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積經卷第十四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密迹金剛力士會第三之七
爾時密迹金剛力士。謂賢者大目揵連。耆年目連。世尊所歎神足第一。仁且從地舉是金剛。時大目連前舉金剛。以無極力。以四大海水上沃日。其勢又牽曾到野馬世界。無所不至。道力顯變。奮其神足而欲移之。此三千大千世界震動上下。而不能搖金剛大如毛髮。
時大目連怪未曾有。投佛足下。白世尊曰。唯願大聖。歎我於聲聞中神足第一。自試神足。動是三千大千世界。如挑小鉢舉擲他方佛土。我身開化降伏難頭和難龍王。能食大[木*圂]如須彌山。不能動是小金剛乎。發意之頃捉牽日月。使止不行以手摩之。不能動是小金剛杵大如毛髮。有何意也。將無我身失神足力也。佛言目連。不失神足。又目揵連。菩薩神足威力所感。一切聲聞及與緣覺所不能逮也。假使恒河沙等諸佛世界諸須彌山。合成一須彌。尚可震動。不可動是金剛杵也。菩薩威神所建立行。不可思議巍巍如是。
爾時賢者大目揵連。得未曾有。口自宣言難及。大聖。菩薩大士威力所致。是密迹金剛力士承於金剛杵乎。又此密迹今所有力。父母遺體之力也為神足力乎。佛言。父母遺體之力也。假使菩薩行神足力普能示現。悉達天上世間。佛告密迹金剛力士言。卿自舉是金剛。於時密迹動三千大千世界。以己右手舉取金剛。投于虛空。在於虛空七反迴旋。還立密迹力士右手而住。彼時諸來一切眾會得未曾有。咸悉叉手自歸禮之。異口同音各自說言。難及難及。密迹金剛力士。其力甚妙乃如是乎。使諸眾生得斯大力無窮之勢也。於是王阿闍世前白佛言。菩薩有幾法行。逮如是力無極之勢。佛言。菩薩有十大法。逮如是象無極大力。何謂為十。一曰寧棄身命勤受正法二曰未曾自大謙恪下意禮敬眾生。三曰見於剛強難化眾生立之忍辱。四曰見飢饉人以好美饍而充施之。五曰覩諸恐懼勸慰安之。六曰若有眾生得於重疾療以良藥。七曰若有羸劣人所輕慢。敬念戀之令無忽易者八曰以淨泥水塗如來廟補其虧缺。九曰見孤苦人貧匱困厄常負重檐。使去其難極重之殃。十曰若有無護無所歸依常將濟之。所語如言而不變失。是為十事法。王復問佛言。菩薩仁和為有幾法。往反周旋常存和雅不興麁心。佛言。菩薩仁和有八事法。何謂為八。一曰志性質直而無諛諂。二曰性行和雅常無侫偽。三曰心存淳熟永無虛妄。四曰心行堅要亦無羸劣。五曰無迷惑志存於仁和。六曰為世眾祐受異德行。七曰心行了達而無所著。八曰思惟罪福心無所念。是為八事。佛言。復有四事法。志性淳熟往來周旋。何謂為四。一曰在於人間為轉輪聖王。逮見諸佛興不捨道心。二曰在於天上作天帝釋諸天中天。常見諸佛不違經道。三曰若在梵天王而得自在。殖於道業不壞道心。四曰而常生在清淨佛土。面見諸佛世尊說法。是為四事。王阿闍世復問佛言。何謂信坐。佛言。大王。善友所坐。又復問佛。施何所坐。佛言。大王。布施處在。大富饒財多寶。其持戒者得生天上。坐其忍辱者。面色淨悅常得端正。其精進者。勤修通達與眾超異。其禪思者。常得寂定諸根不亂。其智慧者。斷諸塵勞眾垢之患。其博聞者。得生大智。若每事問決眾狐疑。令無餘結。其勤學者。合集入道無上正真。其察無常無我寂然。所存坐處消除顛倒是為信坐。又問順時之念。為何所坐。佛言。大王。觀無常苦寂。坐在正見。不隨邪業身心清淨。坐在禪思。興發神通。