无境许识起。

论。定处定时不定相续有作用物皆不应成。

述曰。自下此文正申难意。四义如前。总立量云。定处时等皆不应成。说无外色等许此识生故。如余处时等。此中量意。应准上知。

论。非皆不成。

述曰。自下第二。释四难非理。于中有二。初总答不成。后别显不成。此即初也。彼言四事。皆不应成。今四皆成。故论说言非皆不成。然论言俱。或多少。若言皆。并定三以上。由三以上名多法故。新翻经论。皆准此知。今答四成。故言皆也。

论。颂曰处时定如梦身不定如鬼同见脓河等如梦损有用。

述曰。此下别显非皆不成。总有五颂。于中有二。初有二颂。答非不成。后何缘不许下。复有三颂。破外救义。就初段中。文复有二。初之一颂。答别难不成。后有一颂。答总难不成。此即初也。然旧论文。以四难别逐破。颂文作数段释。至下当知。初一句颂。答初二难。第二三句。答第三难。第四句颂。答第四难。至下当知。颂言身者。相续异名。

论曰。如梦意说如梦所见。

述曰。此长行中。文有其三。初以如梦喻。合解处时二难。次解第三征。后解第四难。就初段中。文复有三。初解颂说如梦之言。次解处时俱定之理。后结二定非不得成。此即初也。然旧译家。不闲此义遂略不翻。梵云伊(上声呼之)(平声呼之合名梦也)(此有二义一是有义二譬喻义)今言如梦。显是譬喻故言意说如梦所见。非谓有梦名伊缚筏。或复有释。梦者能缘其村园等。梦之所见。梦心所有。今颂略言喻如梦者。显梦所见为二定喻。非能缘梦心。为处时同法。恐以能缘为同喻故。今简略也。

论。谓如梦中虽无实境。

述曰。次解处时俱定之理。以一梦喻。喻二理成故。此最初说如梦中无实境也。然今论师。解四外难非正当难。以祛外疑。举世现事。返质外人。傍解前难。此梦境无。经部大乘。彼此共许。故以为喻。

论。而或有处见有村园男女等物非一切处。

述曰。此解处定成。犹如梦中。一种境虽无实。或于是处。见有村等。余处不见。故虽一切处。皆唯有识。而于是处。见终南山。非于余处。应立量云。汝梦于是处见有村等应非处定。境无实故。如余不见处。然余不见处。例于见处。亦有比量。略不繁述。下准可知。然此虽有世间相违。置汝言故简宗过也。彼此成已返解他难。量云。其非梦时境虽无实而处亦定。许境无实故。如梦中所见。此因言许。无随一失。

论。即于是处或时见有彼村园等非一切时。

述曰。此解时定。梦境虽无实。即于此处。或于一时。见村园等。非一切时。皆恒见有。故于觉位。虽无实境。有时见彼终南山等。此识得生。非一切时。定恒见有。此识得生。比量准前处中可解。

论。由此虽无离识实境而处时定非不得成。

述曰。此结二定非不得成以斯一喻成处时定也。

论。说如鬼言显如饿鬼。

述曰。自下第二。解第三难。于中有三。初别解如鬼等言。次解相续不定。后结不定义成。今先解如鬼言。梵云筏。有二义。如前已说。今显譬喻。非显有义。故言如鬼。或复有释。鬼有二种。一福德鬼。住此洲西。报与天同。二薄福德。所见水等。皆为猛火。今以薄福。喻身不定。故如饿鬼。若福德鬼。喻不成故(旧论无此如前已说)

论。河中脓满。故名脓河如说苏瓶其中苏满。

述曰。解颂脓河。河中脓满。得脓河名。非有小脓。名脓河也。如西域中卖苏人。说卖苏瓶言。满瓶着苏并瓶。亦卖言卖苏瓶。非有少苏。言卖苏瓶。旧言苏瓮。脓河亦尔。

论。谓如饿鬼同业异熟多身共集皆见脓河非于此中定唯一见。

述曰。自下正解相续不定。如多饿鬼。同为恶业。同得恶果。多共一处聚集之时。同见脓河。相续不定。非于脓河。定唯一见。一不能见。如眩翳者。见发蝇等故。虽无实境。相续不定。其义亦成。外道小乘。经部师等。皆信饿鬼。同见脓河。故以为喻。量云同于一时同于此处相续不定其理得成。许无实境故。如饿鬼所见脓河。然颂脓河。更有等字。等何等法。

论。等言显示或见粪等。

述曰。由恶业故。所见水等。皆谓粪尿。及余血等。摄论等云。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即此意也。

论。及见有情执持刀杖遮捍守护。不令得食。

述曰。前解于等。粪脓别事。今此解等。即于脓等。见有有情。执持刀杖。遮捍饿鬼。守护脓等。不令得食。鬼由恶业。深极饥渴。设虽见脓。亦趣望得。为诸有情。遮不令食。一切同见。非唯一见。故喻得成。

论。由此虽无离识实境而多相续不定义成。

述曰。此结相续不定理成。

论。又如梦中境虽无实而有损失精血等用。

述曰。此下第三。解第四难。于中有二。初正解。后结成。此即初也 如梦中言。如先已说。譬如梦中。梦两交会。境虽无实。而男有损精。女有损血等用。等者。等取支分劳倦。出汗等用。梦得钱等。其用则无 境虽无实。其眩翳者。所见发等。无发等用。余见发等。有发等用。其理亦成。量云。眩翳非眩翳等所见发等有用无用成。许无实境故。如梦失精等。

论。由此虽无离识实境而有虚妄作用义成。

述曰。此结作用虚妄亦成。上来别解别四难讫。

论。如是且依别别譬喻显处定等四义得成。

述曰。将解总四难。先结前也。四难既殊。四答亦异。

论。复次颂曰。一切如地狱同见狱卒等能为逼害事故四义皆成。

述曰。下总答也。言一切者。标宗所明。总解四难。故言一切。故四义皆成。此总结也。余十三字。正答难也。

论曰。应知此中一地狱喻显处定等一切皆成。

述曰。此中有三。初别解颂一切字。次正解四难。后总结四义成。配颂三段。此解颂一切字。以一狱地喻。解四义得成。

论。如地狱言显在地狱受逼害苦诸有情类。

述曰。下第二段。梵云筏。有二义。一云如。二云有。今取如。不取有。为简于有。故作斯说。复有义者。梵云捺落迦。此云苦器。即是地狱。显如那落迦。受地狱苦者。非如彼器。说如地狱。

论。谓地狱中虽无真实有情数摄狱卒等事。

述曰。下正解难。然大乘中。其狱卒等。在地狱中。作逼害者。非实有情。至下当悉。其掷罪人。置地狱者。是实有情。与俱舍同。此对萨婆多。及经部等。申其正理。不对大众。正量部等。申其正理。下正解难。

论。而彼有情同业异熟增上力故。

述曰。由彼地狱受罪有情。因果同故。此显所由。

论。同处同时众多相续皆共见有狱卒狗乌铁山等物来至其所为逼害事。

述曰。同处者。显处定义。同此处见。余处无故 同时者。显时定义。同此时见。余时无故 众多相续等者。显相续不定。皆共见故 来至其所为逼害事者。显作用成 狗者乌驳狗也 乌者铁嶲。啄眼精等乌也 铁山者。即众合地狱等。作羊牛等形来逼罪人 等物者。等取刚铁树林刺等蠰狗咤虫等。此中意者。谓地狱中。境虽无实。同处同时。多受罪者。同见狱卒等来。为逼害事。四义既成。故于余时。境虽无实。其处定等。非皆不成。量云。余位处定等非不得成。许无实境此识生故。如地狱人等此四事成。然外难中。皆有过失。思求可知。故不繁述。

论。由此虽无离识实境。而处定等四义皆成。

述曰。自下第三。总结四义得成。释第四句颂。若言异识实境依他色等。大乘亦许是实。离识之外实有色等。大乘不成。故言离识境无实等。而处定等四事皆成。由此之言。

论。何缘不许狱卒等类是实有情。

述曰。上来二颂。答非不成。自下三颂。破外救义。于中有三。初之一颂。破摩诃僧祇犊子部等救义。次有一颂。破萨婆多师等救义。次有一颂。破经部师等救义。或初一颂。破救如前。次有一颂。正破萨婆多。兼破经部救义。次有一颂。正破经部。兼抑萨婆多令有熏习。然二解中。前说为胜。就初段中。文复有四。初大众正量二部救义。二大乘广破。三彼复救义。四论主复破。此即第一。彼部救义。然观文势。诤狱卒等。似是傍义。于下结中。结归唯识。还为正义。今彼部意。狱卒狗等。皆有情数。是在地狱有情用故。如那落迦报。然诸部中。大众正量说。狱卒等是实有情。萨婆多师。虽非有情。然是心外恶业所感。增上大种转变所生。造色形显量力差别。经部师等。虽非有情。然是心外造业之时。唯熏内识。及其受果。乃在心外。大种转变起形显等。今大乘意。亦非有情。造业之时。既在内识。受果之世。在识非余。故今大乘。与诸部异。大众部等。于此救之。其在地狱行案掷人置地狱者。是实有情。诸部无诤 缘者由也。外人问言。有何所由。不许狱卒实有情数。比量如前。

论。不应理故。

述曰。下论主答。初总次别。此即总也。外人复问。何不应理。

论。且此不应那落迦摄不受如彼所受苦故。

述曰。自下别破。于中有二。初破狱卒等。非地狱趣。后破狱卒等。非是余趣。就破非彼地狱趣中。略有四义。此即第一。兼破余趣。先破当趣。简略为言故云且此。且此不应那落迦摄。通下四义。此狱卒等。不应是彼恶者所摄。此等不受如彼恶者所受苦故。若狱卒等。恶者所摄。如余恶者。应受彼苦。量云。彼狱卒等非恶者摄。不受如彼所受苦故。如人天等。或狱卒等应受彼苦。许那落迦摄故。如彼受罪者。俱舍第十一。若是有情。此果何处。彼复救言。即地狱中。彼论即以此第四难。难破彼宗。而彼但有一义破之。谓火应烧。同此第四。

论。互相逼害应不可立彼那落迦此狱卒等。

述曰。此第二义。此狱卒等。与破罪者。互相逼迫。能害众罪者。若俱是彼趣。应不可说彼是受罪者。此是狱卒等。又俱那落迦。即互相逼害。如何可立彼受罪者。此狱卒等。此中二意。后解为胜 量云。汝狱卒等应不可说为狱卒等。许那落迦摄故。如受罪者 汝受罪者应不可说为受罪者。那落迦摄故。如狱卒等 或受罪者应能逼害。那落迦摄故。如狱卒等 或狱卒等应不能逼害。那落迦摄故。如受罪者 此四比量。有所简过。并无过失。应一一知。

论。形量力既等应不极相怖。

述曰。此第三义。其狱卒等。与受罪者。俱是彼摄。形量大小。及与气力。一一既齐等。其罪受者。应不极怖此狱卒等 量云。彼受罪者应不极怖此狱卒等。那落迦摄故如狱卒等 返破量云。其狱卒等亦应有恐怖非自类彼趣。许那落迦摄故。如受罪者。此中宗法。简无同喻过。所立不成等。应如是知。

论。应自不能忍受铁地炎热猛焰恒烧燃苦云何于彼能逼害他。

述曰。此第四义若狱卒等。是那落迦摄。应自不能忍受铁地恒烧燃苦。既不能忍受。云何于彼处。能害余恶者。恶者彼趣不能忍苦。不能害他。此亦彼趣。应自不能受忍彼苦。不能害他 量云。其狱卒等应自不能忍受铁地炎热猛焰恒烧燃苦。许那落迦摄故。如余造恶者。若狱卒等。不能忍苦。此量有相符者 应更立量云。其狱卒等应不能害他造恶者。由自不能忍热铁地等故。如余造恶者。云何于彼能逼害他。亦结上次三难。俱舍十一。彼复救言。此由业力所隔碍故。或感异大种故不被烧者。此狱卒等造业。既同余受罪者。云何独由业火不烧害。

应立量云。其狱卒等应火烧害。许地狱趣故。如受罪者。故今总说应自不能受铁地等。由此四义。众多比量。其狱卒等非彼趣摄。彼若救言若是彼趣。有如是失。是余趣者。竟何有过。

论。非那落迦不应生彼。

述曰。自下第二。破是余趣非那落迦。造恶之者。不应生彼捺落迦中。非彼趣故。如人天等。

论。如何天上现有傍生地狱亦然有傍生鬼。为狱卒等。

述曰。大众正量。既见破非捺落迦摄。更不能救。见破非余趣。第三救言。如上天处处虽是胜。犹有恶趣傍生等生。其下地狱虽恶者处。何妨得有傍生鬼生。为狱卒等。其人处等。诸趣通生。理极成立。非上胜趣。且举天中 量云。其地狱中。应有余趣生。许善恶趣随一摄故。如上天中有傍生等。鬼处有傍生。理无疑难。无不定失。彼师意说。狱卒是鬼。狗乌等是傍生。故论说言有傍生鬼。为狱卒等。旧论无等字。乃云畜生饿鬼别类等。生地狱中。名为狱卒者。不然。

论。此救非然。

述曰。此下第四论主复破。初总。次别。此总非也。

论。颂曰如天上傍生地狱中不尔所执傍生鬼不受彼苦故。

述曰。此下别非。初二句颂。显喻不成。下二句颂。显不成理。与外比量立宗中。法差别相违。彼宗法言有余趣生。名法自相。此上所有。受彼器果。不受器果等。是法差别。今但与彼宗差别为违。天中余趣。受彼器果。汝宗所执地狱中余趣。不受器果故。

论曰。诸有傍生生天上者。必有能感彼器乐业生彼定受器所生乐。

述曰。释初句颂。若龙麟等。生天上者。唯在欲界地居天中。其鹤凤等。亦通欲界空居天有。此等必有共业。是善能感彼天外器乐业。既有果生故。能受彼器所生乐。此显他宗同喻差别。下成彼宗法之差别。

