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724 [cf. Nos. 262, 1723]
法华玄赞义决
淄州大云寺苾刍慧沼撰
问。菩萨有二。谓顿渐悟。疏有二释。何者为长。
答。据其证理名顿悟。得圣回心名渐悟胜。未得圣者理未悟故。若以信悟而名渐悟。有定姓大乘人。曾未闻大。创即闻小。虽不趣求闻而信解。岂名渐悟耶。若此信解不名渐悟故未得圣。即回心者亦非渐悟。若尔彼类定生时等生数无多。何非渐悟。此亦不然。若趣小果已定生等。若回趣大生数不定。
问。既定生时即无多生又不造业。如何不定谁言不造业。论说有支非摄二位。以憎背有故。若许造业何非有支。
答。有二解。一释据无漏者非有支摄。所以杂集云。道谛摄非有漏者不尔如何感十王果。诸论皆说六波罗蜜。咸感彼故。设无相行亦感彼果故。无着般若论云。一遍故若不感有漏如何言遍。又正二。不能正感。于此位造感有业故。缘起经云内法异生。若放逸者三种无明为缘。若不放逸不说无明为缘。又说。诸圣有学不造感后有业。不言非圣亦不造业。又云若无苦无苦下。无明诸行不生二位。既容现行何不造业。加行顿伏据满位说。以此故知回心行经多生故成顿悟。又杂集论第十三云。于此生中决定堪能通达谛理。是名通达顺决择分。即此位中不定种姓者。为欲回向最胜菩提及诸独觉为求无师自证菩提转趣余生。是名余生顺决择分。既云转趣余生明生不定。又复法师本意不说若定生等。虽后回心必取圣果。下引善勇猛。般若云未入正性离生者据不受变易者。既不受变易明即趣大非小圣果。言定生时等假叙他。尔今又助释设是凡夫未求于小即求大乘。但不定姓亦名渐悟。以必不能一往趣故。必中退故。若云不闻说一乘即可有退。闻说一乘即必不退。舍利弗等曾亦闻说妙法一乘。如何有退。以此故知但有小姓必退取小。得圣方回始成不退故名渐悟。设有种种界。虽有小姓容有不退。终是彼类以有一分小乘种子成渐悟法亦名渐悟。是不定姓故。
问。既为断疑说斯妙法。何故闻已复更疑生。
答。疑有新旧。旧疑不得作佛故未回心。说昔非真皆当作佛。初闻佛所说。心中大惊疑。将非魔作佛恼乱我心耶。乃至我闻疑网断故为断疑。言谓已定生即此生时及一生顺决择分等者。杂集十三云。未具资粮补特伽罗已具。未具资粮补特伽罗。已具资粮补特伽罗。乃至云如是三种补特伽罗由成就顺解脱分顺决择分各三品故。约能引生顺决择分及谛现观。如其次第未定已定即此生时。于谛增上法净信胜解相是顺解脱分。即于此法谛密法忍相是顺决择分。如其次第信增上故慧增上故。此中三品顺决择分者除世第一法。由世第一法性唯一剎那必不相续。即此生时定入现观。非前位故。前文意显资粮加行二位之中各有三品。如其次第未定已定即此生时。然加行位分为三品。未定已定即此生时在煗顶忍。除世第一法。世第一法唯一剎那必不相续不可分之。然云即此生时定入现观者。此据剎那生说。前解脱分言即此生时约一期生说。又解俱约一期生说。以世第一法云即此生时。既除世第一法明约一期虽增上忍亦一剎那犹隔世第一法。非即此剎那生。无间入见故。又复通分煗顶忍三。为三时故就顺决择分复有六种。一随顺顺决择分。二胜进。三通达。四余转。五一生。六一坐。最初所起缘谛境行下品善根。名随顺顺决择分。即此善根转成中品。名胜进顺决择分。望前下品为增胜故。即此善根增至上品。于此生中决定堪能通达谛理。名通达顺决择分。此前三种在暖顶忍位。若约小乘。可得如次配未定已定即此生时。若大乘者。中忍满位方名即此生时。若在下忍及中忍位未满之时犹多生故。若二乘位。虽即此生可有回趣。名余转顺决择分。若余转者生生即不定。以求独觉无上菩提更于多生修胜行故。若在大乘顺决择分者。必不回心趣余下乘。况一生等以第七住升名不退。此决择分在回向修。以此准之。若顺解脱过第七住未定已定皆不余转。余转及前言故从下中顺解脱分顺决择分有可退义者。据二乘位说。若于此生定能通达。是名一生顺决择分。前言通达。约二乘位功能而说。然不定性即不决定。余转决择唯不定姓。一生顺决择分据决定姓。各趣自乘。或亦通有不定姓者。据不回心即一生入非不定姓皆见道前即能回心。一坐之中亦通不定姓。在中上忍。前文已除世第一法。唯一剎那故。三种练磨心断四处障者。无性摄论第六云。已说所知相入所知相。云何应见多闻熏习所依非阿赖耶识所摄。此意密说本无漏种而为所依云非阿赖耶摄。
次问。谁能悟入问能入人。谓大乘多闻熏习相续已。得奉事无量诸佛出现于世已。得一向决定胜解已。善积集诸善根故。善备福智资粮。菩萨此答能入人据起现行多闻熏习二资粮备。何处能入。此问所入法及能入位。谓即于彼有见似法似义意。言大乘法相等所生起胜解行地等似法义等即所入法所生胜解行地见道修道究竟道中。
答。能入位。于此四位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故离一切障故。如次四道能入差别。论云。由何能入由善根力所任持故。谓三种相练磨心故。即四处故。解法义境。止观恒常殷重加行无放逸故者。释云。由何能入者。此问入因。谓由何因即由善根力所任持故。虽有善根力而心或退屈故。说三种相练磨心故。三练磨者。无量诸世界无量人一生有情剎那剎那证觉无上正等菩提。是为第一。由此意乐能行施等。我已获得如是意乐。我由此小用功力修习施等当得圆满。是为第二。若有成就诸有障善。于命终时即便可爱一切自体圆满而生。我有妙善无障碍善。云何尔时不当获得一切圆满。是为第三。释云。无量诸世界等者显示初练引他例己。令心增盛无有退屈。由此意乐者显示第二。若成就等者显示第三。广如彼释。论云由离声闻独觉作意断作意故。由于大乘诸疑离以能永断异慧疑故。由离所闻所思法中我我所执断法执故。由于现前现住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释云。断作意故者。断除二乘分别作意此意释云所以离声闻等作意。以能断故。不起趣执二乘心故。释云。以能永断异慧疑故者。谓于大乘甚深广大不起异慧颠倒及疑。此意释云。由于大乘诸疑离者。以断疑故。言诸疑者。即于佛说显密三藏种种不同而起疑惑名为诸疑。言离疑者。以能永断故。断法执者。谓于所闻所思法中。能永断除我我所执。谓我能闻我能思。觉所听文所思义。如是执着一切皆无。于其胜义证现观故。此意释云何无此执。以于胜义证得现观断除法执。据不执所闻思云断法执。法执既无。我执亦断。不起我能闻思等觉。第四亦是离诸法执。言七地四菩萨行者。七地。一种性地。即种姓住未发心位。二胜解行地。即胜解行住发心已去在于地前。三增上意乐地即极喜住在初地。四正行地。即增上戒住。增上心住觉分相应增上慧住。谛分相应增上慧住。缘起相应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总此六住名正行地。如次离垢乃至远行。五决定地。即无加行无功用住。在第八地。有三种决定。一种性决定。二发心决定。三不虚行决定。此第八地堕在第三决定故云决定行地。即无碍解住。在第九地。七例究竟地。即最上成满菩萨住。及如来住。在第十地及于佛地。第十地因究竟佛地。果究竟故。四行者。一菩提分法行。二神通行。三波罗蜜多行。四成就有情行。因起有二。一通二别。通者贯余教故。别属一经故。通有多义。有为一因起说诸法。即无量义经云。法无量者。以诸众生性欲无量故。其所说法亦复无量。此但说生为起说因。又一因者。法华经云。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此即说佛由大悲故起说于经有为二因。即总前二故。二十唯识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又有二因。法华经颂云。种种因缘以无量喻照明佛法开悟众生。此即为法为人二种因也。又有三因。即般若经云何住云何修云何降伏其心。虽唯约发趣大乘为向据实。三乘俱然。简余二乘云趣大乘。即是三因。一令发心。二令修行。三令断障。即是如次令捡道故。成就道故。不失道故。此约修行次第而说。又有四因。即法华第三云。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盘者令得涅盘。即为令众生未离苦者使令离苦。未得乐者便令得乐。未能发心断恶修善令使发心断恶修善。未得果者令便得果。此依弘愿化生次第又有五因。即思益经第二云。若人能于如来所说文字言说章句通达随顺。乃至云能知如来以何言说法以随宜说。以何方便说以何法门说。