又問。道在何所。答曰。存坐無脫。成於道果無三界難。又問。無脫坐在何所。答曰。其無脫者。坐在解脫生死眾患。又問。佛興何坐。答曰。坐在所習三十七道品之法。無所破壞。轉於法輪。而不斷絕三寶之教。又問。誰興佛乎。答曰。大王。能興篤信了本無者也。又問。誰興篤信乎。答曰。若有能發菩薩心者也。又問。誰發菩薩心乎。答曰。其有志性定不亂者也。又問。誰有志性定不亂乎。答曰。其行大哀未曾絕者也。又問。誰不絕大哀乎。答曰。其不棄捨一切眾生者也。又問。誰不捨眾生乎。答曰。其安己身并安一切者也。又問。誰安己身并及一切眾生乎。答曰。其興隆道不斷三寶者也。又問。誰不斷三寶乎。答曰。棄於塵勞乃不斷三寶也。王阿闍世前白佛言。至未曾有世尊。如來班宣入於法律。如來布教所可宣法。至於柔順。棄乎斷滅有常之業。而不忘失報應之果。入於所造立行無所亂。無善不惡。淨不淨業。勤修果實無所違失。唯然世尊。誰入是願決眾狐疑。順於如來正真法教。誰聞是法而發猶豫。唯有宿世不殖德本者也。隨於惡友。不信誹謗。我等世尊。前世宿命曾殖德本。非無功福。吾今蒙聽所聞正法。欲報恩養至意不能。諸佛世尊文殊師利慈德。乃為我等決眾狐疑。顯大光明。世尊善言具悉梵行。至善親友。得大人慈。上友黨故。
於是寂意菩薩前問密迹金剛力士曰。仁以為建立是經法。於將來世流布一切。答曰。建立是經典要。最於末世如來滅度之後。普布天下閻浮利地。令諸法師正士之等靡不蒙燿。密迹復曰。今族姓子。佛以建立是經典要。諸佛皆護。所以者何。其能護者則善學法。不生文字言辭不盡。無能中斷。又族姓子。如來至真不廢諸法。所以者何。彼無所生。其無所生則無所壞。以是之故。如來言曰。如來興出為無所生。如來所住立於法界。法住如法。有佛無佛。佛法常住如故。以如是住。十二緣起為不錯勃。不亂緣起。不亂正法。又察其法常無言說。故曰正法以無言說。寂意問曰。密迹。其護正法被弘誓鎧。以是被鎧。又問寂意。被弘誓鎧將護正法。不亂諸法。不以是法。所以者何。是正法者。一切諸法悉無所亂。彼護正法。又問。何謂亂於正法。答曰。依倚恐畏為成迷亂。又族姓子。究竟無亂。謂義亂。爾乃名曰將護正法。又問密迹金剛力士。寧有方便。一切世亂因護正法乎。曰族姓子。因亂將護。所以者何。其以因世。倚於邪疑六十二見故。菩薩所行以空為本。是故與世一切為亂。又族姓子。其世俗者。以諸計有常。立倚吾我以為淨安。菩薩常了無常苦空非身之法。是故名曰與世共諍隨世沒流。菩薩方便逆流盡源。反生死流現在重世。菩薩敬重積功累德。以是之故與世諍亂。世人依倚陰衰諸入十八諸種。行菩薩業心無所著。是故與世而諍亂矣。所以者何。不同塵故。以故寂意。菩薩將護一切正法。便與世諍。又問密迹。行者云何護於正法乎。答曰。族姓子。以受正法而護己身。亦護眾生人壽命形。護一切法為無所護。又問。云何受之。答曰寂然吾我。眾生惔怕。眾生已寂三世便默。三世已默佛法便默。佛法已默佛土便寂。佛土已寂諸法便寂。其於諸法無所歸趣。是則名曰將護正法。爾時世尊。歎密迹金剛力士曰。善哉善哉。是則名曰將護正法。其護諸法。為無所護。無所忘失。又護正法者。斯受一切。於一切想而無妄想。已無有想。於諸妄想無行放逸。是則名曰於諸一切法而無放逸。乃名道法。