论。非狱卒等受地狱中器所生苦。

述曰。其狱卒等。生地狱时。不受地狱器所生苦。云何与彼天傍生同。前他立因。既能成彼余趣生地狱。如是亦能成狱卒等受地狱中器所生苦。量云。其狱卒等应受所居外器生果。许善恶趣随一摄故。如上天中有傍生等。此中简略。应须审知。此释颂中下之三句。

论。故不应许傍生鬼趣。生捺落迦。

述曰。此总结释第二句颂。捺落迦者。此云苦器。即地狱是。言地狱者。顺此方说。由此理故。不应许傍生。及与鬼趣。生地狱中。然大众正量。本计狱卒等是实有情。然是地狱趣。今非之云非傍生鬼者。是设遮言。或破转计。彼复难言。若非有情。法救善现所说。复云何解。心常怀忿毒。好集诸恶业。见他苦欣悦。死作琰魔卒。今解之言。琰魔王使。诸逻剎婆。掷诸有情。置地狱者。名琰魔卒。是实有情。非地狱中害有情者。故地狱卒。非实有情。

论。若尔应许彼那落迦业增上力生异大种。

述曰。自下第二。破萨婆多等诸师救义。于中有二。先救后破。此即救也。若依旧本。先显颂文。正破外义。于后长行。方申外义。申外义已。略释颂文。今则不然。先有外救。后举颂破。将为稳便。萨婆多等云。若狱卒等。非有情尔。应许造恶者。先业增上力。于今此生中。生别异大种。非内身摄。非有情数。非如无情无有作用。此实无情摄。似有情数。名异大种。

论。起胜形显量力差别。于彼施设狱卒等名。

述曰。其异大种。起胜形色。身有麁细。起胜显色。身或赤黑。起异貌量。或长或短。其触处力。或强或弱。种种差别。此形显等。望受罪者。皆为强大。故俱名胜。此形显等。皆业所感。于此等上。施设狱卒狗乌等名。于无情物。假立情名。说为施设。此显法体非有情数。但是心外业生。大种所起形等。假名施设。为狱卒等。

自下显此有胜作用所由。

论。为生彼怖变现种种动手足等差别作用。

述曰。为造恶者。起怖畏故。知其恶业。招此恶果。其无情物。大形力等。由业所感变现非一。动手足等。差别作用。或斩。或斫。或剥。此显作用。

次略显事。

论。如羝羊山乍离乍合。

述曰。众合地狱有二山。势犹若羝羊相去稍远。名之为离。罪人居中。其山相逼迫令苦楚。碎骨烂肉。名之为合。既合复离。罪人复活。如是离合。经无量时。令其罪人。受诸楚苦。碎而复合。旧言羺羊。显其黑色。今言羝羊。事如相鬪。余则不然。非羝羊等。亦名羺羊故。依其梵本。但言羝羊。

论。刚铁林刺或低或昂。

述曰。此锋刃增中。第三铁刺林。谓此林上。有利铁刺。长十六指。罪人被逼。若上树时。其刺即低。向下而刺。若下树时。其刺即昂。向上而刺。有铁[/]乌。揬啄有情眼精心肝。诤共而食。皆是罪者业生。大种差别转变。然此林刺。实是非情。非此所诤。但诤狱卒。及铁[/]乌。羝羊山等。因举苦具。显其恶相。非铁林刺。亦此所论。上来总是萨婆多救义。

论。非事全无然不应理。

述曰。此下破救。初总非。后理逼。然此所说业果等事。事皆有故。非是全无。然说识外实有体。总名不应理。体用少有。名非全无。非内识变说非应理。

论。颂曰若许由业力有异大种生起如是转变于识何不许。

述曰。自下理逼。前三句颂。牒彼外宗。第四句颂。正申义理。汝宗既许业招大种。起如是形量。有作用转变。何不许此在识非余 如是者。形显量力等也 转变者。动手足等作用也。合此二种。名能所造。

论曰。何缘不许识由业力如是转变而执大种。

述曰。此中总释颂之大纲。总逐外人。义如前说。然无比量。若为共因。比量亦得 量云。此狱卒等物皆不离识等。许所知故。如心心所。真如等法。不离识有。无不定失。

上来已破萨婆多讫。自下经部为伏救义。我宗说彼亦是非情。然造业时。熏习种子。在内识故。可不离识。令得果时。其狱卒等。识外大种。转变差别。不在识中。与余宗异。或重抑萨婆多。令有熏习。然前解胜。以萨婆多无熏习故。

论。复次颂曰 业熏习余处执余处有果所熏识有果不许有何因。

述曰。自下广破上二句颂牒。下二句颂难 业熏习余处者。谓造业时。熏在识中或色根等中。果起之时。不在识内。斯业熏识。望果异故。名为余处 执余处有果者。果者在识等外。与业熏习处所异故。故言汝执余处有果 所熏识有果者。业所熏识。有此业果 不许有何因。因言所以。不许此果。在业所熏内识之中。有何所以。有因之识。应有果故。然彼熏习。或在根中。或在识类。今取彼宗。熏习内识。与己相似。以为难故。但言熏识。

论曰。执那落迦由自业力。生差别大种。起形等转变。

述曰。此牒彼义。其经部等。与萨婆多同。形等者。等显等。转变者。作用也。

论。彼业熏习理应许在识相续中不在余处。

述曰。亦经部计。识非常一故言相续。或相续者。趣不断义。然经部师。亦计熏色根及其识类。但许熏识。以遍三界。故言在识不在余处。或抑萨婆多。令业熏内识。过去未来体非实有。非现摄故。如龟毛等。现摄即是现在无为。现有体故。若言现在。不摄无为。既无过去。又无熏习。先业如何能招异熟。由此故知。业熏内识。不在余处能招当果。

牒彼计已下正申难。

论。有熏习识汝便不许有果转变无熏习处翻执有果此有何因。

述曰。识有熏习。汝便不许即此识中。有异大种。形显等果。作用转变。在识之外。都无熏习。异于业处。翻执有果。此有何因。因言所以。业熏在识。果在识外。故名为翻 量云。汝恶业熏习应不在识。地狱业果随一摄故。如地狱果 其地狱果在识非余。非是余趣。业果摄故。或地狱业果随一摄故。如地狱业。此因有简。应如理知。

论。有教为因。

述曰。经部等答。有教为因。证知识外。有实色等。此总答也。旧论云。阿含是因。正云阿笈摩。此翻为传。义当为教。

论。谓若唯识似色等现无别色等佛不应说有色等处。

述曰。此显教因。若一切法。唯有内识。此识能变。似色等眼等十处相现。无离识外实色等处。世尊经中。亦应不说有色等十种处。眼等色等。自体变碍。名有色等处。谓经中说。云何为眼。谓四大所造眼识所依净色为性。乃至广说。

论。此教非因有别意故。

述曰。就第一段。自下第三。次有三颂。释外所引有色等教。引教证不成。故知唯有识。初之一颂。引教证色有别意。成唯识。次有一颂。引教证色有密意。成唯识。后之一颂。引教证色有胜利。成唯识。今总非云此教非因。何故非因。有别意故。

云何别意。

论。颂曰依彼所化生世尊密意趣说有色等处如化生有情。

述曰。上三句。显别意。第四句。引喻成。第一句。显机宜。第二句。能化意。第三句。说色等。由所化宜。其能化者。十二处中。说有色等十有色处。如佛亦说化生有情。即是中有。为化断见。说有中有。非是实有化生有情。经部中有说如大乘。但假有情。无实我故。此中所言密意趣者。意趣有四。一平等意趣。如佛说我曾名胜观。二别时意趣。如说愿生极乐界等。三别义意趣。如说诸法皆无性等。四众生意乐意趣。如说一善根。或时称赞。或时毁訾。乃至广说。今约第四众生意乐趣。说有色等十处。故名为密意。非许实有。说色等处。

论曰。如佛说有化生有情。

述曰。此释第四能成喻句。有断见外道。闻说无我。来问佛云。我体既无。谁往后世如佛世尊。为答断见者。说有中有化生有情。能往后世。非为实有。说化生也。若非实有。佛如何说。

论。彼但依心相续不断能往后世密意趣说不说实有化生有情。

述曰。以诸色等断。或不续。诸转识等。或断。或隐。唯第八心相续不断。能从前世。往于后世。结生不断。佛观此心密意。说有化生有情。非观实有化生有情。乃复说也。此举极成。以况二家不极成法问何故化生。知非实有密意趣说。

论。说无有情我但有法因故。

述曰。由佛经中。说无有情我。及生者等八种事。但有其法。但有其因。从因所起。因即所由。所从生法。一切名因。都无实物。故知化生密意趣说。然旧论偈说。无众生及我。但法有因果。今勘三梵本。并无果字。然有故字。由此经故知。说化生是密意教。若无故者。其理不成。无因成故。

论。说色等处契经亦尔。

述曰。此合法喻。若尔如何。

论。依所化生宜受彼教密意趣说非别实有。

述曰。解上三句颂。观宜密说。非别实有色等十处。机宜如何。所化众生。执有实我。为破彼我执。说有色等十。令除一实见。故旧论颂云。色等入有教。为化执我人。即此颂云依所化机宜。说色等也。

论。依何密意说色等十。

述曰。外人复问。言佛密意。说有色等。依何密意。

论。颂曰。识从自种生似境相而转为成内外处佛说彼为十。

述曰。此即第二。说密意颂。旧论说言。故佛说此二。以内外处。名之为二。似有色处。故言为十。亦不相违。谓六内识。从自种子。生现行时。其现行识变似色等境相而转。非外实有色等十处。为破实我。成内外处。世尊说有色等十处。是此中意。

论曰。此说何义。

述曰。此释颂文。故假问起。

论。似色现识从自种子缘合转变差别而生。

述曰。释初二句颂 似色现识者。谓即眼识能现。似色而转之识。无实色故。名为似色。识现似色。故说眼识名似色现识 从自种子缘合转变差别生者。从能生己识体之种。此种由境界等诸缘合。已异本相续。名为转变。此了色识。从自种子。缘青黄等。种种行相差别而生。

论。佛依彼种及所现色如次说为眼处色处。

述曰。依眼识种。说为眼处。依于眼识所现似色。说为色处。种名为根。相名为色。故言如次。

论。如是乃至似触现识从自种子缘合转变差别而生。

述曰。如是者。牒眼识。乃至者。略中也。谓略中间耳鼻舌三识也。举五识中。初后二识。以作其法。准余可知。

论。佛依彼种及所现触如次说为身处触处。

述曰。此亦如前。此意即是五有色处种。名为内根。境名为外处。观所缘论。亦作是说。识上色功能名五根。应理功能与境色。无始互为因。功能即是种子异名。亦说五根体即识种。成唯识论第四卷中。略有二说。有说眼等五根。即五识种。无现眼等为俱有根。唯自因缘生已种子。名为眼等。即引此颂及观所缘。以为诚证。观所缘说。第八识上。五识种子。名五根故。又说常与境。互得为因故。其五外境。许有依他色处无诤。其陈那等。依此唯识。于观所缘。作如是说。有说非理。若五色根。即五识种。十八界种。应成杂乱。如是便有十一过失。广如彼说。然护法论师。假朋陈那执。复转救言。能感五识增上业种。名五色根。非作因缘。生五识种。其安惠等。复破彼言。应五色根。非无记故。如是便有十二过失。亦广如彼。然陈那等。即随文解。更无异释。其安惠等。释此等文云。种子功能名五根者。为破离识实有色等。于识所变似眼根等。以有发生五识用故。假名种子。及色功能。非谓色根。即识业种。破经部等心外实色。由未建立有第八识。若不说种为眼等根。眼等便离六识而有。故说种子。为眼等根。故今于此有二师释。于中一一更别开义。如彼疏解。

论。依斯密意说色等十。

述曰。此总结也。依破于我。于识种子说为眼等。于识所现现行似色。名为色等。非离于识。别有眼等。眼等不离第八识故。

论。此密意说有何胜利。

述曰。此下第三。辨教胜利。外人复问。如是说教。有何胜利。胜利者。果利也。

论。颂曰依此教能入数取趣无我所执法无我复依余教入。

述曰。上二句。说人无我胜利。下二句。说法无我胜利。补特伽罗。名数取趣。以能数数取诸趣故。有其果位。亦立因名。由无实我故数取趣。

论曰。依此所说十二处教受化者能入数取趣无我。

述曰。此释上二句颂。总立宗也。次当广释。知十二处。无实我故 受化者。入有情无我。若言人者。趣唯一故。

论。谓若了知从六二法有六识转都无见者乃至知者。

述曰。六二法者。即十二处。内六处外六处。谓根及境。由说十二处教。若知六识。从根及境六二法生。了知自身唯眼能见。都无见者。乃至。了知唯意知法。都无知者。此中见者等。外道等执实我能故。了知根境。除我执也。

论。应受有情无我教者便能悟入有情无我。

述曰。二乘根机者。名为应受有情无我教。由知唯有根境识等。无实我故。二乘根者。便入有情无我正理。除计我执。得二乘果。是密意说十二处教之胜利也。

论。复依此余说唯识教受化者能入所执法无我。

述曰。此释下二句颂。总立宗也。次当广释。文有其三。一释颂。二申难。三正答。此初也。说一切法唯有识者。是有情无我。密意教余故。受化者。能入一切法无我。我主宰义。知法无主宰。名法无我也。

论。谓若了知唯识现似色等法起此中都无色等相法。

述曰。由说唯识教。若能了知一切法唯识现。似色等诸法生起。无实色等。了知此中。都无色等体用相法。除法执也。

论。应受诸法无我教者便能悟入诸法无我。

述曰。菩萨根机。名为应受法无我教。由知诸法唯有识故。菩萨根者。便能悟入诸法无我。除计法执。得成佛果。是诸法空。唯有识教之胜利也。然佛世尊。有三时教。此唯识教。第三时说。令得佛果。故非密意。有情无我教。是第一时教。令得二乘果。故名密意说。

