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主頁      經典      咒典      相片      聯絡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百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攝事分中調伏事擇攝第五之二


復次依毘柰耶勤學苾芻。於其五處應正遍知。云何為五。一事遍知。二罪遍知。三補特伽羅遍知。四引攝義利遍知。五損惱遍知。云何事遍知。謂蘊等五事如聲聞地已說。云何罪遍知。謂依毘柰耶勤學苾芻。由五種相遍知所犯。一者遍知犯罪因緣。二者遍知犯罪等起。三者遍知所犯罪事。四者遍知犯罪加行。五者遍知犯罪究竟。遍知犯罪因緣者。謂或貪因緣。或瞋因緣。或癡因緣。毀犯眾罪。遍知犯罪等起者。謂或有罪由身等起非語非心。或復有罪由語等起非身非心。或復有罪由心等起非身非語。或復有罪由身由心等起非語。或復有罪由語由心等起非身。或復有罪由身由語等起非心。或復有罪由身由語由心等起。無獨由心所犯眾罪。應從他處發露悔除。唯當懇誠深自防護。如有苾芻發起種種欲尋思等不善尋思。遍知所犯罪事者。謂犯罪事略有二種。一者有情數事。二者無情數事。遍知犯罪加行者。謂所犯罪有二加行。一非所應作事業加行。二是所應作事業加行。遍知犯罪究竟者。謂於是處施設方便。即於是處而得究竟。非於中間有其退轉。以是緣故所犯圓滿。諸集麁罪他勝眾餘方便中犯隕墜惡作。於彼方便及自聚中而得究竟。於隕墜罪諸方便中。亦犯惡作。四種罪聚名有餘罪。他勝罪聚名無餘罪。若所犯罪由有智故。名不積集。或復從他而顯發故。亦不積集。與此相違。非不積集。若所犯罪已從於他如法發露方便悔除。名已顯說。與此相違。名未顯說。若所犯罪權持當悔。名有期願。與此相違。名無期願。若所犯罪。諸佛世尊於別解脫毘柰耶中。建立為犯。名有制立。與此相違。名無制立。若所犯罪。或約一類補特伽羅。或復約時而不決定。先無差別總相制立。當知此罪名為等運。與此相違。名非等運。云何補特伽羅遍知。謂由五相應知差別。一由行差別故。二由眾差別故。三由增減差別故。四由證得差別故。五由觀察差別故。由行差別者。謂能遍知由貪等行有差別故。彼有差別。如聲聞地應知其相。由眾差別者。謂能遍知由苾芻苾芻尼等七眾別故彼有差別。由增減差別者。謂如一類補特伽羅。或貴族出家。或富族出家。或顏容端正。其餘一類則不如是。復有一類補特伽羅。多聞博識語具圓滿大智大福。於淨尸羅堅猛防護。少有所犯多生惡作。於犯於出能善了知。其餘一類則不如是。若能遍知如是等事。當知說名遍知增減有差別故彼有差別。由證得差別者。謂能遍知從隨信行俱分解脫以為後邊七種差別。預流果向乃至最後阿羅漢果八種差別。諸如是等補特伽羅差別分別。如聲聞地已辯其相。由觀察差別者。謂能舉罪補特伽羅。應善觀察所舉罪者。然後應舉為作憶念。謂觀所舉補特伽羅為於我邊有愛敬不。廣說如經應知其相。其所發舉補特伽羅。亦應善察能舉罪者。為是愚夫癲狂癡騃非法舉罪欲於我所當作損害。廣說如經應知其相。為是智者非狂非騃所有白品。廣說如經應知其相。又於堪舉補特伽羅。應正觀察為開舉不。如是觀察補特伽羅所有差別。應知說名補特伽羅遍知。云何引攝義利遍知。謂能遍知略有三種引攝義利。何等為三。一引攝自身利養義利。二引攝他身出罪義利。三引攝僧伽擯斥犯戒安樂義利。引攝自身利養義利者。謂若諸利養體是清淨。是名真實。若諸利養體是清淨而堪要用。非無所用徒多貯畜凡百資緣。如是名為能引義利。若諸利養不過於時堪住受用。是名應時。若諸利養其餘苾芻亦現引攝。是名有伴。即此有伴非引破僧。名離破僧。若所引攝利養義利。具此五支安住正念。以無染心應當受用。如是引攝利養義利。名為無罪。引攝他身出罪義利者。謂若所犯罪彼實現行。是名真實。若復自知我能令彼出不善處安置善處。如是名為能引義利。若他說法敬事尊長恭承病等正加行時。無容舉罪。是名應時。若舉彼罪諸餘苾芻共為助伴。是名有伴。非此因緣能引破僧。如是名為第五清淨。若所引攝出罪義利。具此五支安住正念無染污心。如慈善友以柔軟言應引攝他出罪義利。如引攝他出罪義利。引攝僧伽擯斥犯戒安樂義利。當知亦爾。而差別者。若因擯斥其被擯者。不與能擯命為障礙。或不因此壞僧居園。亦不因此損壞制多。及不損餘同梵行者。如是名為能引義利。與此相違。應知說名引無義利。云何損惱遍知。謂有五種現法損惱。凡夫所趣。愚癡所趣。智者所離。雖實非狂如狂所作。乃至唯有虛誑稽留。都無增長所有義利。云何為五。謂有一類傷悼死亡。以無量門而自煎迫傷淪喪者。是名第一現法損惱。凡夫所趣乃至廣說。復有一類幸有所餘易活方便。而於衢路大市鄽間。分解支節疑命殆盡。邪苦逼己以自存活。是名第二現法損惱。凡夫所趣乃至廣說。復有一類為性慳貪慳垢所蔽。幸有種種養命資緣。而大艱辛以自存活。是名第三現法損惱。凡夫所趣乃至廣說。云何慳垢。謂八慳垢。一者宿習慳貪不串惠施慳垢。二者現法上品顧戀身命慳垢。三者於同分友共住隨轉諸有情所不串習悲悲心微劣慳垢。四者見田寡德毀犯正行慳垢。五者於諸財物起難得想慳垢。六者三時憂悔慳垢。七者於諸財寶唯見功德不見過患慳垢。八者邪施迴向慳垢。當知是名八種慳垢。復有一類愛樂天趣求欲生天。不如實知生天道路。斷食投火墜高巖等自加逼害。是名第四現法損惱。凡夫所趣乃至廣說。復有一類愛樂清淨。不如實知清淨道路。謂加苦法而得清淨。以無量門自為逼害。是名第五現法損惱。凡夫所趣乃至廣說。如是五種現法逼惱。依毘柰耶勤學苾芻。當正遍知應速遠離。