爾時會中有一天子。名曰賢王。前白佛言。唯然世尊。諸佛言辭甚為寂然。其見者何所是也。佛言。言辭正教寂然之義。一切所樂行寂然耳。彼以加忍。已能加忍故能然熾。已能然熾故曰晃曜。已能晃曜故曰寂然成為惔怕。則是如來將護正法。是乃名曰諸如來眾總持。佛道所持如是。若不持法。又不捨法。宣如是行。說如是證答賢王天子時。具足千比丘漏盡意解。千天子遠塵離垢諸法眼生。於時寂意菩薩謂賢王天子言。從何所得此辯才也。天子答曰。若能斷除一切罣礙。悉無所得。得第一義者。因無所倚。是曰辯才。自了解之。神識不轉。不經他識。亦無所立。乃曰辯才。其意不逸。遊在所著。若能奉行無所著法。乃逮此辯。若以思惟一切諸法。往反示現皆當知之。神識信休乃逮辯才。是族姓子。如是行者逮致辯才。其無所住無有應行。度于流波四瀆之難。其無所生無所起者。亦無所滅。無能滅者乃曰為度逮辯才耳。
爾時寂意菩薩前白佛言。是賢王菩薩。從何所來至於此土乎。乃有斯辯。佛言。從阿閦佛土而來。沒彼生此妙樂世界。舉欲得見聞如來祕要所演經典。寂意當知。是賢王天子逮入法室總持其心。若一劫若復過一劫宣其功德。而不可盡辯才之際。又問佛言。何謂法室總持乎。是天子令所逮致遵法也。佛言。族姓子。所云得至逮法室總持者。入於聰慧文字無盡。一切諸法皆入此室。於一切法悉無所作。解了法室奉行法室。於諸文字。宣以音響口之所說。作屋舍事。不舍事。亦不知之。宣布一切音響之事。是則名曰入於法室總持之業。又寂意。法所可入者。又復諸法而不可得。所可曰入。所出智慧其文字者。無所從來。入於內室。又其文字不現內室。亦不現出。又無所向。亦無方面。又其文字展轉所湊。亦不想念。字不順法亦無非法無斯想念。其文字者悉無有說。亦無非說。亦無增損。又文字者。不見有起。無所滅者。無作文字。亦無所失。又復寂意。若如文字文字之數。心數亦然。一切如是諸法之數。有所歸趣。若諸法數彼則無數。所以者何。不歸法數無有數者乃曰法數。以隨法數。如是乃曰入於法室。不入過去。入於不生無所起法。其無所生以無所起。何所入乎。以無所入。若有入是諸所數者。如是如是。乃能逮於法門。自覩本無。便得安住。入於法室總持之業。入眾生心。以入眾生心隨眾生心。應當度者而為說法。若受總持乃曰寂意。寂意。菩薩心以離垢。其心清淨嚴和甚明。其性超越所住安詳。智慧無失所願堅固。所當度者魔不能壞。諸外異業無不摧伏。降消塵勞除諸怨賊。其身力盛心無怯弱。辯才無盡所說無量。所歸無限。慧無罣礙入乎覺意。其明甚遠。班宣深妙真正之辭。其所博聞猶如江海。斯三昧定。如須彌山處在大海。在於大眾若如師子。不倚俗法。猶若蓮花不著塵水。無所憎愛心。若如地百穀草木因其得生萬民得安。洗淨眾塵若如清水。開化眾生。燒眾毒難。譬如火熾燃諸草木。普誨眾生。猶如大風靡所不吹。行平等心。若月盛滿照於星宿。消婬怒癡。譬如日光照於眾冥。伏心意識。譬如勇將摧折嚴敵。調和其心猶如龍王。淳熟隨時。譬如淳陰雷震乃雨。菩薩如是調和其心。敷演法雨潤澤三界。宣甘露水淨除心穢。若如天雨洗諸風塵。療治眾疾婬怒癡病。若如良醫治眾人病。志存無為奉行正法。則是法王君訓十方。亦如國王治於萬民。護化一切生老病死。猶如四天王君四天下。猶天帝釋處忉利宮主誘教天人。菩薩如是。在於欲界化眾生類。色聲香味細滑之法。淨如明珠。能伏心意而得自在。若如梵王主於天民。其心清淨無所倚著。譬如飛鳥飛行虛空無所觸礙。御安其行。猶如鹿王從眾群屬。敬承法教愛於真行。如母戀子令得安隱。曉諸妓術。猶如嚴父化導子孫。聞趣諸法。如息意王德自莊嚴。以三十二福相交飾。用八十好若干品媚。一切世間所共戴仰。不為邪見而被繫縛。具足七財無貧匱業。