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攝決擇分中聲聞地之四
復次諸智光明有五勝利。一能於所知滅一切闇。二能以世間出世間功德適悅攝受所依止身。三能正觀見所未見義。四能於現法與第一樂。五能身壞後與第一趣。復次由十五種德差別故。諸智光明勝外光明。何等十五。謂外光明以色為性。諸智光明以慧為性又外光明能害外翳。諸智光明能害內翳。如是非常所愛常所愛。不可分布與諸有情。可分布與諸有情。出已還沒出已不沒。有色無色麁細。有闇相違無闇相違動不動。不能作一切有情義利。能作一切有情義利。引諸眾生趣曾所趣。引諸眾生趣未曾趣。不能開發一切所覆。能開發一切所覆。不能隱覆已所開顯。能隱覆已所開顯。不能發起無量照明。能發起無量照明。違害於見不違害見。當知亦爾。
復次有三種調善。一除遣故。二制伏故。三害隨眠故。復有三種寂靜。一諸惡尋思不能擾故。二不為諸相所動亂故。三任運於內常喜樂故。復有三種寂止。一身寂止。二語寂止。三意寂止。復有三種梵志。一趣向梵志。二住果梵志。三到究竟梵志。如是沙門亦有三種。復有三種婆羅門。一假名婆羅門。二種姓婆羅門。三正行婆羅門。
復次由四因緣令尸羅壞。尸羅壞故依止尸羅所應生善皆不得生。謂於無餘罪起毀犯故。於有餘罪不悔除故。於諸所犯不憶念故。於無犯中執有犯故。於有犯中執無犯故。由四因緣名戒具足。與上相違應知其相。
復次由二因緣令所受戒清淨具足。一助伴清淨故。二自性清淨故。云何名為助伴清淨。謂見清淨軌清淨命清淨。云何自性清淨。謂恭敬隨學具分。隨學復有差別。謂三因緣令所受戒清淨具足。一意樂清淨故。二命清淨故。三行清淨故。云何意樂清淨。謂為解脫修行梵行不為生天。云何命清淨。謂如法乞求以自活命。云何名為如法乞求。謂如所應求如所從求而乞求故。云何名為如所應求。謂不矯詐而有所求。亦不綺說而有所求。亦不現相而有所求。亦不抑逼而有所求。亦不以利而悕於利。云何名為如所從求。謂除五種不應行處而有所求。云何行清淨。謂深信所犯有不愛果。若行若住繫念思惟終不故犯。設有所犯即便從他如法悔除。誓於當來堅牢防護。
復次若有苾芻欲勤加行密護根門。應以四相了知妄念過失。及以四相了知不如理作意。云何四相了知妄念過失。一闕念。二劣念。三失念。四亂念。闕念者。謂於密護諸根門法。不聽不受不善了知。劣念者。謂於彼法雖聽雖受雖善了知。而不常作非委悉作若修若習若多修習。失念者。謂雖修習亦多修習。然或有時不正了知而有所行。亂念者。謂即於彼非雜染中生雜染想。雜染中生非雜染想。
云何以四相了知不如理作意。一是煩惱生因。二與雜染生相應。三毀壞羞恥。四起錯亂犯。煩惱生因者。謂如有一執取於相執取隨好。由此因緣於是處所。惡不善法隨心流逸。與雜染生相應者。謂即與彼惡不善法俱現前行。毀壞羞恥者。謂如有一於應羞恥而不羞恥。又即於彼惡不善法現在前時而無羞恥。起錯亂犯者。謂即因彼無羞恥故。或犯所犯罪或思捨所學。
復次於食知量勤修行者。斷除八處乃名具足於食知量。何等為八。一耽著飲食。二耽著自身。三命根壞滅。四飢劣。五身重。六非無病。七命不清淨。八多營事業。
復次常勤修習覺悟瑜伽者。斷除八處乃得名為常勤修習覺悟瑜伽正行具足。何等為八。一由威儀其身疲弊。二愛味偃臥睡眠為樂。三隨雜染相。四不勤修習雜染對治。五非時而覺。六虛棄而覺。七非時而眠。八虛棄而眠。