论。若知诸法一切种无入法无我。

述曰。外人既闻诸法皆空说唯识教。自下设难。此牒大乘义。下方申正难。若能了知一切诸法。一切皆无。得入于法无我理者。

论。是则唯识亦毕竟无何所安立。

述曰。此正难也。既言一切诸法皆无。即无有识。唯识既无。今此论中。何所安立得入佛果。其安立者。即牒论初立宗言。问义同前释。

论。非知诸法一切种无乃得名为入法无我。

述曰。下论师答。非是令知一切种类唯识亦无。乃得名为入法无我。意存二性。故若非知一切种无。令知何等。

论。然达愚夫遍计所执自性差别诸法无我如是乃名入法无我。

述曰。二乘异生诸愚夫等。起计所执。自性诸法。差别诸法。以为实有。即是诸法。体及用也。令知此所执性。体用都无。名入法无我。非知真俗凡圣等境。亦都无故。名入法无我。

论。非诸佛境离言法性亦都无故名法无我。

述曰。诸佛正体后得二智。所知诸法。谓依他性。圆成实性。二性非无。此之二性。性离言说戏论所执。非谓知此二性亦无。入法无我。即于三性。但知初无余二性有。名为唯识。入诸法空。亦菩萨境。但言佛者。从胜人说。既尔。若执唯识是有。应得入于诸法无我。

论。余识所执此唯识性其体亦无名法无我。

述曰。若执唯识。亦计所执。除入法空。名法无我。若不执时。此唯识体。性离言故。非除入空。

论。不尔余识所执境有则唯识理应不得成。

述曰。若所执唯识非法执。尔者。此所执境体既非无应非唯识。以实执有犹不遣故。理犹未晓。其义如何。

论。许诸余识有实境故。

述曰。以执唯识识。是执法识余此既有实境。如何名唯识。然我宗中。识无心外实有之境。名为唯识。故执唯识亦法执收。成唯识说。若执唯识亦是法执。

论。由此道理说立唯识教普令悟入一切法无我。

述曰。即此总结经论二教。由于此中所有道理。佛说唯识之教。我立唯识之教。普令有情入法无我。或我说我立。二俱双结。名为说立。非说是经。

论。非一切种拨有性故。

述曰。由有唯识。无计所执。入法无我。非是一切种。唯识等亦无。能入法无我。所以者何。拨有性故。依他圆成二性是有。若说为无。便是邪见。拨于有性。故此不能入法无我。许有唯识。无计所执。名为正见。入法无我。不拨于有。名处中道。契真正理。此意即违清辨等也。

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

承久二年庚辛七月二十九日移点了永恩生年五十四

偏为上生内院值遇弥勒也。

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下  back_to_top.png

翻经沙门基撰

论。复云何知佛依如是密意趣说有色等处。

述曰。第一段中。自下第四。返破他宗外境非实有。证知唯有识。于中有三。初小乘等。因前起问。次举颂下。论主正破。后已辨极微非一实下。结归唯识。此即初也。先牒大乘前所说意。后方申难。论主前说。依生无我者。佛说色等十。今牒之。云何知如是密说有色等处。

论。非别实有色等外法为色等识各别境耶。

述曰。自下外人正为征问。非离于识。别有实体。色等外法。为色等识。各别境耶。其眼等识。缘色等故。变似色等。名色等识。非说色等。名色等识。

论。颂曰。以彼境非一亦非多极微又非和合等极微不成故。

述曰。自下第二。论主正破。合有五颂。于中有三。初之一颂。合破小乘外道二种。次有三颂。正破小乘。后有一颂。正破外道。设破小乘。此即初也。就初颂中。第一句破外道。下三句破小乘。破小乘中。第一句。破古萨婆多毘婆沙师。下二句。破经部。及新萨婆多顺正理师 又非和合等。立宗 极微不成故。立因。验此兼破极微和集。此唯识论。世亲年迈。正理论后方始作也。至下当知。

论曰。此何所说。

述曰。自下破执。于中有三。初假问起。次叙外执。后正破之。此假问也。体例如前。

论。谓若实有外色等处与色等识各别为境。

述曰。此下叙执。外道小乘。若执实有离识之外。有色等处。与缘色等能缘之识。各别为境。

此即总叙小乘外道遍计之义。自下别叙。

论。如是外境或应是一。

述曰。此外道计。执色等法体唯是一。

论。如胜论者执有分色。

述曰。此显执师。是吠世师迦。此云胜论。造此论师名胜论者。释此立名。说斯缘起。如余处辨。此师本计。有六句义。后有末执。立十句义。如成唯识。然六句者。一实。二德。三业。四有。五同异。六和合。实中有九。谓地水火风空时方我意。其地水火风。是极微性。若劫坏时。此等不灭。散在处处。体无生灭。说为常住。有众多法。体非是一。后成劫时。两两极微。合生一子微。子微之量。等于父母。体唯是一。从他生故。性是无常。如是散极微。皆两两合生一子微。子微并本。合有三微。如是复与余三微。合生一子微。第七其子。等于六本微量。如是七微。复与余合。生一子微。第十五子。其量等于本生父母十四微量。如是展转成三千界。其三千界。既从父母二法所生。其量合等于父母量。故三千界为识等境。体唯是一。然色是火德。乃至触是风德。眼见色时。不得风大。得地水火。以于色中无风相故。耳鼻舌三。得声香味时。得三亦尔。唯身得触时得四大。以于触中有风大故。意缘一切。故有分色为眼识等境。体唯一物。其子麁微名为有分。有细分故。其本细微。但名为分。不有他故。广叙此执。如成唯识。

论。或应是多如执实有众多极微各别为境。

述曰。下破小乘。今此先叙古萨婆多毘婆沙义。此师意说。如色处等。体是多法。为眼识境。所以者何。其一一极微。体是实有。合成阿耨。阿耨是假。故此以上皆非实有。五识既缘实法为境故。不缘于阿耨以上和合假色。故色处等。为眼识等境时。其实极微。一一各别。为眼识等境。不缘假故。以有实体能生识故。

论。或应多极微和合或和集。

述曰。此叙经部。新萨婆多正理师义。经部师说。多极微和合。正理师说。多极微和集。

论。如执实有众多极微皆共和合和集为境。

述曰。此即广叙。谓经部师。实有极微。非五识境。五识上无极微相故。此七和合。成阿耨色。以上麁显。体虽是假。五识之上有此相故。为五识境。一一实微。既不缘着。故须和合成一麁假。五识方缘。故论说言实有众微皆共和合。其正理师。恐违自宗。眼等五识。不缘假法。异于经部。若顺于古。即有陈那。五识之上。无微相故。非所缘失。遂复说言。色等诸法。各有多相。于中一分是现量境。故诸极微相资各有一和集相。此相实有。各能发生似己相识。故与五识作所缘缘。如多极微集成山等。相资各有山等量相。眼等五识。缘山等时。实有多极微相资山相。五识并得。故成所缘。不尔即有非所缘失。许有实体。但为缘故。故论说言实有众多极微。皆共和集。广如陈那观所缘论。及成唯识第一卷说。然旧唯识。但有鞞世师。及古萨婆多义。其和合和集文但说一。谓邻虚集色。仍意难知。文亦难晓。于下破中。言非邻虚聚集成尘。披者自知。岂如今论。

论。且彼外境理应非一。

述曰。自下第三。一一破执。先破外道。未破小乘。故言且彼所执外境。理应非一。释颂初句。

此即总非。次显非理。

论。有分色体异诸分色不可取故。

述曰。所执是一麁有分色。异本极微实有体者。诸有分色体。不可取故。如山地等。一一段别。即是分色。岂离于此。别有一实麁有分色。应立量言。汝有分色非异分色。异诸分色不可取故。犹如分色。汝若又言谁谓有分。异于分色。是不可取。因随一者。应更破云。汝有分色定非异于诸细分色。汝宗自许实句色故。如细分色。或于前因。应置许字。我意自许异于分色。不可取故。无随一失。此论言略。遂无许字。或应此论。但述其宗。略无因喻。谓立宗言。汝有分色体异汝诸分色定不可取。许实句色故。如细分色。论故字者。乘文便说。由此比量亦无过失。

论。理亦非多。

述曰。下破小乘。释颂第二句。此即总非古萨婆多。

自下别破。

论。极微各别不可取故。

述曰。此下别破。汝言极微一一各别。为五识境。此定不然。极微各别。眼等五识。不可取故。然汝自宗。异生等眼。不见极微。五识之上。不现其相。如何说极微各别为境。应立量言。各别极微非五识所缘。眼等五识不可取故。如眼根等。故此论中。极微各别。但是有法不可取故。但是其因。略无同喻及所立宗。或应量云。聚色多极微非五识所缘。极微各别五识不取故。如眼根等。论有宗言及因。观所缘论。约所缘缘。以立量破。所缘缘者。谓能缘识。带彼相起。及有实体。令能缘识。托彼而生。具二支义。色等极微。我非许有。设有实体。能生五识。容有缘义。然非所缘。如眼根等。于眼等识无彼相故。遂立量云。极微于五识设缘非所缘。彼相识无故。犹如眼根等。彼言虽别。意与此同。成唯识论第一卷说。小与此同。彼论说言。非诸极微。共和集位。可与五识各作所缘。此识上无极微相故。设彼救言极微各别有和合相。为五识境。和合相者。即似一相。此相是用。大于本极微。用不离体。体既实有。成所缘缘。彼论破言。非和合位。与不合时。此诸极微体相。有异故。和合位。如不合时色等极微。非五识境。然更有救。复有别征。如成唯识第一疏说。

论。又理非和合或和集为境。

述曰。下破经部正理论师。此即总非。下自别破。

论。一实极微理不成故。

述曰。经部等极微有一实体唯意识境。萨婆多师等亦有一实体十处所摄。六识之境。然汝所执。一实极微。我不许有。理既不成。故说极微和合和集。义皆乖返。然观所缘论。破经部师言。色等和合。于眼识等上。有彼相故。设作所缘。以麁显故。识现相故。然无缘义。无实体故。如眼错乱。见第二月。彼无实体。不能生故。遂立量云。和合于五识设所缘非缘。彼体实无故。犹如第二月。成唯识论。复破彼言。非和合相。异诸极微。有实自体。分折彼时。似彼相识。定不生故。彼和合相。既非实有。故不可说是五识缘。勿第二月等。能生五识故。此中难意。若有实极微。容有和合假。能合实非有。所合假成无。观所缘缘论。破正理师言。如坚等相。虽是实有。于眼等识。容有缘义。而非所缘。眼等识上。无彼相故。色等极微。诸和集相。理亦应尔。彼俱执为极微相故。遂立量云。极微和集相设于眼等识是缘非所缘。许极微相故。犹如坚湿等。执眼等识。能缘极微诸和集相。复有别生。瓶瓯等觉相。彼执应无别。非形别故别。形别非实故。又不应执极微。亦有差别形相。所以者何。极微量等故。形别唯在假。拆彼至极微。彼觉定舍故。成唯识论。复作是说。彼执不然。共和集位。与未集时。体相一故。瓶瓯等物极微等者。缘彼相识。应无别故。共和集位。一一极微。各各应舍微圆相故。非麁相识。缘细相境。勿余境识。缘余境故。一识应缘一切境故。此论但有破本极微。既非实有。所成和集理实不成。种种推征。如余论说。

论。云何不成。

述曰。自下广释极微不成。于中有三。初问不成。次答不成。后申正义。总结不成。此即初问。外人既见非其极微一实不成。有随一过。遂问论主。云何不成。

论。颂曰。极微与六合一应成六分若与六同处聚应如极微。

述曰。次答不成。总有二颂。别破小乘。于中有二。初之二颂。破极微有合无合不成。后之一颂。破极微有分无分不成。就初段中。复分为二。初答合等不成。后结不成。答合等不成中。既有二颂。复分为二。初设答不成。后破救不成。初中二难。上之二句。难极微合应成六分。下之二句难极微合应成六分极微同处聚。应如极微。如阿拏色。合七极微成。中有一极微。外边有六。中极微若与外六极微合。所合既六。能合极微。应成六分。若以极微。更无分故。不相合者。六对之时。便相糅住。同一处所。既同一处。阿耨色等。各各应如一极微量。

论曰。若一极微六方各与一极微合应成六分。

述曰。释上二句颂。此设破他。非本宗义。中间极微。四方上下。有六极微。合中间极微。应成六分。

所以者何。

论。一处无容有余处故。

述曰。显成六因。谓中间极微。东极微处。无理容有余五方处五极微故。如是乃至。中间极微。下方极微处。非余五处。中间极微。所合六异故。中间极微。应成六分。应立量云。中间极微应成多分。一处无容有余处故。如麁聚色。或于颂中。亦成比量。中一极微应成六分。与六合故。如麁聚色与六色合。然颂唯宗因。略无同喻。

论。一极微处若有六微应诸聚色如极微量。

述曰。此释下二句颂。若言极微。无方分故。不相合者。中间极微既与六合时。既应互相糅同一处所。中一微处。既与六微。同处而住。应阿耨等诸麁聚色。如极微量更不增长。即微处故。

所以者何。

论展转相望不过量故。

述曰。显诸聚色。如微量因。以一与六。展转相望。量不相过。故诸聚色。如极微量。应立量言。汝诸聚色应如微量。量不过微故。如一极微。或于颂中。亦成比量。汝聚色量应如极微。即微处故。犹如极微。即同无异。然颂下说如极微言。通宗中法。及同法喻。义不违故。或唯是法。而非同喻。文势异故。其宗因等。义准应配。

论。则应聚色亦不可见。

述曰。若许聚色量同极微。其诸聚色。应不可见。量如微故。又立量言。汝麁聚色应不可见。量如微故。或即微处故。犹如极微。此中说宗。因如前说。然合与同处。此之二难。皆是设遮。非为本计。

论。迦湿弥罗国毘婆沙师言非诸极微有相合义。

述曰。萨婆多师。既见前破设遮彼义。遂作是言。非诸极微。有相合义。此立宗也。然此本师。亦不相糅。同一处所。定无是事。今于此中。且但遮合。世友说。极微相触。即应住至后念。大德说。极微实不相触。但由无间。假立触名。若异此者。微有间隙。中间既空。谁障其行。许为有对。合之与触。名异义同。迦湿弥罗北印度境毘婆沙论。在此国造。因以为名。显此论因。如余处说。毘婆沙者。婆沙说也。毘有三义。一胜义。此论决定胜余论故。二异义。于一部中诸师异说故。三广义。于一一义中。诸师广说故。