為十方佛所見擁護。諸明智者所見諮嗟。總達眾黨所共歎譽。及上諸天所見守養。諸善親友所念攝救。於眾講法最為上選。具六神通而得自在。又普遍入眾生性行。而遍周入一切諸根。班宣經典未曾懈厭。永不志慕於諸利養。樂布法訓不以悋惜。其志清淨無所犯負。忍辱解明無所越失。所作事業能令究竟。清淨精進心性安和。一心清淨蠲除諸垢。覺意坦然。智慧清淨。修四梵行而無放逸。以成度世禪定三昧至於正受。逮於無上菩薩道佛道。普能成就。所當行業不中懈止。至阿惟顏是為寂意。菩薩大士入於法空逮得總持。功勳無量巍巍如是。寂意當知。假使菩薩住在世間。不修餘事。於百千歲。諮嗟難宣其總持行諸菩薩眾。不能窮盡總持行諸菩薩德。
爾時寂意菩薩謂賢王天子曰。仁者。大利無極善慶。今者如來相歎譽德。光光如是。天子答曰。又族姓子。於此諸法無真究竟可得處所也。諮嗟功勳。又族姓子。其無色無有像無形貌。如是行者諮嗟功勳。無能暢盡。於是賢王天子前白佛言。一切諸法不可受取。亦無吾我而無所屬。以是之故不可授人。亦不可奪。唯然大聖。若使有人修行樂是。當行平等。若勤奉行修平等訓。訢逮法門。猶如世尊。現此大地土在水上。水在風上。假使地種斯土處所周布天下。設使有人穿鑿其地。出去塵土。極其功力乃致水耳。不置遠去。以水給渴。如來聖慧普入一切眾生性行。如來脫者。隨向法門而修精進。從是方便致大慧光。其精進者不見侵欺。猶如去土穿地大深因得其水。若復有人於如來世奉行精進。是興大慧光明。是故世尊。若族姓子及族姓女。欲求佛道常行精進。以何精進。當以用是於諸法門。而詣法門。猶如世尊。從生而盲。又其男子初不見色。假使有人不行精進。則名愚闇盲冥之侶。不見諸法所生本末。猶如世尊。有目之士蒙光有見。不有光出冥夜無覩。外仙天眼亦復如是。離於善友無所開化。不曉諸觀見所受法。猶如天眼。若有男子有自然慧。不用光明以成就眼。以有大智德其行如是。猶如世尊。曠野飛鳥遊廣澤地。不見空野有所增損。一切菩薩精進所行如是。不見佛道有所增損。一切菩薩入道品法。猶如世尊。其彼雪山雨雪生長樹木。不為諸風所見災害。菩薩如是隨時應行。生慧光明照於一切。不於眾生有所計數。所遊居處無所忘失也。猶如世尊。轉輪聖王生種姓家七寶則現。何謂為七。一曰紫金輪有千輻。二曰白象有六牙。三曰紺色神馬烏頭朱髦。四曰明月化珠八角。五曰玉女后口優鉢香身栴檀香。六曰主藏聖臣。七曰主兵大將軍御四域兵。如是大聖。菩薩大士以七寶現於世時。自然道寶現於世間。何謂為七。一曰施度無極。寶。戒忍精進一心智慧。善權方便度無極寶。出現於世度濟一切。猶如轉輪聖王遊四方域。不可計人民有若干念。菩薩如是。以四恩法救攝眾生。不想眾生有若干品。解之本無。猶如轉輪聖王所舉事業。坐於正座無鬪諍者無理曲直。眾民自然而順其命。菩薩如是處佛法座。無鬪諍者何所從來。魔諸官屬。雖抱惡意自然為降。猶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前第一立鐵圍。大鐵圍山須彌山王。如是大聖。學者菩薩如是。先建大乘。次立大哀。志性仁和最住無極。譬如日初出時。其大光明先照鐵圍大鐵圍山須彌山王。乃照其餘。菩薩如是。演慧日明普曜三界以仁和心先照眾生。大乘光明去三毒之冥皆得神通。猶如世尊。一切諸樹郡國縣邑樂依於地。一切所生百穀草木皆悉仰地。所生萬物而得自在。菩薩如是。一切德本悉因道心。長育聖慧而成正覺也。