復次依六出離應知建立諸出離地。何等為六。一不隨順出離。二闕出離。三家出離。四不圓滿出離。五下地出離。六薩迦耶出離。不隨順者。謂五種依止。一趣不隨順。二生不隨順。三精進不隨順。四障不隨順。五愛樂不隨順。闕者。謂闕四種緣。一親友闕。二聽聞闕。三隱沒闕。若教若證皆隱沒故。四施主臥具闕。
復次由四種力生善法欲。一由緣力。二由因力。三由智力。四由行力。
復次由四圓滿故於善說法毘奈耶中出家圓滿。一形相圓滿。謂能隨順無所雜染不染污故。二業圓滿。謂如佛說法善隨順故。三意樂圓滿。四住處圓滿。
復次由五因緣應知尸羅律儀圓滿。一不墜墮故。二能出離故。三不可訶故。四無穿缺故。五不知足故。
復次依二種對治應知四種根律儀。二種對治者。一思擇力。二修習力。四種根律儀者。一境界護。二煩惱護。三纏護。四隨眠護。境界護者。謂住寂靜勤修行時。以念自守於諸境界心不流散故。煩惱護者。謂等位行而遊行時。於諸境界遠離貪憂故。即分別此不取其相。乃至心不流逸者。若於爾時執取彼相復起隨覺。執取隨好則便於彼修防護行。以修習力守護眼根。是名纏護。證眼根護。是隨眠護。
復次由五因緣當知於食知量圓滿。一依止對治故。二遠離所治故。三作自作業故。四依處故。五分別故。此中舊受者飢所起。苦受者食所起。撫育者增梵行故。力者能害所治故。樂者現法樂住故。無罪者淨福田故。安隱住者煩惱苦斷能作證故。減省睡眠。無間殷重二加行故精進圓滿。殷重加行者。謂行坐時而成辦故。於第一第二第四蓋中宜坐時。第三蓋中宜行時。第五蓋中宜俱時。無間加行者。謂於晝日夜初後分應常覺悟。於夜中分正習睡眠。為離師子相似長時極重失念無間睡故。重累其足乃至思惟起想正習睡眠。
復次應於五處知量正知而住。一於行處。二於觀處。三於攝受利養恭敬處。四於受用資具處。五於善品加行處。由初處故終不遊行非所行處。亦不曛暮而出遊行。由第二故先不作意而觀視者速攝其根。若先作意而觀視者善住其念。由第三故若有所受及他禮時。手不拳縮足不躁動。由第四故受用衣鉢及與飲食皆知其量。由第五故若居寂靜。於晝日分經行宴坐。若行若住若坐若覺善知其量。於其夜分所習睡眠亦善知量。若有修習論義決擇。若語若默亦善知量。為令二種所依調適除遣睡眠及諸勞倦亦善知量。
復次若有苾芻勤修神足。略由四支攝諸斷行。一修習支。二證勝進支。三護隨煩惱通達支。四引發能淨隨煩惱支。修習支者。謂欲精進。何以故。依欲精進修神足故。證勝進支者。謂信輕安。何以故。由證勝進故以淨信心信上解脫。以其輕安止息所有身心麁重。護隨煩惱通達支者。謂念正知。何以故。由正念故防護未生止觀隨惑。由正知故通達已生止觀隨惑。引發能淨隨煩惱支者。謂思及捨。何以故。由思故策沈下心。由捨故若心掉舉攝持於內。
復次有四種法。於所得定為增上緣。一審諦聽聞。二得正教授。三宿世串習。四具足多聞。審諦聽聞者。謂發起樂欲生淨信心聽聞正法。由此因此緣得心一境性。得正教授者。謂因次第教授無倒教授故。發起勇猛精進而住無間。常委於菩提分精勤方便修習而住。由此因此緣得心一境性。宿世串習者。謂於宿世隣近生中。於諸靜慮及諸等至數已證入。由此因此緣得心一境性。具足多聞者。謂多聞聞持其聞積集。即於彼法獨處空閑思惟籌量審諦觀察。由此因此緣得心一境性。
復次有七種法。為欲證得三摩地者應正了知。一內定退因。二外定退因。三內定退。四外定退。五內定退及因對治。六外定退及因對治。七彼二對治依持。內定退因者。謂懈怠。外定退因者。謂掉舉。內定退者。謂惛沈睡眠。外定退者。謂於五妙欲散亂。內定退及因對治者。謂善取相而正觀察。外定退及因對治者。謂即於身觀察不淨。彼二對治依持者。謂光明想。