復次依毘柰耶勤學苾芻。成就五法。未生信者令其生信。已生信者令倍增長。云何為五。一尸羅圓滿。二正見圓滿。三軌則圓滿。四淨命圓滿。五遠離展轉鬪諍圓滿。尸羅圓滿略有十種。如聲聞地已辯其相。謂初善受持不太沈聚不太浮散。乃至廣說。正見圓滿略有五種。一者增益薩迦耶見及邊執見已永斷故。二者損減撥無邪見已永斷故。三者取見謂諸見取及戒禁取已永斷故。四者妄計吉祥處見已永斷故。五者妄計非有為有有為非有諸顛倒見已永斷故。軌則圓滿亦有五種。謂或依時務應所作事。或依善品應所作事。或依威儀應所作事。隨順世間及毘柰耶所有軌則。廣說應知如聲聞地。淨命圓滿亦有五種。謂能遠離矯詐等五起邪命法。如聲聞地應知其相。遠離展轉鬪諍圓滿略有六種。謂離六種鬪諍根故。此中六種鬪諍根者。謂忿恨等。廣說如經。又依六處應知建立六鬪諍根。云何六處。一者不饒益相。二者樂隱己過憍慢執持。三者利養恭敬欲愛現行。四者毀犯增上戒行。五者毀犯增上心行。六者毀犯增上慧行。應知依第一處建立第一鬪諍根本。乃至依第六處建立第六鬪諍根本。謂有一類補特伽羅眾所識知。廣從他處多獲利養。由是因緣有所毀犯。於所犯罪樂欲隱藏。不欲令他知己所犯。有諸苾芻既了知已。對一對二或對眾多舉其犯事。彼由此故一向憂慼燒惱身心。又由憍慢所執持故多生熱惱。勿彼復對他眾人前咎責於我。如是彼人先隱所犯。說名為覆。又復發起憍慢煩惱。此二合名樂隱己過憍慢執持。由是建立鬪諍根本。復有苾芻恭敬利養欲愛現行。見有他人多饒財寶眾所知識具大福祐。則便親附殷重承事。非愛非敬亦非樂法。專為利養恭敬因緣。如是思惟攝取。質直忍辱。柔和為依止。師我。於其處隨意自在。彼於我所多有施為。而我於彼都無所作。如是思惟攝取。捷慧愛樂修福同梵行者。以為助伴。所有僧事及其餘事皆令彼作。我獨蕭然自得而住。如是或有毀犯禁戒。同梵行者正詰問時。便不分明假託餘事而有所說。如是名為行矯偽行誑諂。處所由此因緣起諸鬪諍。餘隨所應當知其相。與是相違。有五種法。令未信者轉增不信。令已信者尋還變革。