以何大悲说。梵天。若菩萨能知如来以是五力说是菩萨能作佛事。以何说法即说三世世出世间生死涅盘蕴处界等。即谈法体。以何随宜说即随机宜。或净说不净。我说无我等。或显了说。或隐密说。以何方便者。或为令离苦。或为令得乐。示教利喜等于无言说法而方便说。以何法门者。谓于一法诸门说故。以何大悲者。起彼四因。初二四所说。第三通能所说。第五能起因即为三例。初二四而为所说。第三由有方便故能起说。第五由有大悲故能为物起于方便说彼彼法。大悲者有三十二。如言诸法无我。而诸众生不信不解。如来于此而起大悲等。即随彼生于境不解。迷没生死不能出离故起大悲。随彼不悟悲心起说。即众生为能感。如来大悲即所感。略即二缘。开即有五。广即无量。亦同瑜伽摄释分说。次至当辨。又有六因。准无着菩萨般若论释。须菩提问意有六。佛为答彼亦即六意。论云。何故上座须菩提问也。答有六因缘。为断疑故。为起信故为入深法故。为不退转故为生喜故。为正法久住故。即若有疑者得断疑故。若已断疑故。有乐福德而心未成就诸菩萨等闻多福德于般若经起信解故。已成就心者入甚深义故。已得不轻浅者由贪受持修行有多功德不复退转故。已得顺摄及净心者于法自入及见生欢喜故。能令未来大乘教久住者故准配法华上下思之。又有八因准法华第一文殊师利答成就文八大义。因是准义配文。若准瑜伽八十一摄释分。释经轨则。先解经体释文义法等起释难次第释义中有多。第四依处及总标中等起并是发起所因。彼论云如上所说若事若时若补特伽罗故。诸佛世尊流布圣教。是故说彼名为依处事依处有三。一根本事依处有六。一善趣二恶趣三退随四升进五生死六涅盘生死。即前四涅盘即余无余等。于中三对二。得方便事依处有十二即十二行。一欲行二离欲行三善行四不善行五苦行六非苦行七顺退分行八顺进分行九杂染污行十清净行十一自利义行十二利他义行。于中六对三。依悲愍他事有五。一令离欲即是为说生死过患。二示现即为显示四种道理。谓法尔因缘证成作用四道理也。三教道即未发心者教授令使发心修诸正行。四赞励者见退屈者赞劝令进。五庆喜者见能进修而不退屈随生庆喜。时依处即三世补特伽罗依处。即二十七种补特伽罗亦摄思益经如来五力事依处中根本依处及时依处。是彼以何说法摄得方便依处。即彼以何随宜说法以何方便以何法门摄。或大悲及以何方便摄。悲愍依处即离欲等。约方便能起此五。即大悲补特伽罗依处亦大悲摄。瑜伽约能悲所悲别开。思益据起悲之因亦大悲摄。故彼经云如言诸法无我而诸众生不信不解。如来于此而起大悲。此显诸佛申慈悲故。为诸有情依善恶趣。乃至自他利行随其所应令知过失功德厌欣修断及以获证故令离欲示教赞喜等。于经文中随义思配。恐烦不述。别者准智度论随经中说。皆为起意意因请等。比类皆然故。今更辨经起意中总有十门。别有五十二。一为显于一而说此经有四种。一一为显一乘故说此经。故第二云今此经中唯说一乘等。二为显世尊平等大慧故。多宝赞云能以平等大慧等。三为显真如体唯一相故说此经。故第三云如来知是一相一味等。前三令悟。四为一切色身三昧故。喜见菩萨等得现一切色身三昧。更有多一。略举此四。此一略明因令修二。为显二有七。一为显教理二胜故说此经。故下文云诸佛智能甚深无量其智能门难解难入。论释云谓证甚深及教甚深又莲华二义亦此门摄令欲闻故。二为显因果两门故。本论云自此以下明因果相令欣修故。第三为显权实两乘下文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又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等令取舍故。第四显真化两身。寿量品云。众皆谓我出释氏宫。我实成佛已来无量阿僧祇等。令知真化。第五显损益两行。故不轻品云。其供养之者如向所说。其诽谤者如前所说等。令妨修故。第六显劝舍秽生净。如药王菩萨本事品等。令远恶近善故。第七令厌下欣上。如第八云。当生忉利天等。令离怖畏当亲近故。三为显三有七。一显三宝故。下文云。又见彼土现在诸佛。及闻诸佛所说经法。并见彼诸比丘等。又第二云。若有能信汝所说。即见于我及比丘僧并诸菩萨等。论云。佛及弟子差别示现三宝故。令起信乐故。第二显三乘差别。谓比丘等四众及见菩萨种种因缘而求佛道等故。论云复乘差别令知胜劣。第三显世尊三轮化故。入定者显记心轮。放光等题神境轮。说法者显教诫轮。令知胜人起尊重故。第四显悟知三性。下文云。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是法住等。令悟三性达所知故。第五显三胜行。下文云。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等。为显胜行令修学故。第六显三种平等。一授声闻当得作佛记。二多宝佛涅盘涅盘起。三现一佛摄一切佛。故论云为除三种染无烦恼三昧见等染慢说三平等。三种染慢者。一信种种乘异。二信世间涅盘异。三信彼此身异。令证真理摄自他故。第七显佛三菩提。下经皆谓如来出释氏宫显化身。我实成佛已来久远显报身。如来如实知见三界等显法身故论。云八者示现成大菩提无上者示现三种佛菩提等。令识真化而求证故。四为显四有七。一显如来有四种说因论亦云四种成就。一往成就即种种方便。二教化成就即种种知见。三功德毕竟成就。即种种念观。四说成就即种种言辞。令知二胜起渴仰故。二显开示悟入四种之事。令欣果行因故。三显四菩提行。下云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令修胜行故。四显四安乐行。即安乐行品。一正身行。二正语行。三意离诸恶自利行。四心修诸善利他行全弘法利生学是除非故。五显如来四种胜力。涌出品云。如来今欲显发宣示诸佛智能之力诸佛自在神通之力诸佛师子奋迅之力诸佛威猛大势之力。令知所说胜故。六显如来四种一切。神力品云。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之力。如来一切秘密之藏。如来一切甚深之事。四一切者令知能诠教胜故。七显成就四法末代得闻此经。普贤品云。一为诸佛护念。二殖众德本。三入正定聚。四发救一切众生之心。令知胜法难闻必修胜行方得闻故五为明五有七。一显智能甚深故。论释云。智能有五甚深。一义。二体。三内证。四依止。五无上甚深。令生忻证。二显教门有五种难故。论牒经云。其智能门难见难觉难知难解难入。令生推求愿欲闻故。三为显五浊。下云所谓劫浊等。令生厌离显佛大悲故。四显五劣不为说一。方便品云。钝根乐小法贪着于生死。于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众共所恼乱。为是说涅盘。令舍劣人故。五显五德为说一乘。下云有佛子心净柔软亦利根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令学胜人故。六明五乘令知根性。一雨所润而各生长。论云为一向求大乘者增上慢云无别乘。令知种种乘异故。说雨喻令识根机随宜化故。七显五缘方说一实。化城品云。自知涅盘时到。众又清净信解坚固。了达空法深入禅定。令知法难闻要根熟故。六为显六有六。一示现六动。令众警悟故。二现六趣。令众厌怖故。下文云。尽见彼土六趣众生。三现行六度。劝令修学。如下颂说。四明与六记。论云一未闻令闻。二说。三依何义。四令住。五依法。六遮。配文可知。显正逗机令取舍故。五显庄严六根。劝令持读。如法师功德品广说。应知令持经故。六明六种授记。令知当果地起决定学心故。谓别记。同记。后记。无怨恶记。通行记。具因记。广如论辨。七为显七有四。一显世尊具七成就。有种种言辞。令生问求。一种种成就。二语言成就。三相。四堪。五无量种。六觉体。七随顺众生修行说成就。配经可知。令知胜人具德辨故。二显七种众生起七种慢。令知过失故。三为治此说七譬喻令断障染。如论具辨。四题持经具七德。令行法故。法师品则为如来衣之所覆。又为他方现在诸佛言所护念。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与如来共宿。如来手摩。令知持经成胜人行显经妙故。八为显八有四。一为愿教具八甚深。论云一读诵。二修行。三果行。四增长功德心。五快妙事。六无上甚深。七入甚深。八不共声闻辟支佛所作住持甚深。配文可知。令知差别胜小教故。二为令离八邪然。下文云薄德少福人等。又云不求大势佛等。又云我本着邪见等。令知邪正故。三令修八正。