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448-A
般若通关法 连环妙难思 如来甚深智
统摄受无遗 雪月施巧慧 千载仰芳规
雪窦四世裔 本觉守一师 昔曾结经社
流通愿力丕 复有承璋辈 居家勤受持
韪哉竹林主 随喜诵孳孳 岁岁开胜会
恩有图齐资 冀度无量众 同证正徧知
旹正德壬辰蒲月日 峨山月潭 敬题
No. 448-B
大般若经通关法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凡六百卷。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卷帙纷纭。浩如烟海。学者未易背之。凤城雪月大师大隐。发其巧智。创为通关之法。而四明演忠律师省悟。重为编定。而益加精严。其法画十二图。用十三法二十九界八十四科。为之都。凡诸图所列。或齐行或各行。或单位或避位。或间位或加法。或鈎锁连环。或广略。不过一千言间。总摄初分难信解品一百三卷。无一字或违。噫亦异矣。先是浙水东。见者甚鲜。逮宋淳熈中。有异僧。载经行甬东。暗诵弗休。大姓沃承璋以为疑。抽一二卷试之。其诵如初卷。且出关法。以授承璋。承璋乃刻版流通。元至正初。黄岩沙门绝璘琚公。获拾仪真。归刊云峰证道院。未几燬于火。雪山成公。尝受经于绝璘。思继前志。复重刊而行之。增以佛国白禅师所解名相。繫诸关后。使人了知义趣云。惟般若尊经。乃统摄世出世间色心诸法。皆归实相。其功用不可思议。譬如四大海水茫无边际。摄之入一毛孔。无所增减。而彼大海本相如故。所谓舒之则大包无外。卷之则小入无内者也。雪月以方便智。造是通关之法。一弹指顷。能背其经六分之一。其饶益羣生甚大。雪山父子。又能笃意传布。唯恐或后。皆不负先佛嘱累者矣。虽然真觉性者中。一辞不立。光明殊胜。洞照无碍。大阿难等结集入藏诸文。一一自光明中发现。读是关者。傥能于此求之。则山河大地有情无情。咸成文句身。不待较繁简于卷帙之间也。雪山徧参诸方。尝主藏钥于灵隐景德禅寺。其卫道之志。葢皦然云。
翰林侍讲学士金华宋濂序
No. 448-C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关法第一
菩萨戒弟子 诸景 讚
稽首诸佛母 清淨最上乘 苦海驾舟梁
暗涂悬日月 坚利金刚杵 摧灭烦恼山
震吼师子声 碎裂野干胆 释主默持定
魔兵自陨销 宝掌摩尼珠 五彩应方现
天宫共食器 百味随心生 句数超僧祇
智度越边际 聚兹高广义 撮成秘密关
简束尽三编 开敷逾半部 循环妙严偈
宛转光明轮 重网影森罗 行树音交错
破此微尘内 流出大千经 能于一念间
徧游无量劫 悟修跻觉地 书诵积殊勳
闻听起初缘 轻谤招来种 仰穷有顶界
下彻阿鼻中 皆由妄见分 不达真归处
了四相如幻 知万法本空 同登般若船
疾到菩提岸
(夫关念此经者。须细寻题目起尽。及将前讚。用为标关首也。先看指法注字。然后晓本法位有添削移改。入关。上下始末一一有次。约三百卷。分为六策。向下五策。须寻上卷讚。讚文字字。标目指法准此 奘法师八十卷。今当此部。第五策流行)。
No. 448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关法卷第一
天台石梁迟月堂释 永隆 排定
色 受想行识。
眼处 耳鼻舌身意处。
色处 声香味触法处。
眼界 耳鼻舌身意界。
色界 声香味触法界。
眼识界 耳鼻舌身意识界。
眼触 耳鼻舌身意触。
眼触为缘所生诸受 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
地界 水火风空识界。
因缘 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缘所生法 (及)(从)。
无明 行。(乃)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至)老死愁歎苦忧恼。
布施波罗蜜多 淨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内空 外空。(乃)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至)无性自性空。
真如 法界。(乃)法性。不虗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虗。空界(至)不思议界。
四念住 四正断。(乃)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至)八圣道支。
苦圣谛 集。灭。道圣谛。
四静虑 四无量。四无色定。
八解脱 八胜处。九次第定。十徧处。
空解脱门 无相。无愿解脱门。
一切陀罗尼门 一切三摩地门。
极喜地 离垢地。(乃)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至)法云地。
五眼 六神通。
佛十力 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
大慈 大悲。大喜。大捨。
三十二大士相 八十随好。
无妄失法 恒住捨性。
一切智 道相智。一切相智。
预流果 一来。不还。阿罗汉果。
独觉菩提。
一切菩萨摩诃萨行 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
△初分相应品第三之二
『稽』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入关)。
不见
|
(色)
|
(广)
|
若相应若不相应
|
(受想行识)
|