復次依毘柰耶勤學苾芻成就五力。於一切種等意正行所有加行。云何五力。一加行力。二意樂力。三開曉力。四正智力。五質直力。若有樂學一切身分於諸學中正善修學。又於所學最極恭敬為自調伏為般涅槃。如是當知名加行力。若有所犯由意樂故速還出離。如是當知名意樂力。若於學處。時時請問持三藏者。所有自愛諸善男子應所修學亦能開示。如是當知名開曉力。從他聞已若於其中是真是實無倒攝受。若於其中偽毘柰耶像似正法諸惡言說違背法性如實了知。雖不至彼躬申請問所未開曉。而多聞故於佛世尊所不遮止亦不開許。能自思惟於沙門性是能隨順是能違逆。既了知已如其所應能正修行能正遠離。如是當知名正智力。若信解力離諸誑諂。無有少分詐妄分別。非於少分所開許中增益多分而起現行。非於多分所開許中損減少分而起現行。其所現行不增不減。如是最初自生欣慶。後令自他安樂而住修行正行。非眩惑他。如是當知名質直力。

復次依毘柰耶所學加行。應知有五補特伽羅品類差別。謂有一類補特伽羅。於善說法毘柰耶中。依出家法始將發趣。雖欲發趣仍未出家。便生煩惱邪欲尋求。以是緣故遂不出家。復有一類既出家已。煩惱熾盛故思犯罪。由是因緣多諸憂悔。便生煩惱邪欲尋求。復有一類既出家已。於出家法不生喜樂。於捨所學將欲發趣。及於出家發生憂悔。而作是念。非我好作所謂出家。彼由二緣發生煩惱邪欲尋求。復有一類既出家已。命難因緣不起故思違越所學。乃至盡命愛樂出家勤修梵行。彼非二緣發生煩惱邪欲尋求。如是四種補特伽羅是異生類。復有一類。謂諸有學未得解脫。即此為依。於後第一心慧解脫通達昇進。如實了知。是名第五補特伽羅。即此第五望前第四諸異生類。由調善可愛有學解脫。於後解脫通達昇進而有差別。即此當知已見諦迹。此中前三補特伽羅。如其所應於發趣所生。憂悔所生。及俱所生所有煩惱邪欲尋求。應正除遣。於上解脫應正了知。第四唯於後上解脫應正了知。若能如是一切當得平等平等。