云何於身觀集法住。謂觀此身從過去世及諸飲食現在而生。云何於身觀滅法住謂觀此身於當來世是死滅法。云何於身觀集滅法住。謂觀此身於現在世由飲食緣增長久住必當破壞。於有身者。謂於此身善住其念於真如身。或唯出世間智者。謂由於內奢摩他道。或唯出世間見者。謂由毘鉢舍那道。或唯憶念者。謂由此後所得出世間道。
云何於身無所依住。謂依諸定修習念住。即於彼定無有愛味。乃至無有住著。云何於世間無所取執。謂於四顛倒已永斷滅。永斷滅故於彼身等終不執取淨樂我常。
復次依上施設建立五種補特伽羅。云何為五。一欣樂喜樂諸異生者。二欣樂障斷見迹行者。三欣樂解脫見趣行者。四到究竟見趣行者。五到究竟見迹行者。云何欣樂喜樂異生補特伽羅。應知此有三種。謂欣樂欲生喜樂。欣樂有尋有伺定生喜樂。欣樂無尋有伺定生喜樂。欣樂無尋無伺定生喜樂差別故。云何欣樂障斷見迹行補特伽羅。應知此有二種。謂欣樂煩惱障斷。欣樂定障斷。差別故。欣樂煩惱障斷補特伽羅。於現法樂住未得已得。於一切種有想等至未得已得。謂於依止及於觀察。所知有差別故。欣樂定障斷補特伽羅。於一切勝處未得已得。及於一切遍處未得已得。云何欣樂解脫見趣行補特伽羅。謂諸外道起如是見。我為非有。我所為非有。我當無有。我所當無有。彼於此見未得已得。
云何到究竟見趣行補特伽羅。謂於非想非非想處未得已得。云何到究竟見迹行補特伽羅。謂於六觸處無餘永斷究竟證受。如是名為依止施設建立五種補特伽羅復次鄔波索迦有三種德。一清淨。二能造作。
三能引發。清淨者。謂意樂清淨戒。行清淨。證清淨。意樂清淨者。謂於佛寶等遠離疑惑。不悕世事謂作吉祥。戒行清淨者。謂能圓滿所有學處。證清淨者。謂能證得世出世清淨故。能作三寶所作事故。名能造作。能引發同法不同法者智故。名能引發。
復次有三種法。一聞法。二行法。三究竟證法。又外道法是顛倒說。所有禁戒非可現見。依止邪願修梵行故。所有等至有熱惱非究竟。不能趣究竟不能出離故。共諸外道故。共諸異生故。諸佛正法與彼相違。是真善說是可現見。乃至智者自內所證。
復次諸欲得捨次第謂當宣說。先所應作由此故得。謂由布施持戒。於此可得謂在天上。由此受用謂由愛味。由此故捨謂由過患。如此差別捨於事欲及煩惱欲。謂由出離遠離功德。又若顯示清淨品法。謂應稱讚四沙門果。從彼決定無退墮故。或出世間故。
復次由三因緣同梵行者。應當和合驅擯犯戒。一為護他故。二彼不堪為上法器故。三彼能令僧無威德故。
復次由四因緣令於尸羅深生愛樂。一由師教遠離二邊制立所學故。二由自內非極猛利貪等類故。三由助伴彼極柔和易共住故。四由加行不住懈怠故。
復次有四種觀察尸羅。一由共住信知是有。二於厄難信知堅牢。三由世務信知無缺。四由言論決擇信知無戀見不壞故。
云何心趣遠離。謂於住時處憒鬧者。云何心趣出離。謂於聚落而遊行者。云何心趣涅槃。謂居寂靜處奢摩他等相者。復有差別。謂依遠煩惱說趣遠離。依出生死說趣出離。依入涅槃宮說趣涅槃。一切受并相續滅。故名為無影。名為寂滅。三苦永離故名為寂靜。煩惱熾然熱惱永息故名為清涼。得無上迹故名為真梵。
復次由三過故不能無倒聽聞正法。一散亂故。二愚癡故。三不恭敬故。
復次有五種相為聞修器。一謙下心。二奉行心。三攝受義心。四善攝受義心。五恭敬心。
復次於善說法毘奈耶中。略有五種大師功德。若有大師具成就者。便能映蔽外道沙門婆羅門師。何等為五。一於諸戒行終無誤失。二善建立法。三善制立所學。四於善建立法善制立所學中。隨所疑惑皆能善斷。五教授出離。
復次由三因緣唯有此道能得出離。謂無我見。一未曾得故。二現能對治諸煩惱故。三現於解脫無怖畏故。