(色呼复次。馀上下界。从不见起。色起至佛菩提。入我有情。本法内。绿所生法。上添从字生字。下添诸字。一向广至无明。后入欲界二段。方入布施至四谛。后入十善四段。本法方入四静虑。大慈界添入四无碍下。方言十八佛。一切相智下。添一切相微妙智。却入一切智智并永拔二段。方入四果至菩提。后入我十七法。为上下界二段。方入正经)。
欲界 色。无色界(上二段无明后入)。
十善业道 五近事戒。八近住戒。
施性福业事 戒性。修性福业事(上四段四谛后入)。
一切智智 永拔一切烦恼习气(上二段一切相微妙智后入)。
我 有情。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持伽罗。意生。儒童。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见者(上二段菩提后添便入正经)。
舍利子。由是因缘。应知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当言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观空与空相应不相应。不观无相与无相相应不相应不观无愿与无愿相应不相应。何以故。舍利子。空无相无愿。皆无相应不相应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与如是法相应故。当言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入一切法自相空已。不观色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受想行识若相应若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不观色与前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不见前际故。不观受想行识与前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不见前际故。不观色与后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不见后际故。不观受想行识与后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不见后际故。不观色与现在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不见现在故。不观受想行识与现在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不见现在故。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观前际与后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前际与现在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后际与前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后际与现在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现在与前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现在与后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前际与后际现在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后际与前际现在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现在与前际后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前际后际现在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舍利子。三世空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与如是法相应故。当言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
(入首关。上界复次起。下界不观起。上下界一法。各尽呼后舍利子结)。
『首』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不观一切智与
|
(过去)
|
(广)
|
若相应若不相应
|
(色)
|
(受想行识)
|
何以故尚不见有
|
(过去)
|
(略)
|
|
(色)
|
(受想行识)
|
况观一切智与
|
(过去)
|
(略)
|
若相应若不相应
|
(色)
|
(受想行识)
|
(上界复次起。下界不观入三世。上下了结。入五蕴。至佛菩提界。界上下呼后舍利子结。内增上缘下。入及从缘所生法。除本位。共在下界。大慈界流入四无碍下。无明已去。一广二略。佛十力下。界有略内无真如四果。独觉菩萨行正等菩提五界。至一切智。直入后佛菩提二段了。却入佛智相即。菩提相即二段了。入关)。
过去 未来。现在。
佛 菩提。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不观一切智与
|
(佛)
|
若相应若不相应。
|
(菩提)
|
亦不观
|
(佛)
|
与一切智若相应若不相应。
|
(菩提)
|
何以故。一切智。即是
|
(佛)。(佛)
|
即是一切智故
|
(菩提)。(菩提)
|