下文云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盘。令知胜用得出世乐故。四令离八难。提婆品云不生地狱等。令知胜利得世善果故。九显九部经为趣大说。令舍权故。故下文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令知方便半满教故。十为显十有五。一显文殊得宿命智成就十事如现在前。如论具辨。并配文显。显师资胜故。二显教法有十胜妙。下文云演说正法初善中善等。令生忻习。三显大乘有十无上。令知经胜等。如文具辨并及配文。四显十义故说一乘。知摄大乘论及庄严论。令知大乘有四秘密故。五显此经有十殊胜。一举事明难胜。略举六行显此为难。如见宝塔品说。二喻类难思胜。略举十喻明于此经如药王菩萨品云。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诸水之中海为第一等。三证听二众胜。明证则多宝塔诵欲开化佛皆来。此为证明胜。龙宫地下上诸支提。普贤妙音傍归宝塔。又声闻菩萨具德者云趋四众龙天居尊者雾集。为听众胜。四能除八难胜。成实论说四轮能摧八难。于此经中小闻生信即能总除。如提婆达多品说。五生天值佛胜。如普贤品说。六得住净土胜。暂闻一品即往净方。如药王品说。七不退菩提胜。一闻生信不退菩提。如分别功德品说。八为世福田胜。持经四句堪受人天胜妙供养。一劫赞佛福虽无边一赞持经福更过彼。如法师品说。九获福难思胜。持读此经功德无限。如药王品及分别功德品说。十速得成佛胜。如提婆及不轻品说。具如行仪所说。略举大纲。明此十门。恐繁故止。前来五十二缘。此经因起。颂曰。初四三各七五七六有六七八四九一十有五应知。吉藏法师略陈十义。一说菩萨道。二受梵王请。三显三世佛权实二智四说三净。五说三摄法门。六说三种法门。七为断疑。八说中道。九增念佛三昧十为三世众生如实分别罪福二门。今略叙彼一为说菩萨道故说此经。
问。始自华严之会终竟法华前。集诸大乘经已。说菩萨行。今何因缘故复更说即。
答。有二菩萨。一直往。二迂回。今为回小入大菩萨故说是经。
问。何以得知。华严等为直往。今为回小入大者说。
答。涌出品云。是诸众生始见我身。即寂灭道场见卢舍那闻我所说。谓华严教。除先修习学小乘者。则知前未为如是人等。我亦令得闻是经入佛慧。故知今为回小之人。
问。何故先为直往。后为回小。
答。修行久近别故。二为受梵王等请故说此经。
问。昔般若等教已明受请。与今何异。
答。请有二时酬亦两种。初请一说根本法轮故。今受请与昔为异。如方便品及智度论初卷说之。三者欲明三世诸佛权实二智相资成故说于此经。非实无以显权非权无以显实。实有起权之功。权有资实之用故。下文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即从实起权。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则以权通实。禀教之徒或执权亡实。昔执三乘人不能悟入一乘之道。或执实亡权者闻法华一乘谓无三乘。说破可知。四欲说三净法门故。众生本性未曾垢净。于众生颠倒故成垢净垢重不可顿拔故。佛菩萨渐渐出之以开三净。一以五戒十善净三途。二说二乘以净三界。后明一乘以净三乘。以三途为重苦。三界为中苦。变易生死为下苦。故说三净。五为说三摄法门总谈圣教。有此三门。一摄邪归正门。二摄异归同门。三摄因归果门。摄邪归正门者。释迦未出凡有二邪一在家外道起爱众生。二出家外道起见众生。并乖正道故称为邪。方便品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即起爱之流入邪见稠林诸见外道。如来出世摄彼二邪归五乘之正。此二之中有无闻非法。以人天成就。三乘性者三法摄故。摄彼二邪归乎五正。二摄异归同者。若悬悟一道者不须更说为钝根流。虽舍二邪更五乘异。摄前五异同归一乘。三摄因归异者。离摄五归一但是因行。欲令修因证极果故。说称如来真应两身为摄因归果门。六欲说三种法门。一根本法轮。二枝末法轮。三摄末归本法轮。佛初成道为诸菩萨说华严等根本法轮。薄福钝根不堪闻故说二乘教为枝末法轮。四十余年说三陶练。今此法华方会归一。即摄末归本。
问。何处有文。
答。信解品云。遥见长者踞师子床罗列宝物。即指华严为根本教。唤子不得遣二人脱宝服执粪器着弊衣宿草庵假称子。为枝末教。为会亲族集付家财。摄末归本。七为除声闻菩萨疑故说于此经。如新疏辨。虽少有别略不明也。八为欲说中道法故。故说此经。
问。何以得知。
答。二周说法。初皆放眉间白毫。上不以顶。下不以足放眉间者表二周说皆中道也。初周明一道清净即一乘也。第二周明一法身清净真实身也。
问。何故明中道。
答。昔说五乘。为显教五。禀教之徒闻昔五乘作五异解堕在诸边。禀人天教者在生死边。求二乘者堕涅盘边。学大乘者着大乘边。今破此诸边令心无着。九为增念佛三昧故说此经。自昔未明真实身方便身故。凡夫二乘始行。菩萨未识佛故不解礼念。但有所得心礼念。即礼念有所得心。何曾礼念于佛。故佛非彼师彼非佛子。今开身方便身真实。方解礼念。
问。昔云何不解礼念。
答。昔执虽多不出三种。一者不识本一迹多。二不识本无生灭应有生死。三不识释迦久证法身非迦耶始得。为此三病故示三种教门。一明释迦净土诸佛应身不二。故知应身不二迹身不一。二者开塔同坐。显多宝灭而不灭。则知释迦虽生不生。不生不灭名为法身。方便唱灭。称为迹用故。王宫生而不起。双林灭而不失。迹虽生灭宛然而法身未曾起谢。三者过去久成未来不灭称为法身。然灯授记。伽耶成道因为方便。
问。释迦识法身法身有久近不。
答。法身无久近。以法身无久近则悟亦无久近。所以然者。悟本于法身。法身既无久近则知悟之亦无久近。既知久远悟而无久。当知今近悟亦无近。何故但明此三。答初则法身不二迹身不一。未知不二之身为生灭。为无生灭故。次明法身无生灭应身有生灭。虽知生灭法应有异。未知释迦为姓证法身为久证故。次明其久近。一切诸佛皆具前二。释迦具三。
问。既明念佛如何为念。
答。大品经云。以无忆故此显除分别不见。佛为所念生为能念。如真理体而为礼念。如安乐品及寿量品明。十欲为未来十方众生如实分别损益。罪福二种业报者如行仪说。十义亲疎邪正思之。经得名门疏中云依顺体义处中因出世报者。依宗轮疏云各有四种谓教理行果略有三。且教有三者。一无义言。如四吠陀论。婆罗门诵之。音声清雅甚自可重。但寻其义都无理趣。如彼论云。我已饮甘露成就不复死等。二邪妄言。如九十五种外道。亦说因果但明邪僻故名邪妄。三如法言者。如佛所说因果道理说苦集是世间因果。灭道为出世因果。道理相称不乖僻故名如法言。理有三者。一增益义。如诸外道。于无我法横计我法等。二损减义。如诸邪见及断见等。三顺体义。如佛教法有则说有。无则说无离断常见故名顺体。行有三者。一顺世因。如在于俗事君忠事父孝等二邪僻因者。谓妄计诸邪戒禁等。三处中因者。如佛法门离苦乐边离邪求等。果有三者。一谄诈果。如曲从命以取荣禄等。二虚妄果者。如诸外道妄计无想以为涅盘等。三世出果者。如佛教法能令众生出于生死证得涅盘等。由依教理行果有邪正故立如是名。令舍邪归正。又为得四清净故明四总名。一教清净。二义清净。三方便清净。四所得清净。如次立彼。教即初中后善等。理即离彼增益损减等。行离苦乐等。果非世间众苦所依识惑所染。故名清净。又为依诠悟理依理起行由行得果。若无能诠无由悟理。若不悟理有邪分别故造诸恶行。有邪分别故造诸恶行故感诸苦果。今依教正能显正理。既证正理能起正行。由正行故能得胜果。故依于四以立其名。又由教故生于闻慧。依理生思。依行生修。因此得果故。摄大乘云。闻等熏习无果生非道理。又有二类。一依人法。二依法喻。或单或双。绮互不定。何故如此。依人名者。令知修六和敬故。依法名者。令知了义不了义墨法文法等故。依法喻者。为钝根故。广略明故从处从事。皆法中收法名宽故。准于上义。法教立名虽有众多不出于此。且如摄论谈其名者总有十种。颂云法.补特伽罗.法.义.略广.性。不净.净究竟名所行差别。初法名者谓色受等。补特伽罗者谓天授等世间名随信行等圣教名。后法名者谓契经等。义名者谓此所诠杀害于父母等。略名者谓一切法无我等。广名者谓色无我等。性名者谓阿等诸字是词句因故。不净名者谓诸异生为诸烦恼垢所染故。净名者谓诸贤圣垢永断故。究竟名者谓总所缘即般若波罗蜜多及十地等以总略义为所缘故。此有五对。一法人对。二教义对。三略广对。