復次有四種歡喜。一儉素歡喜。二積習梵行歡喜。三無悔歡喜。四樂斷樂修歡喜。第一歡喜能引少欲樂。第二歡喜能引遠離樂。第三歡喜能引三摩地樂。第四歡喜能引三菩提樂。
復次由二因緣佛世尊法名為善說。一言詞文句皆清美故。二易可通達故。由二因緣易可通達。一若文若義易覺了故。二出離等覺故。由二因緣名為出離。一往善趣出離故。二趣三菩提出離故。由二因緣趣三菩提。一無疑惑故。二不可壞故。由二因緣不可破壞。一見不可壞故。二有窣堵波故。由二因緣有窣堵波。一證堅住故。二有可依故。由二因緣名有可依。一依智不依識故。二大師是如來應正等覺故。由二因緣大師是如來應正等覺。一斷一切疑故。二邪行不可得故。
復次有四種能障斷法。一無厭離。二智未熟。三散亂。四沈下。應知慧眼於作惡者說名為盲。於作福者說名有垢。於諸外道說名有翳。
復次修法念住者。應正了知十一種雜染法。一貪。二瞋。三癡。四聚。五散。六沈。七掉。八隨煩惱相。九不樂遠離。十愛味。十一增上慢。
復次由四因緣出世間道用世間道以為助伴。一隱障諸蓋故。二遠分制伏故。三厭患朽壞故。四法力滋潤故。
復次由四種相當知如來所得天眼遍行一切有情義境。一現見住造能感一切趣業有情故。二現見住種種無量生處有情故。三現見有中有死生有情故。四現見無中有死生有情故。
復次為證諸法為達諸法勤修行者。有七漸次能證諸法能達諸法。謂於說法者恭敬承事。既承事已審諦聽法。審聞法已法隨法行。法隨法行故為住其心攝正方便攝正方便故發勤精進。發勤精進故遠離內外不平等心起處方便。法財二種障得清淨。障清淨故於三摩地不生愛味離增上慢。
復次為對治九種所治故。應修四種念住。一不厭離。二不作意。三止觀隨煩惱。四沈下。五不堪擊難。六於劣喜足。七忘失教授。八毀犯禁戒。九棄捨善軛。
復次諸出家者有五過失。一不喜樂過失。二貪著利養恭敬過失。三追求親屬過失。四輕蔑過失。五增上慢過失。諸在家者當知亦有五種過失。一貪著過失。二習近能障諸欲過失。三攝受過失。四造作惡行過失。五不作善行過失。
復次愚夫有四種相。一不作善作。二作於惡作。三二種雜作。四雖復一向作於善作而於善作不如實知。又有四種愚夫之相。一不決定慧。二邪決定慧。三不起加行。四所作奸詐。又有四種愚夫之相。一非處歡喜。二非處愁憂。三決定艱辛。四先不觀察。又有四種愚夫之相。一邪思構。二邪發起。三設施功勞多分無果。四由此因緣多生愁嘆。又諸愚夫多分少福運業薄劣。
復次五法相似。生死大海得大海名。一處所無邊相似故。二甚深相似故。三難渡相似故。四不可飲相似故。五大寶所依相似故。
復次由五因緣於諸財施法施為勝。一者財施於他身中發起惡行。法施決定起諸善行。二者財施於他身中發起煩惱。法施能令對治煩惱。三者財施於他身中無間引發有罪安樂。法施能令無間引發無罪安樂。四者財施若佛現世若不現世易可獲得。法施若無諸佛現世難可獲得。五者財施施而有盡。法施施而無盡。
復次應令五心隨己自在而轉。不應令己隨彼諸心自在而轉。何等為五。一惡行方便心於惡行中猛利趣入。二善行方便心於善行中不猛趣入。三追求諸欲方便心於非法兇暴追求欲中猛利趣入。四受用諸欲方便心深生貪染。乃至不見過患不知出離趣入受用。五出離遠離方便心於出離遠離中速疾退轉。於諸欲中或於靜慮諸愛味中速疾趣入。