復次於三學中當知略有三種邪行。謂有一類補特伽羅。先求涅槃而樂出家。出家已後為天妙欲愛味所漂。所受持戒迴向善趣。唯護尸羅便生喜足。是名外結補特伽羅於增上戒第一邪行。復有一類補特伽羅。不唯護戒便生喜足。而能趣證上諸世間隨一靜定。即於此定深生味染。不進上求聖諦現觀。是名內結補特伽羅於增上心第二邪行。復有一類補特伽羅。是其有學已見諦迹。由住放逸於現法中不般涅槃。當知是名於增上慧第三邪行。

如是略引隨順此論境智相應調伏宗要摩怛理迦。其餘一切隨此方隅皆當覺了。

攝事分中本母事序辯攝

如是已說毘奈耶事摩怛理迦。

云何名為摩怛理迦事。謂若素怛纜摩怛理迦。若毘奈耶摩怛理迦。總略名一摩怛理迦。雖更無別摩怛理迦。然為略攝。流轉還滅雜染清淨雜說法故。我今復說分別法相摩怛理迦。嗢拕南曰。

 要由餘釋餘  非即此釋此
於前略序事  自後當廣辯

若有諸法應為他說。要以餘門先總標舉。復以餘門後別解釋。若如是者名順正理。非即此門先總標舉。還以此門後別解釋。如先總舉云何有為後別釋言所謂五蘊。若如是者名順正理。非先總舉云何有為後別釋言所謂有為。如是一切應隨覺了。

略由二相。應知建立分別法相摩怛理迦。一者先略序事。二者即依如是所略序事後當廣辯。

云何名為先略序事。謂略序流轉雜染品事及以還滅清淨品事。云何流轉雜染品事。謂六識身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事。若蘊界處事。若諸緣起處非處事。若三受事。若三世事。若四緣事。若諸業事。若煩惱事。若三界事。謂欲界等。若十有事。謂欲有。色有。無色有。那落迦有。傍生有。鬼有。天有。人有。業有。中有。由別離欲善趣惡趣招引趣向有差別故。若十一識住事。謂四識住與七識住總合說故。若九有情居事。如經廣說。若五趣事。若四生事。若四入胎事。若四得自體事。若四食事。若四言說事。若四法受事。若四顛倒事。若苦諦事。若集諦事。如是等類。名為略序流轉雜染品事。云何還滅清淨品事。謂滅諦事。若道諦事。若三摩地事。若諸智事。若此所引諸功德事。若七正法事。若七正作意觀察事。若三十七菩提分法事。若四行迹事。若四法迹事。若奢摩他毘鉢舍那事。若四修定事。若三福業事。若三學事。若四沙門果事。若四證淨事。若四聖種事。若三乘事。若四門記事。如是等類。名為略序還滅清淨品事。如是等事廣辯建立。隨其所應。如前所說彼彼地中及諸攝分。應知其相。