(上文于本法佛菩提了。入单是佛智相即。至一切智故。又入菩提相即。只二回念过结了。却入诸字关本)。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与如是法相应故。当言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
『诸』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不着
|
(色)
|
(广)
|
有
|
(受想行识)
|
不着
|
(色)
|
(略)
|
非有
|
(受想行识)
|
(上界复次起。下界不着起。每一上下界了。至有显呼首字关。舍利子结从不着色有。便言不着色非有。次言四阴有非有。便换色常。至无常四阴。一同乐苦。直至有愿。下去准此关为十六。合为八法。遇有一法广。十五法略。内缘所生法。入增上缘。下独觉添在罗汉下。大慈界。入无碍解。下有广略。至菩提。呼前结。入正经一段)。
常无常
乐苦
我无我
寂静不寂静
空不空
无相有相
无愿有愿(入正经)
舍利子。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不作是念。我行般若波罗蜜多。不作是念。我不行般若波罗蜜多。不作是念。我亦行亦不行般若波罗蜜多。不作是念。我非行非不行般若波罗蜜多。舍利子。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与如是法相应故。当言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十一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一
尔时佛告具寿善现。汝以辩才。当为菩萨摩诃萨众。宣说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法。教诫教授诸菩萨摩诃萨。令于般若波罗蜜多修学究竟。时诸菩萨摩诃萨众。及大声闻。天龙药叉。人非人等。咸作是念。今尊者善现。为以自慧辩才之力。当为菩萨摩诃萨众。宣说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法。教诫教授诸菩萨摩诃萨。令于般若波罗蜜多修学究竟。为当承佛威神力邪。具寿善现。知诸菩萨摩诃萨众及大声闻天龙药叉人非人等心之所念。便告具寿舍利子言。诸佛弟子所说法教。当知皆承佛威神力。何以故。舍利子。诸佛为他宣说法要。彼承佛教。精进修学。便能证得诸法实性。由是为他有所宣说。皆与法性能不相违。故佛所言如灯传照。舍利子。我当承佛威神加备。为诸菩萨摩诃萨众。宣说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法。教诫教授诸菩萨摩诃萨。令于般若波罗蜜多修学究竟。非以自慧辩才之力。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法。非诸声闻独觉境界。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佛所勑。汝以辩才。当为菩萨摩诃萨众。宣说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法。教诫教授诸菩萨摩诃萨。令于般若波罗蜜多修学究竟。世尊。此中何法。名为菩萨摩诃萨。复有何法。名为般若波罗蜜多。世尊。我不见有法可名菩萨摩诃萨。亦不见有法可名般若波罗蜜多。如是二名亦不见有。云何令我为诸菩萨摩诃萨众。宣说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法。教诫教授诸菩萨摩诃萨。令于般若波罗蜜多修学究竟。佛言善现。菩萨摩诃萨但有名。谓为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多亦但有名。谓为般若波罗蜜多。如是二名亦但有名。善现。此之二名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如是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
『佛』
(善现当知)
|
譬如
|
(我)
|
(广)
|
但是假
|
(名)
|
((复次善现)
|
(色)
|
(法)
|
○如是
|
(名)
|
假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
|
(之)
|
为
|
(我)
|
(法)
|
(色)
|
如是
|
(有情。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见者改)
|
亦但是假
|
(名)
|
(法)
|
○如是
|
(名)
|
假。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
|
(有情乃至见者)
|
(略)
|
(法)
|
如是一切。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
|
如是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若般若波罗蜜多。若此二名。皆是假法。
|
如是
|
(假法)
|
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菩萨摩诃萨。谓为般若波罗蜜多。
|
(法假)
|
及此二名。如是三种。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
|