爾時世尊。讚賢王菩薩曰。善哉善哉。仁族姓子。解引其譬。說功勳業。快乃如是。又族姓子。如眾生界及與法界。逮得總持菩薩聖慧。亦復如是。一切萬物皆歸無常。引喻說相皆能堪任。取要言之。未曾患厭。亦復如是。悉能敷演其所說者。所以者何。皆無口辭亦無所說若有菩薩未得總持。無有言教所造因緣。又其菩薩無有罣礙。不興辯才。其餘聲聞無此辯才。不思觀本乃為說法。所以者何。此菩薩眾得無礙辯。言不可盡。無有陰蔽。無閑無休。分別辯才。諸佛尊前說經法。不怯無弱。菩薩如是。佛所建立逮總持門故有所說。不懷怯劣菩薩如是得三無礙。何謂為三。一曰總持無所罣礙。二曰辯才無所罣礙。三曰道法無所罣礙。是為三。復有三事。得入清淨業。何謂為三。一曰自然清淨。二曰本無清淨。三曰本際清淨。是為三。復有三事。得入無盡矣。何謂為三。一曰經法不可窮盡。二曰文字之義而不可盡。三曰所宣訓誨而不可盡。是為三。又復得入三無住處。何謂為三。一曰聖慧而無住處。二曰言辭文飾亦無住處。三曰所修建立亦無住處。是為三。又復逮得三卒決對。何謂為三。一曰應譏宣慧。二曰尋發辯才。三曰應時智慧。是為三。復有三疾得歸慧。何謂為三。一曰決疑令無餘結。二曰斷猶豫使無沈吟。三曰可悅一切眾生心意。是為三。說是語時。八千菩薩逮得總持。
於是密迹金剛力士前白佛言。願佛世尊建立法典。然後如來滅度之時。最後末世遍布天下。閻浮利地使得久存令不滅盡。爾時世尊周觀四方。觀察已竟。時說頌曰。
降根自然勝 寂根無所害
無本斷其無 伏魔兵眾黨
解脫解清淨 無恐解所畏
捨棄於重檐 醫神呪上師
降制外異學 以法而救攝
護於行法者 神呪佛所說
無我以除我 其義宜以度
斯於四天王 說無澤之句
勇持章句勳 淨復淨正等
梵天釋天帝 作是如此乘
慈氏彼通忍 以觀哀所察
愛敬覩梵天 此者無所犯
曠野離空曠 無根法曰淨
降伏魔官屬 故說此神呪
人中尊建立 是經善義辭
爾時普流布 隨器能受者
以說此呪術 其地則大動
諸魔皆悉來 各口宣是言
用言護頭首 是曰為法師
若手得斯經 歸逮佛所說
爾時佛告密迹金剛力士。以建立竟是經典要。今建立是無能亂者。所以者何。佛憶識念過去世時。有佛名寶月。興出於世。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世界曰無悅。其佛世時。有二比丘而為法師一名智寂。二名持至誠。威神變化高德無極。大尊巍巍。受彼如來是章句呪。而奉持之。如來滅度之後半劫持法。其彼三千大千世界百千億魔。皆見開化。承無上正真之道。密迹。欲知爾時二比丘。為法師者。豈異人乎。莫造斯觀。所以者何。其法寂者。則我身是也。持至誠法師比丘者。則密迹金剛力士是也。此諸章句令是經法。多所饒益成護正法。彼時世尊。觀於四面一切眾會。而口宣言。汝等正士。為能堪任。於斯如來。從無數劫億百千姟。積功累德總持無上正真之道。以持擁護無所罣礙。從是以來至今蒙濟。去來今佛之所由生。於是菩薩眾會之中。三萬二千菩薩即從坐起叉手而住。稽首禮佛。說是偈言。
棄其身壽命 思惟好寂然
受持是經法 世護之所歎
其是經如藥 療治一切病
受持所言教 發生世尊意
爾時賢王天子之等五百天子。說是偈言。
用一切眾生 以故想積德
受持是經典 最勝特深妙
於是密迹金剛力士。時說頌曰。
是議無文字 而反宣文字
人中尊所作 班宣我當持