此三如次。四染净对第八九名。五分别非分别对。亦得名因果对。第七第十字为余因故分别名第十为显究竟理故名无分别。于中第二八九从人名。所余从法名。然今辨教即是第三契经等名。瑜伽八十一名有十二。颂曰假.实.同.异.类.随德.及假说.同.非同所了显.不显.广.略一。假立名者。于内假立我有情等。于外假立瓶盆等名。实事名者。谓于眼等色等诸根义中立眼等名。同类相应名者。谓有情色受大种等名。异类相应名。谓佛授德友等名。随德名者。谓质碍名色领纳名受等。假说名者。谓呼贫名富等。同所了名者。谓共所解与此相违是非同了显名者。谓义易了。不显名者。谓义难了。如达难弭荼呪等。略名者谓一字名。广名者谓多字名。此中六对。一随诠假实对。二同类异类对。三称体虚设对。四共非共了对。五诠义难易对。亦云诠事题密对。六能诠略广对。虽十二名不出人法。文显可知。若辨教名。随其所应义准可通。通论诸教立名不同。总开六例一依六释通别。二教理行果通别。三人法通别。四法喻通别。五三宝通别。六赞毁通别。或合为二。所谓人法。于前六中据其通别复有多类。如依六释。或唯有一。或通二三四五六等。或无唯一必滞二释。如涅盘经体既通能诠所诠。即有持业及依主释。或通三释。如成唯识论.大乘阿毘达摩杂集论等。有通依主.持业.有财。如正法念经等即通持业.依主.邻近。余可准知。或可无有具六释者。若依教理行果四名通别。通即有十五。别即有四。二二各有六三三合有四四四合有一。遗教无量义大忍辱涅盘经。如次教理行果四单名也。二二合者。如解深密经等教理合。大方广菩萨十地经教行合。称赞佛功德经等教果合如信力入印经理行合。如来入一切佛境界经理果合。如来求佛本业经行果合。余可准知。法人单合。皆易可知。人喻名如菩萨璎珞本业。人法喻合如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经。三宝单合者。阿閦佛经四分戒经说无垢称经三宝如次。如来功德庄严经佛法合名。佛大僧大经佛僧合名。菩萨戒经法僧合名。阿难问佛吉凶经三宝合名已上总是立名不同。广如唯识论钞叙。恐繁且略。
然学之者应先叙通名后叙此经。此经名中分之为二。初依疏辨。后述异名。述异名中初解妙法。后辨喻。初解妙法者。南岳思禅师云有十妙。一境妙。二智三行。四住。五三法。六感应七神通八说法。九眷属。十功德利益妙。境即十如。智即能缘本后二智。智所导为行。行所历名位。位所依为三法。依法以应物机为感应。随能感而为现通名神通。应感者而演教为说法。因随佛化闻法能悟为眷属。以法授生为利机随入为益名功德利益妙。何以得知有斯十妙准下文知。方便品言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等即境妙。我所得智能等即智妙。具足行诸道等即行妙。乘是宝乘因位直至道场果位即位妙。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等即三法妙。我以佛眼观皆是五子惊入火宅见父居床等为应感妙。今佛世尊入于三昧雨华动地放光远耀等为神通妙。所可说法初中后善言辞柔软。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但说无上道等为说法妙。教化诸菩萨无声闻弟子为眷属妙。声闻闻法得记佛前末世随闻所得福利皆为利益妙。生起次第。准义说之。上解妙法。次解喻者华有众多。何故独举莲华为喻。答吉藏法师云。略有三义。一者离喻二合喻。三者通喻。言离喻者。一明此华不有而已。有则华实俱合。此经不说而已。说则因果双举故。以莲华喻于因果故。论云示现因果相等。二者由华开而实现。由言发而理显故。以莲华喻于教理故。下云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等。三者华未开而实未现。华开则实方现。未开方便门则真实相未显。开方便门则真实相方显。华开喻方便门开实现譬真实相显也。故下云开方便门显真实相。二合喻者。略有十义。一华从种生。喻一乘必有种起。故下云佛种从缘起等。二者此华从微至着。喻佛乘渐渐增长。故云渐渐积功德等。三者此华增长满足出浊泥水。喻佛位国出离生死。故下云如来已离三界火宅。寂然闲居安处林野等。四者此华虽出泥水而不舍泥水。喻佛虽出四流之外而不舍三界之中。故下云在门外立闻有人言惊入火宅方宜救济。五者此华妙洁第一。喻于佛乘五乘第一。故下云是乘微妙清净第一。于诸世间为无有上等。六者此华凡圣叹爱。佛乘亦尔。世出世间称叹爱敬。故下云佛所悦可一切众生所应称赞供养礼拜。七者此华台叶具足。喻于佛乘万德皆圆故下云无量亿千诸力解脱禅定智能及佛余法。八者此华佛菩萨坐。此经亦尔为佛菩萨而住其中。故下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九者此华开合有时。喻此一乘隐显有时。昔隐今显。故下云所以未曾说。说时未至故。今正是其时。决定说大乘。十者此华劫初成时梵王坐上为众生父。是经亦尔故下云如大梵王一切世间之父。此经亦尔。为一切世间之父。为一切贤圣等父余处复说智度菩萨母以方便为父等。三通喻者。大集经云。慈悲为根茎。智能为华叶。三昧为须台解脱为敷实。菩萨为蜂王。涅盘为甘露。是故我顶礼妙法莲华经。复有释云。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法者十如权实之称。莲华者喻权实法也。良以妙法难解。从近喻远也。
次意乃多略拟前后合成六喻。一为莲故华。喻为实故权。故下云知第一寂灭。以方便力故。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佛乘等。二华敷喻开权。莲现喻显实。下文开方便门显真实相等。三华落喻癈权。莲成喻立实。下文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四又莲喻本。华喻于迹。从本垂迹。迹依于本。下文云劫浊乱时乃至云是故诸佛如来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等。五者华敷喻开迹。莲现喻显本。下云汝等谛听如来说秘密神通之力。乃至我成佛来复过是数等。六华落喻癈迹。莲成喻立本。下文云诸佛如来法皆如是。为度众生皆实不虚等。是以先标妙法。次喻莲华荡化城之执教。癈草庵之滞情。开方便之权门。示真实之妙理。会万善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上中下根皆与授记。又发众圣之权行。显本地之幽微。故增道损四生作邻.大觉一期化道事理现俱圆。莲华之喻意在斯也。品有无中云五失三不易者。弥天释道安云。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三不易也。一者梵言尽倒(有云书倒更勘)而使从秦。一失本也。二者梵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二失本也。三者梵文委悉。至于叹咏丁宁反复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梵有义说只似乱辞。寻说向语亦无以异。或一千或五百刊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合成。将更傍及反胜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然智径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异而删雅古以适于今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代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难出经去佛未远。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今离千年而近意量截。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是。岂将不知法者之猛乎。斯三不易也。涉兹五失径三不易。译梵为秦。讵可不慎乎明经品得名中有二。