论。无方分故离如前失。

述曰。显不合因。若有方分。可说有合得成六分。既无方分。不得相合。故离前来遮破我失。

论。但诸聚色有相合理有方分故。

述曰。阿耨色以上诸大聚色。可有相合。有方分故。可成六分。聚色亦成。即显聚合许有方分。极微无合无分义成。俱舍论云。又和合色。许有分故。相触无失。触之与合。义一名异。此名为聚色。彼名和合色。

论。此亦不然。

述曰。此总非。

下理显。

论。颂曰极微既无合聚有合者谁或相合不成不由无方分。

述曰。自下正破极微不成。于中有二。上二句但。正征诘。下二句。设破转救。汝说极微既无合义。极微即聚。聚有合者。非微是谁。或若聚色。亦无相合。故知不由无方分故。极微不合。聚有方分。亦不合故。

论。今应诘彼所说理趣。

述曰。将释上二句颂。先发端标起。此中无难。但有征诘外人所说无合理趣。理谓义理。趣谓意趣。双征义意。故诘理趣。或趣即理。理是能缘。意所趣故。

论。既异极微。无别聚色极微无合聚合者谁。

述曰。初二句牒。下二句诘。若异极微。有诸聚色。可言聚合极微合无。既异极微。诸聚非有。言聚有合。其合者谁。谁者问也。问聚合者体是谁也。助立量云。聚应无合。即极微故。犹如极微 极微应合。即诸聚故。犹如聚色。

论。若转救言聚色展转亦无合义。

述曰。此非正救。以彼师宗。许聚合故。言聚无合。是设为救。若诸聚色展转。但有无间生至。假名为合。不相逼近。名无合者。彼师亦说。

论。则不应言极微无合无方分故。

述曰。此中总破正设二救汝之聚色。既不相合。则不应说以诸极微无方分故。极微无合。

所以者何。

论。聚有方分亦不许合故极微无合不由无方分。

述曰。此重显成。破聚无合。汝之聚色。许有方分。亦不许相合。返显成立极微无合。不由无方分。若由无方分。执极微无合。聚既有方分。聚色应有合。此中乃有法之差别。及有法差别随一不成。非遍是宗法。同喻能立不成。异喻所立不遣。合有六过。所以者何。彼立量云。如我所说极微无合。无方分故。如心心所。实微无合。非实微无合。是法差别。作实微缘性不作实微缘性。有碍无碍。名有法差别。此因非但能成无合。如是亦能。成无合宗法非实微无合。及成有法作非实微缘性。及无质碍。若说汝实微无方分故。他随一不成。若说我假微无合。无方分故。因不遍宗法。我说假微有方分故。若以聚色亦无合故。为微同品。能立不成。说诸聚色。有方分故。若以聚色。有方分故。为因异品。所立不遣。以诸聚色。虽有方分。亦无合故。此中亦有如电日等无常同品。勤勇之因。于此无故。同喻之中。能立不成。以电日等。为因异法。有无常故。所立不遣。为例难者。此亦不然。今他但以聚。为极微异法之喻。无合故。便有所立不遣之失。非声无常宗。电等为异法。故无所立不遣之过。故今此论。但显他量有此所立不遣之失。自余五过。今助显之。非本论意。善因明者。当自详之。

论。是故一实极微不成。

述曰。此破小乘微不成中。结不成也。是者指前。故者所以。由前我说量过等。所以汝之所执一实微不成。

论。又许极微合与不合其过且尔。

述曰。上来二颂。破诸极微有合无合二俱不成。自下一颂。破外极微有分无分二俱不成。于中有三。初发论端。生不成理。次外返征。后举颂下正显不成。发论端中。初结于前有合无合。后正生下有无分失。此结于前合无合也。汝宗所许一实极微。汝许相合及不相合。其过且如我所说尔。结上所明。舍不论也。

论。若许极微有分无分俱为大失。

述曰。此正生下有无分失。谓说极微更有方分。及无方分。俱有大失。

论。所以者何。

述曰。此外人问。有何所以。俱有大失。

论。颂曰极微有方分理不应成一无应影障无聚不异无二。

述曰。上二句。显有分失。下二句。明无分过。初之二句。文意可知。下二句中。总有三破。若无方分应无发影。应无为障颂第三句。有此二难。破无方分。颂第四句。破外救义。若诸聚色。不异极微。极微无二。其诸聚色。应无影障。重成前义。至下当知。然旧论颂。乃分为三。初二句为一。下二句各一。

论曰。以一极微六方分异多分为体云何成一。

述曰。释上半颂。难有方分。正破经部。此亦设遮萨婆多师。今以理逼合有方分。非彼本计。如阿拏色中间一微。所对六方诸分。各异此一能对。体既成多。云何成一。以可分故。如前已难。与六微合。令成六分。故此破一有分为因应立量云。所执极微不应成一。必更可折有方分故。如诸聚色。若微不合。但可无间。无多分者。中间之微。随不相合。所拟东处。非西等处。六面既殊。还应成六不成一也所执极微应不成一。所拟东处非西等故。如诸聚色 无方分故。若所拟东非是东者。应拟西等亦非西等。若尔。此微应不成色。不可示其东西等故。如心心所。成唯识说。又诸极微。随所住处。必有上下四方差别。不尔便无共和集义。和破古萨婆多师。集破新萨婆多正理论师。又有方分。必可分折。便非实有。

论。若一极微无异方分。

述曰。下破萨婆多无方分义。释颂第三句中初无字。此叙彼计。彼由极微。极微圆故。能对之东。亦非是东。余方亦尔。无异方分。以极微细其相圆故。

论。日轮纔举光照触时云何余边得有影现。

述曰。此下正破。释颂第三句应影无字。且如日轮纔举。自体放其光已。照触柱等东边一面。云何西边得有影现。此虽理难。义犹未显。有何所以。不许有影。

论。以无余分光所不及。

述曰。以微所对。东非东等。日照东时。即是照于西等之处。既无极微。随有一边光所不及。故照东时。西应无影。应立量云。日照柱等时应无有影。无东西等诸方分故。如虚空等。成唯识说。若无方分。则如非色。云何和合。承光发影。承光发影。处既不同。所执极微定有方分。以现量破。

论。又执极微无方分者。

述曰。重牒彼计。释第三句颂。初一无字义。意即显此一无字。通影及障二难牒计。

论。云何此彼展转相障。

述曰。此正申难。释第三句颂应障无字。如以二手相击触时。东既非东等。云何左右手。展转得相障。此由未晓不障所由。

论。以无余分他所不行可说此彼展转相碍。

述曰。以微所拟东非东等。左手之东。即是西等。无此一分非是左手他不行处。以西即东。故树东应至西。故二相击定无相障。行者往也。应立量云。手相击等应不相障。无方分故。如虚空等。此无方分。亦不相障。故以为喻。成唯识说。又若见触壁等物时。唯得此边。不得彼分。既和合物。即诸极微。故此极微必有方分。

论。既不相碍应诸极微展转处同。

述曰。前破无分不得相碍。今破不碍。令处应同。此极微处。应即是诸极微处所。不相碍故。既尔。此色应不成麁。皆相入故。

论。则诸色聚同一微量。过如前说。

述曰。若许同处。则汝所言诸聚色法。同一微量。应不成麁不成麁故。过如前说。前说者何。谓若六同处聚。量应如微。则应聚色。亦不可见。比量如前。故不重述。

论。云何不许影障属聚不属极微。

述曰。此外人救。我说极微无有方分。汝便难言应无影障。汝宗云何不许我说聚有方分。影障属聚。极微无分不属极微。

论。岂异极微许有聚色发影为障。

述曰。论主返诘。汝虽作难。然汝本宗。岂异于极微。许别有聚色。极微无影障。聚发影为障。

论。不尔。

述曰。此外人答。非异极微别有聚色。故言不尔。

论。若尔聚应无二。

述曰。此论主难 若尔者。释颂第四句。聚不异言 聚应无二。释无二言尔者。此牒彼计。若聚不异极微 则应聚色无影障二。即极微故。犹如极微。

此即总答。次下别显。

论。谓若聚色不异极微影障应成不属聚色。

述曰。此广前难。此中四句。上半显聚不异。下半明无二。谓若汝宗所说聚色。不异汝执一实极微。其影及障。应属极微。不属聚色。聚色体即是极微故 比量如前。成唯识中。亦作是说。既和合物。即其极微。发影障等。故知极微。定有方分。

论。安布差别立为极微或立为聚俱非一实。

述曰。明一实微不成之中。上来第二。有合无合有分无分。正答不成此。即第三申我正义。总结不成。此四句中。上三句申正义。第四句结不成答。若吠世史迦。极微实句摄。通常无常。空劫极微体是常住。成劫之微。此所生者。名为无常。其量方大。后大地等。合成一物。唯地水火风。是极微性。色声香味触。五大之德。体非是微。若顺世外道。与胜论同。然所生子微。同本因量。子微别与量德合故。可名为麁。非本极微亦量德合。萨婆多极微。十色处摄。七极微成阿耨。乃至展转。积小成大。极微实有故五识缘。阿耨以上皆是假有。五识不缘。经部极微随何处摄。亦是实有积成大物。大物是假。五识所缘。其实极微。唯意识得。然大乘中。极微亦假。法处所收。但从大物拆成于小。名为极微。非从于小积以成大。成唯识说。然识变时。随量大小顿现一相。非别变作众多极微。合成一物。为执麁色有实体者。佛说极微令其除拆。非谓诸色实有极微诸瑜伽师。以假想慧。于麁色相。渐次除拆。至不可拆。假说极微。虽此极微犹有方分。而不可拆。若更拆之。便似空现。不名为色。故说极微是色边际。广如瑜伽第三。及五十四。显扬第五。及十六十八等解。故今论言觉慧分拆安布差别立为极微。若不折时。顿现一相。即立为聚。聚色可更拆。微假慧安布故。微与聚俱非一实。遮彼聚微体是实有。非我大乘聚亦称假。有实色用。别从种生。非诸极微。有此义故。

论。何用思择极微聚为。犹未能遮外色等相。

述曰。初段之中。第四反破外境实执。合有五颂。上来四颂。初之一颂。合破小乘外道二执。其次三颂。正破小乘。下第五颂。正破外道。设破小乘。于中有八。初胜论师等咸作是言。且置极微。犹未遮我外色等相。二论主问。三外人答。四论主征。五外人问。六论主难。七正量部等救。八论主破。此即初也。胜论等言。前来极微何用思择。然汝大乘。犹未能遮我宗等。立外色等相。

论。此复何相。

述曰。此论主问。汝色等相体即极微。极微已破。即破色等。复言未遮我色等相。此诸色等。离极微外。复有何相。

论。谓眼等境亦是青等实色等性。

述曰。此外人答。外色等相。即是眼等诸现量境。此通五尘。亦是显色。青黄赤等实色等性。即显二义。外色等相。一显现量境。二显实体。故是实有。其内五根。就他宗说。非现量境。但能发识。比知是有。且约外处辨现量境。于青等中。等取黄等。亦兼声等。实色等中。亦等声等。此所说者。识外实有。

论。广应共审思此眼等境青等实性为一为多。

述曰。此论主征。随其经部。或萨婆多。或吠世师。若假若实。汝今与我。应共审思。汝此所说。诸外色等。眼等五境。青等实性。为体是一。为体是多。此为二问。

论。设尔何失。

述曰。此外人答。设一或多。竟有何失。

论。二俱有过多过如前一亦非理。

述曰。下论主难。若一若多。二俱有过。其多过者。如前已说。非多极微等。以下三颂。是一亦非理。非直多成失。设一复为过。故言亦非理。

外人伏问。非理者何。

论。颂曰一应无次行俱时至未至及多有间事并难见细物。

述曰。下正破一。前叙宗中。卫世执一。小乘执多。今此设遮小乘执一。意兼外道。以小乘救有色等故 其颂一字。牒外人执 应无二字。通下五难 五难者何。若执境一。一应无次第行义。二应无俱时至未至。三应无多有间事。四应无有间。五应无难见细物。今合第三多有间事。第四有间为第三句。言多有间事。如业道等。西域言遮。此翻为及。或翻为等。若作及义。于六释中。显相违释。第三句及第四句。并是显此四难义各不同。非无次行。即是俱时。至与未至。故置及言。若言等者。显非唯尔。更有此余。今者四义。皆已列名。等不是等。但言及并。显相违释。

论曰。若无隔别所有青等眼所行境执为一物。

述曰。释颂一字。即叙彼宗。彼宗意说。若有隔别。眼所行境。体即是多。无隔别时。所有青等。眼所行者。说为一物。其声香等。类色亦然。

前来总议外五处故。不是唯言于色处法。今此文略且言眼境。非耳等境。此中不破彼执为多。然此牒计。于下四难。一一应叙。凡难义法。牒方难故。今恐文繁。最初总叙。下别为难。

论。应无渐次行大地理若下一足至一切故。

述曰。此第一破。配颂可知。若执为一。眼所行境。无隔障处。世间应无渐次行大地义。以地一故。若下一足已至一切。如何可说有渐次行。应立量言 无隔障处下此一足时所未至处时亦应至。汝执一故。彼即此故。犹如于此 或云。无隔大地应无渐次行义。若下一足至一切故。如此足处。然今论文。有大宗意。其为比量。应如是知。然今眼境。名大地者。假名大地。非实地大。

论。又应俱时于此于彼。无至未至。

述曰。此第二难。若执是一。且如手执无隔障物。无有一法一时之中。此边彼边。有手至未至。

此犹未晓。次显其因。

论。一物一时理不应有得未得故。

述曰。至者到也。得也。及也。体是一物。于一时中。若手执时。理不应有。此处可得。彼处未得。今依此难。一切世间。无一物者。所以者何。且如一笔。以手执时。有至未至。如何成一。故知。大乘诸眼等境。或可说一。总可至故。如手握珠。或可说多。至未至故。如指捻珠。应立量云汝宗世间无隔断物无有一法有至未至。执是一故。如手握珠。

论。又一方处应不得有多象马等有间隙事。

述曰。此第三难。若执境一。于无隔障一方处所。多象马等。皆集其中。应不得有。象马等物。多间隙事。二物中间所见空处。是次下难。象马二物。自不相到。名间隙事。是此中难。