爾時世尊。告識氏梵天。如來有三不可限量無上供養。德無有極何謂為三。一曰至心仁和發其道心。二曰以發道心護於正法。三曰如所聞法為人解說。身行如是。是為至不可計德。梵天當知。如來以是三事。積累功勳。假使其壽住世一劫。廣分別說不能究暢。是故梵天。當以隨順恭敬奉事如來至真。是為三事。梵天。供養如來。受四句頌。是去來今佛世尊之所說法。受而擁護。所以者何。諸佛世尊皆從是法生。故當供法。供法不用衣食。以法供養。諸養中尊。為上為長為無儔匹。為無等倫。是故梵天。當以正法而相供養。是養真諦無以衣食。佛自憶念。梵天王。過去曾生為王太子。名曰意行。生於王家。以是見教。諦樂道法。時臥夢中聞是四句頌。本行放逸無脫路。以眾生故志於道心在山空閑隨順念無所貪受本悉安。佛語梵天。彼時聞是頌教。從夢中覺。思惟了了。惟是忻然大悅。心中解暢。即時以偈而歎頌曰。
快哉安上樂 得法藏無盡
當充滿眾生 諸貧天人民
佛告善安大梵天。時王大子得安諦藏。曉文字無。心自念言。以是偈義。充滿眾生貧匱之人。往語父母。寧有金銀琉璃水精車璩馬瑙明珠藏乎欲濟窮乏以是歡喜。父母報言。一切財業非是真寶。五家水火盜賊怨家債主縣官惡子分耳。博聞之慧。無衣食求。甚為難得。父母言善。如子所志。便取廣施與諸乏者。了三界空。令得難致無盡之慧。以故梵天聞是一四句偈。化八千人勸入道意。無數眾生當生天上。以故梵天。其有受是深妙之法。持諷誦讀為人廣說。聞之歡喜若奉行。是德不可量逮無極藏。假使梵天行大乘業有三事法。多益菩薩。何謂為三。一曰聞行得立受之無厭。二曰以聞建立。以行為要守口第一。不以害心加於眾生。三曰不捨大哀。是為三。以故梵天。益於眾生。當加勸助是經典要。復有二事。所造行願無所忘失。何謂為二。一曰佛初成道。勸助如來使轉法輪。二曰梵天。當勸助是賢劫中當來具千如來至真等正覺。使轉法輪。令化出家眾人作菩薩行。如佛世尊。為自在法王。善教訓誨少有能及。難逮如是。以故梵天。如是比像多所親立。一切眾人除老病死。至無為業。於色無著。以解了是能忍眾苦忍無所求。主諸天人造立三忍。執持正法。受諷誦讀是乃甚難。受是經者。當作是觀。受我身億百千姟劫。修清淨行嚴淨佛土。擁護正法疾成正覺。佛告賢者阿難。受是經典持諷誦讀。為他人說。阿難曰諾。當受持之令其堅固。佛言阿難。勿持是法授非法器。莫得授與諸惡知友。當施善友慕樂學者。授是經法。常當奉護。阿難。是經不歸非法。當歸應器。能奉行法。常慈心眾。又是經者無有妄想。瑞應現前精進所致。行是經典有是福報。阿難白曰。當受是經。承佛威神常令普流。若受是法承佛威神。其光遠照是等不隨無器之業。又是經者。所號為何。云何奉行。佛言。是經名曰佛所訓誨。阿難。又有號曰密迹金剛力士所宣布義。當持奉行。又名如來功勳報應。當奉持之。又復名曰如來祕要經法之品。為他分別無冀養心。歸於無量功德而順法律。當奉持之。所以者何。若有奉持是經法者。令以佛眼普見佛土及十方國。從地以上高至三十三天思想天。滿中七寶百種眾饍。貢施如來。若有受是經學持奉行。以無冀養為他人說。是德最多。又以衣食供養是經典要。宣如來德。得福無量不可為喻。說是經時。無量眾生發大道心。不可計菩薩逮得法忍。復無央數菩薩逮一生補處。佛說如是。賢者阿難。密迹金剛力士寂意菩薩。及大聲聞一切眾會。及諸天人。諸阿須輪。揵沓和。及世間人。聞佛所說。莫不歡喜。稽首而去。
大寶積經卷第十四
卷第十三
目錄 卷第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