復次由五種相諸煩惱魅。甚於鬼魅。一者若為一鬼所魅。唯即為此一鬼所魅。若為一煩惱所魅。必為無量煩惱所魅二者若為鬼魅所魅。或以呪術或以縛害或以資具或以眾藥易可治療。若為煩惱魅之所魅不可治療。三者若為鬼魅所魅。當於魅時易可識別。下至嬰兒亦能覺了。若為煩惱魅之所魅。當於魅時難可識別。世聰慧者尚不能了。四者若為鬼魅所魅。此魅是客易可摧伏。非是俱生。不即由彼成其自性。若為煩惱魅之所魅。此魅非客難可摧伏。而是俱生。即由彼故成其自性。五者若為鬼魅所魅。不與一切餘有情共。若為煩惱魅之所魅。必與一切餘有情共。
復次或有苾芻不如理思虛妄計度。諦故實故建立有我。當知此計略有五種虛誑過失。一者隨順外道教轉。二者攝受外道妄見。三者設不順彼而轉。然與外道共為同法。四者若隨外道教轉。便為修行不出離道。五者雖不隨順彼轉。然與同法翻成異法。又二因緣故。一於諦現觀因緣起邪行故。二於諦現觀起邪行故。
復次依止欲行福行展轉同居行。有六種愛恚雜染四種依處五種對治。云何六種愛恚雜染。一境界貪。由此習近能障諸欲。二怨憎瞋。由此於怨諸有情所發起憎恚。三順教貪。由此於他承受其教不得自在苦有情所廣行種種惱害逼迫。四增上瞋。由此於彼增上安樂增上歡喜諸有情所。不欲令其得此興盛。唯欲自得雜起種種嫉妬不忍變異不樂。第五第六有功德貪有過失瞋。由此因緣心不平等。於僧眾中雖行惠施修諸福業。而常伺求種種差別。若作不作若惡所作。內懷憂苦不安隱住。云何四種依處。謂初境界為依處。餘有情為依處。又初二依處各起一分雜染。所餘依處各起俱分雜染。云何五種對治。一不淨。二慈。三悲。四喜。五捨。復有異門六種愛恚雜染五種對治。何等為六。一事貪。二事瞋。三貪瞋癡雜染貪。四不貪不瞋不癡不雜染瞋。五不貪不瞋不癡不雜染貪。六貪瞋癡雜染瞋。云何五種對治。謂不淨與慈及三種作意。一雜染無顛倒作意。二不雜染無顛倒作意。三雜染不雜染無顛倒心棄捨貪瞋作意。
復次有四種補特伽羅。應知出家得五種功德。云何四種補特伽羅。一自依者。二依他者。三已熟者。四未熟者。云何應知出家得五種功德。謂自依補特伽羅由出家故。棄捨王等所共財寶。依止不共清淨尸羅。是名獲得最初功德。依他補特伽羅由出家故。棄捨屬他隨他而轉不自在事。獲得自依不隨於他自在轉事。是名獲得第二功德。已熟補特伽羅由出家故。若無餘結即便獲得一切苦邊。是名獲得第三功德。若有餘結即便獲得惡趣苦邊。是名獲得第四功德。未熟補特伽羅由出家故。於現法中解脫無量居家迫迮所有憂苦。積集無量順解脫分廣大善根。能令當來相續成熟。是名獲得第五功德。
復次有三種苦及九種相。應知隨逐諸有漏行。云何三種苦。謂苦苦乃至壞苦。云何九種相。謂一一苦各有三相。隨逐一切有漏行法故有九相。一死所隨縛故。二起惡趣因所隨縛故。三諸惡趣生所隨縛故。四無常法故。五於無常中苦法故。六於苦中無我法故。七順愛味行生住樂故。八變壞苦故。九即由如是變壞苦性。諸有智者取為非出離法故。
復次若有苾芻成就四支為眾主者。乃能無倒教誡攝御所有徒眾。修行自利利他正行。云何四支。一解脫隨煩惱。二不離正智。三為令一切已生善法堅住不忘修習圓滿倍增廣故攝受任持。四為令一切未生善法得生起故攝受任持。
云何苾芻解脫隨煩惱。謂解脫五種隨煩惱故。何等為五。一思慕居家。二毀犯禁戒。三憶先所受分別俱行不正作意。四耽著未來所有境界發起貪憂。五於法慳悋。若諸愚夫於四大種造色自相不如實知。謂之為己父母妻子乃至朋友。宰官親屬及兄弟等。於唯形色謂戲笑等。於唯身語所有動作起有情想俱行作意。由此因緣起邪分別妄計。為我父母妻子乃至朋友。宰官親屬及兄弟等。由此分別妄計因緣。發生種種居家思慕。諸有智者了知唯有諸色自相無有情想故。能解脫初隨煩惱。所以者何。從久遠來由見種種各別色形建立安布。或時與他而共集會。如是見已便謂為我父母妻子廣說。乃至是我朋友宰官親屬。或謂為他。