(上初卷。正经呼之字。馀不呼。关。眼触为缘。终便入内身。至幻事。色至幻事。并从佛字。复次起。我从善现当知起。从内身至幻事。一广一略。却呼但是假名。至初圆相。直跳入第二圆相。如是名假。去幻事终。迭起结经)。
内身所有头颈。(乃)肩膊手臂腹背胷脇腰嵴髀膝腨胫(至)足等。外事所有草木根茎枝叶华果等物过去未来现在一切如来应正等觉。
幻事(乃)梦境。响。象。阳焰。光影。若寻香城。(至)变化事等。
(内假法法假四字。前我至眼触为缘九段。初五顺互起。后四逆互起。从内身至幻事。并是呼顺假法)。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于一切法名假法假乃教授假。应正修学。
(上至幻事了结经入母关)。
『母』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
不应观
|
(色)
|
(广)(略)
|
若
|
(常)
|
若
|
(无常)
|
(受想行识)
|
(色至菩萨行。常一法复次起。乐苦十九法不观入。至眼触为缘。应云眼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下界同除本法内诸受二字。至缘所生法。但云不应现从缘生法。陀罗尼上下界。无一切字。移独觉在罗汉下。只有常无常。是广。乐苦至不可得。是略。上下界齐行)。
常无常
乐苦
我无我
淨不淨
空不空
有相无相
有愿无愿
寂静不寂静
远离不远离
有为无为
有漏无漏
生灭(内空真如改生灭为隐显)
善非善
有罪无罪
有烦恼无烦恼
世间出世间
杂染清淨
属生死属涅槃
在内在外在两间
可得不可得
(上一段双关。束作二十段。至下第一十七卷。入驾字关。单关分为四十一法。常无常。至不可得。单关七卷。佛菩提在下界。双关十三卷。菩提归上界)。
『清』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若菩萨摩诃萨若般若波罗蜜多。若此二名。俱不见在有为界中。亦不见在无为界中。何以故。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于一切法。不起分别。无异分别。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于一切法。住无分别。
能修
|
(布施波罗蜜多)
|
亦能修
|
(淨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是时。不见菩萨摩诃萨。不见菩萨摩诃萨名。不见般若波罗蜜多。不见般若波罗蜜多名。唯正勤求一切智智。何以故。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于一切法。善达实相。了知其中无染淨故。
(陀罗尼。上下界有一切字)(从能修起。布施至一切智终方迭起善现结经。上下齐行。只有内空真如苦圣谛。改能字下修字作住字。大慈界归四无碍下。无大士界)。
『淨』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应如实觉。名假施设。法假施设。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于名法假。如实觉已。
有为界 无为界。有漏界。无漏界。
我 有情。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见者。
异生 圣者。菩萨。如来。名。相。
严淨佛土 成熟有情。方便善巧。
所以者何。以一切法。皆无所有。能着所着。着处着时。不可得故。
(眼处至诸佛。关。我至善巧。终方迭起所以结经。从不着起。关。眼触界。应云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若乐若苦若不苦不乐。下界同上。缘所生法归增上缘下。应云及从缘所生法。无明后入四界。般若下添方便善巧妙愿力智波罗蜜多。陀罗尼上下界除一切字。独觉归罗汉下)。
『最』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于一切法。无所着故。便能增益布施。淨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方便善巧。妙愿力。智。波罗蜜多。
亦得菩萨最胜神通。具神通已。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为欲成熟诸有情故。为欲严淨自佛土故。为见如来应正等觉。及为见已供养恭敬尊重讚歎。令诸善根皆得生长。善生长已。随所乐闻诸佛正法。皆得听受。既得听受已。乃至安坐妙菩提座。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能不妄失。普于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皆得自在。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应如实觉名假法假。
(从亦能入关。内空起至一切智终。上下界连念。内空真如。改增益为安住。苦圣谛。但云亦住苦集灭道圣谛。解脱门位。但云空无相无愿解脱门。便于解脱界后入关。亦能趣入二句经文。然后入陀罗尼。祗三摩地上无一切。从陀罗尼至一切智。并改增益为圆满。方迭起亦得一段结经)。
亦能趣入菩萨正性离生。亦能安住菩萨不退转地。
『上』
复次善现。所言菩萨摩诃萨者。于意云何。(入)
即
|
(色)
|
(广)
|
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
|
(受想行识)
|
异
|
(色)
|
(略)