又一切事以要言之。總有五事。一者心事。二者心所有法事。三者色事。四者心不相應行事。五者無為事。云何即依如是所略序事後當廣辯。謂略由四相廣辯彼事。何等為四。一異門差別故。二體相差別故。三釋詞差別故。四品類差別故。異門體相釋詞差別。如攝釋分應知其相。品類差別復有八種。一建立有非有異非異性差別。二建立界地差別。三建立時分差別。四建立方所差別。五建立相續差別。六建立分位差別。七建立品分差別。八建立道理差別。由如是等八種差別。於一切事品類差別。應隨覺了。云何建立有非有異非異性差別。謂若略說有三種有。一者實有。二者假有。三者勝義有。云何實有。謂諸詮表法有名可得有事可得。此名於事無礙而轉。非或時轉或時不轉。當知是名略說實有。如於色等諸法聚中。建立墉室軍林草木衣食等相。此相唯於此聚隨轉。於餘退還。色等諸相於一切處皆悉隨轉。是故此相所詮實有。當知餘相所詮假有。又此假有略有六種。一聚集假有。二因假有。三果假有。四所行假有。五分位假有。六觀待假有。聚集假有者。謂為隨順世間言說易解了故。於五蘊等總相。建立我及有情補特伽羅眾生等想。此想唯能顯了此聚。是故說名聚集假有。因假有者。謂未來世可生法行由未生故。雖非實有。而有其因當可生故。名因假有。果假有者。所謂擇滅是道果故。不可說無。然非實有。唯約已斷一切煩惱。於當來世畢竟不生而假立故。所行假有者。謂過去世已滅諸行。唯作現前念所行境。是故說名所行假有。已謝滅故。而非實有。分位假有者。謂生等諸心不相應行。如前意地已標辯釋。即於諸行由依前後有及非有。同類異類相續分位假立生等。非此生等離諸行外有真實體而別可得。觀待假有者。謂虛空非擇滅等。虛空無為待諸色趣而假建立。若於是處色趣非有假說虛空。非離色無所顯法。外別有虛空實體可得。非無所顯得名實有。觀待諸行不俱生起。於未來世不生法中。立非擇滅無生所顯。假說為有。非無生所顯可說為實有。云何勝義有。謂於其中一切名言一切施設皆悉永斷。離諸戲論。離諸分別。善權方便說。為法性真如實際空無我等。如菩薩地真實義品第四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應知其相。與上相違。當知非有。又由四種別無別故。應知建立異不異性。一由所因別無別故。二由所依別無別故。三由作用別無別故。四由時分別無別故。若所因等諸法異相差別可得。此異於餘。若無異相差別可得。此前及後與現無異。時分別者。謂一切行唯剎那住。即此自體還望自體。說為不異。過剎那後說名為異。由彼為種而此得生。說為所因。若由眼等及大種等為依而轉。說名所依。若一切行別別功能。說名作用。如是名為建立第一有非有異非異性品類差別。云何建立界地差別。謂欲色無色三界差別。言欲界者。謂下從無間上超他化至魔羅宮。其中諸行皆因欲界煩惱所生。於其三世與彼煩惱為所依止。彼品麁重之所隨縛為彼所繫。又欲界中一切煩惱全未離欲。非定地攝。色無色界一切煩惱一分離欲。定地所攝。餘煩惱相如前應知。言色界者。謂四靜慮并靜慮中間有十七地。無色界者。謂空處等四無色地。云何建立時分差別。謂於過去世有無間已滅。有隣近已滅。有久遠已滅。於未來世有無間將生。有隣近當生。