初释品名不同。后明得名。名不同者。正法华经云光瑞品.方便品.应时品.信乐品.药草品.授声闻决品.往古品.授五百弟子决品.授阿难罗云决品.药王如来品.七宝塔品(提婆达多品入宝塔品内)劝悦品.安行品.他地涌出品.如来现寿品.行福事品.劝明品.叹法师品.常被轻慢品.如来神足行品.药王菩萨品.妙吼菩萨品.光世音普门品.总持品.净复净王品.乐普贤品(末云佛说此品时如恒河沙亿百千菩萨众皆悉总持即尽之也).属累品。释品癈立中。属累若在药王品前。乃有八违有为十证属累令在药王品前。令还妙故证。但云化佛使还本土。多宝佛塔未遣还故。二不言佛赞证。药王品中但云塔赞。三妙音开敬证。涌出遍礼分身。妙音但礼二佛四秽土非净证。化佛未去。此犹令净。妙音来日何为被呵。五问佛来不证。云多宝如来来听法不。既不见多宝。明塔已闭。六欲见多宝证。若未闭塔。二佛同坐。自应观见。何须请见。七请见唯闻证。既唯闻声。不言见佛。明知已闭。八敬塔非佛证。二佛同坐。应礼二尊。何故但言礼多宝塔。九二分不齐证。化佛若是未还。何以不齐奉施。十无别分身证。若药王品下犹有化佛。何无文证。以此十证属累不令在后。应广如彼说敬寻斯说理奥文通。然义有千途。今者翻归旧辙上德。既以十证属累令有于先。若尔有十不可。是故属累还令经末。一令还如故证不可。非言如故但令塔闭不遣还国。正法华云。多宝世尊七宝讲堂佛之塔庙还复故处迹不可言。经本有别唯一佛说又不同。小见闻异故。二不言佛赞证不可。药王菩萨本事品云。多宝如来在七宝塔中。赞言善哉善哉虽开宝塔佛无在中。今言多宝在宝塔中。赞言善哉。不言塔赞。云非佛赞证不可言。三妙音关敬证不可。以下方涌出遍礼分身妙音不礼即证已去。亦应文殊不礼分身已去提婆达多品亦云。至二世尊所修敬已毕往智积所。不言遍礼。岂化佛去故为不可。四秽土非净证不可。若以妙音被诫土还秽者。亦应化佛使往灵山出应非净。若云虽云诸山据本相说谈土实净。妙音见秽类亦如是。若云虽变净土灵山尚存故不为例者。灵山非秽变净犹存。既土石山如何得在。故言在者据初时说。如文殊从海涌出。犹言诣耆阇崛山。时会并以升空诣山欲何所为。故虽诣空宝塔据本尚言诣山处地遣使持华诣山。故知据本非净土内可有耆山。下文云。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亦据本处说。若云经云唯留此会众亦留人山者不尔。众令闻法本为可留山不闻经留之何益。故云秽土非净证不可。五问佛来不证不可。何者文殊请见妙音。释迦如来云多宝如来可为汝等而现其事。时多宝佛告妙音言。善男子来。文殊师利欲得相见来承佛召。如何假问。问者为传佛言故经云净华智佛问讯世尊。又问多宝如来来听法不。非妙音自问故为不可。六欲见多宝证不可。若云二佛同坐即令俱见。何须请佛。我今欲见多宝佛者。菩萨下人如来上果加被令见。可得覩尊。若未加被即不得见。希望佛加故请欲见。且妙音将至。文殊尚请佛加。妙音既现处因得见。要须佛力故虽同坐请已方见。非是请见即证塔闭故为不可。七请见唯闻证不可。若以请见经但称云赞不说见身。即明不见多宝。亦文殊请见妙音。经不赞妙音来至。文殊得见。文殊亦应真不覩妙音。若已请见来即得见何须说者。妙音请见当即见。何要文中说得见故为不可。八敬塔非佛证不可。何者若以妙音敬塔不云敬佛。即证塔闭。亦应普贤来日不言敬塔。塔亦应无。不得言塔比时已去。文无遣塔之处。虽不敬塔不妨塔有。不言敬佛何妨见佛。又如塔开之后一切总在虚空。文殊海会云诣灵山。岂可不知佛在宝塔。以本山故言诣山。以本在塔故云敬塔非不诣空及亲礼佛。又如俗云谨书足下。未必安于脚膝下。但是敬辞。此亦应尔。又准正法华。观音奉璎。一分奉释迦牟尼。一分奉多宝如来。不言奉塔。明塔未闭妙音得见。今言唯闭故为不可。九二分不齐证不可。若以多宝但为二分。不奉化佛。明无化佛。亦应龙女但奉释迦多宝亦应以去。又文殊不礼多宝多宝不无。观音不奉分身。何得即云以去。礼敬齐故。故为不可。十无别分身证不可。设下经文不说化佛。何癈措在。如药王品下不言声闻。声闻岂即非有。若以普贤品中说有。即证现有声闻。唯正法华等属累既在经末。明知化佛亦有。文义须说可即说之。文义不须。何为强说。故不可。分判本文中。一说方便品下八品为正宗。一说乃至不轻菩萨品为正宗。虽有二释意取初释。何以故。下文言。今此经中唯说一乘。又云开方便门。即是显昔权。显真实相。即是今说实。又方便品既是根本正明权实。所说之乘譬喻化城。重说前义。三根获说。已下即赞叹劝行。说法既周。即智积请去。为明流通显经力势。化广速成。非是会权显于一实。又论释告鹙子所由为诸声闻所作事故。欲令声闻回趣大故。又摄大乘说为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说二乘无令舍不趣。岂说报法不令起化成应佛已不起化故。应不令修佛恩德故。故知不为舍于化身唯说法报故。又复三佛俱是菩提无上故故第一说善余明方便品下乃至不轻品为经正宗。云方便品下十九品明经体后八品明流通序明兴教之由体明即坐之益者。若以得记为益。即说方便已下八品为正宗。若以得证皆名为益。应遵法师善乃至普贤。何故但至不轻。准此即有太宽狭失。余准前判。得失可知。有释七成就中。序成就有二。一显法门中胜。二自在功德成就。云以法门中最胜故配序成就文。自在功德故配余六种。此释正违论。论文自分七成就已云。又序成就者。即各别牒解释。以其二义别属城山。何得自在属下六成不得云。论言显此法胜举属经文。功德成就既不结配明属余六。以法胜言双显前二。以能诠教及所诠功德俱名法故。法名宽故。解如是我闻。皆云阿难亲从佛闻者。
问。如佛成道二十年后阿难方始出家。云何诸经皆言我闻。
答。佛重为说。何以得知。菩萨处胎经具广分别。佛历问所说不闻之者阿难言不闻佛勅听为说。阿难得佛觉三昧。悉能受持故也。
问。若尔何故智度论云。阿难将升高座说经之时。向佛涅盘方而说偈言。佛初转法轮尔时我不见。如是展转闻。昔于波罗奈为五比丘众转四谛法轮。
答。智度论文随他余部故作是说。又释佛初在彼为五人说。后更重为阿难再说。云展转闻。
问。若尔入大乘论云。阿难持法不尽明。二十年前皆悉不持又引中阿含说。释提桓因语欝多罗言。尊者我得他心观阎浮提一切众生。无有尽能受持佛法。唯除尊者。余不能了。以是因缘当知阿难非悉能持。又首楞严经中佛为净日藏天子说。阿难所持小不足言。不受持者乃有无量。乃至广云复满十方微尘世界皆如阿难不能尽持。亦复如是。
答。据佛未加未重为说故作说又解。首楞严经据佛所悟未说之法云不能总持。如言未说如林中叶等。又若此处所说之法阿难能持。于余十方诸净土说阿难不持。
问。若阿难陀非大菩萨余不能持说。既是菩萨化作声闻何不能持。
答在因位故。据显相身在此界故。于余处说云不能持。在此界中若宝无能云何。阿含云唯除尊者余不能了。欝多罗者亦声闻故。又违处胎云悉能持不尔相违故作此通。诸文无过。言诸漏已尽释名者。俱舍云稽留有情久住生死。或令流转于生死中。从有顶天至无间狱。由彼相续于六疮门。泄过无穷故名为漏。世亲菩萨述经部云。若善释者于诸境界流注相续泄过不绝故名为漏。若准大乘杂集第六云。令心连注流散不绝故名为漏。此复云何依外门流注故立欲漏。依内门流注故立有漏。依彼二所依门流注故无明漏。令心连注流散不绝是漏义。解云。于境泄过立以漏名。但得小乘之糟粕。失大乘之淳粹。出漏体中。有云瑜伽六十四无明漏唯取恶见所依无明为无明漏。故彼论云。略由五相立助解脱欲无明漏。一有想论门生起无明。二无想论门生起无明。三非有想非无想论门生起无明。四由断见论门生起无明。五由现法涅盘论门生起无明。以此文证。唯取分别。又但取见所依无明者不尔。此且依欲界三求门说。不有唯言不尔。上略无明非漏故。如疏释。大乘尽理故。瑜伽八十九云。诸欲界系一切烦恼唯除无明说名欲漏。诸色无色二界所系一切烦恼唯除无明说名有漏。于彼三界所有无智总摄为一立无明漏。若一切有俱舍颂云。欲烦恼并缠除痴名欲漏。有漏上二界唯烦恼除痴无记同内门定地故合一。无明诸有本故别为一漏。然缠中除惛沈掉举。婆沙云。彼界缠小不自在故准品类足论及经部宗。即加此二。然准二宗。三界烦恼三漏摄尽。经中复云无复烦恼者。二释如疏。非前三漏摄。或不尽更言无复余。有释言。前之三漏摄取不尽故。更言无复烦恼。深为大妄。尽诸有结者。有言。非是九结。相应宗云。九唯欲界现缠故应取五上下分结。今谓不尔。准八十九云。依九种事能和合故建立九结。一依在家品可爱有情非有情数一切境界贪爱缠事。二即依可恶一切境界瞋恚缠事。