所以者何。

论。若处有一亦即有余云何此彼可辨差别。

述曰。此显所由。所依之处体既是一。若有一象。亦有余马。云何此象。及彼马等。可辨差别。应立量云 于无障隔一方处所多象马集一象住地应余马等亦住此地。执是一故。如此一象住地 或言汝宗无隔一方多象等集应不得有多间隙事。或应此彼亦无差别。执是一故。如一象处。

论。或二如何可于一处有至不至中间见空。

述曰。此第四难。若执境一。如何可有象马二物。此是所至中间不至。见有空处。应立量言 无隔一处象马二居应不得有中间空处。执是一故。如手握珠。前第三难。约所依一。能依象等。多有间事。难应非有。此第四难约能依二。所依地一。中间应无空缺之处。是二别故。前多有间事。及此有间。合释于前第三句颂。多有间事。旧论颂但言及别类多事。此第四难。彼颂不摄。故今勘此。善恶易明。

论。又亦应无小水虫等难见细物。

述曰。此第五难。若执境一。无隔水中。亦应无有。小水虫等。难见细物。

此立宗非。下明所以。

论。彼与麁物。同一处所量应等故。

述曰。所依之境。既是一物。能依水虫。应无小者。彼小虫与麁大物。依一所依。遍所依故。能依所依量皆等故。旧论说言最细水虫。与大色同应不可见。彼言色者。即形量色。若小水虫。不遍所依。量不等故。可见细者。所依不遍。故非是一。如说极微。六方分异。云何成一。应立量言 小水虫等依无隔水能依应等所依之量。执所依一故。犹如无隔一颇胝迦一所依色 又应量言。小水虫等依无隔水应不难见。执水一故。如无隔水。此中如前所说比量。论文既隐。唯强思惟施设安立。于宗因喻。皆遮过失。恐文繁广不能具明。善因明者。自当详悉。然或不须作其比量。准论但以道理征之。亦不违理。

论。若谓由相此彼差别成别物不由余义。

述曰。此正量部转计救义。谓见如前五义破一。遂作是义。亦非无隔眼所行境体。皆是一物。所以者何。由彼地相。此象彼马。处有差别。即成此彼二处地别。如是四足处各差别。地即成四。一蹄之下。东西有殊。其地即异。不由异义。所余无隔眼所及境。名为一物。有隔不及。遂即成多。故我宗中。无前五失。今牒言若谓由等。

论。则定应许此差别物展转分拆成多极微。

述曰。此则第八论主正破。若由相故。此彼差别。其体各一。则汝定应许汝所执。此差别物体是一者。又以觉慧。展转分拆。或多极微。都无一物。如马住处。名为一物。四足各异。地即成四。如是于足东西方异。于东西方。多百千分。如是至细。成多极微。是故世间。无定实有唯一物者。故汝等计。皆述妄情。虚所施设。

论。已辨极微非一实物是则离识眼等色等若根若境皆不得成。

述曰。就第四段。破他宗中。此下第三。总结不成。显归唯识 已辨极微非一实物者。结前所破。能成极微。一实非有 是则离识眼色等者。总结以上极微所成根境非有。即是离识。眼等五根。色等五境。皆不得成。能成极微。非实有故。所成根境。何义得成。

既尔此无言何所显。

论。由此善成唯有识义。

述曰。显归唯识。离识根境。今既破无。故知根境。皆不离识。不离识色。可许有故。然诸根境。四大所造诸宗计别。如唯识第一疏述。

上来总有一十四颂。合为四段。初之一颂。小乘外道四事难境无。次有五颂。释四难非理。次有三颂。释有情法二无我教。次有五颂。返破境实执。或分为三。合初二段。总有六颂。四事问答外境无故。此等总是第一大段。四事难议境无。却征实境执。自下大文第二。释外人难。现量证境有。返破忆持执。

论。诸法由量刊定有无一切量中现量为胜。

述曰。此第二段。有一颂半。合分为二。初之一颂。释现量证。后之半颂。释忆持执。于中皆有先难后破。此则正量。萨婆多等。为此问起。先议诸法。刊定胜量。后方申难。此即议也。刊定者。贬量也。言诸法者。即是所量。一切有漏无漏诸法。由三二量。揩准有无。量者量度。如以尺丈。量绫锦等尺为能量。绫等所量。知其量数。是其量果。诸心心所。缘诸法时。说有四分。见分能量。相分所量。自证量果。如是自证。缘见分时。见分所量。自证能量。证自证为量果。如证自证。缘自证时。自证所量。证自证分。为其能量。即此自证。亦为量果。能返缘故。若以第三。缘第四时。第四所量。第三能量。其第四分。即为量果。能返缘故。陈那以前。古内外道。大小乘师。皆说三量。一现量二比量。三圣言量。今依梵音。云阿弗多阿笈摩。此云至教。至教量者。非得但圣者说。名为至教。但是世间言无差二可信者语。皆至教量。契至理故。合实事故。如八语品。四圣言等。言比量者。比附量度。名为比量。即以众相。而观于义。缘此义智。名为比量。言现量者。诸部说异。且萨婆多。用世友说。以根名见。根体是现量。以显现义是根义故。此能量境。故名现量。是持业释。法救说。识名见。能量境故。识名现量。持业如前。妙音慧名见。能量法胜慧。名现量。正量部说。心心所法。和合名见。心心所法。合名现量。经部师说。根识和合。假名为见。假能量境。假名现量。吠世史迦。德句义中。觉为现量。数论师说。十一根中。五根是现量。若归于本。自性是现量。大乘师说。根名为现。依发属助如根五义。胜余故。然是色法。不能量境。唯心心所。能量度故。心心所法。正是量体。依现之量。名为现量。此依士释。若无着以前。但说二分。唯一见分。为现量体。无着以后陈那菩萨。立三分者。见自证。分为现量体。护法以后。见分自证。证自证分。为现量体。安慧。诸识虽皆有执。然无随念计度分别。明现取境。名为现量。无漏皆现量。如说善等性。小乘有五。外道有二。大乘有四。合有十一种。出现量体。广如余处。此略显示。陈那以后。其圣言量摄。入此中。此体除此。外更无故。如因明疏。今者世亲。说有三量。故论说言一切量中。现量为胜。取现境故。证自相故。大小二乘。外道内道。皆共许尔。故今总叙贬议诸量。现量胜余。

论。若无外境宁有此觉我今现证如是境耶。

述曰。此正申难。如世人言。我今见色。乃至触触。若无识外实色等境。宁有此觉。我今现证如是色等。此觉既非无。外色等定有。总言觉者。心心所法之异名也。今此言觉。谓现量智。非唯是慧。因明者说言证智者。心心所法之总名矣。故旧论云。如此证智。云何得起。成唯识中。亦有此难。色等外境。分明现证。现量所得。宁拨为无。

此中难已下论主破。

论。此证不成。

述曰。破中有二。初总非。后别破。此总非也。

外人设问。云何不成。

论曰。颂曰现觉如梦等已起现觉时见及境已无宁许有现量。

述曰。第一句述正理。显难外境实有不成。下三句破外宗。明无现觉。成无外境。然旧论本。遂分二段。前后别明。其此颂中。初句易解。至下当知。上一句引喻破经部。下三句中。略破二类。初破正量部等。非剎那论。后破一切有等。剎那论者。谓已起现觉时。其见已无。宁许有现量。破正量部等。谓已起现觉时。其见及境已无。宁许有现量。破萨婆多等。大众部等宗计不同。亦应叙破。如萨婆多。第三句中。言及字者。即相违释。意显有二难。至下当知。

论曰。如梦等时虽无外境而亦得有如是现觉。

述曰。先释初句。今解初中。如梦等字。能成喻法。等者。等取眩翳目等。缘见发蝇等。此等诸位。经部及大乘。彼此共许外境非有。故以为喻。如梦等中。虽无离心外实境界。而彼言谓。我见是事。闻是事等。起此现觉。

下合法显。

论。余时现觉应知亦尔。

述曰。释颂初句。现觉二字。除梦等外余时。所起见是事等。如是现量。应知亦尔。亦无外境。此现觉生。应立量言 除梦等外所有现觉缘非现境起。许现觉故。如梦等现觉。此中意说。若实现觉。如五识等。不作此解。我今现证如是事境。作此解者。是意识中分别妄觉。非谓现量心心所法。成唯识说。现量证时。不执为外。后意分别。妄生外想。故现量境。是自相分。识所变故。亦说为有。意识所执外实色等。妄计度故。说彼为无。又彼论说。谓假智诠。不得自相。唯于诸法共相而转。故现觉者。必无此智及与此论。我今现证如是事等。

论。故彼引此为证不成。

述曰。此结非也。现觉所缘。由如梦境性非实有。故彼汝宗。引此现觉为证。离心外境实有。理证不成。

论。又若尔时有此现觉我今现证如是色等。

述曰。次释下三句颂。先破正量部等。此解第二句颂若。于尔时。起此现觉。我今现证如是心外色等实境者。此牒彼计。

下正申难。

论。尔时于境能见已无。

述曰。释第三句见已无字。申其难意。正量等计。六识不并。起此觉时。能见五识实现量者。已入过去。现在非有。

所以者何。

论。要在意识能分别故时眼等识必已谢故。

述曰。此显二因成。能见识现在非有。彼此共许。要第六识。具三分别。方能起此分别现觉。五识不具三种分别。故不能起此等现觉。此等现觉。既在意识。起此觉时。故彼能见眼等五识。必入过去。落谢非有。先见是物。后方起觉。故正见及觉二。时必不俱。能见实现觉。此时既无。宁许此觉。有是现量。证外境有。若正现量。证色等时。缘心内法。无假智诠。故证不成。以正量部。心心所法。灯焰。铃声。唯灭相灭。念念生灭。色等法灭。亦待外缘。即随此事长短一期。后方有灭。起证如是现量觉时。眼识不住。故入过去。其境色等。一期未灭。故此唯破起此觉时。能见已无。不破所见此时非有。设纵有故。应立量言 起此觉时必非现量。是散心位能见已无故。如散心位缘于过去百千劫事。破境一期。如余论说。

论。剎那论者有此觉时。

述曰。下破萨婆多等。此等执境及心心所。皆念念灭。名剎那论有此觉时。释颂第二句。牒彼所计。

论。色等现境亦皆已灭。

述曰。此正申难。释第三句颂。及境已无。眼等六识。不俱时起。起此觉时。要在意识。但非现觉。能缘已无。所缘现境。亦皆已灭。即此现觉所有诠智。现在缘时。不及现境。此已灭故。故证不成。应立量言起此觉时必非现量。是散心位境已无故。如散心位缘过去世百千劫事。大众部等。剎那既同。六识俱时。虽小不同。颇亦同此。

论。如何此时许有现量。

述曰。此双结难。释第四句颂。正量部等。起此觉时。能见已无。如何此时。许有现量。证外境有。萨婆多等。起此觉时。其境亦无。如何此时。许有现量。证外境有。故说现觉证有外境。为证不成。既尔大乘。许六识并。起此觉时。能见所见。二俱现有。此现量觉。其义如何。五识俱意。若同五缘。是现量摄。不起此觉。若起此觉。必不同缘。假智诠故。五识前时。既由意引。今相续生。不假意识。意识起亦余二量摄。或五同时。或剎那间。亦无过失。然缘心内境。有此现觉生。

论。要曾现受意识能忆是故决定有曾受境。

述曰。下破忆持。先外人救。谓彼救言。要曾过去眼等五识。现受此境。今时意识。方能忆持。非先未受后意能忆。此则泛说先缘后忆。是故决定。有曾受境。显过去世现境非无。是曾五识。现所受故。

论。见此境者许为现量由斯外境实有义成。

述曰。曾现受境。明了五识。既许非无。能见此心追忆意识。亦定是有。彼此二宗。许曾现识现量所摄。现量曾有境。今时方能忆。故此所缘。定心外法。又追忆识。由曾现受。亦现量摄。故知。外境实有义成。若无外境。无曾所受。无曾所受故现量亦无。云何今时有忆持识。由斯外境实有成也。

此外救已。下论主破。

论。如是要由先受后忆证有外境理亦不成。

述曰。下破有二。初总后别。此总非也。如是要由现量。先受外实有境。后意方忆。以此道理。证离心外境有不成。

论。何以故。

述曰。外人复问。为何义故证境不成。

下论主破。

论。颂曰如说似境识从此生忆念。

述曰。然旧论本。句句别明。分为二段。实如今者合一处。明义相违故。但申正理。夺彼忆持。如前所说。似境之识。后生忆持。非缘离心外境识。后有忆持也。

论曰。如前所说虽无外境而眼识等似外境现。

述曰。释初句颂。夺彼曾受离心之外现境之识。谓如前说。识从自种生。似境相转等。及初论首说识生时。似外境现。虽无外境。眼等五识。似外境现。已广如前。

论。从此后位与念相应分别意识似前境现。

述曰。释颂下句。夺彼忆持。谓从过去似境五识。今此后位。与别境念。相应之时。有缘过去分别意识。变似前五识所缘境现 无曾现在受离心境。眼等五识。从此今时。与念相应。有一意识。缘前五识离心之境。

论。即说此为忆曾所受。

述曰。即说于此分别意识。缘曾现在不离识境。名为忆持曾所受识。所以者何。由曾五识。及同时意。缘即识境。熏成种子。今时相续。意于此位。能忆前境。名为忆持。非曾五识境实离于心。今时犹有意识缘之。名曾受识。

论。故以后忆证先所见实有外境其理不成。

述曰。此结非也。道理既尔。故汝所说。以忆持故。证曾五识所见实有。其义不成。直以自宗。释外所难。夺他所说。更无异理。如说汝细心。即我第八识。然旧论本。上来所说。一颂半文。异常难解。披者当知。

论。若如梦中虽无实境而识得起觉时亦然。

述曰。自下大段第三有半颂。释小乘外道。难以梦例觉时。应知境无失。先叙彼难。后方释破。于叙难中。初牒论主所明唯识。后正申难。此即初也。论主前来所说理趣。如世梦中。无境既识起。其觉时识。无境得生者。即牒梦觉二识义同。