有久遠當生。於現在世有剎那現在。有眾同分現在。有相續未滅現在。云何建立方所差別。謂有色諸法據處所故。得有遠近方所差別。無色諸法由無色故。無據處所。若依色法而得生起。即於其處說有方所。此由轉相故。非據處所故。有色諸法具由二種。云何建立相續差別。當知相續略有四種。自他根境有差別故立四相續。一自身相續。二他身相續。三諸根相續。四境界相續。二是假建立。二是真實義。云何建立分位差別。謂苦分位。樂分位。不苦不樂分位。即是能順三受諸法。云何建立品分差別。當知建立所治能治二品差別。謂染不染法。下劣勝妙法。麁細法。執受非執受法。有色無色法。有見無見法。有對無對法。有為無為法。有漏無漏法。有諍無諍法。有愛味無愛味法。依耽嗜依出離法。世間出世間法。墮攝非墮攝法。當知此中。由五因緣建立染法。一者於三受中如其所應為雜染故。二者能遍攝受諸煩惱品麁重性故。三者能遍攝受現法當來非愛果故。四者能遍連結生相續故。五者能遍障礙一切善法及於所知障智生故。由是因緣名為染法。與是相違。應當了知不染法相。此不染法略有二種。謂善無記。由臭爛不淨及煩惱不淨故。名不淨。由於此中諸所有受皆悉是苦故。名為苦。由無常性故。名不堅。若由如是勝義道理。性是不淨。性是其苦。性是不堅。其性鄙穢名為下劣。超過於此應知勝妙。又相待故下劣勝妙二相差別。謂待色界欲界是劣。待無色界色界是劣。若待涅槃三界皆劣。如是等類應當了知。微著差別故。淨穢差別故。勢用差別故。應知建立色趣麁細。軟等品類有差別故。應知建立無色諸法所有麁細。又有色法無色法由世俗勝義諦理易了難了故。應知麁細二種差別。微謂極微聚。著謂所餘聚。淨謂中有上地色聚。穢謂餘有下地色聚。言勢用者。謂若是處有地大等勢用增強。雖與餘聚其物量等。而能勝餘麁顯可得。軟等品類有差別者。謂樂等諸受信等諸法有軟中上品類差別。執受法者。謂諸色法為心心所之所執持。由託彼故心心所轉安危事同。同安危者。由心心所任持力故。其色不斷不壞不爛。即由如是所執受色。或時衰損或時攝益。其心心所亦隨損益。與此相違。名非執受。言有色者。謂能據方所。言無色者。謂不據方所。此約所緣領納流轉施設建立。言有見者。謂若諸色堪為眼識及所依等。示在此彼明了現前。與此相違。名為無見。言有對者。謂若諸色能礙他見礙他往來。與此相違。名為無對。言有為者。謂有生滅繫屬因緣。與此相違。應知無為。言有漏者。謂若諸法諸漏所生。諸漏麁重之所隨縛。諸漏相應。諸漏所緣。能生諸漏。於去來今為漏依止。與此相違。應知無漏。能與當來生等眾苦為生因故。於現法中有罪性故。名為有諍。與此相違。名為無諍。內門自體愛染隨故。名有愛味。與此相違。名無愛味。外門境界愛著隨故。名依耽嗜。與此相違。名依出離。若法有漏有諍有愛味依耽嗜。如是一切名為世間。若能治此依世俗諦所起俗智及所引法亦名世間。與此相違。名出世間。若諸世間名墮攝法。墮有情器欲色無色世間攝故。若出世間非墮攝法。不墮前說世間攝故。云何建立道理差別。謂四道理。一相待道理。二證成道理。三作用道理。四法爾道理。如是道理差別分別。如聲聞地應知其相。如是八種品類差別。及前所說異門體相釋詞差別。應知如前廣略所序一切事中能正廣辯。無過此辯。