|
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
|
(受想行识)
|
(色)
|
(略)
|
中有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
|
(受想行识)
|
菩萨摩诃萨中有
|
(色)
|
(略)
|
不。不也。世尊
|
(受想行识)
|
离
|
(色)
|
(略)
|
有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
|
(受想行识)
|
(上界复次起。并本法齐行逐行。上下界了。呼异色去。即离五行。关法尽。仍起眼处至一切智。无明除愁歎苦忧恼五字。下去上至梁字。例同。陀罗尼上下除一切。亦至梁字例同)。
『乘』
尔时
|
(佛告具寿)
|
善现汝观何义言
|
(入)
|
(复次)
|
即
|
(色)
|
(广)
|
非菩萨摩诃萨
|
(受想行识)
|
异
|
(色)
|
(略)
|
非菩萨摩诃萨
|
(受想行识)
|
非
|
(色)
|
(略)
|
中有菩萨摩诃萨
|
(受想行识)
|
非菩萨摩诃萨中有
|
(色)
|
(略)
|
(受想行识)
|
非离
|
(色)
|
(略)
|
有菩萨摩诃萨
|
(耶)
|
(受想行识)
|
(具寿善现白言)
|
世尊若菩提若萨埵若
|
(色)
|
若
|
(受想行识)
|
(略)
|
尚毕竟不可得。
|
性非有故。况有菩萨摩诃萨。此既非有。如何可言
|
即
|
(色)
|
(略)
|
是菩萨摩诃萨
|
(受想行识)
|
异
|
(色)
|
(略)
|
是菩萨摩诃萨
|
(受想行识)
|
(色)
|
(略)
|
中有菩萨摩诃萨
|
(受想行识)
|
菩萨摩诃萨中有
|
(色)
|
(略)
|
(受想行识)
|
离
|
(色)
|
(略)
|
有菩萨摩诃萨
|
(受想行识)
|
(眼处至一切智终。并从小书复次起。色从尔时具寿起。离终蕴下有耶字。上界无。向下界例同。承上除小书具寿。直取世尊。后方迭起世尊一段。结经此关法。在第十七卷中。即至离各二徧。即色了。便入四蕴。行行例同。内世尊至可言二行。本法内当中秪一徧。向下海字关例同)。
世尊。菩提萨埵及色等法既不可得。而言即色等法是菩萨摩诃萨。或异色等法是菩萨摩诃萨。或色等法中有菩萨摩诃萨。或菩萨摩诃萨中有色等法。或离色等法有菩萨摩诃萨者。无有是处。佛告善现。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善现。色等法不可得故。菩萨摩诃萨亦不可得。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故。所行般若波罗蜜多亦不可得。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应如是学。
『苦』
复次善现。所言菩萨摩诃萨者。于意云何。(入)
即
|
(色)
|
(广)
|
真如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
|
(受想行识)
|
异
|
(色)
|
(略)
|
真如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
|
(受想行识)
|
(色)
|
(略)
|
真如中有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
|
(受想行识)
|
菩萨摩诃萨中有
|
(色)
|
(略)
|
真如不。不也。世尊
|
(受想行识)
|
离
|
(色)
|
(略)
|
真如有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
|
(受想行识)
|
(色至一切智。并复次起。内不关真如一界。陀罗尼门上下界除一切。海字关例同)。
『海』
(尔时佛告具寿)
|
善现。汝观何义言
|
(入)
|
(复次)
|
即
|
(色)
|
(广)
|
真如。非菩萨摩诃萨
|
(受想行识)
|
异
|
(色)
|
(略)
|
真如。非菩萨摩诃萨
|
(受想行识)
|
非
|
(色)
|
(略)
|
真如中。有菩萨摩诃萨
|
(受想行识)
|
非菩萨摩诃萨中。有
|
(色)
|
(略)
|
真如
|
(受想行识)
|
非离
|
(色)
|
(略)
|
真如。有菩萨摩诃萨
|
(耶)
|
(受想行识)
|
具寿善现。白言世尊。若色。若
|
(受想行识)
|
(略)
|
尚毕竟不可得。性非有故。
|
況有色真如。及
|
(受想行识)
|
(略)
|
真如。此真如既非有。如何可言
|
即
|
(色)
|
(略)
|
真如。是菩萨摩诃萨
|
(受想行识)
|
异
|
(色)
|
(略)
|
真如。是菩萨摩诃萨
|
(受想行识)
|
|
(色)
|
(略)
|
真如中。有菩萨摩诃萨
|
(受想行识)
|
菩萨摩诃萨中。有
|
(色)
|
(略)
|
真如
|
(受想行识)
|
离
|
(色)
|
(略)
|
真如。有菩萨摩诃萨
|
(受想行识)
|
(眼处至一切智终。并从小书复次起。中有耶字。上界无。下界有。具寿至可言。当中二行。只一徧念。同乘字。内有结经。在第十七卷中起世尊结)。
世尊。色等法及真如既不可得。而言即色等法真如是菩萨摩诃萨。或异色等法真如是菩萨摩诃萨。或色等法真如中有菩萨摩诃萨。或菩萨摩诃萨中有色等法真如。或离色等法真如有菩萨摩诃萨者。无有是处。佛告善现。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善现。色等法不可得故。色等法真如亦不可得。法及真如不可得故。菩萨摩诃萨亦不可得。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故。所行般若波罗蜜多亦不可得。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应如是学。