非生無色諸有情類有如是事。又諸愚夫不如實知愚夫之相及智者相。由不如實知故。惡思所思惡說所說惡作所作。凡所現行身語意業皆不清淨。亦無清淨尸羅正命。諸有智者如實知故。當知一切與彼相違。故能解脫第二隨煩惱。又諸愚夫於非如理不能如實知非如理。於其如理不能如實知是如理。於先所受隨順欲貪可意諸法。不正作意起欲尋思。堅著不捨不棄不吐。於隨順恚不可意法起恚尋思。於隨順害不可意法起害尋思。餘如前說。諸有智者於其如理能如實知此是如理。於非如理能如實知此非如理。於先所受如前所說差別諸法。或不追憶或正思惟或不失念。於彼所緣不起欲尋乃至害尋。設復生起而不堅著。廣說如前。故能解脫第三隨煩惱。又諸愚夫於根護功德不如實知。不護過患不如實知。於現在世現前別境發生愛恚雜染。其心於諸可意色等境界悕慕欲見。於不可愛色等境界心生厭逆。於可意境心生悕慕。是名為貪。懷此貪者若彼境界變壞之時心便下慼。是名為憂。諸有智者一切道理當知皆悉與此相違。故能解脫第四隨煩惱。又諸愚夫於諸貪欲不正法中。不能如實知其過患。常為餘四慳所漂溺復起法慳。諸有智者於彼過患能如實知。於餘四慳尚不生起。設起尋捨終不堅著。況起法慳。彼既如是遠離法慳。若遇樂法補特伽羅。即為宣說大師所說素呾纜。毘奈耶。摩呾理迦相應聖教。令其受持。廣為無間分別開示終不隱祕。故能解脫第五隨煩惱。是名苾芻成就第一解脫隨煩惱支。云何苾芻不離正智。謂有四智。何等為四。謂依最初離染相續通達八聖支道立第一智。依證成辦八聖支道立餘三智。謂有苾芻住異生位作是思惟。唯於諸佛世尊聖法毘奈耶中有八聖支道。非諸外道異論法中有如是道。若於是處有八聖支道。即於是處有沙門果。有諸沙門及沙門義所謂涅槃。我今為證沙門果沙門沙門義故。應當發起八聖支道修令清淨。由如是行於八聖支道中所有智。是名依通達八聖支道立第一智。即以此智為依止為建立。為欲證得成辦如所通達八聖支道故。勇猛精進修餘三智。謂聞所成智。思所成智。修所成智。彼為勤修聞所成智。亦令此智得清淨故求聞正法。若有宣說如來所證法毘奈耶。即便往詣恭敬聽受證得歡喜。廣大妙善出離所攝。自相高勝故名廣大。自性無罪故名妙善。涅槃相應故名出離所攝。又為勤修思所成智亦令此智得清淨故。若知是處有諸苾芻持經律論。而共集會銓量決擇經律論中深隱要義。則便往趣請問諸諦。彼則為其建立諸諦所有自相證得方便。先未覺悟令其覺悟。若已覺悟開曉令知。即於一義文字差別。方便勸導令不忘失。又於無我相應諸諦證得所依甚深義句。以慧通達。廣為開示空性相應如來所說微妙法句。由此因緣彼既證得聞思所成智清淨故。復更勤修修所成智。亦令此智得清淨故。便於內身住循身觀。乃至廣說修四念住皆應了知。如是名為依證成辦八聖支道建立三智。是名苾芻成就第二不離正智支。
云何苾芻為令已生所有善法堅住不忘。廣說乃至攝受任持。謂諸苾芻依財食事。從清淨信諸施主邊。如量受取衣服等物名曰任持。何以故。以諸苾芻由此因緣身不羸頓。心有堪能心無染惱。已生善法不退增長。
云何苾芻為令未生一切善法得生起故攝受任持。謂諸苾芻年齒耆宿戒行清高。了知涅槃所有喜樂。於諸喜樂為最第一。善修聖道離增上慢。若有苾芻能於彼所禮敬承事善言隨喜。離諸諂曲無求過心。此能生彼名曰任持。何以故。彼由如是正隨轉時於時時間。從彼獲得能發勝喜教誡教授。能令未生一切妙善菩提分法速得生起。如是四支別分十一。十一與四平等平等。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
卷第六十九
目錄 卷第七十一