復次嗢拕南曰。

 初聚相攝等  其次成就等
自性等因等  後廣說地等

有九法聚。攝一切法。何等為九。一善法聚。二不善法聚。三無記法聚。四見所斷法聚。五修所斷法聚。六無斷法聚。七邪性定法聚。八正性定法聚。九不定法聚。善等法聚。廣如意地已辯其相。見所斷法聚者。謂一切見。若依見等貪瞋癡慢。若惡趣業。若於諸諦猶豫疑等。修所斷法聚者。謂餘一切所應斷法。無斷法聚者。謂無漏法。邪性定法聚者。謂無間業及斷善根。正性定法聚者。謂學無學所有諸法。不定法聚者。謂餘非學非無學法。

應知此中所有諸法自性相攝他性相應。或有一類補特伽羅。

成就善法及無記法。非不善法。謂諸聖者已離欲貪。及此異生除種子法。或有一類補特伽羅。成就不善及無記法。非諸善法。謂斷善根補特伽羅除種子法。無有成就善不善法。非無記法。或唯不善或唯無記而可得者。又於此中應知諸法如其所應若得若捨。謂有一類。由受所受故。或捨所受故。或邪推求故。或正推求故。或轉形故。或法爾故。或離欲故。或加行故。或退失故。或得果故。或死生故。而有得捨。如別解脫律儀等法。由受彼故得。由捨彼故捨。若諸善法由邪推求故捨。由正推求故得。由轉形故。捨苾芻律儀或苾芻尼律儀。隨得其一二形生故。一切永捨。由法爾故。世間壞時能入法爾所得靜慮。由離欲故。能得上地所有善法。由加行故。能發依彼所引功德。令現在前。由退失故。還得先時諸下劣法。由得果故。捨諸世法。得出世法及後明淨世間善法。由死生故若生下時獲於生得善及不善無記諸法。若生上時唯得善法及無記法。諸有所捨。如其所應亦隨覺了。無有相違。諸心心所而共相應。及與相攝。即此剎那行還與此剎那。又無一切生死諸行可永斷法。又無諸行先未曾生欻然令起。又一切行皆剎那生。生剎那後必無停住。諸行一生一住一滅。

又一切法一一自性無有第二自性可得。又定無有同類二法一時相應。即由第二自性無故。又非一法有乖異相二種作用。又一切行依於他轉而不自依。又非自性與自性俱。亦不隨轉。又非即此一剎那心與此剎那心為所緣。

又非即此剎那自性與此剎那自性為因。亦非後生為前生因。亦非同類為異類因。如不善望善善望不善。而作無記異熟果因。

廣說地等。

嗢拕南曰。

 初諸地諸依  次諦智加行
三摩地根道  對治行修習
有漏無漏法  諸果諸因緣
立補特伽羅  後遍知究竟

有九種地。何等為九。一資糧地。二方便地。三觀行地。四見地。五修地。六有學地。七無學地。八聖者地。九異生地。先應積集出世資糧。次為盡漏勤修方便。次修隨順決擇分時正觀諸諦。次能證入正性離生。次後漸證四沙門果。此中前三是有學地。其第四果是無學地證離生已一切世間漸昇進道。名為修地。即總攝見。學無學地名聖者地。此餘一切名異生地。謂若未修加行。若已修加行。若已離欲。一切異生復有九依。能盡諸漏。何等為九。謂未至定。若初靜慮。靜慮中間。餘三靜慮。及三無色。除第一有。復有四聖諦。能為盡淨惑所。復有十智。能覺一切所知境界。謂法智。類智。若世俗智。若他心智。若苦等智。盡無生智。此廣分別如聲聞地。又瑜伽師有五加行。一為欲證入正性離生。二為得上果。三為進離欲。四為欲轉根。五為引功德。復有瑜伽三三摩地。一空三摩地。二無願三摩地。三無相三摩地。復有三種一切行向住果者根。一未知欲知根。是行預流果向者根。二已知根。是預流果已上乃至行阿羅漢果向者根。三具知根。是住阿羅漢果者根。復有九道。云何為九。一世間道。二出世道。三加行道。四無間道。五解脫道。六勝進道。七下品道。八中品道。九上品道。世間道者。謂由此故能證世間諸煩惱斷。或不證斷。能往善趣或往惡趣。出世道者。謂由此故能證究竟諸煩惱斷。加行道者。謂為斷惑勤修加行。無間道者。謂正斷惑。解脫道者。謂斷無間心得解脫。勝進道者。謂從此後發勝加行。下品道者。謂能對治上品煩惱。中品道者。謂能對治中品煩惱。上品道者。謂能對治下品煩惱。復有四種對治。一厭壞對治。二斷滅對治。三任持對治。四遠分對治。復有十六行相。謂觀諸諦為無常等。如前已辯。復有八種修習如是對治如是行相。如是修習如前定地及聲聞地應觀其相。復有二品攝一切法。一有漏法。二無漏法。此二法如前應知已辯。復有五果。一異熟果。二等流果。三離繫果。四士用果。五增上果。復有十因。一隨說因。二觀待因。三牽引因。四攝受因。五生起因。六引發因。七定異因。八同事因。九相違因。十不相違因。復有四緣。一因緣。二等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如是一切果因及緣。如菩薩地等已辯其相。復有七種補特伽羅。謂隨信行等。復有六種阿羅漢。謂退法等。復有八種補特伽羅。謂行四向及住四果建立。應知如聲聞地。復有六種遍智。一者不定地有漏諦遍智。二者定地有漏諦遍智。三者無漏無為諦遍智。四者無漏有為諦遍智。五者順下分結遍智。六者順上分結遍智。復有二種究竟。一者智究竟。二者斷究竟。智究竟者。謂盡無生智。自斯已後為斷煩惱無復應知。斷究竟者。謂遍究竟諸煩惱斷。由彼斷故。圓滿究竟證心解脫及慧解脫。