自下申难。

论。如世自知梦境非有觉时既尔何不自知。

述曰。梦觉二识。无境既同。世能自知梦境非有。其觉时识。自知应等。梦心无有境。觉时许知无。觉识境既无。何不知非有。量云。世觉时识应知境无。许无境故。如知梦识。

论。既不自知觉境非有。宁如梦识实境皆无。

述曰。前难觉识应知境无。此显不知实境定有。觉梦二境俱非有。即知梦识境成无。觉不自知无异于梦。故知觉识境实有。量云。世觉时识外实境有。许异梦故。如自真智。不言世觉。相符极成。乱真觉故。因不言许。随一不成。生死。大乘说为梦故。或简五识。不行梦故。或显异于眠时梦故。喻不言自。其体便阙。大乘真智。无外境故。若说大乘真智为喻。所立不成。为此等过。宗等各简。

此总难已。自下非之。

论。此亦非证。

述曰。此总非之。

自下别释。

论。颂曰未觉不能知梦所见非有。

述曰。未得真智觉。不能自知生死梦所见。定非实有。即正理解于此颂文。或为喻显。如世未觉。不能自知梦心所见。定非实有。觉时亦尔。以喻释难。即此半颂通以法喻二义解之。亦无违也。旧论下句。今在上说。今此上句。旧论下说。旧依梵本。今从唐言。亦无乖返。诸上下颂。应如是知。

论曰。如未觉位不知梦境非外实有觉时乃知。

述曰。此举世喻。以释颂文。要觉方知梦境非有。彼此共许。故以为喻。

论。如是世间虚妄分别串习惛热如在梦中。

述曰。下以理解。此释下句颂中梦字。生死之识。不称实理。说为虚妄。无始已来。数数熏发。名为串习。盖缠覆蔽。称之为惛。毒火所煎。号之为热。或复串习无明称惛。圣智不生。名之为热。犹如世间数习闇昧惛睡之识。名之为梦。生死亦尔。睡者惛热义。梦睡心之异名。即说生死名世间尔。如经所说生死长夜。

论。诸有所见皆非实有。

述曰。释后句颂下之四字。生死妄梦。异真智生。故此所缘。皆非实有。颠倒虚妄。所显现故。量云。生死梦识所缘之境皆非实有。许梦境摄故。如极成梦境。

论。未得真觉不能自知。

述曰。释颂初句。无始已来。串习虚妄。未植善种。真智不生。如何得知。生死梦境。不实显现。如梦境无。此答前难。应立量言 生死之识不能称理知自境无。许梦识摄故。如极成梦识 然亦许有少能自知。如今闻教。知境非有。如极成梦。亦少自知。不名真觉。恐违世间。及法差别随一过故。宗云称理。因有许言。世间眠梦。彼此共许。名为极成。简生死梦。他不许故。外人伏难。既生死识。不能称理如实自知何名真觉。而实得知今境非有。

论。若时得彼出世对治无分别智即名真觉。

述曰。二乘见道。亦名真觉。然于后得。不知境无。加行不作唯识入故。菩萨见道无漏正智。超世间故。名为出世。能除生死。称为对治。离世分别。及事分别。名无分别。此为无间道对治世间。契真如理。名无分别智。释此名难如余处辨。不虚妄故名真。如实了故称觉。此离诸缚。超诸麁重。得此名入诸圣朋流。故名真觉。简异生死。少出梦时。亦言知。梦境皆非有。假名之觉。立真觉名。此翻颂中未觉之说。

论。此后所得世间净智现在前位如实了知彼境非实其义平等。

述曰。于见道中。得此所说无分别智。后有缘世间无漏之智。现在前位。方能称理。如实了知彼生死识境非实有。即后得智。缘世间故。名为世间。非体有漏名世间也。体非是漏。立以净名。称境而知。名如实知。前无分别。唯缘如理。但名真觉。此后得智。遍缘世间。能知境无。名如实知。亦名真觉。此智得起。藉无分别。无分别智。独名真觉。若生死识。虽少自知。不名真觉。无分别智。虽名真觉。不能知境皆非实有。此后得智。遍缘理事。能知境无。异前二智。其义与前知世眠梦。平等无二。前处眠梦。得世觉时。知先梦境体非实有。今从生死。得于真智出世觉时。知先生死梦境。体非真实。相似无二。平等。相似。一义二名。解颂如字故。若不知生死梦境非实有。但是未觉得真觉已。故能了知。摄大乘论。成唯识中。皆有此释。义意既同。故不繁引。

论。若诸有情由自相续转变差别似境识起不由外境为所缘生。

述曰。自下大文第四。复释外难二识成决定。外境非无失。小乘外道。作如是难。若诸有情。由自身中心等相续。识自证分。转变自体。有差别相。在内识上。似外境现。实非是外。识缘此起。不由外境。为其所缘引识等起。或从种子。转变差别。乃有现行似境识起。不由外境为所缘生。

此则外人牒论主义。次申共许。后方正难。

论。彼诸有情近善恶友闻正邪法二识决定。

述曰。此申共许。如彼能缘不离识境。一切有情。或近善友。闻说正法。或近恶友。闻说邪法。如四亲近行。近善知识。听闻正法。正性决定。能教者识。成悲决定。能听者识。成慧决定。近恶友时。成邪定亦尔。即能所教。二识决定。或近善恶二种友如。其能近者。各成正邪二识决定。准此下释。即能所教。二识决定。前解为是。若准旧论。今此难中。文既含隐。其能近者。各随所应。成于邪正二识决定。后解为是。然文既含隐。二解并得。任情取舍。

论。既无友教此云何成。

述曰。此正为难。诸识既缘不离识境。无心外法。理即便无善恶二友。亦无他说正邪二法。此能听者。或正或邪。二识决定。云何得成。或无外境。云何得有。能教所教。二识决定。

论。非不得成。

述曰。下释妨难。此总答难。非不得成。

论。颂曰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

述曰。下别答难。由能所教二人。展转增上缘力。其能听者。正邪二识。成决定也。或增上力。能所教者。二人之识得成决定。准前二释。

论曰。以诸有情自他相续诸识展转为增上缘。

述曰。此释初句颂。以诸有情。他能教者。自能听者。各各相续八种诸识。此彼展转为增上缘。此意即显亲缘心内自所变境。名为唯识。非遮心外他有情等。外人说心缘心外法亲得他人所说之法。今则不然。能所教者。展转互为增上缘故。自识变似能教所听。为自相续识亲所缘。不能亲取他所说法。为疎所缘。于义无失。此说展转为增上缘故。成唯识说。为疎所缘故。

论。随其所应二识决定。

述曰。随其所应显义不定。由增上缘。若近善友。听闻正法。自相续中正识决定。若近恶友。听闻邪法。自相续中邪识决定。或近善恶友。及由展转为增上缘。能说法者。正邪悲爱。能听法者。正邪智慧。二识决定。言随所应二识决定。此由未显。

论。谓余相续识差别故令余相续差别识生各成决定不由外境。

述曰。此即广前增上缘义。答外所征。谓能教者。余相续中见相分识。正邪差别。增上缘故。令能听者。余相续中差别见相诸识得生。能所教者二识。各各得成决定。或听者正邪二识。各成决定。不由外境识决定成。即由自他增上缘力。识得决定。非由自他亲相缘见。成决定识。故知识生不是亲缘。由于外境增上缘。由我亦许有故。虽无外境。而友教亦成。

论。若如梦中境虽无实而识得起觉时亦然。

述曰。自下半颂。大文第五。又释外难梦觉心无异。无造行果差失。初外人难。后论主释。初难之中。先牒此义。后方为难。此即牒也。若觉时识。犹如梦中。境虽无实。而亦得起。

论。何缘梦觉造善恶行爱非爱果当受不同。

述曰。此申难也。梦时与觉。无境是同。觉时与梦。俱造众业。何故觉行。感果苦楚。或有现报等。梦时造行。感果微劣。或无果等。如梦杀人定无现在为他报杀。若觉时杀。定为现在他人杀报。未来感果故定不同。如杀他人。淫他人等。余一切行。其果亦尔。此外人质以问论主。

论。颂曰心由睡眠坏梦觉果不同。

述曰。下论主答。上句显理。下显不同。由在梦位。造善恶心。睡眠所坏。故梦与觉。感果不同。

论。在梦位心由睡眠坏势力羸劣觉心不尔。

述曰。释上句颂。不定四中。睡眠心所。能令有情。身分沉重。心分惛昧。在寐梦心。为此所坏。令心昧故。虑不分明。势力羸劣。其觉时心。既无眠坏。缘境明了。势力增强。不同梦位。其狂醉等。为缘坏心。羸劣亦尔。此但答问如梦位心。

论。故所造行当受异熟胜劣不同非由外境。

述曰。由梦坏心。觉时不尔。故此二位所造善恶。当受异熟。非梦果胜。梦果乃劣非由外境其果不同 外人伏问。既尔梦心。为睡所坏。觉心不尔。何不梦位。由眠所坏。其境实无觉境便有。复由此理。当果异耶 既尔汝宗觉时见色等。既是实有。梦时见色等。应例非无。见色虽复义齐。其境有无不等 或萨婆多。梦觉境俱是有。造行当果不同。何妨我义无境觉梦虽同。造行感果有别。此中难释。返覆无穷。恐厌烦文。略示纲要。诸有智者。准此应思。

论。若唯有识无身语等羊等云何为他所杀。

述曰。自下二颂。大文第六。又释外难无境杀等无。返诘他宗失。初叙外二难。次一颂解。后一颂诘。此即初难。若唯有识。色等境无。由此便无身语业等。彼羊等云何为他人所杀。心外法故。方今世士此难多生。达此论文。应休劣意。

论。若羊等死不由他害屠者云何得杀生罪。

述曰。此第二难。心外羊等。若其死位。不由他人之所害者。世间杀羊鱼等。屠者云何可得杀生之罪。若许罪是有。即杀心外之羊。心外羊无屠者。云何得罪。返覆二责。无所逃刑。

论。颂曰由他识转变有杀害事业如鬼等意力令他失念等。

述曰。上二句颂。先以理释。下二句颂。举喻以成。由能杀者。为增上缘。起杀害识。转变力故。令所杀者。有杀害已。断命事成。故能杀者。得杀生罪。如由鬼等意念等故。令他有情。有失念等。至下当知。

论曰。如由鬼等意念势力。令他有情失念得梦。

述曰。先释下半颂能成喻也。如世间鬼。恼乱有情内意念力。令他有情。失本正念。心发狂等。或鬼意变彼。令他得异梦 如鬼等者。瞿波解云。等取天神。龙神。犍达缚。夜叉神。仙人等。及如胎中子。由母忧恼。子心变异。或生。或死。或子起欲乐。母随子欲得梦。

已下释颂末句失念等字。

论。或着魅等变异事成。

述曰。由猫鬼等意念势力。令他着魅变异事成。既彼亲能令他作此。但由意念增上缘故。此事便成。杀羊等亦尔。虽无外身语。杀事亦成。

上解失念。下解得梦有二事。

论。具神通者意念势力令他梦中见种种事。

述曰。颂言鬼等。等中等此。

此则总举。下别指事。

论。如大迦多衍那意愿势力令婆拏王等梦见异事。

述曰。即佛在世。摩诃迦旃延。摩诃言大。迦多衍。此云剪剃。如常所释。此即其姓。那者男声。即剪剃种。男声中。呼表是男也。如言尼者。女声中。呼表其女也。婆者。旧言娑罗那。此云流转。即由剪剃神通意愿。令王得梦。说此缘者。如旧中阿含经说娑罗那王。是眉稀罗国主。容貌端政。自谓无双。求觅好人。欲自方比显己殊胜。时有人曰。王舍城内。有大迦旃延。形容甚好。世中无比。王遣迎之。迦旃延至。王出宫迎。王不及彼。人覩迦延。无看王者。王问所以。众曰。迦延容貌胜王。王问大德今果宿因。迦延答曰。我昔出家。王作乞儿。我扫寺地。王来乞食。我扫地竟。令王除粪。除粪既讫。方与王食。以此业因。生人天中得报端政。王闻此已寻请出家。为迦延弟子。后共迦延往阿盘地国中。山中修道。别处坐禅。阿盘地王。名钵树多。时将诸宫人入山游戏。宫人见王形貌端政。围遶看之。钵树多王。见娑罗那王。疑有欲意。问娑罗那曰。汝是阿罗汉耶。王答言非。次第一一问余三果。王皆答言非。又问汝离欲不。又答言非。钵树多瞋曰。若尔汝何故。入我婇女中看我婇女。遂鞭身破。闷绝而死。至夜方醒。从本处起至迦延所。迦延见已心生悲愍。共诸同学。同为疗治娑罗那王。语迦延曰。我从师乞暂还本国。集军破彼阿盘地国。杀钵树多王。事竟当还从师修道。迦延从请语王欲去。且停一宿。迦延安置好家令眠愿令感梦。梦见集军征阿盘地。自军破败。身为他获。坚缚手足。赤花头。严鼓欲杀。王于梦中恐怖。大叫呼失声云。我今无归。愿师济拔。作归依处。得寿命长。迦延以神力。手指出火。唤之令寤。问言。何故其犹未醒。尚言灾事。迦延以火照而问之。此是何处。汝可自看。王心方寤。迦延语言。汝若征彼。必当破败。如梦所见。王言愿师为除毒意。迦延为说。一切诸法。譬如国土。假名无实。离舍屋等。无别国土。离柱木等。无别舍屋。乃至广说。至于极微。亦非实事。无彼无此。无怨无亲。王闻此法。得预流果。后渐获得阿罗汉果。故知依自意。他梦事亦成。

论。又如阿练若仙人意愤势力令吠摩质咀利王梦见异事。

述曰。此第三喻。阿练若者。旧云阿兰若。此云闲寂旷野处也。离村空野。名阿练若。此中仙人。名阿练若仙人。吠摩质咀利王者。即旧云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也。天帝释设支夫人之父也。此云绮饰。或云彩画。由仙人意瞋。令阿修罗王。梦见异事。旧论言见恐怖事。此则不同。中阿含经云。有七百仙人。住阿练若时。天帝释严身。入中于下风坐。诸天皆来。恭敬帝释。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见帝是事。忽变为天。着好严具。破其篱垣。入仙人处。在上风坐。仙怪是事。皆不敬之。甚生愤恨云。汝等何故。但敬帝释。而轻蔑我。欲苦诸仙。诸仙忏谢。其恨不已。不受仙悔。诸仙心念。令返衰恼。应时毘摩质多罗王即大困苦。遂生悔心。渐谢仙等。仙等心念。赦其僣失。即还如本。今此论说阿修罗得梦。经说觉时遭苦。然理大同。此前所说。皆增上缘。令他事起。非亲为缘令有此事。