三依自有情数憍慢缠事。若四五六依恶说法诸出家品三种邪僻胜解缠事。谓依听闻不正法故。依不如理邪思惟故。依非方便所摄修故。如是差别即为三三种。七依于善说法律无胜解缠事。八依出家品智贫穷事。九依在家品财贫穷事。如次起九。后二据因。以出家品悭悋法故。当知贫穷智。在家品悭财故当贫穷财。此据多分欲界所生。不说唯言准杂集第六云爱结者谓三界贪爱结所系故慢结者即七慢。无明结者三界无智等。大同有部。中边论第一文亦通说不言唯欲故。又八十四云。于五种事能和合故说为结。第五趣向事能生五趣。于诸趣中能和合故名趣向事。既言诸趣不简上二界。明许通三界三见二取。各合为结者。且俱舍云。物取等故。即彼三见有十八物。二取亦然故名物等。三等所取一等能取等故名取等。所取能取有差别故。何缘缠中取愱悭二。答不善性自在起故。八缠可尔。十缠中忿覆亦具二义。应言数现行故。又二能为贫贱因故遍显劝忏随烦恼故恼乱出家在家部故。故准疏解。文为尽理。若取五上下分结者。准八十四云。望色无色欲界名为下分。望其修道见道为下分。由约此二下分差别。准此即应五下分结准分别或。无俱生爱不成有结。阙润生故。违余文故。此既约多分。九结亦应尔。略举二三。余文异解多有乖失。准此可知。列阿修罗众中。有人引阿含经云。光音天入海精流海内遂成一卵。径八千岁生女修罗。身如须弥。千头小一水触女身生毘摩质多。其形四倍大母。九头八脚千手小一。纳香山干闼婆女生舍脂者。此是经中谈外道义。不尔。欲天尚无精秽。岂光音天而有精流。有释。说法时至成就中。言大乘经通名。无量义已下别名。然其别名不唯解无量义。亦通一切诸大乘经者。其义未可。且解总别。理即可然。以大乘经一切大乘经通名。此即极成。无量已下别名。然亦通一切大乘。此即未可。论解时成举说无量义。若通一切何名时成。或说余经未说此法华故。以此故知。十七名者但解一无量义。又复论云。此修多罗有十七名。若通一切何须说此。又自解云。此时所说一部教义但得三名。如华严等但名方广。又云。余十四名所诠之义。无量义经中不具故。无量义不得余名。但得三名。尔何得云十七名通一切大乘经。又复论云。此大乘修多罗有十七名。若无量义名不具足。何得云此有十七名。见六趣中。有说。阎罗王。准华严经则别立趣。华严经云。令诸众生离阎罗王趣枷栙等苦。又言令诸众生离地狱畜生饿鬼及阎罗王四恶趣苦。以此文证故别立趣。若准伽论第二。劫初成满已。有一有情起增上杂染业生那落迦中作静息王。既言生彼。故知彼摄。今谓不尔。若许彼趣摄。应受彼趣苦。若受彼趣苦。何能治罚彼趣有情。故二十唯识云。何缘不许狱率等类是实有情。不应理故。且彼不应那落迦摄。不受如彼所受苦故。乃至应自不能忍受铁地炎热猛焰恒烧燃苦。云何于彼能逼害他等。以此故知非彼趣摄。然华严云及阎罗王四恶趣苦者。以王臣别开为一趣。据实鬼趣如修罗趣于天别开。瑜伽论云。生那落迦中作静息王者。判彼趣故。又应云生那落迦作静息王所判有情不尔。便违二十唯识及余经论是鬼趣故。
问。大义内成就中。论释有八。如文具列。然未知开权显实。对中论云示二种密境界为顿悟人为渐悟者。
答。准义虽通然意约渐悟。何以故。本为声闻所作事故。欲令闻知难信法故。若据顿悟示密境界。即是令取清净义竟。何须复说。故对声闻令舍昔权。示声闻密境界令取今宝。示菩萨密境界。上虽总示令欣。未别令修理智令修证二果故。有得智观理对文。
问。有云为说二种密境界者。谓吹大法螺击大法鼓。其义如何。
答。彼说非理。非理者何。论云大法鼓二句示现。若取法螺即大法鼓一句示现。何得云二。若云取大法鼓并彼法螺云二句示现者。不断大法鼓。复明何义。若云彼论所牒经与此别。若尔论文自释别经。何须引释此法华经。况复大乘无别部释。一佛说无有二经只应从论八。云何得自意量度。有释。阿含八种甚深亦通释智能。义虽可尔然释论文八种甚深通释二者。违于论说。如文可知。
问。论云已生惊怖者令断惊怖。为利益二种人故。下文复云四悔惊怖者。谓大德舍利弗等我不应证如是小乘法自止。即此悔心名为惊怖。应即先惊怖。云何释云不说无惊说即有惊。
答。以有论云谓若为说谓大德舍利弗等我不应证等故云说即有惊。又如疑心既有新旧。此悔亦尔。为欲断改悔因更悔起。又先悔修小。今者为说方悔不早修大故释无妨。今更一释或可疏本有误应云二。一说即有惊。二不说即无惊。以舍利弗云闻说未闻断疑悔故。此释有过。不顺经论故。
又问。惊怖有五如怪惊怖。恐更有谤密令退席。损及颠倒何不退席。
答。闻之不谤故可在座。增上起谤故令退席。
问。损惊怖者。闻而不谤故不令退。何故论云谓有闻声取以为实谤无大乘。
答。谓闻声执实谤无大乘者。据昔凡夫创闻小教执为究竟。谓无大乘。未曾闻说大乘。起谤此损减谤。遂依修小将为究竟。我究竟取如是涅盘。今闻大乘既信不谤。但揣无分不能进修。既闻唯一。便谓无有声闻得灭返道。疑生故名为损。故下文云。若我弟子实得阿罗汉辟支佛不信是经无有是处。
问。既不为说定性二乘为在座不。
答。辟支佛果此会定无。经但说有求缘觉故。定性声闻虽不生为有亦无妨。令成不愚法故。又设闻虽信既不回心。又损惊怖无亦何爽。
问。难云二子趣于牛羊鹿称出宅。太子趣于牛应当亦出宅。
答。二乘或苦尽羊鹿称出宅。初劫或犹行不得称出宅。
问。地前菩萨或苦在不得称出宅。初地已上或苦在亦应非出宅。
答。分别二障。初地断得离分段称出宅。
问。若尔初地受变易得离分段名出宅。变易八地受前七未离非出宅。
答。前七有能离分段。虽非变易称出宅。
若尔三果有能离分段。初三果人称出宅。
答。初地菩萨力有能悲心不受称出宅。前三果人离不定非是故留非出宅。
若尔前三未能回向大不受变易非出宅。出宅回心受变易能离分段称出宅。
答。据回心者。既受变易得名出宅。
若尔初三果人岂得名为出三界苦具足三明及六神通等。下第二云。若心决定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有得缘觉不退菩萨。长行又云。见诸众生以佛教门出三界苦。
答。此等诸文据决定说。有学回心及受变易俱不定故不障名出。若不如是应不索车。若未索车如何与记。若云在宅亦得索车行记得车即应有学乘车出宅。若尔即便有学胜无学。宅内得车故。若云有学未名得车说无学故者。云何无学得记即名索车与车。有学得记不名索车与车。若云或苦在故不得名索车与车。七地已前亦尔思之。
问。释遮中。准论云。无二乘者无二乘涅盘。为但无涅盘。为行果等亦复非有。
答。有云。能诠之智证所证理。既无二涅盘。明亦无二智。二智既无故亦无二行。行因教起。亦无别教故说一雨等。如实义者则不如是。但无二理。一真如故。唯大涅盘故。上下诸文但云法身无差别故。又云何体法若唯一乘体故。一乘体者。谓诸佛如来平等法身。声闻辟支佛非彼平等法身之体。以因果行观不同故。既云以因果行观不同。明智行等别。又前云彼三乘法但有名字章句说非有实义。以彼实义不可说故。又理无为体一无别智行等为差别实一方便别故。
问。既云实得阿罗汉不信此法。无有是处。何得有损惊怖。
答。今言实得据回心者。故第二云。我等今者真是佛子。又云真阿罗汉。明苦未回非真佛子非真罗汉。不定既尔。定性亦然。故名自谓非真二圣。若尔得名增上慢。得世间定谓得无漏名增上慢。但得小解脱未得全解脱。又未得法身而自谓言与如来等同坐解脱床等。虽无烦恼是所知障。虽不障彼而得名慢。若不如是。初时未信后方能信。各无有是处。增上慢亦尔。除佛灭度后在毕化得故。虽作是释不如前解。前损惊怖。设不回心。闻亦不谤。顺此文故。
问。何经云我知此众生未曾修善本。此经本对退菩提人。前云今此会中如我等比百千万亿世世已曾从佛受化。第二卷云。我曾于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等故。
答。为二解。一云且据非退。创据小者云未修善。一云设曾修大。非增上品未成定位云未修善根。非全不修。
问。为据今生通说多世。
答。通说多世说世所化。岂得云我遇说。设余佛化亦云为我。不唯今生。闻即得圣证于小果。极疾三生。如鹙子等经六十劫。岂唯今生创教于小。
若尔何故第二卷云初闻佛法遇便信受。
答。言初闻亦通语耳。未必定今。
若尔何故云我本着邪见为诸梵志师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盘。