如是略引隨順此論境智相應摩怛理迦所有宗要。其餘一切隨此方隅皆當覺了。遍行一切摩怛理迦。如攝釋分應知其相。如來法教數無限量。

何能窮到無邊彼岸隨此。方隅。隨此引發。隨此義趣。諸聰慧者。於餘一切應正尋思。應正覺了。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百

大唐貞觀廿二年五月十五日於長安弘福寺翻經院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弘福寺沙門知仁筆受
弘福寺沙門靈雋筆受
大總持寺沙門道觀筆受
瑤臺寺沙門道卓筆受
清禪寺沙門明覺筆受
大總持寺沙門辨機證文
簡州福眾寺沙門靖邁證文
蒲州普救寺沙門行友證文
普光寺沙門道智證文
汴洲真諦寺沙門玄忠證文
弘福寺沙門明濬正字
大總持寺沙門玄應正字
弘福寺沙門玄謨證梵語
弘福寺沙門文□證義
蒲州栖巖寺沙門神泰證義
廓州法講寺沙門道深證義
寶昌寺沙門法祥證義
羅漢寺沙門慧貴證義
寶澄寺沙門明琰證義
大總持寺沙門道洪證義
慈恩寺沙門玄奘譯
銀青光祿大夫行太子左庶子高陽縣開國男臣許敬宗監閱
大唐內常侍輕車都尉菩薩戒弟子觀自在敬寫西域新翻經論。願畢此餘生道心不退。庶以流通未聞之所。竊以佛日西沈正法云謝。慧流東漸象教方傳。希世之符奧義宣於具葉。非常之寶至賾登於龍宮。挹其沖源截暴河而遐逝。其玄間出朽宅而長驅。玄奘法師釋門之龍象振旦之鶖鷺。逾蔥耑勵學齎梵文而旋止殺青。甫就永事流通土方。生涯多幸預聞正法。植田或爽稟質不全。今罄茲寸祿繕斯奧旨。片言隻字貝經心目。親蒙口決庶無乖殊。以斯福祉奉福太宗文皇帝。即御皇帝王公卿士六姻親族。凡厥黎庶及跋行啄息平等董修。乘此勝基方升正覺。

天長十年(歲次癸丑)七月十八日願主佛師妙廣

卷第九十九     目錄


 

 

 

菩薩本緣經 3卷

佛說菩薩本行經 3卷   

悲華經 10卷

大方便佛報恩經 7卷    

六度集經  8卷

方廣大莊嚴經 12卷 (一名神通遊戲)

佛說布施經 

浴佛功德經

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作佛形像經

佛說施燈功德經

佛說造塔功德經

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方等大集經

寶星陀羅尼經 10卷   新增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 8卷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10卷 

地藏菩薩本願經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大般涅槃經 40卷 北本   

賢劫經   8卷

菩薩瓔珞經 14卷  

大法鼓經 2卷  

法句經 2卷   卷上   卷下

摩訶止觀 10卷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10卷   

禪門章 
主頁      經典      咒典      相片      聯絡
 

google-site-verification=Iz-GZ95MYH-GJvh3OcJbtL1jFXP5nYmuItnb9Q24Bk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