论。如是由他识转变故令他违害命根事起。

述曰。释上半颂。如是者结法也。增上缘中。由他能杀起杀害识。转变力故。令所杀者。违害于己命根事起。如由鬼等意念势力。他失念等。直以事喻。令义增明。不繁比量。

论。应知死者谓众同分由识变异相续断灭。

述曰。虽知命断。未知死相。故今重显。众同分者。成唯识等说。依有情身心相似分位差别。而假建立此众同分。随何生趣。若未舍时。阿赖耶识。即此趣生。相续一类。前之与后。趣等皆同。若遇他识增上违缘。舍众同分。阿赖耶识。即便变异。异旧趣生。此趣生者。旧时相续。今便断灭。余识亦尔。旧续今断。名之为死。死者灭相。总有二时。一者将灭。说名为死。即是现在。如触处中所立死触。死支亦尔。若正灭相名死。触支应成过去。二者正灭。说名为死。如今所说。识相断灭。即是过去。故此说死。但是灭相。非死触支。

论。复次颂曰弹宅迦等空云何由仙忿意罚为大罪此复云何成。

述曰。此下返诘。上半颂不许前说。诘林等空。云何由仙忿。下半颂。彼若救义。诘非意云何成大罪。旧论由此遂分二段。前后别明。初句等者。等下二林。文意易详。至下当悉。

论。若不许由他识转变增上力故他有情死。

述曰。将为诘彼。先叙彼计。前我所说。由能杀者。他识转变增上缘力。令所杀者他有情死。汝不许者。以他宗。说由他亲能杀他身故。他有情死。故彼不许此前所说。今牒彼计。

论。云何世尊为成意罚是大罪故返问长者邬婆离言。

述曰。自下正诘。三业诸罪。现为人天之所呵责。未来当受诸恶苦报。可治罚故。可毁责故。名之为罚。三业校量。意罚最大。佛为成此。返问长者邬波离也。邬婆离者。此云近执。亲近于王。执王事也。如世说言朝庭执事。如阿罗汉持律上首。亲近太子。执事之人。名邬波离矣。中阿含经说。有尼犍子。名阇提弗多罗。其有弟子。名为长热。往至佛所。佛问长热。师教汝法。三业之中。何罚业重。答云。身重。次口。后意。长热反问。瞿昙今说何业最重。佛言。意重。身语乃轻。长热还去。阇提问云。汝至彼所。瞿昙何言。长热具说。阇提赞叹。汝真我子。从我口生。善受我教。所说无异。汝可更往。破瞿昙义。提取将来。作我弟子。长热不从。有大富长者。名邬波离。伏事尼干阇提。使往破佛立义。长热报云。此事不可。彼瞿昙者。容貌辩才。过人无量。兼有幻术。能转人心。无量众生。为其弟子。宁可降伏。阇提不信。令长者往。长者往已。欲破佛义。遂立义云。我立三罚。身为最量。次口后心。瞿昙云何。说心罚重。世尊于时在眉絺罗国。国城五日方行一边。佛问长者。若人行杀。几日杀此国人得尽。长者答曰。大能七日。或十日。或一月。复问。仙人超瞋心杀。几日得尽。答曰。一时国人皆尽。又问。一百日。二百日。三百日。行于布施。有人一时。入八禅定。何者为胜。有人多时持戒。有人一时入无漏观。何者为胜。长者答言。入禅无漏功德大胜。佛言长者。云何乃说身口罚重。心罚最轻。长者理屈。乞为弟子。乃至得果。自立誓言。我所住处。常拟供养三宝。一切尼干。悉不得入我家。长者得道。后还本家。阇提怪迟遣人往觅。长者家人。不许入舍。阇提不测。自往觅之。长者庄严高座。自坐。别安小座。以待阇提。阇提见之法用如此。诃责长者。长者答云。今人非昔人。我今已胜汝。是佛弟子。何得不然。阇提乃云。我令汝取瞿昙。作我弟子。彼既不得。今复失汝。我今为汝。说一譬喻。遂作喻云。譬如有人。须欝婆罗根。取欲食之。令人入池处处求觅。求觅不得。自拔男根。不得欝婆罗根。又自失根。汝亦如是。如是求觅瞿昙。不得。反更失汝。汝如男根。长者答言。我为汝喻。譬如有人性甚愚痴取一黠妇。婚姻以后。遂便有娠。妇言。儿生应须戏具。语聟预觅。时聟觅得一猕猴子。将还与妇。妇语其聟。汝须浣染舂。方堪为戏具。聟将雇人。欲浣染舂。他谓其曰。乃可浣洗。云何染舂。此若是衣。可作三事。猕猴不然。其云何作。他为洗之。洗之既讫。置热汁中。染其猕猴。皮肉时已烂坏。后取舂之。形相都失。亦复不堪为儿戏具。汝法亦尔。既非净物。唯可浣洗。不可受持。如不可染。不可修行。如不可舂。云何令我受持修学。阇提于是惭耻而去。此指于彼故言返问。然婆沙第二十七。亦有此文。

论。汝颇曾闻何因缘故弹宅迦林末蹬伽林。羯陵伽林。皆空闲寂。

述曰。此佛问词。弹宅迦者。真谛云檀陀柯。此云治罚。治罚罪人处也。今罚罪人。尚置其内。中阿含云。是王名也。有摩伽妇人。是婆罗门女。极有容貌。聟为仙人。名摩登伽。于山中坐。妇为其夫。营办食送。檀陀诃王。入山戏游。逢见此妇。问是何人。有人答言。是仙人妇。王云。仙人离欲。何用妇为。遂令提取将还宫内。仙至食时。望妇不来。心生恚恨。借问余人。余人为说。是王将去。仙往王所。殷勤求觅。不肯还云。汝是仙人。何须畜妇。仙言。我食索此妇人。王便不还。仙人意愤。语其妇曰。汝一心念我。勿暂舍我。今夜欲令此国土破坏。仙人夜念。时雨大石。王及国人。一切皆死。俄顷成山。此妇一心。念彼仙人。唯身不死。还就山中。本是弹宅迦王国。今成山林。从本为名。名彼林也。人物皆尽。故名空寂。旧人解云。诸仙修定处名空寂 末蹬伽者。旧云迦陵伽。此云憍逸。仙人之名。旧云王名。有梵本云钵蹬伽。此翻云蛾。即赴火者。昔有仙人。形甚丑陋。世间斯极。修得五通。山中坐禅。有一淫女甚爱于王。王亦爱之。后触忤王。王遂驱出。淫女入山。见仙丑陋。谓是不祥之人。恐有不祥之事。淫女切念。我今被出。是不吉祥。若还此不祥。我应吉祥。乃取粪秽洗不净汁。令婢送山。浇灌仙人。仙人忍受。不生瞋恨。有婆罗门。为仙洗浣。淫女自后。王还宠之。有一国师。亦有衰恼。淫女语曰。以不吉祥。还于仙者。必还吉祥。国师依言。以粪汁洗。仙亦忍受。弟子婆罗门。还为洗浣。其后国师。还得吉事。事既皆验。人普知。之。王后欲征。国师进谏。以不吉祥。与仙人者。必获吉祥。王复遂语。山中起屋。恒取粪汁。洗灌仙人。征遂得胜。自后若有不称心事。辄以粪汁洗之。仙人不复能忍。心生恚恨。乃雨石下。王人皆死。唯事仙者。得免斯苦。须臾之间。国成山林。此林从本。名末蹬伽羯陵迦者。此云和雅。如彼鸟名。陵字去声呼也。旧云。摩登伽仙人之名。昔有一人。语此仙曰。汝若有子。当为国师。摩登伽是旃陀罗种。既闻此语。求女于王。王甚诃责。汝非好种。何故求我为婚。仙既数求不得。女意欲适仙处。令母白王。彼虽恶种。犹是仙人。深为可重。我情欲适。王决不许。女盗往彼。为仙人妻。遂生一子。王既失女。处处寻求。求知仙处。遣旃荼罗。缚仙及女。相着掷着恒河水中。仙语恒河神曰。汝莫令我没。若我没者。须臾之间。令水涸竭。河神于是割绳。放令仙还去。仙瞋作念。须臾雨石。王人皆死。国变山林。从本为名。名摩登伽也。此三旧国。今变成林。佛问波离。汝知何缘此林空寂。

论。长者白佛言乔答摩我闻由仙意愤恚故。

述曰。乔答摩者。先云瞿昙。此云甘蔗种。或日炙种。或牛粪种等。如旧所释。佛是此种。号乔答摩。长者答佛。我虽不见。曾闻仙人。由如上事。意愤恚故。国变成林。所以空寂。由此所说仙人意嗔。杀此三国诸有情类。国变成林。故知。由他诸识转变增上力故。他有情死。非以身语亲能杀之。准经但总问仙人意杀。今论乃别言仙杀三国。

论。若执神鬼敬重仙人知嫌为杀彼有情类不但由仙意愤恚者。

述曰。彼宗意说。唯意不能成杀业道。令有情死。仙人起欲。鬼神敬重。见仙意嗔。遂为仙杀彼有情类。不唯由仙意嗔力故。有情死也。牒彼计救。故言若者。

论。云何引彼成立意罚为大罪性过于身语。

述曰。释下半颂。诘意罚为大。若鬼神为杀。云何世尊。引彼林事反问长者。成立意罚。为大罪性。过于身语。由于此杀在身语故。非意罪大。如俱舍说。三罚业中。自比校者。意罚为大。五无间中。破僧为大。于五偏见。邪见最大。故知。意杀无量众生。过破僧罪。破僧罪是虚诳语故。若尔。论说破僧。能感无间一劫。恶异熟果。此中意杀感果如何。大乘中说。感无量劫。受无间果。过于破僧。从初为名。皆名生报。说色业道立五无间。于中重者。谓是破僧。破僧不能重过意罚。故说意罚。为大罪性。俱舍又说。或依大果。说破僧重。害多有情。说意罚大。断诸善根。说邪见重。依彼宗说。即其罪大。后感果时。虽但一劫。倍于破僧。受无间等。皆生报故。不可多生。感无间果。不同大乘。

论。由此应知但由仙忿彼有情死理善成立。

述曰。此结前也。谓此佛说意罚大故。汝应当知。但由仙忿。三国众生。皆被杀死。今变成林。理善成立。意罚为重。非由神鬼。敬重仙人。知嫌为杀 又解。亦即返显。自识转变增上缘力。他有情死。唯识义成。非是要由缘识外境。亲能杀彼。彼方说死。

论。若唯有识诸他心智知他心不。

述曰。自下大文第七一颂。解释外难。不照他心。智识不成失。于中有八。一问。二诘。三难。四释。五征。六解。七逐。八答。此即初也。谓外问言。若唯有识。不缘心外所有境者。若凡。若圣。诸他心智。缘他心不。

论。设尔何失。

述曰。论主返诘。设缘不缘。二俱何过。

论。若不能知何谓他心智。

述曰。下外人难。论主既说缘与不缘。有何过者。今为二难。先难不缘。后难许缘。此即初也。若说一切诸他心智。不能亲知他心等者。云何说之。为他心智。便立量言。汝之他心智应非他心智。不能亲缘他心等故。如自色等智。

论。若能知者唯识应不成。

述曰。此即第二。难彼许缘。若凡及圣。诸他心智。亲能缘知他心等者。所说唯识理应不成。许此智缘心外境故。复立量言。汝他心智应非唯识。许此智缘心外境故。如我此智。喻中不言如我此智。便阙同喻。然他心智。亦能了知。他心所法。唯名他心者。从主胜说故。然此不能了知。他心能缘心等。亦不了知彼所缘境。若许知者。便有自心。知自心过。自心有缘彼。彼有缘自心。故若许知。便有此失。若别时缘。即无此过。自心前后。许相缘故。既尔大乘。许一剎那自心。返缘彼能缘彼能缘等。何不许缘。此亦不尔。但许一念自心自缘谓自证心。缘见分等。犹尚不许一念见分。返缘自证。岂许见分一念自缘。唯见分能缘他心故。若尔他心。缘自身自证。亦应得说。一念他心智。得缘彼境。此亦不尔。前已说故。谓前已说一念见分。不许能缘自自证分。证自证分。类此亦尔。故他心智。但知他身心心所法。不缘彼境。及彼能缘自自证分。不名他心智故。此说因位。非佛等心。

论。虽知他心然不如实。

述曰。此论主释。由知他心。名他心智。不如实故。可说唯识。论主且约菩萨已下他心智答。所以者何。此等他心智。虽缘他心。不能如实称似彼心。以他心为质。大分虽同。不亲缘着。与彼少异。名不如实。至下当知。

论。颂曰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

述曰。此颂文意。有征。有解。有逐。有答。所以者何 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此外人征 如知自心智。此论主解伏意亦有自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外人复逐 第四句颂。不知二字。论主复答。不知者。无知也。由无知故。不能自知。总言不知如佛境者。显成二智。不如实知。然依梵本。颂不知字。应言无知。不知无知答逐。不知总显二不如实。今此文略。合言不知。义亦含二。至下当知。

论曰。诸他心智云何于境不如实知。

述曰。此外人征。释上半颂。汝前所说。若凡若圣。诸他心智。既缘他心。云何于境。不如实知。然此等文。勘旧论文。非有难解。极有少略。不能繁述。学者当知。

论。如自心智。

述曰。此论主解。释第三句颂。以他心为质。而心变缘。名他心智。非能亲取他心等故。名他心智。如缘自心诸所有智。亦不亲取。但变而缘。与本质异。名不如实。此自心智。说见分者。前后许自变相缘故。非自证分等。名为自心智。彼如实知。无异解故。

