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 Buddha Mountain * Phật Sơn

Calgary Alberta Canada

主頁     經典     咒典     繁體大藏經     简体大藏经     相片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注】般若,智慧也。波羅蜜,到彼岸也。多,定也。經,徑也,言此經乃定心之徑路也。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 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音志),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减。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 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音式)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音 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音卦)礙(音艾),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呵。

【講解】

阿難說。吾教有觀自在菩薩者,功行最深,具大智慧,造到彼岸之時,照見自己之五蘊,與衆生之五蘊,皆屬 空虛。于己則修無上菩提,于人則多方接引,俾一切苦惱之厄,盡歸解脫。弟子舍利子,正是欲離苦厄者,菩薩呼其名而告之曰,舍利子,爾知世間有形者爲色,無 形者爲空,不知色乃夢幻泡影,不异夫空也,空乃一真顯露,不异夫色也,色不即是空,空不即是色乎。夫因色而有受,因受而有想,因想而有行,行之不得,則識 于心而不忘,此五者相因而見者也。今色既是空,則受想行識,亦複如是矣。由是真性常清常淨,亳無法相可名,不誠爲諸法中之空相乎。言乎其妙,則常存不敝, 不生不滅也,湛然清虛,不垢不淨也,自然恰好,不增不减也。是故真空之中,既無色受想行識,則六根俱淨,無眼耳鼻舌身意也。六塵不擾,無色聲香味觸法也。 六根之累,以眼爲先,今眼界既空,則萬緣悉泯,而意識胥忘。將見由定而靜,由靜而慧,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也。由久而固,由固而貞,無老死,亦無老死盡也。 煩惱之苦果,作業之苦因,涅盤之樂果,修持之樂因,一時俱盡。則真空中,本無智慧可名,即到彼岸,亦屬虛假,而又何所得哉。然無智無得,從乎既得菩提以後 而言也。若未得之先,豈可無法哉。所以菩提薩埵,以般若波羅蜜多,爲修行之法。守其六根,絕其六塵,故心無牽罣滯礙,遠離夫神魂之顛倒,夢寐之妄想,至于 不生不死而後已。不但菩薩爲然也,即三世諸佛,欲得無上菩提,亦無有不依般若波羅蜜多者。是知般若波羅蜜多,是變化不測之密語,是神光普照之密語,是至極 無加之密語,是獨絕無倫之密語,阿難所雲,能除一切苦,斯言誠真實而不虛。更有密咒,汝時時誦之,可以生智慧,可以到彼岸矣。咒曰,揭諦揭諦,揭出妙諦, 以度人也,重言之,自度度他也。波羅揭諦,欲到彼岸,必須賴此妙諦也。僧,衆也。薩婆呵,疾速也。謂疾速成就一切衆生也。總之,密咒雖修行之徑路,而徑路 不外于心,人能空其五蘊,則主翁常定,而客感自清,豈有不得無上菩提者哉。

【注】

觀自在者,變化從心,達觀自得也。

菩,覺也。薩,情也。義理先具,能覺一切有情之義。

蘊,藏也。色受想行識,謂之五蘊,全經重此一句。

度一切苦厄,兼自度度他而言。

舍利子,人名。

因色而有受,因受而有想,因想而有行,行之不得,則識于心而不忘,五者相因。

諸法空相者,謂真性有而非有,無而非無,是諸法之空相也。

真性累劫不毀,故不生不滅。

真性本來無染,故不垢不淨。

真性不著一物,故不增不减。

眼耳鼻舌身意,謂之六根。

色聲香味觸法,謂之六塵。

一切諸法,皆緣意起,故法屬意,或謂法與發同,即發動也,亦通。

目之所見爲眼界。

心之所之爲意識界。

無無明者,無昏昧之處也。

無老死者,常存不壞也。

苦,煩惱也。集,積也。猶雲積萬過千愆于一身也。二者謂之苦果苦因。滅,涅盤也。道,路也。猶雲修行得路也。二者謂之樂果樂因。

梵語菩提薩埵,華言菩薩。

涅,不生。盤,不死。

阿,無也。耨多羅,上也。三,正也。藐,等也。三菩提,正覺也。

揭諦揭諦,揭妙諦以度人也,重言之,自度度他也。

僧,衆也。

薩婆呵,疾速也。謂疾速成就一切衆生也。


主頁     經典     咒典     繁體大藏經     简体大藏经     相片 

Uploaded / Updated on 2023-12-27

 

google-site-verification=Iz-GZ95MYH-GJvh3OcJbtL1jFXP5nYmuItnb9Q24Bk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