(第一十七卷中。入驾字关。至二十三卷。本法二十段在前母字关内。分为四十一法)。
『驾』
复次善现。所言菩萨摩诃萨者。于意云何。(入)
即
|
(色)
|
(广)
|
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
|
(受想行识)
|
即
|
(色)
|
常
|
(略)
|
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
|
(受想行识)
|
(眼处至一切菩萨终。散在诸卷。为头并从复次起。同不可得终。此关次即字连上一法。常无常至不可得。四十一法尽方起复次入眼处一法。诸头例同上下界双行。细寻题目。一一标题。品内之数从第一十七卷。至二十三。并同用此关)。
『舟』
(尔时佛告具寿)
|
善现。汝观何义言
|
(连下关)
|
(入)
|
(復次)
|
即
|
(色)
|
(广)
|
增语。非菩萨摩诃萨
|
(耶)
|
(受想行识)
|
具寿善现。答言世尊。若
|
(色)
|
若
|
(受想行识)
|
(略)
|
尚毕竟不可得。
|
性非有故。況有(色)
|
增语及
|
(受想行识)
|
(略)
|
增语。
|
此增语既非有。如何可言即
|
(色)
|
(略)
|
增语是菩萨摩诃萨
|
(受想行识)
|
(此舟字关。色尔时起。上下齐行。眼处至菩提。并从舟字复次起。逐上下一界。连梁字关。从善现起。二十法。至不可得二十段。一一从善现。去换苦乐。方入舟字。眼处去依母字关。合为二十法。内佛菩提归上界。内无下界时有二关耶字。各除世尊下若字。各及增语三字。下去独觉例然)。
『梁』
善现汝复观何义言(连上关)。(入)
即
|
(色)
|
(略)
|
若
|
(常)
|
若
|
(无常)
|
增语。非菩萨摩诃萨
|
(耶)
|
(受想行识)
|
世尊若
|
(色)
|
(略)
|
(常无常)
|
尚毕竟不可得。
|
(受想行识)
|
性非有故。況有
|
(色)
|
(常无常)
|
增语及
|
(受想行識)
|
(略)
|
(常无常)
|
增语。
|
此增语既非有。如何可言即
|
(色)
|
(略)
|
若
|
(常)
|
若
|
(无常)
|
增语。是菩萨摩诃萨
|
(受想行识)
|
|
|
|
|
|
|
|
|
|
|
(眼处至诸佛。并从小书复次起。一一。各入梁字关。各至不可得二十段。本法一一从梁字。善现去换苦乐至不可得。换眼处起。舟字)。
△初分相应品第三之二
〔天〕第五(之二) 『稽』(色起我终)正经『首』(过去起菩提终)『诸』(色起至识界眼终)。
第六(之三) 『诸』(眼触起菩提终)正经。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一
〔地〕第十一(之一) 『佛』(我起至幻事终)前有正经『母』(色起至地界终)。
第十二(之二) 『母』(因缘起五眼终)。
第十三(之三) 『母』(佛十力起菩萨行终)『清』(布施起一切智终)『淨』(色起至诸佛入方便善巧)『最』(内空起一切智终)『上』(色起缘生法终)。
第十四(之四) 『上』(无明起一切智终)『乘』(色起至四念住终)。
第十五(之五) 『乘』(苦圣谛起一切智终)正经『苦』(色起至五眼终)内不关真如海字关同。
第十六(之六) 『苦』(佛十力起一切智终)『海』(色起至陀罗尼终)。
第十七(之七) 『海』(极喜地起一切智终)正经『驾』(色)眼处。色处(同复次起总不可得终)。
第十八(之八) 眼界。色界。眼识。眼触。眼触为缘(已下六卷。总复次起同不可得终)。
第十九(之九) 地界。因缘。缘所生。无明。布施。
第二十(之十) 内空。真如。四念住。苦圣。四静虑。
〔玄〕第二十一(之十一) 八解。空解陀罗尼。极喜。五眼。
第二十二(之十二) 佛力。大慈。大士相。无妄。一切智。
第二十三(之十三) 预流。独觉。一切菩萨(复次起。至不可得终)色(入舟字连梁字。至不可得终)(已下佛菩提归下界)。
第二十四(之十四) 眼处。色处(总复次起。同不可得终)后诸卷例同眼界(复次起。远离终)。
第二十五(之十五) 眼界(有为起。不可得终)色界。眼识界(复次起。不可得终)。
第二十六(之十六) 眼触。眼触为缘(复次起。不可得终)地界(复次起。无我终)。
第二十七(之十七) 地界(淨起。至不可得终)因缘。缘所生(复次起。不可得终)。
第二十八(之十八) 无明。布施(复次起。不可得终)内空(复次起。有相终)。
第二十九(之十九) 内空(有双起。不可得终)真如(复次起。不可得终)四念(复次起。世间终)。
第三十(之二十) 四念(杂染起。不可得终)苦圣。四静(复次起。不可得终)。八解(复次起。无我终)。
〔黄〕第三十一(之二十一) 八解(淨起。至不可得终)空解(复次起。至不可得终)陀罗尼(复次起。有罪终)。
第三十二(之二十二) 陀罗尼(有烦恼起。不可得终)极喜。五眼(复次起。不可得终)佛力(复次起。有相终)。
第三十三(之二十三) 佛力(有愿起。不可得终)大慈(复次起。不可得终)大士相(复次起。有罪终)。
第三十四(之二十四) 大士(有烦恼起。不可得终)无忘。一切智(复次起。不可得终)预流(复次起。无我终)。
第三十五(之二十五) 预流(淨起。至不可得终)独觉。一切菩萨(复次起。至不可得终)诸佛(复次起。远离终)。
第三十六(之二十六) 诸佛(有为起。不可得终)内有三纸结经。教诫品终。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关法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