论。此自心智云何于境不如实知。

述曰。此外人逐。既言他心智。如知自心智者。此知自心智。云何于自心所取之境。不如实知。

论。由无知故。

述曰。此论主答。释颂末句。不知二字。此一颂翻释。由菩萨等。无始已来。法执所蔽。有此无知。覆其心境。令知自心。亦不如实。故他心智。由法执力。如知自心。亦不如实。

论。二智于境各由无知所覆蔽故。不知如佛净智所行不可言境。

述曰。下显总成他自心智。不如实知。一无知言。通答上问。及释下因。若菩萨等。能知他心。及知自心。二种诸智。名为二智。或现行法执。俱无明所覆。或法执种子。俱无明所蔽。故言无知所覆蔽也。覆谓覆障。蔽谓隐蔽。覆障所知离言法性。隐蔽自心。不称实故。如来净智。断法执故。所行真俗。依他圆成二种。诸境体性。离言超思议道。名有为等。皆假强名故。佛他心智。缘他心时既称彼境。如实离言。名如实知。诸菩萨等。他心智等。不知彼境性离言等。不称彼缘。虽缘他心。及缘自心。名不如实。故此说言诸菩萨等二智。于境无知所覆。不能了知。如佛所行。有为无为。性离言境。故说彼智。名不如实。

论。此二于境不如实知由似外境虚妄显现故。

述曰。此重释前不如实义。除佛智外。余他心智。及自心智。由有法执。似外境相。虚妄现故。虚者不实。妄者颠倒。是故于境。不如实知此第一义。故不如实。

论。所取能取分别未断故。

述曰。此第二释不如实义。由自身中法执。能取所取。分别种子。犹未断故。此二于境。不如实知。此则总说。若别说者。此他心智。通有无漏。若有漏者。略有二说。安慧等云。诸有漏心。唯有自体。无相见分。如此卷初。唯识中说。所说见相。皆是所执。谓此识体转。似他心相貌生起。他本质心。实不缘着。亦自心内。不变相分。似于他心。由善等心有法执故。自证分上。似他相生。此似彼相。遍计所执。体性非有。其自体分。依他起摄。即说此为他心智也。然护法等。此唯识释。亦无异解。如成唯识。护法等云。谓诸有漏心。依他性中。亦有三分。遂作难言。外色实无。可非内识境。他心实有。宁非自所缘。谁说他心。非自识境。但不说彼是亲所缘。谓识生时。无实作用。非如手等。亲执外物。日等舒光。亲照外境。但如镜等。似外境现。名了他心。非亲能了。亲所了者。谓自所变。故契经言。无有小法能取少法。但识生时。似彼相现。名取彼物。即自心等。以他实心。为增上缘。所取本质。自心别变。作相分心。似他本物。说此见分。为了他心。名他心智。此前二说。皆有漏智。若是无漏他心智者。如成唯识。略有三说。诸后得智。有二分耶。有义俱无。离二取故。同有漏心初师所说。然佛地论。虽无漏心。有相无相。略有三说。约后得智。既无此义。此师菩萨。及二乘等。诸无漏心。皆有法执。佛地论中。亦有此义。似二取现。说有见相。见相即是遍计所执。体是无法。说能所取是所执故。无处正说依他起故。唯二等者。但自证分。似于二现。说之为二。依他性中。实无有二。说为他心智。如有漏心说 问然佛此智。有相见不 答有见无相。不同二乘等。诸无漏心。佛之见分。亲了他心。名他心智。释此理妨。如次下师。故此论说除佛以外。知自他心智。虚妄显现。二取分别。犹未断等。与佛有异。佛无执故。不知如佛净智行境。有义。后得智见有相无。说此智品。有分别故。圣智皆能亲照境故。不执着故。说离二取。此第二说佛地论中。更有证文。不能繁引。释此文者。若有漏心。便变相分。二取未除。不知如佛净智所行性离言。境都无相分。名不如实。若除佛外。诸无漏智。虽能亲取。然自身中。有法执种犹未断故。出观已后。诸法可言。或犹起执。名不如实。佛则不尔。故除佛外。无漏此智。不知如佛净智所行不可言境。与佛有异 若尔此智。既不变相。亲取外境。何名唯识 答唯识者。据有漏心所起妄执境非实有。由此理故。唯识但遮所执外法。识能亲取。非执外法。何妨亲取。故唯识理。此师亦成。或唯识言。据妄心说。无漏心等。即非唯识。经中但说三界唯心。不说无漏亦唯心故。此违比量。解深密等如前引教。通无漏故。今此二义。前解为胜有义。后得智二分俱有。说此思惟似真如相。不见真实真如性故。乃至广说。又若此智。不变似境。离自体法。应非所缘。缘色等智。应缘声等。又缘无等。应无所缘缘。彼体非实。无缘用故。佛地论中。亦作是说。后得智品。有分别故。所缘境界。或离体故。如有漏心。似境相现。分明缘照如是境相。同无漏心。无漏种起。虽有相似有漏法者。体非有漏。如有漏心。似无漏相。非无漏故。成唯识中。又作是说。现在彼聚心心所法。非此聚识亲所缘缘。他聚摄摄故。如非所缘。然真如等。与能缘心。不异不一。非他所摄。不可为例。余所引证。如有漏中。由斯教理。若佛非佛。诸后得智无漏心者。定有相分。亦有见分。然除佛外。余无漏他心智。法执未断。有漏此智。虚妄现故。不知如佛净智所行不可言境。与佛无漏他心智异。佛他心智。虽变为境。亲似他心。名为如实。以无执故。知性离言。余他心智。亦变为境。未断执故。疎似他心。名不如实。以有执故。不知诸法体性离言。故说有异。此中通说除佛以外诸他心智。说不如实。非佛此智。亲能照了他心等故。名为如实。成唯识说。谁说他心。非自识境。但不说彼是亲所缘。故佛亦变。若说佛心。亲能了者。便与上说理教相违。故佛之心。亦名唯识。于此义中。略为褒贬。初说无漏心。亦无相见。亦有法执。此不须说。如成唯识。破无二分。佛地论中广破。相分亦有。缘无之心。非所缘缘故。然后二师。或说无漏。亲所取缘。或说佛心。亦变影像。若许亲取。云何应取无法无法无体。非所缘缘。观所缘说。要具二支。是所缘义。此师意说。此心不具所缘缘。余具所缘。心必具二支故。若许无法得为缘者。破经部师。量有不定。自许无法得成缘故。若破他为量。非述自宗故。无不定者。又唯识理。亦复相违。亲取心外法。何得名唯识。破他心等。取心外法。比量相违。及不定过。此师意说。如下当知。其第三师。若佛之心。亦变影像。不亲取者。应不知无。心内相分。是有法故。又应不说遍计所执。是凡夫境。由此故知。二说皆是。二说并非。此则双贬。若别褒者。护法等说。除无分别。必有影像。其理稍胜。所以者何。既说诸心。同镜照物必有影生。理无乖返。若无影像。违亲所缘。如佛地论。成唯识。瑜伽论说。心心所法。从四缘生。说缘于无。无漏之心。无此缘者。便违圣教。及违比量。遍计所执。说凡夫境。意说。凡夫若心起执。必变为依他内影像相分。此性离言。及离假智识有执故。执此以为色声法等。不称所变离言影像。说能执心。名为遍计。遍计所取。名为所执。此是无法。不能与识作所缘缘。所变影像。体是有法。与能遍计。作所缘缘。亦不违理。但是凡夫起能执心。当体显现。名凡夫境。非说为境故。即是所缘缘。但作所缘。不能作缘。当情现故。无体性故。如见于绳眼识无执。是现量摄。得法自相。但见青等离言之境。意识于此。亦自变为离言影像。不知此影像。非绳。非非绳。非蛇。非非蛇。遂执为蛇。不称影像。说此执心。名能遍计。体是有法。所变影像。体亦有法。名所遍计。遍计所取。当情所现。情有理无。说为所执。遍计性成。此唯凡夫所行之境。名非圣境。非许无法。作所缘缘。若说不称本质。名所执无。应五识等中。亦有法执。有缘顺境。亦生瞋故 因论生论。圆成实性。圣能亲证。凡夫心缘。但可心变。不能亲取。圣人若知遍计无时。亦心变作无之影像。有似于无。非即亲缘遍计所执。依他起性。凡圣之心。俱能亲变。亦亲缘之。约亲所缘。遍计所执。唯凡夫境。圆成实性。唯圣人境。若疎所缘。遍计所执。亦通圣境。圆成实性。亦通凡境。不尔凡夫加行智等。或遍计心。闻说圆成。应不缘执。圣应不知所执非有。各据差别。亦不相违。依他亲疎缘皆通二。又前有难。若无漏心。不能亲取境。应不知无者。此亦不然。佛知诸法皆性离言。非无非有。疎所缘中。以所执境。为其本质。增上力故。心变为无。体实是有。相似无法。知此离言法。非如凡夫假智。及言二法所取。对凡夫说此离言法上。凡境为无。名为知无。非是亲以无为相分。佛地论云。心所变无。依他起摄。真如理无。圆成实摄。遍计所执。体既非有。若非前二摄。智何所知。由如是等所说理趣。护法为胜。此中但说。除佛无漏智。犹自身中。有法执种。凡夫之身。或有现行。并言不如佛。非佛此智。亲取他心。说缘过去诸无法等。皆准此知。此前七段。一四事难议境无。却征境实执。二释现量证境有。返破忆持执。三释以梦例觉时。应知境无失。四释二识成决定。外境非无失。五释难梦觉心不异。无造行果差失。六释无境杀无罪。返诘他宗失。七释不照他心。智识不成失。

总是第二。释外所征。广破外执。从斯论首已有二文。初立论宗唯识无境。及此所说。释外征等。总是第一。正辨本宗。破执释难。自下第二。结己所造。叹深推佛。

论。唯识理趣无边决择品类差别难度甚深。

述曰。此下有二。初略。总举叹深推佛。后广别显结造推深。就初之中。先叹深。后推佛。此即初也。理者道理。趣者趣况所趣处也。无边者。无际也。决择者。以觉慧决了简择也。决简染疑。择简邪见。邪见决而不择。疑择而不决。今显智能所证量法。异邪见疑所行境界。故言决择。品类者。同此等流也。差别者。体有异也。宽广故难度。无底故甚深。此中意说。唯识理趣。若决择品类。有无边差别。弘广难度。无底甚深。叹有无边深广理趣。

论。非佛谁能具广决择。

述曰。此推于佛。如是所说。唯识理趣。无边深广。非佛以外。谁能于此。具广决择。显己决择非具广也。

论。颂曰我已随自能略成唯识义此中一切种难思佛所行。

述曰。下广。别显结推深。颂中初半。显己随能略已成立唯识义理。后半。别显唯识之理。除此所明。以外诸义。一切种别。难可思议。唯佛所知。非己能说。故应止也。

论。唯识理趣品类无边我随自能已略成立。

述曰。释上半颂。然其唯识所有理趣。品类差别。无量无边。叹甚深广。今我随自所见之能。已略成立少分之义。结所明也。

论。余一切种非所思议。

述曰。释下半颂。其唯识理。我所明外。余一切种。甚深之义。非是我意。之所思惟。亦非我语。所言议也。一切种者。差别理也。

所以者何。

论。超诸寻思所行境故。

述曰。此释非已所能思议。寻思者。有分别有漏心等。或四寻伺。其唯识理。要得无漏真智觉时。方能少证。若在佛位。证乃圆明。然我世亲。处在地前。住寻思位。不能如实证唯识理。故非是我之所思议。其唯识理。超寻思境。以上总释颂难思字。

论。如是理趣唯佛所行。

述曰。以下释颂佛所行也。如是所说。超寻思理。唯佛所行。圆满现证。非余所知。

有何所以。非余所能。独佛圆证。

论。诸佛世尊于一切境及一切种智无碍故。

述曰。一切境者。诸法共相。即一切智境一切种者。诸法自相一切种智境 智者。即是缘此如理如量二智。若依梵本。应言一切智。此中言略。二境所缘。一智能缘。由佛世尊。于此二境所有二智。断结种故。皆无障碍。故于唯识一切种理。皆能了知。二障尽故。无有漏故。长时修故。智圆满故。所以非佛。不能圆满行尽理趣。故我今时。且说少分。成唯识说。谓诸菩萨。于识性相。资粮位中。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能渐伏断所取能取。引发真见。在通达位。如实通达。修习位中。如所见理。数数修习。伏断余障。至究竟位。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复令悟入唯识相性。辨中边论护月释云。无着菩萨。先住地前加行位中。增上忍时。闻慈氏尊。说此中边所有颂已。得入初地。为世亲说。世亲菩萨。先住地前顺解脱分回向终心。闻无着说此弥勒颂。令其造释。得入加行初煗位中。应是圣者。相传此说。所以护月。遂有此言。非无逗留。而为此义。真谛说。是十回向中。第二回向中。世亲既住地前位中如成唯识。未证唯识真实道理。仰推于佛。理不为疑。虽可推上入地菩萨未圆出障。故但推佛。已随执笔敢受指麾。略述斯疏。其间文义。有所亏拙。是已寡学。拙智穷思。幸诸学者。详而靡尤。

二十唯识论述记第二

承久二(癸辰)七月二十八日一乘院长讲堂谈义料书之永恩(生年五十四)

同三年长讲会谈了宪幸得业


back_to_top.png


论疏部


【经文信息】大正藏第43No. 1834唯识二十论述记
【版本记录】CBETA电子佛典Rev. 1.15 (Big5),完成日期:2009/04/23
【编辑说明】本数据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藏所编辑
【原始数据】萧镇国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项】本数据库可自由免费流通,详细内容请参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数据库版权宣告


http://www.microsofttranslator.com/static/195625/img/tooltip_logo.gifhttp://www.microsofttranslator.com/static/195625/img/tooltip_close.gif

Original

詳譯畢功。

 

 

[ HOME | 中文主頁 | 經典 | ENGLISH | SUTRA | CHỬ VIỆT | KINH ĐIỂN | GALLERY | CONTACTS ]

google-site-verification=Iz-GZ95MYH-GJvh3OcJbtL1jFXP5nYmuItnb9Q24Bk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