答。且据今生不唯今闻即得悟小。又释此据化者实即不尔。我以佛眼观。佛有五眼云佛眼观。此之五眼略以五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得人。四废立。五相摄。第一出体者。且肉天眼诸宗说异广如余辨。繁不具述。但依大乘自宗所说。有以眼识种子名眼。故二十唯识云。识从自种生。似境相而转为成内外处。佛说彼为十。有以色种名为眼根。观所缘缘论云。识上色功能名五根。应理功能与境色无始互为缘。有说能感眼根业种名为眼根。成唯识云。有避如前所说过难明附彼执复转。救言。识中业种名五色根。上之三说皆不正义。对法五蕴瑜伽等说。肉眼体性以四大种所造净色而为眼根。于中三说。一云种子。一云现行。一云通二。此说为正。故五蕴论云。眼根云何。谓四大所造眼识所依。以色为境故通种现。天眼根体以定所起四大所造净色为性。是通果故。故无着菩萨般若论云。谓色摄故。色摄复二。谓法果修果。法果即肉。修果即天。法是总名。即能感业肉是此果。虽知总称肉独得名。如说色处。修谓是定因修所起名为修果。愚法二眼俱慧为性。缘真缘俗二境别故。故无着菩萨般若论云。第一义谛摄世谛摄。又第一义智力故。世智不颠倒转故。是一慧约取境用分。佛眼即前四眼为性。智度论云。譬如四河流至于海总名天地故。前四眼在佛身中即名佛眼。若准无着菩萨般若论说。然佛后智名为佛眼。论云一切种一切应智摄。又云一切应智中一切种无功用智说名佛眼智度说中据总出体。般若论中各别出体。又般若论中。前四据因佛眼约果不尔。佛果岂有业感异熟眼根。又佛后智岂由本智方不倒转。任运起故。或同智论。总名佛眼。以智强故总名为智。若尔何故云一切种应智中一切种无功用智。准此即是偏取后智名为佛眼。故前解胜。
二释名者。一总二别。总名眼者。梵语云般遮斫刍。般遮此云五。斫刍者此言行尽。谓如戒行种种诸物悉能见尽故云行尽。傍从于此翻名为眼。非是正翻。梵语名眼。眼照瞩义。五者是数带数释也。释别名者。肉谓业异熟色。肉即是眼。持业为名。自在光洁神用名天。天名虽通欲色无色意说色天。天之眼故依士为目。或即定果光洁名天。天即眼持业释也。此释有滥。又与智度论说有相违。彼云天有天眼故非即眼。照了名慧。慧即是眼。亦持业释。法即是境。缘法之眼名为法眼。虽慧等缘通名为法。余各各别缘。此能通缘。又缘教法此独名法眼。佛名如常。佛之眼名佛眼。依主释也。
三得人者。欲色二界有情之内。若其天眼。欲界六天及以三洲除北拘卢得四静虑根本定者能起天眼。以许得通故。二乘有慧眼。照生空理故。虽亦得法眼以小劣故不说彼成。菩萨有法眼。以有种智故。能缘一切故。佛有佛眼。相显可知。又成后后必得前前。胜得兼劣。劣不成后故。成前前不必定能成于后后故。智度论云。天有天眼。二乘有慧眼。菩萨有法眼。
问。若佛有法眼即得名佛眼。菩萨有法眼应名菩萨眼。
答。佛眼唯佛有。从佛以立名。法不唯菩萨。从境名法眼。余者准知。
问。法不唯菩萨不名菩萨眼。天眼不唯天何得名天眼。又天眼不唯天而得名天眼。肉眼不唯人应得名人眼。
答。肉通余趣报。不名唯人眼。天唯属彼法。是故名天眼。
问。法通于佛有不名菩萨眼。天通诸众成何独唯天眼。
答。佛等亦天号通故名天眼。人虽起彼天属天名天眼。又名字假立何假苦求。设作多通终还有难。且各据义以立其名。
四废立者。何故唯立五眼不增减耶。
答。一切诸法略有二种。一色法。二非色法。色法之中有其二种。一显现近色。二隐覆远色。知显近色故立肉眼。知隐远色故立天眼。或色根中定散果别。散业果眼立为内眼。定所起眼立为天眼。胜劣不同故分二种。故无着论云。谓法果修果此为五眼。麁境界故是初色摄。非色法中有理事境。为了理境立其慧眼。为了事境立其法眼。又虽一智本后智殊故立为二。故无着论第一义谛摄世谛摄。又以果对因总立佛眼。故智论之前之四眼若至佛果总名佛眼。或据得人分五种。思准可悉。
废立虽尔云何次第。
答。以其劣胜引生次第。于色之中肉眼最劣。唯见显露。天眼次胜。通见隐显故次肉说。于非色中由了真谛俗智不例。又了俗由证真故说为后故慧先法后。前因后果故次佛眼。故无着论云。此为五眼。麁境界故是初色。据第一义智力故世智不颠倒转。是故第一义摄在先。
五相摄者。准瑜伽论说。眼有三。华严经中眼有十。列名相摄。皆如疏辨。若瑜伽第三立一至十一与此相摄。恐繁不述欲广之者可寻彼文。
问。经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者。菩萨二疑中今除何者。
答。二俱除。他知自得作佛。亦不疑他不得作佛。何以得知。答唯论释喻。第三为破一向求大乘执无二乘故说两喻。
问。菩萨除知得作佛何无授记。
答。声闻久来学小。虽信自得作佛恐未决定。令得决定之心故与记别。菩萨先不学小。但恐彼退闻说一乘知无别小。即住大决定故不假记。又亦与记别。
前云无一不成佛。即总与记何不别记。
答。以略故宜闻异故。
问。既云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为自知当作佛为不知耶。若自知者千二百人应同鹙子一时与记。何故说化城已方生解心始与授记。
答。有二解。一云知得但未趣向。以乐少故。闻说化城方解舍小。始与授记。二云未知但是佛说彼当作佛。闻第三周方始领悟。
问。何故菩萨闻即疑除知得作佛。千二百人自未能知。但是佛说。
答。利钝异故。鹙子利根一闻尚解。菩萨更胜故即疑除。千二百钝根故未能解。
问。准分别功德品云。若闻寿量一品功德于无一菩提退者。无有是处。舍利弗等过去曾闻妙法华经。如大通会等。何故并退。
答。二解。一云究竟退者终无是处。设退还发故。二云据利胜者。或据领悟者。说九净者。显扬第三云。一尸罗净。善住尸罗。乃至于小罗中见大怖畏受学学处。二心净。依戒净故住四静虑。三见净。依心净故得漏尽智。现观诸谛。四度疑净。依见净故于佛法僧无惑无疑。五道非道智见净。依度疑净故得妙智见。知佛所说道能出离外道所说不能尽苦。六行智见净。依道非道智见净亦得净妙智见智。出离道有上中下。谓苦迟通行所摄等。七行断智见净者。依行智见净得妙智。谓我应断下中之行及为发起上妙圣行。八无余寂灭净。依行断智见净证得无余。诸漏永尽。九国土净。谓诸佛共有无上功德器。示现能不可思议国土庄严。极净佛思。极净菩萨思。及思眷属。
问。火宅譬喻舍利弗请为千二百人即皆无学。何故论释云为有学具足烦恼性众生。
答。有二解。一云谈本说权本为凡夫。今以喻显故言为具足烦恼性。即谈昔意故不相违。二云准声闻请。正为无学傍备有学。据傍云凡夫。无学文显。论略不释。不尔。此经宗明一乘。如何药草品云令知乘异。说种种乘故。约内有学声闻令趣于大。文显可知。故具不引。
问。羊鹿车体正取何法。
答。准疏家释。取二乘无学解脱道后世间定心虚指。此为种智之车。引子令出此世间心。实不能了一切法故出门不得。可须臾修义言索车。故论云第一人者与世间种种善根三昧功德令其游戏。后令入大涅盘故。
若尔云何下合喻云乘。是三乘以无漏根力觉道禅定等而自娱乐。
答。彼是此乘庄严具故。又无漏身中所有诸法亦名无漏。
若尔牛车亦应如是。
答。彼究竟故。是实德故。此虚指故。非究竟故。
若尔有漏岂名出宅。
答。出分段故名为出宅。又释即指无学果位所得无漏生智为羊鹿车。下言自在无系无所依求无漏根等故。
若尔如何出门索车以得知故。
答。以指此智假为种智。此不能了一切法故。当更修故。义云索车。
若尔如何名为世间。
答。缘俗俗事故。以劣智故名为世间。若尔对车说城应取真理。云何论云涅盘城者诸禅三昧城。涅盘既取禅三昧城。菩提何故取后世间智。又复二乘无漏后得不能起通了知诸法。何名令戏故前说善。
问。门外索车为三乘人。并悉索车为唯二乘。
答。有二解。一云通三乘索。文无简故。旧德说故说诸子故。二云唯二乘索非菩萨。何以故。宅喻分段。得出分段名为出宅。二乘出宅得无学果。菩萨出宅在于初地。二乘无学未得种智当能修学名为索车。初地已上得种智车故不须索。若以修学即名索车。十地皆修故。恒常索。若尔即应菩萨无不上车何得说言者乘车游戏。又论云为令入不退地示与无量智业。初地已上即得智业。虽知修学经不云索说游戏故。二乘出宅未得种智。未至初地可能修学义名索车。又论云其第一人与世间种种善根三昧功德令其游戏。后令入大涅盘城。以与人天世善。未得其真可须言索。菩萨不指羊鹿。初地已上得真。所以菩萨不索。或有说云。初机虚指故车须索。或云宅内闻三。门外见一。不知谁知一。是故须索等皆非实说。
问。既菩萨不索车得名出宅坐不。
答。称出宅坐。但约二乘学究竟故。离障尽故。心止息故。建立果故。菩萨之人学未究竟故。未离障尽故。不建立果故。心不息故。不得说云露地而坐。若虽分别名露地坐。前三果人亦应如是。若谓有学亦名出坐。云何下合喻中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怖畏崄道得涅盘乐。又释菩萨亦得称坐。虽不止息及以不制果。然以智安处亦得名坐。能伏惑故出分段故名出三界。露地无妨。若尔三果亦应如是许亦无失。取舍任意。
问。三车门外出此车体有多不同。古解即是涅盘。今说即取后得正智。取涅盘而为车体。经论明文。经合云欲速出三界自求涅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论云后入涅盘故取后智而为三车。复何文据。
答。亦经论明文。羊鹿说为后智。论云第一人者以此世间种种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戏。后令入涅盘故。既云种种善根三昧功德。明非涅盘。合牛车云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愍念安乐等。明非涅盘。
问。俱有城文如何取正。
答。取智为正。
若尔前文如何会释。
答。涅盘相故名为涅盘。又求羊鹿为涅盘故。不以涅盘合于羊鹿。
若尔他亦释云。知见性故三昧性故名知见等。理实涅盘。此复何爽。
答曰。违多文故。合鹿车云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合牛车云愍念安乐度脱天人。又云。我以无漏根力等而自娱乐。又云我有如是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应当等心各各与之。不宜差别。若是涅盘岂云无数各与之。若云真如虽一然说七种。或十如等。据能证说云有无量及各各等。此即何过者不然。说智为车。理为宝所此有何违。总说为理。若唯取理即阙菩提。今者取智。智断具足说复前第一云究竟令得一切种智。又论令入不退地亦与无量智业故。又经云。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又云。佛种从缘起。又云。乘此宝乘直至道场。又云。乘是宝车游于四方。又说根力等诸功德法故。又云。我今为汝造作此车。故理喻宝所。先有非作有为修生说造作等。不可说言化城。虽理亦说造作。彼但造名无实体故。牛车同彼子应舍之。若取实理不说造作广有多证。繁不具引故以宝取喻理。车喻智胜。
问。穷子譬喻对治一向增上慢。我乘与如来乘等无差别。若言我乘与如来乘无差别。即是与如来相好。乃是摄论说。声闻作佛令得同佛。自体意乐之义何须对治。
答。有二解。一云许自小乘与如来等说。如穷子以对治之。我与佛等。亦应当得此之意乐。即非对治。一云定性之人修不作佛故。但令得同体意乐。不定之人当应作佛许与佛等障不回心故。说对治所望有别故不相违。
问。四大声闻说喻领解。即为无学。论何故云为有学说。
答。喻昔在因迷执为等。今悟喻昔云为有学。又自既解说喻晓余云为有学。斯亦何失。不尔。四人岂自对治。
问。授记声闻为总不定亦有余耶。
答。准论中解通为不定及变化者。故论云二种声闻如来与记。谓应化声闻。退已还发菩提心者。
问。谁为不定谁变化。
答。论不定判。准经文中。满慈一人说为变化。余多不定。皆说曾发大菩提心故。
问。若许实声闻有回心作佛。云何维摩经云我等声闻犹如败种无所复用。入大乘论及菩提资粮论并不许此法华经中有实声闻。悉变化故。犹如种未必不生故。此意无惑。更不受生云何修行得三祇劫。
答。彼皆据赞大乘胜。可彼小乘不令求趣。不定之人终归大故。令有大性速趣大故。不尔经论岂可相违。准此诸文。法华会时。四种声闻初俱在会。三止之后。增上退席。不说真圣亦退席故。闻经令成不愚法故。论释记中不为授记不障在座。或可无定性。论云有损惊怖故。不为记故。根未熟故。故不在座。取舍任意。
问。化城以何为体。
答。如疏释。又助释云。无学后心世间三昧说为化城。如二车体。以根本智不作解。故后得智作涅盘想解将为究竟。经化作故。论云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盘城故。涅盘城者诸禅三昧城故。
若尔云何能息诸苦。
答。离障碍故。出三界故。如二车故。彼既得云出宅。此何不能息苦。
若尔二车如何不得所说化城即言得入。
答。不能了知一切法故。非种智故。故不得车。何以故。以未离智障故。如何得化城。以三界苦息故。得于解脱故。惑障已离故。
若尔如何名为涅盘。
答。假名涅盘故。第二云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又云。尔时心自谓得至于涅盘。如增上慢自谓得果。其实不得。此亦如是。
若尔无学岂不得有余耶。
答。如彼无漏智隐而不彰。但说世间智。名之为车。此亦如是。虽有有余非究竟故。隐而不彰。令取大故。所以论云令入涅盘城故。涅盘城者诸禅三昧城故。若即指有余云何名诸禅三昧城。故又胜鬘经云。得四智及涅盘者去涅盘界近。明非实涅盘。云去近故。若是涅盘即云已得。云何名近。成唯识论第十卷云。不说无学有涅盘者。彼有两释。一云或约不定姓。得无学已即回向大。不说彼得。正与此同。若定性人羊鹿二车即彼生智。所说化城即二涅盘。彼究竟故。非暂息故。不趣大故。不同不定。
问。如求三车将为势力说火宅喻令其生厌不令更求别说三车而为对治。既有定人。实无涅盘而有增上慢。以有世间三昧三摩跋提实无涅盘而生涅盘想。对治此说化城譬喻。应知既有学执世间三昧以为涅盘。实非涅盘。名增上慢。今即为说世间三昧名为化城。应如火宅令厌不取。如何得云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盘城。故若是取世间三昧名为涅盘。岂不增彼执耶。又不知化求入彼城。既说为化。如何勤求后方向大。
答。正为无学谈其昔事。权令得息求欲暂息为趣空所令趣向大。今更余义对治有学。不定之人堪能向大。有定之者执彼无学所得涅盘。将为究竟。作意欣趣。今佛为说彼非实灭犹如化城。所以昔日说为涅盘者。是我方便令退且入假涅盘城使得息疲。过此城后。令入大涅盘城珍宝处故。令有学知舍此求大故。为对治说作化城。而为对治非。是即今第四人者说作化城更便求入应如文释。与理不违。愚见若斯。更悕妙释。
问。十无上正为何说。
答。正为声闻不定性者故。论云示现种子无上故说雨譬喻。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前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彼后得果故。意说二乘身中有菩萨种子。但能还修皆得作佛已发心者令坚固故。未发心者令闻无上亦发心故。既云退已还发心前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明为不定。
若尔何故十种无上不皆在正宗。
答。非独为显一乘之理。并赞劝持。故通二分略叙大纲。余不繁述。
问。此十无上有何次第。
答。以义准之。令劝发心须冯因力说其曾种大因。令顺修行。当得佛果。故说种子无上。即为明说汝等所行是善菩萨道。明昔发心善根不灭。今闻佛法。还同为因。后得果故。既有胜因。须长时修无上之因。方能得果故。说大通智胜如来垂得菩提犹经十劫。显果胜上修无上因。次说修行无上。修行无上者要行大行。云何中间授之于小。但为昔日曾发大心。中间是大不能顿发。权施方便令息苦已。后进于大故说增长功德力无上。何知昔日曾发大心。说系珠譬令其领解。故次说令解无上。既知昔日久修大因。但为怖大。所以中退。今能忆念解悟修行。如诸菩萨当得净土。故次说清净国土。无上解悟既增上堪闻解脱教。故次说说无上闻无上教积劫行因皆成胜人。故次说教化众生。无上胜因既积。当得胜果。不同二乘。故次说成大菩提无上得果。虽复证灭而能现身利生。法报身虽常存。化身应物不定。虽灭不灭。虽生不生。故次说涅盘无上。所说既胜获益无边。起信供养闻法持赞。得无边福。现于神力。举他胜行及人法为证。复由久行因能化能受。圣者远至格白闻经。如来摩顶。殷勤三叹。明斯胜事。欲使通流。故次流故次说胜妙力无上。诸宗解释。异说无穷。经论出没多门。于中知见无量。略因讲次。聊述少分。多未欲呈于广闻。但为备时须尔。
法华玄赞义决(终)
经疏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